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邏輯學研究和邏輯教育教學研究日益受到重視。中國社會科學網近日圍繞基礎教育教學研究等相關問題採訪了四川師範大學教授、中國邏輯學會邏輯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林勝強。適逢教育部網站11月25日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2825號建議的答覆》,公布教育部經商中國科協答覆「關於在我國全民普及邏輯知識的建議」的具體內容,受到學界廣泛關注和討論。據悉,教育部、中國科協將繼續加強邏輯知識教育和普及工作,加強邏輯學相關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更好地加強邏輯學知識普及,提升全民邏輯素養。
嘉賓簡介:林勝強,四川師範大學教授、四川師範大學邏輯與信息研究所研究員,長期致力於邏輯學研究,關注基礎教育的邏輯教育教學和研究,現為教育部高等學校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教育分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邏輯學會邏輯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邏輯學會副會長,出版專著(教材)多部、發表論文數十篇,主編《批判性思維與基礎教育課程教學》系列叢書、《邏輯的鏡子》系列叢書。
邏輯學是重要的基礎性學科,邏輯教育教學研究近年來日益引起學界和相關部門重視。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近日走進四川師範大學,圍繞相關問題採訪林勝強教授。在他看來,如果把整個邏輯學事業比喻為一座金字塔,那麼,中小學邏輯教育教學研究就是這座金字塔最堅實的基礎。邏輯教育工作者要與相關各界攜手努力,凝聚力量,推進工作,讓全社會形成重邏輯、重理性、講邏輯、講道理的社會風尚。
中國社會科學網:您長期在高等師範院校從事邏輯學教育教學研究,可否從基礎教育視角談談推進邏輯學研究,特別是基礎教育邏輯教育教學研究的價值和意義?
林勝強:從宏觀上說,邏輯學研究包括純科學研究和應用研究。在邏輯應用研究領域,邏輯教育教學研究,特別是中小學邏輯教育教學研究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應該說還明顯沒有得到足夠重視。
作為一門基礎科學,邏輯學在高度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和現代化的今天的作用,與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相比,都顯得更加突出,因而,邏輯學的研究也愈加顯示其重要地位。作為邏輯應用或應用邏輯研究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小學邏輯教育教學研究,也理應受到學界和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時期是培養和訓練科學思維方法和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無論在學校還是在社會,都要把學習同思考、觀察同思考、實踐同思考緊密結合起來,保持對新事物的敏銳,學會用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善於把握歷史和時代的發展方向,善於把握社會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現象和本質。要充分發揮青年的創造精神,勇於開拓實踐,勇於探索真理。養成了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的習慣,終身受用。」所以,加強以培養和提高中小學生邏輯與科學思維能力、獲得他們所需要的邏輯思維工具為宗旨的邏輯教育教學及研究,是值得邏輯工作者,尤其是邏輯教育工作者特別關注的課題。
中國社會科學網:談談您對如何推進基礎教育邏輯教育教學相關問題的研究和思考?
