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教姐姐讓著弟弟會有怎樣的後果?

2020-09-05 iYC成長鑑

梅婷養了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女兒比兒子大了2歲。在她參加的某個熱門親子綜藝節目裡,曾多次出現3歲的姐姐欺負1歲的弟弟的情況,比如姐姐會突然用手打弟弟,或者看到媽媽抱弟弟的時候,就會不開心,會哭鬧。

梅婷的家庭模式在以前獨生子女時代還沒有到來時,曾是一種非常典型的中國家庭模式,姐姐弟弟,兒女雙全。相信隨著中國二胎時代的重新來臨,也將重新成為一種流行模式。

我觀察到一種很有趣的現象:

通常來說,姐姐是姐弟兩個之間較為優秀的那一個。學習成績要比弟弟好,長大後要比弟弟更獨立,對自己的人生也有更為清晰的規劃。她們中的大多數都選擇離開所在的城市去更好的地方發展,結婚生育等都不需要父母操心。


而弟弟通常在校成績較差,早早輟學,之後只能依賴父母完成娶妻生子等人生大事,從此在家中庸庸度日。

是什麼導致了這一種普遍現象的產生?追根究源,離不開家庭教育。



在姐弟二胎成長模式中,常存在幾種需要引起警惕的情況:


第一、父母會傾向於對年齡更小的弟弟多愛護和照顧一點。

他們在教育中潛移默化地貫徹了姐姐應該幫弟弟的理念,導致男孩子從小缺乏獨立性和責任心;

第二、家長容易傾向於多照顧幼小的孩子。

如果兩個孩子發生糾紛,家長會傾向於責備大一點的孩子,他們可能認為姐姐應該成熟一點,讓一讓弟弟;

第三、隨著姐姐長大,父母會不同程度地要求姐姐帶一下弟弟。

比如陪弟弟玩耍,在父母離開時候照看一下弟弟,給弟弟輔導一下功課等,這些因素可能加速姐姐的成長;

第四、無法排除一些其他負面因素幹擾教育。

比如鄰居中有一些人會對姐姐說「你爸爸媽媽有了弟弟就不疼你了」,比如一些電視劇裡描述重男輕女的情節讓姐姐有所聯想。外界存在的諸多因素都更容易讓姐姐變得敏感和獨立。


我們回頭再看看一般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模式是什麼樣的?

在只擁有一個孩子的情況下,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都是不遺餘力的,那麼男孩子和女孩子的教育方式有什麼不同?

對於女孩:

父母傾向於更多的寵愛和寬容,秉持「女孩子應該富養」的傳統觀點,認為女孩子將來更多尋找一種平靜而安逸的生活,在家裡扮演妻子和母親等支持者的角色,父母更多給予公主式的教育。

對於男孩:

父母則更傾向於培養他的責任心和獨立能力,相信「男孩子應該窮養」,應該給男孩子更多的磨練,讓他變得堅強有毅力有擔當,同時父母會認為男孩的玩心要比女孩重,家庭對於男孩的管教也比女孩要更加嚴厲。


但在很多姐弟二胎家庭裡,這種教育模式卻被顛覆了。

姐姐承擔起保護者的角色,弟弟則變成那個被家庭保護的弱者角色。這種顛覆的教育模式培養了姐姐的獨立能力,卻對弟弟造成不可預知的後果。男孩可能變得軟弱、不成熟、凡事依賴別人解決,遇到糾紛傾向於責怪別人,不會獨立解決問題。


還有一種相對極端的情況,就是出現老大欺負老二的現象,比如梅婷的家庭中姐姐會突然出手打弟弟。

姐姐由於在不情願的情況下,就被要求承擔保護者的角色,她可能認為父母的愛被弟弟掠奪,這種意識讓她視弟弟為競爭對手,甚至在父母不為察覺的情況下,她會通過欺負弟弟來獲得內心的平衡。


無論出現以上哪種情況,對於一個家庭的未來都絕對不是好現象!

