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平等」這句話是觀點還是事實?

2020-12-17 騰訊網

工作中有沒有歧視的現象?

一男一女兩個職員,工作效率相同,工作時長相同,工作合格率也相同,但是男職員就是比女職員工資高。

這種歧視的現象看著很氣人,那政府應不應該制定法律,來保護女員工的合法權利呢?

經濟學確實是反直覺的,回答是不應該。

那些事與願違的法律

01同工同酬法

《奇葩說》有一期簡單玩過一個遊戲,主持人說出一句話,其他人判斷這句話是『觀點』還是『事實』。

比如在一般情況下,水的沸點是100℃,這是事實;人人生而平等,這是觀點;我很帥,這是觀點;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這是事實。

據說港臺地區的小學會有這樣的遊戲來鍛鍊學生的思辨能力。

事實的意思是,就算你不知道,或者不認同,它依然是這樣的,不以你的意志為轉移。

觀點就是看法,是選邊站隊。你如果認同,它就是這樣;如果你不認同,它就不是這樣。不管這個觀點有多少人認同,你任然可以站在它的反面。

男女平等,這句話是個觀點。

女性為了家庭犧牲很多。妻子生小孩,再養育小孩,等到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再回去上班。這可能會耽誤三四年時間。

有什麼工作是你耽誤三四年回來又能很快上手的呢?從工作持續性這一點上,男女職員能提供的服務其實不一樣。

當然這只是某些行業,某些崗位。現代有很多崗位女性有天然優勢,現代醫學的進步,也讓生育對女性的影響越來越小。現代女性職場中的地位在穩步提升。

如果在一個男女提供的服務確實不一樣的行業,政府還是要求企業付同樣的工資給男職工和女職工。那你是企業老闆,你會傾向於更多地僱傭男職工還是女職工呢?

02最低工資法

在很多國家和地區,政府都會規定最低工資標準,企業給員工的工資不能低於某個值。

這個規定看起來是有利於員工的,但是企業的決策也是有彈性的。規定剛下來的時候,企業沒想到應對辦法,只能多發錢,這時候員工受益。

過了一段時間,企業覺得工人太貴了,加大了機器的投入,減少了人工成本,就會有工人失業。

另外一個角度,最低工資法增加了弱勢群體的競爭成本。

一個身體殘疾的人在一家企業工作,他是一個很自強,也很理性的人,他覺得我有殘疾,工作效率確實比別人低一點,我願意比普通人工資低,只要我努力工作,一樣能養家餬口。

但是這個地區實施了最低工資法,殘疾人的同事就為他打抱不平,把公司告上法庭。法院判殘疾人勝訴,公司應該付給殘疾人同樣的工資。於是公司就找了個藉口把殘疾人開除了。你說他的同事是幫他還是害他?

失去了工作,殘疾人就失去了賴以生存的資本。最低工資法傷害了它本來想保護的那些人的利益。

往往是大企業擁護最低工資法,因為他們的工資水平很輕易就能達到標準。而大企業的競爭對手,那些小企業,開不了那麼高的工資。大企業就會用最低工資法說事兒,用最正規的法律手段打壓小企業。

03最高工時制度

最高工時制也是同樣的道理,肯定有人自願加班換取高收入。但是有了最高工時制,那些想要更高工資的人被迫提前下班。(作為一個社畜,我想像不到自願加班的人是什麼樣子,但是我想不到,不代表沒有)

同樣事與願違的規定還有,越來越多的行業需要就業許可證才能經營。經營門檻變高,會讓經營者變少,消費者就會付出更多的成本。

美國各州的電工資格證的考試難度,與這個州的觸電死亡率密切相關。考試難度越大,越少人去考,電工就越稀缺,稀缺就會漲價,消費者僱不起電工,就更願意冒著觸電的危險自己動手。

這些都是事與願違的規定。經濟學是一門專門研究事與願違的學問。經濟學最害怕好心做壞事還不自知。

最後

一共23篇,重讀《薛兆豐的經濟學課》系列更完了!寫得太不全面,太不地道了,還好我的本意就是督促自己再看一遍。

強烈建議訂閱薛兆豐老師的專欄,得到APP——《薛兆豐的經濟學課》。習慣讀紙質書的小夥伴也可以購買薛老師的書《薛兆豐經濟學講義》。我是又訂了專欄,又買了書。書裡每一個篇章都是對我世界觀的顛覆,案例也非常生動有趣。最重要的是,那些顛覆的觀點就是經濟學共識,不是為了顛覆,餬口瞎說的。

