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晚,別再認為「貴人語遲」,巧用「繪本」提升語言表達力

2020-12-12 梅梅育兒小講堂

住在家樓下的明明是個小男孩,已經快2歲了,可是還沒學會說話,之前覺得是男孩子說話晚,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越來越大,居然還一點要說話的跡象都沒有,作為家長確實是有點著急了。

明明媽媽想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但是明明的奶奶說什麼也不同意,還說:「我孫子這是『貴人語遲』!你們這些年輕人,什麼都不懂!」

可是,所謂的「貴人語遲」,真的有科學依據嗎?說到「貴人語遲」的代表,當屬發明家愛因斯坦,據說愛因斯坦3歲才開口說話,但是這種現象是「特例」,家長千萬不要「以偏概全」,認為孩子說話晚沒關係。

孩子的語言發展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只有每個階段給孩子正確的引導,才可以輔助推動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

孩子語言發展都有哪幾個階段?

1、語言準備階段寶貝在1歲左右的時候,會開始出現無意識的象聲詞,但是這一階段的寶貝很難用語言來表達自己,所以常常需要輔助動作,所以父母會經常發現,孩子在想要表達自己意願的時候,大多會採用手舞足蹈的方式,十分可愛。

2、詞語拓展階段孩子在2歲左右的時候,就可以簡單的說出一些物品的名字,在這一階段被稱為寶貝的「語詞爆炸期」,孩子的詞彙量處於迅速積累的階段,並且還可以在之後表達出來。

除此之外,寶貝還會嘗試用簡單的詞彙連成語句,比如:媽媽,襪襪,穿,大家應該也都猜出來了,孩子想要表達的其實就是:媽媽幫我穿襪子。

3、連詞成句階段寶貝在2~4歲這一年齡段中,應該可以很好的將詞語連成句子表達出來,但是很明顯這一時期的語句表達要更複雜、更清楚。

而且語言表達的邏輯性也會逐漸出現,比如可以將一些句子表達進行合併,比如:爸爸喝水,媽媽喝水,這樣的兩句話,寶貝就可以簡化成為:爸爸媽媽喝水。

4、複雜語句階段寶貝在4歲之後就可以進行比較複雜語句的表達,甚至詞彙量大的孩子,甚至會常常「語出驚人」,話語中的邏輯性也會非常的強,還可以運用形容詞來表達感受,這一時期的孩子語言能力基本已經達到正常人的水平。

如何用對「繪本」巧妙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家長們應該都知道最適合孩子的閱讀書籍就是繪本了,繪本的設計採用圖片和文字結合的方式,非常適合6歲前幼兒時期的孩子,對於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非常有好處,但是很多家長都用錯了方式。

作為兩個孩子的寶媽,同時也是多年經驗的幼兒園老師,我就把我在教育兩個孩子閱讀繪本時候用的3種方法和家長們分享,真的親測有效!

1、先讓孩子自己閱讀在最開始和孩子閱讀繪本的時候,我總是擔心孩子會不會看不懂繪本裡面要表達的意思,沒法理解,所以每次拿到新的繪本,就會給孩子讀,兩個娃聽得也很認真。但是後來有一次他們自己拿出一本新繪本讀,大寶指著書上的圖片「煞有其事」的給二寶講故事,居然也「像模像樣」。

那時候我就意識到,其實繪本的圖片已經完全足夠孩子明白故事的意思,甚至有時候圖片上的很多細節都是文字無法展示的,我之前只顧著自己給孩子講,反而限制了他們的想像力和觀察力。

從那以後我就先讓孩子們自己閱讀,然後他們需要我幫助的時候我再適時的幫助。

2、巧用「講故事」遊戲幫助孩子講故事的時候,我也選擇了開始運用遊戲的方式,而不是像之前一樣一味的輸出。比如一種講故事的遊戲,我和孩子各講一頁,交替進行。

在這樣你一頁,我一頁的遊戲過程中,不僅故事的主脈絡不會偏,孩子的想像力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還能增進親子之間的關係。

3、孩子為主,家長為輔還有就是我們要注意轉變和孩子閱讀繪本時候的角色,應該嘗試成為一個輔助者,而不是去指出寶貝這讀的不對,那沒看懂,而是應該嘗試鼓勵孩子,不是有這樣一句話:「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成人尚且如此,更何況孩子呢?

