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微信公眾號「長安劍」9月22發表題為《我們在燕城監獄內部都看到些啥》的文章,文章講述了「燕城監獄探秘小分隊」親赴燕城監獄的所見所聞,其中就包括探訪燕城監獄裡的教育中心、寢室、工廠、食堂、會見中心等設施。
以下為文章全文:
今天(9月22日),收到長安劍周歲生日「洪荒之禮」小夥伴中的三位,組成「燕城監獄探秘小分隊」,親赴燕城監獄「現場勘查」。他們將怎樣揭開監獄那層神秘的面紗?會有怎樣的心得體會?真相就在這裡,歡迎圍觀——
一提起監獄,我的第一反應是——電網,高牆,面無表情的囚犯……與監獄有關的一切,仿佛都是冰冷的,黑暗的,陰森的。然而,「穿越」重重安檢,走進燕城監獄的大門的那一刻,「監獄」兩字的印象就被推翻了。所有的建築——辦公樓,監區樓房,外牆都塗上了暖色調的顏料。暖色,打破了監獄的陰森恐怖。原本緊張的心情,瞬間釋放了。
在大門口辦理了訪客卡,錄入了頭像,穿過堪比機場安檢的層層檢查,終於進入大名鼎鼎的燕城監獄的內部。
第一站:沙盤,情緒宣洩,音樂疏導……都在教育中心!
小分隊此行第一站,是監獄的教育中心。一進門,就看到大廳裡,掛著一條橫幅——「監獄長接待日」。原來,在這裡,監獄長接待服刑人員,了解他們的訴求,是每個月的「固定節目」。
監獄長接待日舉辦地點
這裡有情緒宣洩室,音樂疏導室,衡心測評室,沙盤治療室……這些設施絕不是「擺擺架子」,而是供服刑人員日常使用的設施。但這些設備倒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才。在這裡,擁有國家二級、三級心理諮詢師的警察蜀黍為數不少。
圖為沙盤治療室
在警察蜀黍的指導教育下,聽說,一位外籍服刑犯人堅持寫作,作品最終彙編成書;而一名入獄前只有小學學歷的服刑人員,在這裡成長為「書畫家」,牆上掛著他的好幾副作品。用民警的話說,這位服刑人員,一有空就練習繪畫。看來,他找到人生新的方向了!
服刑人員的繪畫作品,出自一人之手。
第二站:傳說中的監獄寢室,原來是這個樣子
離開教育中心,小分隊馬不停蹄,趕到一監區。一監區設有閱覽室,他們可讀到最新期刊,還能通過電腦上監獄內網,學習,購物,約心理諮詢。閱覽室外有個大廳,每晚7點,犯人就在這裡集中觀看新聞聯播。
服刑人員的寢室是個八人間。可以看到,出於安全考慮,床都是用沒有稜角的木頭做的。而床上,則整整齊齊地擺著「豆腐塊」——據介紹,內務是參照軍隊標準來要求的。而這也關乎到服刑人員的「計分考核」。足夠的計分,能爭取到減刑的機會。
服刑人員寢室
我們參觀的時候,寢室內空無一人——原來,這個時候,他們都去工廠「上班」了。
第三站:工廠,菜地,果園……自力更生,就在這裡!
來動工廠的時候,服刑人員正忙勞動。據監獄民警介紹,通過從事各種生產活動,服刑人員可以學習勞動技能,掌握一技之長,這樣他們重返社會後,就能更容易找到工作崗位。
服刑人員正在勞動
參觀工廠時,小分隊隊員發現,地面非常乾淨。談到原因,竟是採用了企業常用的「5S」管理模式[5S即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U)、清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以整頓「辦公環境」。看來,警察蜀黍的管理理念很先進!
工廠後面,是菜園和果園。菜地裡種的是無公害蔬菜,「直供」服刑人員食堂。雖然已經過了果樹的採摘期,但果園依然枝葉茂盛。可以想像到來年,果實掛滿了枝頭的樣子。
第四站:服刑人員吃的很不好嗎?
服刑人員平時吃啥?路上,對這個問題就充滿了好奇。會因為是服刑人員,吃的就很差嗎?
一個回合,心裡的猜疑就被打碎。
在監獄食堂,監獄民警介紹,服刑人員的食譜,是嚴格按照國家規定食物量標準制定的。雖然種類並不豐盛,但卻保證營養。
服刑人員22日的食譜
走到後廚,看到有服刑人員蒸出來的饅頭。我掰了一小塊嘗了嘗,很勁道,耐嚼。
食堂做的饅頭
第五站:會見中心是啥樣子?
最後一站,來到會見中心。一般而言,只有直系親屬才有探視的權利。監獄民警介紹,每位服刑人員會見時,都會有一名民警一對一監督管理。民警可以通過耳機,實時掌握他們交談的內容。
會客廳是這個樣子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群兢兢業業的監獄警察。
監獄民警時刻堅守崗位
這裡既有嚴格的軍事化管理,又有潤物細無聲的價值觀教育。既有法制課,也有技能課。既有文化生活,又有心理矯治。既保障服刑人員的身體健康,又培養他們重返社會的能力。讓服刑人員獲得新生,正是燕城監獄全體民警的追求目標。
「有期的服刑,無期的警察」。一年365天,他們都在高牆內與服刑人員朝夕相對。別人下班,他們值班;服刑人員休息,他們盯守。他們既是執法者,又是管理者,既要教育感化服刑人員,又要維護監管安全,既要做大量行政事務,又要通曉生產技能。面對燕城監獄關押的幾十個國家的外籍服刑人員,他們還要熟練掌握多國語言。他們是民警,也是老師,是他們幫助服刑人員明是非,知對錯,也是他們,幫助服刑人員重返社會,健康回歸。
離開的時候,看到燕城監獄的辦公樓裡,懸掛著民警的職業誓言:「職責所在,事業所系。身為燕城監獄警察,我莊嚴宣誓,堅持工作宗旨,秉持法治精神,傾注大愛情懷,嚴格職業操守,盡我忠誠,不辱使命,努力讓每一個服刑人健康新生。」
當我走出監區,回望那兩扇巨大的、已經關閉的鐵門時,高牆內失去自由的殘酷與高牆外自由的生活形成鮮明對照。走進監獄,才感到自由的可貴。也正是有了監獄,才保障了小夥伴的自由!
手機訪問 北京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