在姐姐弟弟的二胎模式中,家庭教育應該受到格外重視,父母要警惕自己平日的言行,同時還要注意來自外在的因素。


首先,父母要儘量避免對姐姐說「姐姐應該讓弟弟」這種話。

孩子學會分享需要慢慢的過程,如果父母強迫孩子去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會引發她的反感和敏感心。無論任何時候,父母要記得他們不光光是姐弟,還是兩個孩子,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要掌握他們各自的特點,進行引導教育,而不是強迫。

父母要讓姐姐學會讓弟弟,切入口不在於姐姐,而在於弟弟。從性別上來看,女孩子天生更加敏感,這在任何年齡段都是一樣的,而男孩子反而會天性更為豁達一點。

所以父母首先要教育弟弟尊重和愛護姐姐,告訴他「你不僅是弟弟,而且還是個男孩,男孩就應該保護女孩,所以你要保護我們家裡的女孩子,你要保護媽媽,要保護姐姐。」

如果弟弟能夠做到這一點,姐姐一方面作為女孩會享受到被保護的感覺,一方面也會意識到弟弟對自己好,反過來就更容易寬容和愛護弟弟。


其次,父母不要口頭上說「愛是公平的」,而是通過行動去呈現。

比如兩個人在爭搶玩具的時候,父母要做的絕對不是責怪姐姐,而是把玩具沒收起來,告訴兩個人,這個玩具導致你們兩個吵架,爸爸媽媽不喜歡這樣的玩具!然後讓他們各自向對方道歉,弟弟作為男孩先向姐姐道歉,然後姐姐也要向弟弟道歉。

要讓他們知道:彼此才是最重要的!玩具以後可以再有,但是兄弟姐妹傷的感情以後就沒有了。

比如家庭出遊的時候,父母要考慮各自照顧好一個孩子,而不是事事先考慮到幼小的那一個,絕對不要讓弟弟坐在車裡姐姐跟在後面走,因為姐姐會更加敏感一些,對弟弟任何額外的照顧都可能引發姐姐的嫉妒心。


再次,父母應注意觀察姐弟間的相處方式,要幫助姐弟間培養感情。

比如過節日或者過生日的時候,父母應提醒一方為另外一方準備禮物,如果弟弟過生日,姐姐要為弟弟準備一份禮物,父母也要提醒弟弟他也要準備一份禮物回報給姐姐。同時父母也盡己所能,為兩個孩子都準備一份禮物。

比如平時父母不要光抱著年幼的弟弟,而讓姐姐默默一個人在旁邊玩耍,要讓姐姐參與到這個過程裡面,父母可以抱著姐姐,讓姐姐輕輕地抱著弟弟,或者一手抱著一個,告訴姐姐,這是一個男孩子,是媽媽送給她的守護天使,姐姐要好好珍惜他,以後弟弟就會像守護天使一樣,一直保護她。

如果姐姐能夠參與到這個過程中,不要被父母排除在外,她才會認同自己的弟弟。


最後,父母要多多警惕和預防來自其他人的外在不利因素。

我們之所以提倡親子教育,就是因為如果父母無法親自照顧自己的孩子,就無法避免別人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如果能夠親自進行,特別是孩子的心理還不穩定的時候,就能夠避免一些無意或有意的傷害。

總有一些這樣的鄰居甚至親戚,他們拿自己的心理來影射別人,有可能無心或有意地對姐姐說「父母有弟弟就不疼你了」,父母如果不知道,潛移默化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如果父母能在一旁,就要及時站出來制止,告訴那個人(其實同時也是告訴姐姐弟弟):「可能你們家是這樣,但是我們家絕對不是這樣的。我們家的男孩子會保護女孩子,因為女孩子就是我們家的公主。」姐姐懂道理之後自然會將心比心地對待弟弟,而不是暗生嫉妒之意。

如果父母看到姐姐有在看有重男輕女情節的電視劇,也要及時出聲,告訴姐姐和弟弟「每一個家庭都不一樣,我們家的女孩子都是寶貝,我們家的男孩子是負責保護女孩的。」


二胎時代的來臨,讓很多家庭面臨全新的教育模式,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愛和耐心,還要更加謹慎地秉持公平的教育原則。

一個新出生的二孩,不僅僅對父母的經濟和生活產生影響,也對家裡原來的孩子產生很多影響,我們甚至會讀到「五歲的姐姐想要絕食來阻止媽媽生小孩」這樣的新聞,可見孩子的心理何其敏感。

