在廣東清遠召開的學術研討會上,眾多學者對學前教育中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表了自己的見解,給人予深入的思考。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教育學院院長教授王建成在美國留學和生活8年之久,他的《教育需要回歸本原——面對新時代中國學前教育困惑與挑戰的思考》報告從大教育觀談面對新時代中國學前教育困惑與挑戰。
他指出:教育的根本問題是培養什麼樣的人;教育的基本問題是:1.教育目的(為什麼教)、2.教育內容(教什麼)、3.教育方法(怎麼教)、4.教育評價(教得怎麼樣)。
他認為,教育的困惑與挑戰如何樣確定培養目標,即「教育是幫助一個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尋求自己的幸福」,因為兒童「要面對層出不窮的變化、意想不到的挑戰、沒有盡頭的學習,他們需要的,是比我們這一代更加充分的準備、更加根本的能力、更加堅強的品質,才能真正面對未來,而未來的教育要順應的正是這樣的變革和趨勢。」因此,學前教育面對的困惑與挑戰還是教什麼、怎麼教和教得怎麼樣的問題。
美國孟菲斯大學教授薛燁曾對教育人類學、文化學等有諸多研究,他的報告《社會巨變中學前教育的難題:文化的自我意識和傳承演變》聚焦於文化的自我意識和傳承,在社會巨變中,學前教育的難題有3個:
1. 自己的文化是認識他人文化的動力和阻礙;
2. 全球化中和市場化中,需要重新識別和繼承優秀傳統文化;
3. 繼承優秀傳統和順應社會文化的變化,而真正的難題是重新建構傳統文化。
他用杜威的話「如果我們用昨天的辦法去教今天的學生,我們就是在剝奪學生的明天」用於表述學前教育遇到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