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工業園區去年地區生產總值2743億元

2020-12-20 澎湃新聞

在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實現四連冠的蘇州工業園區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數據近日對外披露。

據《常州日報》消息,4月16日,由江蘇省常州市委書記齊家濱,市委副書記、代理市長陳金虎率領的常州市黨政代表團赴蘇州市考察。消息提到,「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的重要合作項目,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兩大千億級主導產業,生物醫藥、納米技術應用、人工智慧三大特色產業,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43億元,在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實現四連冠,在國家高新區考評中綜合排名第5。」

蘇州工業園區隸屬蘇州市,1994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同年5月實施啟動,行政區劃面積278平方公裡,其中,中新合作區80平方公裡。作為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的重要合作項目,蘇州工業園區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國際合作的成功範例」。

蘇州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網站介紹,2018年,蘇州工業園區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70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50億元,進出口總額1035.7億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3.7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7.1萬元。

2020年1月17日,在商務部召開的2019年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前30名名單」中,蘇州工業園區位列第一。蘇州工業園區也由此在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實現四連冠。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蘇州工業園區19年上半年GDP增長6.6%,那麼今年經濟運行如何?
    蘇州工業園區隸屬江蘇省蘇州市,綜合經濟實力在蘇州排名靠前,19年該園區實現生產總值(GDP)約2743億元,同比增長6.0%以上,名義GDP增量突破170億元,經濟運行總體穩定、穩中有升,而第二、三產業仍為拉動該園區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
  • 蘇州工業園區的「升級版」,來了!
    如果說二十多年前創立的蘇州工業園區開啟了蘇州近三十年的騰飛史,那麼蘇州正在「激活」一個全新的園區將它的榮耀推入新時代。近日,蘇州工業園區與相城區攜手打造的蘇相合作區正式進入實體化運作,並頻頻按下快進鍵。蘇州園區相關領導表示,將「用心用情用力打造更精彩的園區升級版。」
  • 蘇州工業園區文化企業去年營收超688億元
    記者從今天(2月15日)召開的蘇州工業園區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獲悉,去年,園區文化企業營業收入超過688
  • 周旭東任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擁有豐富園區管理經驗
    兩任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均為蘇州本土官員前後兩任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均為蘇州本土官員。今年53歲的楊知評於1964年10月出生,是江蘇蘇州人。去年11月,蘇州阿里巴巴創新中心(蘇州高新區)正式啟動運營,這是阿里巴巴集團在江蘇設立的第一個創新中心,同時也是蘇州高新區和阿里雲合作的又一重要載體。周旭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十三五」時期,蘇州高新區將抓好穩定增長、科技創新、生態優化、民生改善等重點工作,用供給側思維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
  • 蘇州工業園區 政務服務牽手「網際網路+」
    江蘇蘇州工業園區景城社區工作人員曹逸告訴前來諮詢辦證流程的居民翟霞。「以前要跑好幾次才能把資料準備齊全,現在真是越來越方便了。」翟霞感慨。  蘇州工業園區眼下正著力拓展「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推進部門間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簡化優化群眾辦事流程,暢通政務服務渠道,提升政府行政效能。  「一個平臺管服務,變『群眾跑腿』為『信息跑路』。」
  • 2019年度江蘇省蘇州市各區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數據,工業園區最高!
    022019年度蘇州工業園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本市第一據上圖表1數據顯示,蘇州工業園區2019年度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04蘇州工業園區基本簡介蘇州工業園區隸屬江蘇省蘇州市,位於蘇州市城東,1994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同年5月實施啟動
  • 蘇州工業園區--新加坡與蘇州合作的結晶
    通過此次展會,我們了解到,整個蘇州以及周邊地區已經逐步建立了多個各有特色的科技園區,此次我們重點報導蘇州工業園區,其餘的園區我們將後續報導,讓您對整個蘇州的工業布局與規劃有更好的了解! 展會現場蘇州工業園區的展臺    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的合作項目,開創了中外經濟技術互利合作的新形式。
  • 蘇州工業園區的品牌輸出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王克 江蘇、安徽報導   責編:郭芳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7年第47期)   蘇州工業園區,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經濟合作的「旗艦項目」,201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50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