多多鼓勵孩子複述故事,不僅可以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提升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想像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等。現在家裡的二寶雖然還是上幼兒園的年紀,卻能夠自己看著圖片講述故事,非常有條理。

兩個孩子從小閱讀的繪本真的是數不勝數了,在眾多的繪本書籍之中,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套針對0~3歲《寶寶學說話》繪本不僅孩子非常喜歡,也是對兩個孩子影響最大的。

首先這套書就是針對的孩子語言表達,比較有針對性,而且內容也符合3歲前寶寶的語言發展規律,比如《象聲詞訓練》、《詞彙拓展》、《語言問答》和《學說句子》等等,這套繪本一共10冊,全方位的提升這個年齡段寶貝的語言表達。

雖然每一冊的名字看起來專業性很強,沒有那麼童趣,但是書中的畫面都是緊緊圍繞著寶寶熟悉、喜愛的生活事物場景,故事也非常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就是在身邊經常發生的事,孩子學習過程中的效果就非常的好。

質量上也非常讓我放心,圖片顏色純正,畫面設計符合幼兒的審美,採用的是大豆油墨印刷,環保無傷害,寶寶翻看的時候非常安全,即使接觸到小嘴巴也不用擔心。

這套書就非常適合我之前說的幾種方法,因為採用的就是大圖大字的方式,文字也非常簡潔,而且口語化,不僅方便家長講述,也便於孩子複述和想像故事內容,啟發寶寶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大寶現在上小學了,老師多次和我表揚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強,甚至還讓大寶在周一的升旗儀式上作為年紀代表講話,別提大寶多開心了!

二寶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更是沒讓我操心,不僅自己有什麼需求都可以自己和老師說,班級的詩詞表演她也站在最前面!小小一套書,真的物超所值!