林勝強:我認為,要攻克中小學邏輯教育教學研究這道關,首要的問題是要解決好中小學邏輯學課程的設置以及認真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的問題。現在,中小學的課程設置和新課程標準中,除了高中階段開設《邏輯與思維》這門選擇性必修課,通過專門的邏輯與科學思維訓練,引導學生掌握邏輯與科學思維的基本要求,把握邏輯思維方法,提高邏輯思維能力,並能運用邏輯思維探索世界和認識世界之外,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等學科都將邏輯推理、邏輯思維能力作為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希望通過各學科的學習,不同程度地掌握邏輯推理的形式和規則,學會有邏輯地思考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把握事物之間的邏輯聯繫和事物發展的基本脈絡,形成有條理、重論據、重邏輯的思維品質和理性精神。《邏輯與思維》課程設置的推進以及其他各學科新課程標準的貫徹落實,無疑會給基礎教育邏輯教育教學和研究工作打開局面奠定良好的基石。
但是,當前情況和面臨的問題是:開設邏輯學課程的老師從何而來?各學科教師的邏輯專業知識和邏輯素養的培育如何進行?由於擔負著廣大中小學教師培養任務的師範院校邏輯學師資嚴重短缺,不少師範專業的學生沒有條件接受專業的邏輯知識的學習和邏輯思維的訓練。據我所知,有些師範院校的相關專業,本應開設邏輯學課程,向未來的中小學教師傳授必要的邏輯學知識,進行專門的邏輯思維技能訓練。但由於缺乏師資或其他不重視的理由,不按規定開設邏輯課程,或者勉強開設,繼而停掉。這就勢必導致未來大量中小學教師邏輯知識和技能以及邏輯素養的缺失。在這種背景下,連比較專業的任課教師都成了問題,邏輯學課程又如何開設?中小學教師邏輯知識和技能以及邏輯素養的缺失,各學科新課程標準關於邏輯核心素養培育又怎麼能落地?所以,如果不能夠及時有效地改變中小學邏輯教育教學的這種現狀,中小學邏輯學課程的設置以及新課程標準的貫徹落實問題,恐怕很難得到解決,即使勉強堅持,恐怕也難以達到預期目標。試想,中小學邏輯教育教學的這種現狀,又怎麼能促進基礎教育邏輯教育教學研究的開展?
中國社會科學網:在您看來,進一步促進基礎教育邏輯教育教學及研究,可以從哪些方面推向深入?
林勝強:要改變目前基礎教育邏輯教育及研究現狀,真正把這一工作推向深入,雖然相關各界已做了一些工作,但還很不夠,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首先,要從基礎教育邏輯教育教學師資問題入手,在中小學邏輯專業教師的邏輯知識的把握及邏輯素養的提升方面下功夫。
相關主管部門可根據情況硬性規定高等師範院校至少在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必須開設不少於48個學時的邏輯學必修課程,為中小學邏輯專業教師的培養創造條件。我們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幾十年來一直就是這樣堅持著的。
另一方面,由於中小學邏輯教育教學並不只是邏輯課程的任務,中小學的每一門課程(特別是語文、數學)都有責任和義務擔負起學生邏輯知識的傳授和邏輯素養的培育及提升的重任。因此,師範院校的中文(或漢語言文學)、數學專業,必須開設不少於36個學時的邏輯學專業課程,物理、化學、生物、外語、歷史、地理等各專業應根據條件,儘可能開設不少於32個課時的邏輯學選修課程,為中小學所有其他課程教師邏輯知識的儲備及邏輯素養的習得,為在各門學科中做到邏輯學的「學科融合、隨課滲透」奠定紮實基礎。
高等師範院校、中小學校需要大量的邏輯學教師,有關部門要制定相關政策,鼓勵具有邏輯學專業博士及以上學歷人員到師範院校擔任邏輯學專業教師,從事基礎教育邏輯教育教學研究工作。如有必要,還可以專門招收邏輯教育博士、碩士研究生,有針對性地為師範院校培養邏輯學專業教師。要鼓勵邏輯學專業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到中小學擔任一線邏輯學教學及研究工作,努力加大基礎教育邏輯教育教學師資及研究人員的培養力度。
有關部門可以組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特別是師範院校邏輯專業教師,對現有的中小學邏輯專業教師和其他學科的教師,採取分類(邏輯類、語文和數學類以及其他學科類)、分期分批培訓的方式,對中小學教師普遍進行一次邏輯知識和技能培訓,並利用工作室研討、教研活動、專題討論、集體備課等活動,把教師的目光來一次邏輯的聚焦,進而長期地推廣下去。
其次,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以及小學畢業考試等各級各類考試中,加大邏輯學知識和邏輯綜合運用的題目內容的分量,讓全社會形成重邏輯、重理性、講邏輯、講道理的社會風尚。
最後,要發揮集體力量,組織積極性高、經驗豐富、致力於基礎教育邏輯教育教學的專家學者,包括中小學一線教師,把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經驗等教學研究成果,按照學科的不同在期刊、出版社刊登、出版,讓廣大中小學教師有機會學習、消化,並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把中小學邏輯教育教學工作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把邏輯教育教學的不斷深化形成常態。