我相信你看完會對這個世界有更深層次的看法。

相關焦點

  • 男女平等:性別的博弈
    什麼是男女平等?是「去性別化」還是責任機會平等   近日,北京大學在「小語種」招生中為男女考生設置不同的分數線,經《暸望東方周刊》報導後成為公眾話題。就在關於這一話題的討論中,人們發現,儘管「男女平等」已成為主流話語,但對於什麼才是真正的「男女平等」卻觀點各異。
  • 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二)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內涵
    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內涵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內涵極為豐富,在中國目前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包括如下內容: 1.在承認和尊重性別差異的前提下追求男女平等。
  • 男女平等不是說說的
    這與自古以來農村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觀念是分不開的,在很多老人心裡,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而兒子卻是作為「養兒防老」「傳宗接代」的命根子立足於世的。傳統封建觀念很難在朝夕之間改變,但現行法律卻維護了女性的合法權益,在該案中判決女兒有三分之一的繼承權。筆者為這個判例叫好,更為這個勇於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女性點讚。
  • 男女平等了嗎?
    現在網絡上到處充斥著關於男女對立的話題,而且但凡跟這個東西沾邊的問題,下面討論的聲音都很激進,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相關社會性話題。1、生男生女生孩子總是一個繞不過的門檻,雖然現在也有不結婚不生孩子的人群,但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的人還是選擇結婚生子的。
  • 儒家傳統思想與現代男女平等觀念之辯
    編者按 日前,出席2017年孔學堂秋季論辯大會的國內外哲學家,以「儒家傳統思想與現代男女平等」為題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辯論會,就儒家傳統思想與現代男女平等這一辯題的意義、儒家傳統是否包含男女平等思想、儒家思想與傳統道德的關係及如何看待儒家思想中的「男女有別」觀點四個方面展開辯論。
  • 清明節,那一墳墳無人過問的荒丘,男女到底能不能平等?
    事先說好,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僅為我個人觀點。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山裡最熱鬧的時候,就是清明節。來掃墓祭拜的人們絡繹不絕。都是一大家子抬禮擔肉,前後呼應!鞭炮衝天炮聲聲不絕於耳。清明五六天,沒有一天是清淨的。山頭都是附近村裡的,葬地都是自己村的人。山頭要防火,所以要經常巡視,也免不了和他們打交道!久而久之,也琢磨出了自己的一點發現。來祭拜的後人,都是往生者的直系後裔。
  • 在強調「男女平等」的今天,到底何為「女權」何為「平等」呢?
    在強調「男女平等」的今天,到底何為「女權」何為「平等」呢?隨著社會慢慢的發展與進步,在當下大時代中女性的地位再也不可能像之前那般,而「男尊女卑」的傳統思想也早已被唾棄。從而衍生出了一項運動「女權運動」其本質是為女性發聲,以「男女平等」為目的,那麼你是怎麼理解「女權」二字的呢?近段時間,德雲社的一位著名相聲演員「張雲雷」在訪談節目中,說出了一句「女人不做家務,我娶你幹嘛?」的觀點,順便讓網友們炸鍋了。有人抨擊他「大男子主義、直男X、希望能封殺他」同時也不乏和他觀點一致的人「自古就是女主內、男主外,這沒錯啊!」
  • 你憑什麼說男女平等之後又要求男女有別?
    我有一個朋友,生完寶寶半年左右,婆婆便開始要求她出去找工作,說她不工作家裡負擔大,不能只靠她兒子一個人賺錢,現在的社會都是男女平等的。我朋友自己本身也不想脫離職場在家做全職媽媽,於是就出去找了份工作,每天早出晚歸的,也是挺辛苦。
  • 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知識
    18年來,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進下,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對推動我國婦女事業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為深化全社會對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認識,推動基本國策的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國婦女報》編輯部特推出「問答國策——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知識問答」。1、 男女平等基本國策首次提出是何時?
