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幾日我在頭條同步更新了一篇文字,寫的是關於寒門學子考上北大的話題,河南寒門學子高分考入北大,網友的一條評論有點扎心!
在這個話題下面看到一位網友留言,他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這是他的原話:
「我初中畢業後,去父母打工的廠裡玩,廠裡好多貴州四川的同齡人輟學出來打工。那時候覺得他們好厲害,一個月能掙兩千多(04年),就央求他們教我,我也想留下來打工。
工廠老闆知道後,找我談話:小兄弟,不要羨慕我們,我們那時候沒條件讀書,你不要輕視知識,偉人都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未來的社會是文化人的天下,我不能要你。
最後送了我500塊作為回老家的路費,真的很感謝他,要不是他,我現在也是在工廠累死累活的加班,很難有出頭之日!」
我給這位網友發了條私信,告訴他:看到你的這條留言,很感動!
他告訴我,只是想把個人經驗分享給大家看看,雖然網友們都素昧平生,還是希望大家不要聽信讀書無用論,耽誤自己或孩子的前途。
簡單的閒聊後,我得知這位網友目前是汽車行業的一名高級技術工程師,這位素未謀面的網友只是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不要再輕信讀書無用論。
02
網友的這個故事讓我想到了身邊很多早早輟學的例子,我自己的經歷就不再提了,我的大部分讀者也都知道了,這條留言讓我想到了當年一起輟學的同學們。
2004年,記得當時我們一起初中畢業的很多同學都外出打工了,而且外出打工的不是一個兩個,而是有很多個,就拿我們村來說,那年最少有十來個一起畢業的,而去讀高中的只有三個。
這些同學裡面,他們輟學的原因有很多種,其中有一部分就像留言的這位網友一樣,因為羨慕在外打工的人可以掙不少錢,還可以穿時髦的衣服,有把父母氣到哭也不願意再繼續讀下去的。
只是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後悔者佔大多數,其中,有打工一年後繼續回去復讀的,有回去讀中專的,如今的他們都挺不錯的。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叫陽陽的同學。
當年我們三個最要好的同學在廣東一家工廠一起工作,同吃同住一年多。
後來,是她的叔叔給她打電話讓她回去讀中專,我也忘記了當時具體的情景。
我只知道,她走的那天,我和另外一位同學很是不舍,我們都哭了,我們捨不得她走,其實,我們還有一點點的羨慕,羨慕她可以回去讀中專。
她回去讀的是衛校,多年以後她被分到我婆家鎮上的醫院做了一名護士。
當年,我懷孕的時候,每一次去醫院做B超檢查都會找她玩一會兒,坐到一起可以聊很多話題,聊起當年,她十分感慨地說:「真的很感謝叔叔給了我讀中專的機會!」
我回:「你自己也很努力!」
如今,她憑藉自己的專業和努力又被調往縣城了,薪水自然也上了一個臺階,這一切都是她努力的結果。
03
前些日子,我的朋友圈被一篇《出生湖南農村,我用10年,從深圳流水線走到紐約谷歌辦公室》的文章刷屏了,因為對流水線再熟悉不過了,再加上這麼勵志的故事,出於好奇我又在網上搜了下關於她的故事。
刷屏文章的大概內容就是:
這個來自湖南婁底的農村女孩兒,因為家境不是很好,高中畢業後外出打工,在流水線工作的她不願意過這種按部就班的機械生活。
通過自考拿到了深大的自考畢業證書和學位,成功申請到了美國的一所學校的碩士計算機項目。
在美找實習工作時成功拿到EPAM Systems公司的一個offer,在谷歌辦公室上班,如今年薪稅後大約90萬。
搜索完我驚奇的發現,網上有很多對她的各種質疑,很多人在質疑她的經歷造假,年薪造假,甚至有人很不屑地說:「這算什麼了不起和逆襲,不就是通過自考考了個資格證啥的,蠻簡單的事情。
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有很多網友用盡各種辦法想要證明這個故事是假的,可謂是大費周折,他們就是要證明:努力沒有用,寒門逆襲只是一碗雞湯而已。
故事的主人公叫孫玲,我看了她在知乎上的一個回答,就是因為這條回答才讓她「火起來」的。
在回答中,她講述了自己的經歷,我認為她沒有故意造假,只是她的經歷被媒體誇張化了而已,事實證明我是對的,後來,通過各種渠道去聯繫,(這次的採訪主要是為了給紙媒寫一篇紀實稿)我採訪到了她本人。
在接受採訪時,孫玲說,在美國那段日子裡,自己在60天內進行了60場面試,平均每天都要參加一場面試。
最終,苦心人天不負,一家全球知名的公司終於向她拋來橄欖枝,這家公司便是EPAM Systems,工作地點是在紐約曼哈頓谷歌總部,年薪是稅後90萬(我在採訪時向她證實了這件事確實是真的,若是轉正,薪水會更上一個臺階),這個薪水,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無法企及的。
(此圖由受訪者提供)
如今的孫玲,現在的工作是全英文環境,35%的時間用來與客戶溝通,65%的時間是編碼實現,時間久了,她慢慢的建立了自己的生活圈子,接觸了更多優秀的人,生活質量也有了很大提高,並且也改善了家裡人的生活。
談起自己對未來的憧憬,孫玲說,希望可以通過努力成為谷歌的正式員工,再往後點想著自己可能會往機器學習和數據分析這個方向走,總之,她希望自己一步一個腳印繼續往上走。
這個女孩兒的經歷是不可複製的,但卻是有跡可循的,高中畢業、沒背景、沒學歷,完全靠自己從流水線走進了谷歌辦公室。
她的經歷告訴我們,想法和行動缺一不可。
04
再給大家分享一位網友的故事。
他的經歷也很勵志,初中畢業後成為了工廠流水線上的一個普通的工人,不甘心做流水線上的易拉罐,在工作四年後,源於自我的不甘心,他發奮努力,去學習了電腦知識,因為出色的表現,後來,他報考的那所電腦學校聘請了他做老師。
自此,他的路越走越寬,越走越順,不服輸的他在掌握了電腦技能後又開始學習平面設計,後來成功轉行做了一名設計,從此徹底跨越。
更讓人敬佩的是,他又自學會計,先後取得了初級和中級職稱,如今正在考取注會剩餘科目,「注會」我聽別人講過,這個過程很艱辛。
他的故事很好地證明了一句話:只要想改變,什麼時候都不算晚,命運會善待每一個奮發向上的人。
所以,早早輟學並不是最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輟學後就破罐子破摔,沒有學歷,沒有人脈不是阻礙我們前進的理由。
ps:我最喜歡聽網友們講述自己的故事,因為接地氣,比較真實,容易感染人,有些故事真的特別激勵人,如果你有好的故事歡迎分享給我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