所以,每一個家庭,在考慮多要一個孩子的時候,不能光天真地幻想多一個孩子就多一份陪伴,還要理智地考慮到隨著二孩而來的,可能還有孩子之間的戰爭,以及他們在情感和資源上的掠奪。

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愛和耐心,還要更加謹慎地秉持公平的教育原則。

父母不要覺得年齡大的孩子就應該更加寬容和成熟,愛的原則應該是相互才能相生。


對於作為哥哥姐姐的孩子,不要告訴他老大要讓著老二,告訴他會多一個人來一起愛你陪伴你;對於作為弟弟妹妹的孩子,不要告訴他年紀小就能享受更多的忍讓和保護,告訴他要承擔自己的責任,尊敬和愛護家裡的親人。只有他們相信自己擁有公平的愛,才會願意去分享自己的愛。


願所有擁有二胎的父母都擁有足夠的愛、寬容和智慧,去成就一雙和睦快樂的孩子。


-作者簡介-

安吉拉,曾從事4A廣告和金融行業多年,現居新加坡,修行親子教育功課。

所有文章在個人微信公號「iYC親子功課」(iyc_001)首發。在這裡,我堅持原創,記錄海漂人生,思考教育,關注個人成長,並不定期分享優質書籍。

相關焦點

  • 弟弟看到爸爸在教訓姐姐,弟弟這樣給姐姐「報仇」,太逗了
    導讀:弟弟看到爸爸在教訓姐姐,弟弟這樣給姐姐「報仇」,太逗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弟弟看到爸爸在教訓姐姐,弟弟這樣給姐姐「報仇」,太逗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9歲弟弟考場外等姐姐:有一種幸福,叫姐姐有弟弟
    01 知乎上有人問:有個姐姐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其中有個高贊回答:每個弟弟都有一個悲催的童年,和一個「戲精」姐姐。我閨蜜家就有這樣一對姐弟,姐姐比弟弟大5歲,平時弟弟就是姐姐的小跟班,姐姐喜歡跳舞,還把弟弟打扮成女孩的樣子,跟她一起跳,房間裡經常鬧得一片狼藉。可出門的時候,姐姐又是另一番模樣,她會化身為弟弟的老師,弟弟想要吃糖葫蘆。姐姐說:「不行,牙齒會壞。」
  • 姐姐和弟弟2
    弟弟會馬上舉手:我!接水的時候就開始自己脫衣服,穿著那雙有點小的拖鞋坐到澡盆裡開始玩水。有的時候姐姐也會有點小情緒:為什麼老是先給弟弟洗?在這個事情上弟弟從來不讓步,偶爾幾天他在看視頻,問的時候說要先給姐姐洗。姐姐這個時候反而沒有了鬧情緒時的需求:先給小寶洗!每天晚上都是一樣的洗澡節奏!
  • 「姐姐就得讓弟弟!」偏執父母:教出寵壞的二寶,被吼壞的大寶
    「你是姐姐,他是弟弟,不就是一個鉛筆盒嗎,你弟弟想玩給他就是了,你多大了,還不懂得讓著弟弟嗎?」小兒子在家裡拿自己姐姐的鉛筆盒沒人管教,不管怎麼欺負姐姐都不會受到懲罰,那麼在學校,他這個性子可沒人慣著。由於過於自我任性,在班裡沒有同學和他玩兒,到最後卻落了一個被孤立的後果。
  • 弟弟接姐姐放學,姐姐「繞道而行」,弟弟發現姐姐後的舉動太暖心
    弟弟接姐姐放學,兩人相遇時的場景太暖心很多二胎家庭中的兩個孩子會有一定的年齡差這樣一來兩個孩子之間的相處會和諧一些,畢竟這個時候大寶已經懂得謙讓、照顧小寶,也正因為如此,小寶會對大寶比較依戀。今天要說的這姐弟倆就是如此,姐姐開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弟弟平時就多了一個新愛好,那就是與媽媽一起去接姐姐放學。
  • 弟弟和姐姐爭吵,衣服都被姐姐撕裂,弟弟委屈到崩潰大哭