相關焦點

  • 孩子說話晚是「貴人語遲」?提升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父母該怎麼做
    但是,也有孩子說話要比同齡人更晚一些,有的長輩會用「貴人語遲」來安慰紓解自己的擔憂,但是這種說法並不科學。但是小程的奶奶卻說孩子說話晚點沒事,「貴人語遲」嘛!可是,這真的是「貴人語遲」嗎?又觀察了一段時間兒子的表現,小程的媽媽還是決定讓專業的醫生給孩子做診斷。
  • 寶寶說話晚代表聰明?別拿「貴人語遲」當幌子,是語言引導沒到位
    其他同齡寶寶都會和家長溝通了,而朵朵只能「嗯嗯啊啊」地用手指頭指,不會表達。有朋友和我說這是「貴人語遲」,我是一邊抱著僥倖心態一邊著急,眼看著再有一年多時間就要上幼兒園了,到時候還不會說話可怎麼辦?當看到別的同齡寶寶都能張口說話,不停地往出蹦單詞、說句子的時候,自家寶寶卻一直「難開金口」,做父母的難免會感到焦慮不安。
  • 晨茜語言矯正:孩子說話晚,是「貴人語遲」嗎?
    有的人認為,孩子說話晚是聰明的表現,所謂「貴人語遲」嘛!真是這樣嗎?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說話晚呢?說話早晚和孩子的智力有關係嗎?新手父母趕快來一探究竟吧!晨茜語言矯正 只做良心教育孩子說話晚受以下因素影響:1.
  • 孩子說話晚,「貴人語遲」,一句貴人語遲耽誤了多少孩子
    ,甚至聽不清孩子說的什麼,會感到很焦慮,有些家長認為孩子說話晚是因為「貴人語遲」,所以有的家長覺得等孩子再大些就好了。0〜3歲被認為是兒童語言發育的黃金時期。在此期間,兒童的語言發育正在突飛猛進。從咿呀學語到整句輸出,發展過程十分明顯。如果你的寶寶2歲了還只是會一些媽媽 簡單的疊詞,不會說簡單的短句。比如:喝奶 拉臭臭等。或者是能夠聽懂指令,但就是不開口,這就是語言發育遲緩的表現。
  • 別盲目相信「貴人語遲」,提升孩子詞彙量,促進大腦、語言發育!
    孩子說話晚,有的父母會用「貴人語遲」這句古老的俗語來安慰自己。孩子說話晚是「貴人語遲」?父母別傻了,孩子說話晚大多是受到內外因素的影響,比如自己的心理因素、外部的環境因素等。兒童心理學家表示:鼓勵孩子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能夠幫助他們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才有孩子說話早大腦發育好的說法。而提升孩子的詞彙量是一個很有效的辦法,它能促進大腦、語言發育!
  • 孩子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嗎?
    今天我們來談一談孩子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嗎?孩子講話晚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聽力正常的,但是語言輸入量不夠,就像往杯子裡邊倒水,如果水倒不滿,這個杯子裡邊的水是不會流出來的,所以我們人的大腦就像一個空的杯子,你的語言輸入決定了你的大腦什麼時候會輸出,所以語言輸入量不夠,那這個孩子就不會講話。
  • 別再相信貴人語遲了,孩子說話晚,可能是你做錯了這幾點
    看到一位寶媽的留言:我家寶寶已經兩歲三個月了,還不會說話。什麼都能聽懂,但是就不願開口說,想要什麼東西就用手指,或直接拉著大人的手去拿。現在只會偶爾發出爸爸媽媽的音,讓再多說點,就不肯了。婆婆說孩子「貴人語遲」又不是聽不懂話,也能喊「爸爸媽媽」,能有什麼問題?
  • 寶寶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嗎?別錯過了黃金治療時期
    導語:寶寶說話的早晚成了鄰裡鄉親之間討論的熱門話題,周圍的同齡寶寶都已經會叫「爸爸媽媽」了,自己的孩子卻遲遲「不開金口」。父母著急的不行,老人卻說「貴人語遲」,你家寶寶代表以後很聰明呢!開口晚的孩子是否真的是「貴人語遲」很聰明呢?下面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 孩子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嗎
    現在很多孩子說話很晚,大多依靠肢體語言交流,長輩一般都會說沒關係,說孩子說話晚正是孩子聰明的表現,孩子說的越晚越聰明,以前民間流傳":貴人語遲。&34;貴人語遲」其實是大家的誤讀,這句話本出自《論語》,原句為「貴人語遲,敏於行卻不訥於言,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由此,僅可以分析出其原意是指有內涵有思想的人,是不會多說話,也不會搶說話。然而這個詞到了現代,以訛傳訛,常被人們誤讀為說話晚的人是「貴人」的意思。
  • 孩子說話晚就是「貴人語遲」?教娃說話的5大誤區,第2個最常見
