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至26日,湖南省首屆統編教材小學語文習作教學觀摩研討會在長沙市實驗小學梅溪湖學校舉行,由此400名小學語文教師與全國著名教育專家面對面,觀摩研討新形勢下的小學作文教學。
湖南省首屆統編教材小學語文習作教學觀摩研討會由湖南省教育學會主辦,瀟湘晨報十幾歲雜誌社、長沙市實驗小學梅溪湖學校承辦,《十幾歲·小學生閱讀與寫作》雜誌提供學術支持。
給孩子「支架」,讓兒童寫作拾級而上
浙江省特級教師、全國首屆「有重大影響力寫作名師」 張祖慶的課堂簡約而豐滿,大氣而靈動。在五年級統編教材習作課例《我想對您說》上,張祖慶鼓勵學生們從信中捕捉讓人怦然心動的話,「文字要寫到心坎裡,才會有力量」。
張祖慶老師課例教學
張祖慶建議教師們首先鳥瞰教材、把握序列,其次聚焦目標、前後關聯,然後創設語境、激發動機,最後建構支架,精準訓練。「教師的責任,是給孩子『支架』,讓兒童寫作拾級而上」。
張祖慶老師專題講座
豐富生活,融入方法,欣賞孩子的每一個觸角
學生不愛寫作文怎麼辦?作文沒內容可寫怎麼辦?學生寫不好作文怎麼辦?這是小學語文教師寫作教學的困惑,也是浙江省特級教師、浙江省2014教育年度影響力人物、2015年全國教育改革創新教師蔣軍晶在講座中展現的閱讀與寫作之道,今天他把這些方法傳授給在場的教師們。
蔣軍晶老師課例教學
「教師要豐富孩子的生活,再融入方法。要教給孩子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的方法。」蔣軍晶給出教學著力點,講解作前指導的方法。「教師們只需懷抱責任心,包容和欣賞孩子的每一個觸角,多閱讀,多質疑,定能對孩子的閱讀與寫作有所助力。」
把語文教學寫成「詩」
「長辮子老師」、「全國小學創意寫作聯盟」發起人、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郭學萍開啟了三年級《猜猜他是誰》習作課。郭學萍的習作課打破了「寫」與「評」的慣例,她帶著學生觀察、描寫身邊的人,並將觀察到的人物特點記在紙上、製作成書,一本手工書就是一個生動鮮活的人。
郭學萍老師課例教學
百變不離其宗。教材變化,但教學的主體仍是教師。郭學萍和她的在校學生一起堅持閱讀與寫作,以身作責,潛移默化地影響和帶動學生,讓語文學習成了一件詩意浪漫的事。
持續努力,靈感總會來找你
作家、福州教育研究院語文教研員、首屆「全國十大青年名師」何捷把統編教材四年級《記一次遊戲》的課堂變成了「盲人雕塑家」的遊戲現場。何捷堅信,在教學設計這堂老師的必修課上,「只要持續不斷努力,靈感總會來找你」。
何捷老師課例教學
「老師們要找準自己的『為』與『無為』。」何捷說,老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不要糾結學生的文字表達,打消學生的自信心,而應該抓大放小,通過寫作教學不斷將學生推向陌生的表達區域,幫助他們在寫作上走得更遠。
作為本次研討會的承辦方,《十幾歲》雜誌以愛閱讀、善表達為辦刊宗旨,為湖南省「閱讀工程」成果指定刊發雜誌。雜誌以中小學在校學生為主體,深耕課內外閱讀與寫作,聚焦學生大閱讀、深閱讀,引領學生作文素材提煉和寫作能力的培養。
通訊員唐雁琳 餘婭 瀟湘晨報記者李柯夫 攝影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