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集中隔離點如何做好隔離人員管控工作?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酒店工作人員如何配合為隔離人員提供服務?3月27日,記者探訪了濱海新區其中一個集中隔離點。
中央空調停用 只能用電暖器取暖
上午7點左右,記者到達集中隔離點。寨上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治醫師劉紅梅出來接記者一行從專門的醫務人員通道進入,搭乘電梯到達3層,經測體溫後進入生活區。為避免因空氣集中交流而造成汙染,需停用中央空調,大家只能用電暖器取暖。
此時,兩位醫護人員正在清潔區為隔離人員做發餐前準備。進入清潔區,記者一行需要套上鞋套。
「我們發放餐食的流程是,由A組兩位醫護人員進入隔離人員住宿區域的電梯,另外B組兩位醫護人員用餐車將餐食從廚房推到電梯,人不進入。同時用對講機通知等候在電梯旁邊的A組醫護人員。電梯到達後,A組一位醫護人員進入電梯,將餐食轉移到另一輛餐車上,原來的餐車返回,由B組醫護人員進行消毒。如此反覆,把所有隔離人員的餐食配送到位。」劉紅梅介紹道,進入住宿區域的醫護人員需進行嚴密防護,僅清潔消毒、穿防護用品等過程就得半個小時。劉紅梅說,為了最大可能進行防護,醫護人員自己也想了一些辦法,比如把原本翻著的衣領立起,用膠帶固定住,以儘量減少皮膚裸露。
兩位醫護人員需一個一個進入半汙染區,那裡放置著盛裝了消毒液的水桶,以及一盞紫外燈。「她們出來後,衣物要脫下放在裡面進行消毒。」
待A組進入住宿區後,記者隨劉紅梅來到酒店的廚房,這裡已經為隔離人員備好早餐。記者看到,早餐有饅頭、小米粥、涼拌乾絲、雞蛋、火腿、菜丸子。
有時還要為隔離人員調解糾紛
在回到生活區時,寨上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管護師王乃玲給記者一行的鞋底進行消毒,並叮囑我們用醫用手消毒液洗手,洗手過程中,由於沒有完全採用七步洗手法,醫護人員當即要求我們重洗。
王乃玲向記者介紹,隔離點的醫護人員要負責做好與接駁轉運人員的對接;對隔離人員進行每日2次體溫檢測和健康狀況詢問;保障隔離人員就醫需求;對不適宜集中醫學觀察隔離人員進行評估和報告;發放《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告知書》;做好隔離人員信息採集、匯總和上報;對可疑症狀人員聯繫120轉運就診並跟蹤管理;對入境來津短期商務人員進行採樣;開展隔離人員提醒勸誡、健康告知和自我管理、日常消毒、個人防護等防控指導;收集處置口罩、防護服等醫療垃圾,協助做好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工作;開展隔離人員心理疏導等工作。
有時候,醫護人員還要為隔離人員調解糾紛。「我們隔離點有一對夫妻各自帶一個孩子住在相鄰房間,起了爭執,我們進行勸解,還幫他們調了房間,分別安排在走廊的一頭一尾,讓他們可以冷靜冷靜。」
據了解,寨上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這個隔離點共安排了23位醫護人員,每1名醫生、2名護士為一班,在隔離點輪流值班,24小時駐守。「隔離點剛啟用時,最晚凌晨2點多下班,第二天上午6點又開始工作,全體醫護人員都盡忠職守,比如中心的副主任護師王彩霞已50歲,吃緩解心臟病的藥也依然堅守。」劉紅梅介紹說。
進入生活區時,記者一行搭乘電梯,離開生活區下樓時,為避免交叉感染,劉紅梅帶記者一行從樓梯步行而下。在隔離點門口的保安門崗亭裡,寨上街平陽裡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郭靜在這裡輪班。他們負責幫助隔離人員進行採買,接收生活用品並交到醫護人員手中,再由醫護人員轉交給隔離人員。
據濱海新區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濱海新區的集中隔離點主要為前期復工復產人員、湖北返津,以及最近境外入境等人員提供服務。「對於所有隔離人員,我們都一視同仁。」目前濱海新區共投用20餘個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對不同來源人群進行風險等級評估,分別就入境人員、密接者、湖北來津返津人員、入境短期商務人員、從事接駁工作任務的工作人員按照分類施策的管理原則,進行分類管理。
各集中隔離點嚴格按照工作規範要求,實施單間隔離、消毒與個人防護、隔離人員管理和醫學觀察工作,防止出現隔離點人員交叉感染和疫情傳播。同時對隔離人員周到細緻地做好隔離政策宣講和生活服務保障,及時了解並協調解決可能遇到的困難,在服務中體現關懷關愛。
為加強全區集中隔離點管理工作,目前濱海新區已成立集中隔離點工作組和各隔離點工作專班,建立臨時黨支部,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和標準,做好對隔離人員的服務和管理。
編輯 | 韓振
來源 | 津濱海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