    不能大意,別再拿「貴人語遲」自欺欺人了。當然不是,貴人語遲這個概念本身就被誤解了。正確做法:家長應該做的是,當孩子有需求表現時,不要直接給予孩子回應,而是應該引導孩子說話,用語言來表達。這樣才能讓孩子的語言天賦得到鍛鍊。
  • 孩子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嗎?家長們可別再信了,要儘早幹預
    導讀:孩子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嗎?家長們可別再信了,要儘早幹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健康教育」孩子說話晚,可不是「貴人語遲」
    【健康教育】孩子說話晚,可不是「貴人語遲」!收錄於話題「貴人語遲、金口難開」,這是我們經常拿來安慰家有語言發育遲緩孩子家長的一句話。其實,真的是這樣嗎?醫生詳細的詢問病歷,了解孩子的發育情況,發現妞妞從小語言發育就比同齡孩子落後,3周歲才開始說話,經過詳細的評估提示妞妞輕-中度智力落後。醫生問妞妞媽媽「為什麼在孩子小的時候沒去醫院就診?」妞妞媽媽反映說爺爺、奶奶及孩子爸爸都認為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說。
  • 寶寶不說話、說話不清楚?別再用「貴人語遲」坑娃了!
    說話,是孩子人生的第一道起跑線。有的孩子遲遲不說話、說話不清楚,家長卻常常以「貴人語遲」安慰自己。那遲遲不開口說話的孩子正常不正常?到底是「貴人語遲」,還是「語言發育遲緩」?我們通常說的「語遲」,主要指孩子2-3歲還不會說話,醫學上稱「語言語音障礙」。
  • 孩子快3歲了還不能說整句?別告訴我說是「貴人語遲」
    有幾位寶媽安慰說,沒關係,「貴人語遲」嘛,孩子大點自然就好了。雖說孩子之間有個體差異,說話有早有晚,但要是到了3歲還不能說出一句半句來,那就跟「貴人語遲」沒多大關係了,反倒要注意孩子是不是「語言發育遲緩」。
  • 孩子說話晚,是貴人語遲不用在意?別再被這些謠言忽悠了
    如果孩子遲遲不會開口,大部分家長會非常著急,擔心孩子是不是智力發展有問題。而有些家長反倒不以為意,因為他們覺得這是好事,因為不僅有「貴人遲語,金口難開」的說法,更有愛因斯坦三歲說話的例子,說話晚似乎就代表著聰明,未來大概率是個天才。
  • 孩子說話晚,「貴人語遲」?錯,很可能是孩子缺乏互動症候群
    沒過半年,小劉就打電話給我:「我家孩子都快3歲了,只會叫爸爸媽媽,別的都不太會說,這可該怎麼辦啊?」我給她幾條建議,是關於多和孩子聊天、看書、戶外活動、社交等等,然而我知道小劉做起來特別困難。不是「貴人語遲」天生說話晚,而是孩子缺乏有效的互動和語言交流。
  • 「貴人語遲」和「說話較早」的孩子有什麼區別?李玫瑾:差距很大
    「貴人語遲」和「說話較早」的孩子有什麼區別?李玫瑾:距離很大小孩的言語發育有一定的規律,一般來說,孩子宣布的第一個聲音就是哭叫,生後一個多月,由於口形的不同,能夠分別宣布不同的元音。當然,每個孩子的言語發育有其個體差異,有的早有的晚,但如果孩子到了兩歲還不會說話,或沒有任何溝通性的言語,可能是疾病的信號。那麼會說話就代表沒問題了嗎,也不盡然,其實大部分新手媽媽很簡單忽視小孩子的說話問題。孩子講話支支吾吾,表達能力差,分明聽得懂指令,也會眼神溝通,可就是不開口,乃至有的到了小學,才發現孩子連毛遂自薦都說得磕磕巴巴,言語表達能力堪憂。
  • 孩子說話晚並非「貴人語遲」,可能是語言發育問題,還有更嚴重...
    幼升小的孩子大多在五六歲,但每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就已經差異巨大,有的孩子已經能出口成章,但有的孩子卻連最基本的表達都成問題。幼兒園的教育大同小異,是什麼造就了孩子巨大的表達差異?三歲孩子只會說「爸爸媽媽」是「貴人語遲」?
  • 遠離「貴人語遲」
    現在越來越多家長重視孩子的語言發展問題,以及促進語言發育的一些方法,希望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得到提升,兒童語言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在不停的發展與變化,但是隨著現如今大環境、教養方式等的改變,門診上來諮詢兒童語言發育相關問題的家長也越來越多
  • 「貴人語遲」,千萬別再這樣說了
    「貴人語遲」,這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在門店的接待工作中我們常常發現,一些城市地區的聽力意識比我們想像中還要弱!更別提小城鎮了。家長們對聽力知識的匱乏,導致了一生懊悔的結果,他們提起往事,眼裡總是充滿著自責。這不免讓人心裡不是滋味。孩子學會說話,是每個家庭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