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至11月初,相繼在北京舉辦走進小學語文/小學數學/中小學英語教學觀摩研討會。著名教育家、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顧明遠(右)在會上提出六條建議。主辦方供圖
走進「語數外」教學觀摩研討會舉辦 顧明遠等名師聚焦教育創新
中新網北京11月7日電 (張素 沈新峰)記者7日從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獲悉,10月中旬至11月初,相繼在北京舉辦走進小學語文/小學數學/中小學英語教學觀摩研討會,共完成18節優質課、28場專業學術報告。
在走進小學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會上,著名教育家、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顧明遠提出六條建議:一是堅持教育是黨之大計,國之大計;二是樹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觀念;三是培養什麼樣的人是教育的根本;四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五是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六是辦好教育是全社會的責任。
顧明遠指出,現在已進入人工智慧時代,它改變著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也在改變著教育生態、教育方式。人工智慧時代是人人可學、時時可學、處處可學的時代,教育的變革在於以學生為主體,變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讓學生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進行自我學習、自我探索,從而培養自學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
上海師範大學初等教育系主任吳忠豪、北京小學校長李明新、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劉燕君、思維可視化體系創建人劉濯源等業內專家,在走進小學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會上從不同視角解讀語文核心素養,聚焦小學語文課程建構及未來語文教學發展趨勢。
10月24日至27日舉行的走進小學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上,8位特級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專題報告,展示他們對小學數學教育的思考。不少教師認為,當教師把所有的課堂設計都為孩子的深度學習留足空間,學生就會真正「站在課堂正中央」。
其中,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徐長青主講《統籌與優化》一課,將數學課堂的優化引向生活。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錢守旺執教《垃圾分類——條形統計圖》一課,利用音視頻和實物資源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南開大學數學科學院教授顧沛對《義務教育教學課程標準》及小學數學案例進行解讀。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賁友林的《找規律》一課通過做對口令的遊戲,帶領學生回憶乘法口訣,並讓學生觀察四副點子圖的數量,幫助學生運用乘法口訣的規律進行計算。
10月31日至11月3日舉行的走進中小學英語教學觀摩研討會,與會老師交流了新的教學理念。其中,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張恆梅在示範課上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聽說入手,讀寫跟上的」為教學原則,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王薔以《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思與行》為題進行講座,提出三個觀點:教師要將單詞放在語境中學習;教師要儘量引導學生說句子,逐漸從輸出語句到輸出語篇;教師要針對文本提出開放性問題,啟發學生去思考,將故事與生活相聯繫。
對此,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建平也有類似觀點。「一個好的課堂主題有助於創設更真實、更有意義的情境。」她說,教師教學要將英語學習和真實生活聯繫起來,使英語學習不再局限於語言本身,將生活、文化、情感、道德、思辨等融入語言活動,使學生能夠運用英語交流思想、分享感情和經歷。
走進小學語文/小學數學/中小學英語教學觀摩研討會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培訓部與北京睿師育人教育科技研究院共同舉辦。睿師育人執行院長張虎表示,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如何落實和發展核心素養也進入了「深水區」。理解核心素養與教學基本思想、方法之間的關係,優化教學策略,提供豐富多樣的課程資源,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已是課程改革的重要使命。
張虎介紹,接下來還將有「全國第三屆走進小學科學觀摩研討會」「全國中小學學科思維導圖實操訓練研修班」「全國第二屆教學法大會」等活動,他們將繼續聚焦基礎教育階段中小學發展核心素養,推動教師教育改革發展,啟迪教育之思,探討教學之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