    文|芭芘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現在的二胎家庭非常多,在很多家庭中,很多家長都非常煩惱兩個孩子之間的爭吵,三天兩頭就會吵一次,每次兩個人都會吵得非常兇,家長都不好解決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解決不好就很有可能造成家長偏心的後果
  • 「最卑微弟弟」伺候姐姐喝奶,古有「孔融讓梨」,今有弟弟溫奶?
    據說弟弟就是上天給姐姐下的戰書? 有了二寶之後,家裡也變得熱鬧了很多,只是不同性格的兩個寶寶,相處的模式和狀態會有所不同。尤其是姐姐和弟弟這樣的二胎組合,往往霸氣的姐姐在家裡的地位都要比弟弟要高很多,而識趣的弟弟們似乎也有很多討好技巧呢。
  • 霸氣姐姐手拿「戒尺」,給弟弟輔導作業,弟弟:還是媽媽溫柔
    這家就有一兒一女,老大是姐姐,老二是弟弟,姐姐比老二大了兩歲,今年姐姐正在上小學三年級,而弟弟剛上到一年級,弟弟正在學習漢語拼音。學習漢語拼音對於弟弟剛上學來說還是有一定困難的,所以學起來非常的吃力。媽媽每天放學都是輔導完姐姐,再輔導弟弟,這天姐姐的作業很快就寫完了,便對媽媽教弟弟學習漢語拼音很感興趣。
  • 弟弟招惹姐姐後,「戰袍」被撕爛崩潰大哭,網友笑翻:女人不好惹
    前言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很多家庭都生了二胎,父母生二胎的初衷也是為了讓兩個孩子更好的相處,相互扶持和幫助,長大之後也能有個依靠,但是在孩子們小的時候,也會經常發生矛盾,看到孩子嚎啕大哭的樣子,父母也會感到非常頭疼,手心手背都是肉,看到孩子們發生矛盾
  • 最現實的二胎現狀:妹妹上學哥哥擔心被欺,弟弟上學姐姐教打回去
    正值全國開學季,網上有一位哥哥擔心剛上幼兒園的妹妹會被欺負而不同意媽媽把妹妹送去幼兒園的視頻火了。開學那天清晨,媽媽讓哥哥去叫妹妹起床,可是半天都沒有看見他們出來,媽媽走進房間一看,哥哥雙手把妹妹抱在懷裡,小眼睛、小鼻子都紅紅的,一看就像剛哭過的樣子,小妹妹也很乖巧地躲在哥哥懷裡,媽媽問清原因,原來是妹妹不想離開哥哥去上學,哥哥擔心自己不在身邊妹妹會被人欺負。媽媽都忍不住提醒哥哥:別老是這麼寵著她,總是怕她被人欺負。
  • 家裡兩個孩子老是打架,大的老是欺負小的,該怎麼辦?
    家中大孩為什麼會出現老是欺負老二的原因才是家長應該思考的問題,而不是停留在問題的表面------如何智慧地處理兩個孩子的打鬧。老大老是欺負老小,其實最深層的原因是在尋求父母的關注。隨著弟弟/妹妹的到來,一開始老大的心裡肯定不舒服,認為自己的好玩的好吃的都要給弟弟/妹妹。更主要的是弟弟/妹妹還小,更需要爸爸媽媽的關注照顧,所以老大會認為爸爸媽媽更喜歡弟弟/妹妹,老大內心裡的那種剝奪感是造成老大老是欺負老二的真正原因。
  • 弟弟接姐姐放學,姐姐故意逗弟弟,弟弟發現姐姐後的舉動太暖心
    如果父母把倆娃的關係處理好了,孩子相親相愛,會非常欣慰。近日,一段弟弟去接姐姐放學的視頻特別暖心,感動了眾多網友。,弟弟和媽媽經常一起去學校門口接姐姐,姐姐看見了弟弟,卻故意逗弟弟,假裝沒看見弟弟,繞道而行,看看弟弟什麼反應。
  • 弟弟午睡醒來後,坐在姐姐房間門口等姐姐睡醒,畫面太有愛了