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小學邏輯教育教學非常重要,請您談談我國中小學邏輯教育教學工作進展情況,介紹下中國邏輯學會等組織在這方面開展的工作。
林勝強:當前,我國中小學邏輯教育教學工作已經開始受到各級教育部門、科研院所特別是高等師範院校和一些中小學校的重視,教育行政部門也組織了一批由科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和中小學一線教學專家組成的團隊,對邏輯學專業課程的開設、各具體學科新課程標準相關內容的制定、實施等一系列的工作,舉步維艱地開展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第一,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前面提到的,中小學的課程設置和新課程成標準中,高中階段開設《邏輯與思維》選擇性必修課正在試點,並逐漸向全國推廣。為了開設好這門課程,有關方面將組織政治課教研員或教師的培訓工作(遼寧、海南等地已經進行政治課教研員培訓)。不少學科將邏輯推理、邏輯思維能力作為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並逐漸得到認同和落實。
第二,近年來,一批國內自己培養的邏輯學專業博士及以上學歷人員,不斷充實到大專院校,特別是師範院校中,使師範院校的邏輯學教師隊伍逐年壯大。這就使得師範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及其他各專業更有條件開設邏輯學專業課程或邏輯與批判性思維的選修課程。與此同時,每一屆畢業的具有一定邏輯專業知識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本科生(也包括部分碩士研究生乃至少數博士研究生)以及其他各學科專業的本科生(包括部分碩士研究生乃至少數博士研究生)不斷充實到中小學校,為邏輯學教育教學及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第三,中小學邏輯教育教學研究方面,2017年,中國邏輯學會本著團結全國邏輯教育學者,為邏輯教育學者提供良好的交流平臺,努力發展和繁榮邏輯教育事業,為提高全民族邏輯思維素養貢獻力量的宗旨,以面向基礎教育,研究和推進中小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為主要學術方向,組織和推動中小學邏輯教育教學研究工作,多次在北京、江蘇、山東、河北、四川、廣東等省市的中小學校開展全國基礎教育邏輯與批判性思維學術研討,對部分中小學教師進行邏輯教育教學培訓。近年來,教育部高等學校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設立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教育分指導委員會(籌),結合中小學邏輯與批判性思維教育教學實踐也開展了一些研究和指導工作,在中小學邏輯與批判性思維教育教學研究方面產生了一定影響。
圖書出版和期刊雜誌方面,各有關基礎教育的刊物發揮了主力軍作用,發表了不少研究成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近年來編輯出版或即將出版的一系列中外相關著作(包括《批判性思維與基礎教育課程教學叢書》),在中小學教師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教育部高等學校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創辦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教育分指導委員會電子會刊《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教育通訊》已開辦近60期,刊發中小學邏輯與批判性思維教育教學的研究論文或教育教學經驗分享,受到部分中小學教師的喜愛。
2020年9月,中國邏輯學會和四川師範大學共同舉辦了以「中小學邏輯教育勢在必行,專家學者共商大計」為主題的全國中小學邏輯教育小型高階研討會,對中小學邏輯教育教學進行了專題研討。會議期間,與會專家分別就中小學邏輯教育在學生心智發展階段和基礎教育創新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小學邏輯教學的挑戰和機遇、從大學生深度學習談基礎教育邏輯教育的重要性、中小學邏輯教育教學的實踐和反思以及《邏輯與思維》課程開設等課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探討。有專家認為,這次會議在中小學邏輯教育及研究的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
如果把整個邏輯學事業比喻為一座金字塔,那麼,中小學邏輯教育教學研究就是這座金字塔最堅實的基礎。邏輯教育工作者應該共同攜手、克服困難、凝聚共識,把中小學邏輯教育教學研究成果匯聚起來,形成系統理論,為推進整個邏輯學研究工作,為中華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貢獻力量。
本網記者曾江、趙徐州 採訪並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