  • 社會提倡男女平等,那麼男女之間是平等的嗎?
    關於男女雙方平等的問題,從古至今就有探究,也就現代才推崇男女平等的觀念,這一觀念符合當代發展趨勢更是切合社會穩定的主題。然而面對著生活中的事件,往往會讓我們沉思「男女平等觀念的推行,社會就真的男女平等了嗎?」
  • 男女平等,共創和諧校園
    男女平等,和諧發展,共創美好明天。為切實加強「男女平等」的宣傳落實,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樹立正確的性別意識以及兩性平等觀念,傳播先進的性別文化理念,同時為了貫徹性別平等教育活動的精神,發揮學校作為試點單位的示範性
  • 民法典編纂應體現男女實質平等
    民法如何在堅持形式正義、形式平等之上鑄造男女實質平等的社會模式,是當代法治的重要使命。■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 王春霞「民法規定,民事主體地位一律平等,無論男女都有平等的權利能力和與年齡或智力相當的行為能力,所以男女同等享有各種民事權利,包括人格權、身份權和財產權,也包括民事救濟權,這在法理上、法律上似乎是解決了。
  • 夯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價值觀基礎
    男女兩性在社會和家庭中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諧相處、共擔責任、共同發展等價值理念是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價值觀基礎。夯實這一價值基礎,使男女平等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增進家庭和諧幸福,不僅有利於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貫徹和落實,而且有利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
  • 講邏輯,先區分「事實陳述」與「觀點」
    有人說,他本就是一個好人,這是事實啊!但是,這是從你的角度來看,或者是從大部分人的角度來看。也許,有其他人不這麼認為,有人認為「他是一個一般的人、談不上好壞」。這就是找不到一個客觀約束來斷定真偽,所以這是一個觀點。
  • 楊笠被舉報,姚晨發了飆:這樣的男女平等,我不要!
    來源 閒時花開 打壓或辱罵男性,吹捧或美化女性,不會帶來真正的男女平等。 真正的平等,是看見一個人。 支持者認為,楊笠只是把私底下,女性對兩性不平等的怨言,拿到公眾場合,以誇張的語氣表現出來,同時不忘自黑一把,是一種高級的幽默。 如果這件事兒,僅僅局限在網絡掐架上,倒也常見: 這些年,關於男女對立的話題,諸位網友掐的架還少嗎?
  • 全球男女平等最新排名出爐!北歐國家「霸榜」,日本為啥這麼低?
    全球男女平等最新排名出爐!北歐國家「霸榜」,日本為啥這麼低?報告結果顯示,153個國家中,男女最平等的國家是冰島,連續11年蟬聯榜首。報告指出,2019年,徹底消除性別差距所需的時間縮短為99.5年,比起2018年的108年略有進步,但仍然揭示了下列事實:在衛生、教育、職場和政治等領域,男性和女性難以在有生之年實現性別平等。
  • 「男女平等」70年:憲法原則·基本國策·施政綱領
    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獨特創造,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創新之舉,也是中國實現男女平等的政治保證和法律制度保障。■ 姜秀花男女平等是婦女運動的核心目標,也是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目標。實現男女平等,是對婦女人權的切實保障,是實現婦女全面發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
  • 保證憲法全面實施 落實男女平等原則
    第三十四條則保障人民享有平等的政治權利,根據這個規定,人民不因性別差異而享有平等的政治權利。第四十八條以列舉的方式規定了婦女享有的諸多平等權利,並特別規定了國家的義務。「這三條規定為男女平等提供憲法依據,也是平等人性尊嚴價值理念的憲法體現。特別是憲法第四十八條的列舉規定,對婦女享有的基本權利提供了憲法依據。」王立峰告訴記者。
  • 事實,觀點,感受——我們在溝通時,溝通是什麼?
    這三句話我們常常說,有注意他們的不同之處嗎?其實每一句話,都可以按照事實,觀點,感受進行劃分。而生活中很多的爭吵,在於不能夠分辨對方話語中事實,觀點,感受分別是那一部分,沒有區別用相應的方式回應。常見的是不求證事實真假,而且直接說觀點。不是詢問對方判斷標準,而是否定對方觀點。
  • 為什麼我們總是說要男女平等卻又平等不了呢
    我們在生活中總是隨處可見這種倡導男女平等的口號,國家一直也在強調一夫一妻,男女同工同酬。我認為的男女平等並不是男人和女人要做一樣的事,因為性別的原因男女之間應該互補,不要總是斤斤計較。就像一個詞語叫男耕女織,男人主外女人主內,應該各司其職取長補短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