    導讀:弟弟午睡醒來後,坐在姐姐房間門口等姐姐睡醒,畫面太有愛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弟弟午睡醒來後,坐在姐姐房間門口等姐姐睡醒,畫面太有愛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故事:弟弟病逝,姐姐結婚當天卻接到弟弟祝福,拆開紅包淚崩了
    她內心深處,漸漸對弟弟越來越不滿。每次家裡為了弟弟的病花錢,她就會又吵又鬧,指著弟弟大罵:「都是你這個掃把星,要不是你,咱家也不會過的像現在這樣苦!」每每這個時候,父母都會護著弟弟,指責她:「小霜,你身為姐姐就應該照顧弟弟。
  • 貼心姐姐哄弟弟睡覺,邊哼歌曲邊拍打,網友:弟弟越哄越精神
    視頻中的家庭,有兩個孩子,一個姐姐,一個弟弟,俗話說得好,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這天中午,媽媽比較忙,沒時間哄孩子們睡覺,便把兩個孩子放在床上,交給了姐姐一個任務,讓姐姐哄弟弟睡覺,姐姐很爽快的答應了,保證會成功的把弟弟哄睡著。弟弟乖乖的躺在姐姐身邊,一直往媽媽的方向看,一點睡意都沒有。
  • 上有一個姐姐,下有一個弟弟,作為家中的老二會是啥感覺
    五六年沒有生活在父母身邊,突然回到上有姐姐下有弟弟的大家庭,小敏很難融入「新家」,而她在姥姥家是「獨生子」,被照顧得關懷備至,這種巨大的落差讓她十分不適應,我現在還清楚地記得妹妹會莫名地蹲在角落裡哭泣,而伯父伯母束手無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 弟弟總打人,被6歲的「野蠻姐姐」一頓教育,網友稱讚:三觀很正
    >有一位小姑娘今年6歲了,在兩年前,媽媽生下了一個弟弟,她很高興弟弟的到來,在這期間也經常照顧弟弟,當弟弟一點一點的長大,慢慢的也有了做姐姐的責任,經常帶著弟弟玩,父母還經常誇讚她是個好姐姐。有一天,姐姐帶著弟弟在床上玩,玩的好好的,弟弟突然伸手打了她一下,姐姐先是愣了一下,想著也許弟弟不是故意的,就沒有計較,可是弟弟看姐姐沒有反應,又伸手打了她一下,這時姐姐就警告弟弟不許亂打人。
  • 婆婆讓姐姐對弟弟好,不斷給她洗腦,是從小培養「扶弟魔」嗎?
    重男輕女要不得記得曾經有一個新聞說,有十一個姐妹已結婚,但家裡還剩最小的弟弟,等到家裡唯一的男孩準備結婚,所有姐姐都給他出錢買房。當聽到這個新聞時,不是應該研究計劃生育的問題,怎麼可以生這麼多?難道這個家,就是為了能生到一個男孩為止嗎?
  • 姐姐弟弟發生衝突父親在旁邊錄像,打弟弟要趁早!隔著屏幕都疼
    ,可是,大家真的以為姐姐和弟弟之間的感情,真的像電視上一樣,弟弟能把姐姐寵上天化身「寵姐狂魔」嗎?其實大多數家庭都是這樣的,很多姐姐都說「打弟弟要趁早,因為長大之後你打不過他」,但是姐弟之間的瘋鬧都是不痛不癢的,父母很多時候也樂意兩個孩子吵吵鬧鬧的,覺得這樣很熱鬧和幸福,而且雖然姐弟之間一定會有爭吵,但是兩人很快就會和好,感情也會因為吵架變得越來越好,但是在姐弟倆動真格的時候,家長們大多數還是偏向於年紀小的弟弟,比如下面這位姐弟
  • 龍鳳胎姐弟分開餵養,姐姐吃鈣片弟弟喝牛奶,三年後弟弟比姐姐高
    小卡家的姐姐和弟弟是相差的時間不長,在姐姐出生後十分鐘,弟弟便出生了。一下子帶兩個娃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不能全都交給婆婆管理,所以小卡辭職了。在喝了一段時間後,姐姐有些厭倦牛奶的味道了,但弟弟還是比較喜歡喝的,沒辦法補鈣不能落下,只能讓姐姐吃鈣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