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開展法治宣傳 努力構建大普法格局
--我市「七五」普法工作亮點掃描
今年是「七五」普法收官之年。自2016年「七五」普法規劃實施以來,我市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圍日益濃厚,基層民主法治建設深入推進,社會治安秩序更加穩定,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法治資陽」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在「七五」普法規劃實施過程中,我市各縣(區)積極創新開展法治宣傳,「七五」普法工作亮點突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普法格局,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雁江
「四大抓手」
提升法治宣傳水平
為全面貫徹落實「七五」普法規劃,雁江區近年來通過抓重點求突破、抓關鍵保成效、抓載體促創新、抓活動增活力等「四大抓手」,不斷提升法治宣傳教育水平,助力法治雁江建設。
該區從夯實基層基礎、著力推動制度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入手,大力推進執法部門普法責任制度化,積極開展以案說法活動,徵集「大喇叭」以案說法案例35例、以案釋法案例32例,做到精準普法,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的法治基礎。
堅持把「法律七進」作為普法的有效載體,不斷增強法治宣傳教育針對性、實效性。突出領導幹部「關鍵少數」,開展「學習憲法、尊法守法」主題活動,對91個單位的法治宣傳骨幹進行集中培訓,引領幹部隊伍學法用法;突出青少年「關鍵時期」,開展「法護青苗·起航明天」主題活動,全面推行「法入課堂」,組織中小學生開展法治第二課堂活動56次,深入學校開展法治宣傳活動164次;突出企業經管人員「關鍵環節」,開展「法律服務企業行」主題活動,引導企業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和定期學法制度,深入企業開展法治培訓82場;突出農村群眾「關鍵群體」,開展「法治趕大集」主題活動,培育「法律明白人」6670名,開展各類法治宣傳活動400餘次;突出特殊人群「關鍵對象」,開展精準普法活動,以社區矯正對象和刑滿釋放人員為重點,提升特殊群體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意識。
積極創新法治宣傳載體,打造「信息化」的媒體傳播平臺。先後依託「12348法律服務熱線」、「雁江普法」頭條號、「雁江司法」微博及微信公眾號,整合各單位門戶網站及微信公眾號、微博,全力打造「指尖上」的普法平臺;重點培育和發展村級法治文化建設示範村(社區),建成東峰鎮大田村法德廣場等60餘個特色法治文化陣地,打造「社會化」的宣傳平臺。
以憲法為核心、以民生為重點,廣泛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全區共開展「法律七進」活動319次、街頭法治宣傳189場次、專題宣傳活動522場,發放宣傳資料14.1萬份;開展系列法治輔導培訓,定期開展法治宣講,積極開展憲法知識大講堂、「法律明白人」培訓班等法律知識培訓;開展系列法治文化活動和法治區創建活動,成功命名市級法治鄉鎮(街道)2個、區級6個,成功命名市級學法用法示範機關(單位)6個、區級12個。
安嶽
「四項舉措」
推動「七五」普法落地見效
近年來,安嶽縣緊緊圍繞各級「七五」普法規劃各項目標、任務和要求,結合各單位職能職責,精心謀劃普法思路,實施「四項舉措」推動「七五」普法落地見效。
在健全普法制度、提高普法工作凝聚力方面,嚴格執行「誰執法、誰普法」「誰管轄、誰負責」責任機制,全面建立落實部門普法清單,並建立普法動態管理制度,及時解決普法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制定普法新措施;健全公益普法制度,鼓勵和引導社會組織和公民參與,發揮各社會團體和行業協會的作用,調動社會力量積極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努力構建社會大普法格局。