  • 一季度太倉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3.3億元
    一季度太倉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3.3億元 發布日期:2019-04-30 15:27 來源:太倉市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2019年以來,太倉市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一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3.3億元,同比增長6.5%。一季度,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0.42億元,同比增長8.5%,其中稅收收入37.64億元,同比增長8.3%。工業經濟企穩回升。一季度,全市實現工業總產值632.23億元,同比增長4.1%;100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527.27億元,同比增長4.9%。與此同時,服務業經濟也呈穩步增長態勢。
  • 蘇州工業園區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背景
    2018 年,中國(江蘇)自貿試驗區蘇州片區在園區正式 2 揭牌。2019 年,園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2743 億元,同比增 長6%,在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實現四連冠,在國家高新區考評中綜合排名上升至第五位。
  • 蘇州工業園區:21年的「變」與「不變」
    蘇州工業園區的影響,遠遠超出了蘇州的範圍、工業的範圍、園區的範圍。    1992年,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提出「借鑑新加坡經驗」。有了課題,蘇州人把老師請了進來———1994年,中新兩國「訂製」的蘇州工業園區成立。    21年來,蘇州工業園區以佔蘇州市3.4%的土地、5.2%的人口創造了15%的經濟總量。
  • 蘇州工業園區:改革開放「試驗田」 跑出發展加速度
    新華社南京7月16日電 題:蘇州工業園區:改革開放「試驗田」 跑出發展加速度  新華社記者陳剛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自拉開建設序幕24年來,蘇州工業園區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匯聚全球創新資源,成為改革開放活力最強、發展質量效益最高的區域之一
  • 蘇州工業園區綜合保稅區值得廣西學習(組圖)
    2008年,蘇州工業園區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02億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5.1億元,進出口總額625億美元。開放的經濟離不開開放的口岸。可是,蘇州沒有海港也沒有機場,如何提升大批量貨品物流效率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蘇州工業園區的特殊監管區域,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
  • 蘇州工業園區「二把手」換人:丁立新接棒,周旭東另有任用
    據微信公號「蘇州工業園區發布」消息,今天(8月2日)上午,蘇州工業園區召開領導幹部會議,宣布江蘇省委、蘇州市委通知:丁立新同志任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的重要合作項目,1994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同年5月實施啟動,行政區劃面積278平方公裡。
  • 蘇州工業園區經驗走向海外:緬甸新加坡工業園區正式獲批
    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供圖中新網蘇州8月20日電 (記者 鍾升)據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新集團」)20日消息,該集團與新加坡勝科集團合作開發的緬甸新加坡工業園區已正式獲得緬甸政府批准。這標誌著中新集團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設立的首個海外園區正式落地,蘇州工業園區經驗正逐漸走向海外。
  • 中新蘇州工業園區聯合協調理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在雲上召開
     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北京同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舉行視頻會見,並共同主持蘇州工業園區聯合協調理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會議充分肯定了理事會第20次會議以來,蘇州工業園區緊抓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設立帶來的發展新機遇,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全力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提質增效取得的成績。
  • 蘇州工業園區
    區域位置    蘇州工業園區位於蘇州古城以東,東臨上海,西靠太湖,南接浙江,北枕長江,距上海虹橋機場約80公裡。 蘇州位於中國兩大經濟帶-沿海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的交接處,是中國最富饒的地區之一。蘇州是歷史文化名城,又是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是國務院最早批准的沿海經濟開放地區之一。
  • 蘇州工業園區召開誓師大會 全年52項發展指標不因疫情打折
    交匯點訊 確保全國經開區考核「五連冠」,確保進出口總額只增不減,確保蘇州自貿片區稅收和高新技術企業佔江蘇自貿區比例不降……6日,蘇州工業園區召開「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誓師大會,與會幹部紛紛立下軍令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