在加強隊伍建設、增強普法隊伍戰鬥力方面,針對「七五」普法的新要求,及時更新擴充普法志願者、普法文藝宣傳隊等普法骨幹隊伍,不斷壯大村(社區)「法律明白人」隊伍,著力提升隊伍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打造一支專兼皆備、統籌城鄉、戰鬥力強的普法隊伍,為服務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普法人才保障;動態創新開展「法治大講堂」巡迴宣講活動,成立安嶽縣法治大講堂講師團,已先後深入單位、鄉鎮開展宣講活動200餘場次。
在充分整合資源、提升普法形式創新力方面,創新開設「法治微講堂」欄目,結合時事熱點,邀請法官、檢察官、司法所所長、律師等法律人士錄製授課,先後推出法治微視頻14期;藉助「網際網路+」模式,創新打造「法治安嶽」抖音視頻等普法欄目,開通建立「12348」安嶽法網、「法治安嶽」微信公眾號,每月發布信息超過60條,截至目前,共發布普法動態2000餘條,上傳法治微電影、法治文藝節目、法治大講堂課堂實錄等20餘個。
在立足群眾需求、著力提高普法品牌的影響力方面,創新開展「大喇叭」活動,聯合縣委宣傳部、縣廣播電視臺,把以案釋法典型案例60件錄製成音頻,利用FM直播、「村村通」廣播,實現全縣大喇叭全覆蓋。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法治」,線上線下同時發布、同時宣傳,網上閱讀量近7萬人次,發送手機MAS簡訊7萬餘條,發布微信公眾號動態信息360餘條,轉載政策及科學防疫等信息530餘條,張貼各類公告760處,製作發放宣傳單7000張,發放宣傳折頁45000份。
樂至
「1234模式」
創新普法特色
近年來,樂至縣堅持圍繞「七五」普法規劃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創新「1234模式」,紮實抓好「七五」普法各項工作,全力推進法治樂至建設。
構建「領導小組統籌謀劃、『法律七進』牽頭單位分領域推進、各單位具體落實和聯席會議專項督導」的「3+1」普治工作體系,引領普法全局。
著力「突出重點制度、發揮『清單』實效,突出重點對象、帶動多領域普法」的「兩個重點」,築牢普法基礎。「七五」普法以來,全縣制定「普法責任清單」486份,完成率達97%。抓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青少年的橋梁作用,從重點對象普法向多領域群體滲透,開展多形式學法5500餘場(次)、專項考法2920餘人(次);全面推行「檢校共建」「警校共育」「家校共教」活動,做到教育一名學生,帶動一個家庭,輻射整個社會。
扭住以「抓實示範引領,『以創促建』帶動全面工作;抓細載體建設,『三平臺』搭建縣域普法網絡;抓牢『法律七進』,『三轉變』實現提檔升級」為主要內容的「三個抓手」,推進普法擴面。其中,在示範引領方面,著重對具有普適性、可複製性的創建成果進行總結推廣,勞動鎮「三治建設」、西街社區「五心服務模式」、三星中學「小班制多媒體法治課」等優秀經驗均在全縣範圍內推廣實施,曙光社區「十步調解法」和縣檢察院「公益訴訟創新模式」被錄入《四川省法治藍皮書》,2016年以來全縣創建各類示範點94個,總結推廣先進經驗12項;在載體建設方面,打造實體宣傳陣地1.6萬餘處,構建以「法治樂至」微信公眾號為核心,各單位簡訊平臺、微博、微信為延伸的縣域普法「網絡」平臺,推送法治信息15萬餘條。
探索「四個創新」,即「創新『法治授課大比武』,強化普法隊伍建設;創新『陽光稅務』,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創新『十步調解法』,強化基層民主自治;創新『亮劍行動』,強化司法公正」,提升普法質效。組織普法骨幹代表122名,分類分組開展法治課授課競賽162場(次),以賽代練推動全縣普法隊伍能力提升;將「文字+視頻」記錄模式貫穿於11類稅收徵管業務中,通過多種平臺公開稅收執法信息,為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稅收環境;強化司法公正,2016年以來累計接收執行案件6467件,執結6233件,多形式公開「老賴」名單800餘份,實施依法拘留94人,執行標的7.1億餘元;開展失信人教育學習班,促使50名被執行人主動履行。(記者 黃建偉)
【來源:資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