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一個姐姐,下有一個弟弟,作為家中的老二會是啥感覺

2020-12-23 沛澤媽讀心理

有人說老二是家裡的背景牆,是最容易被父母忽視掉的那一個,對於「中間孩子」的尷尬,很多人都深有體會,可你是否知道有一種」老二「更慘,那就是生活在重男輕女家庭中的二女兒。

01重男輕女家庭中的老二

七大姑八大姨提起堂妹小敏,都會嗤之以鼻,不孝、叛逆、不懂事、愛佔便宜,親朋好友常用這些詞來形容她,但她變成這個樣子,與伯父伯母有直接的關係,也與她童年經歷有關。

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農村,凡是家庭中有三個孩子的,在子女性別排列上,大多都呈現這樣的一個特點:老大與老二是女孩,老三是男孩。

伯父當年把排行老二的女兒送到嶽母家偷偷地藏了起來,目的是拼三胎,生一個兒子,伯父最終都如願以償,送到嶽母家偷偷撫養的女兒直到上學的年齡才回到伯父伯母身邊。

五六年沒有生活在父母身邊,突然回到上有姐姐下有弟弟的大家庭,小敏很難融入「新家」,而她在姥姥家是「獨生子」,被照顧得關懷備至,這種巨大的落差讓她十分不適應,我現在還清楚地記得妹妹會莫名地蹲在角落裡哭泣,而伯父伯母束手無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堂妹小敏現在三十多歲了,已經是兩個娃的媽媽,可她這麼多年來依然沒有解開心中的結,與父母的關係可以用水火不容來形容,聽伯母說,小敏已經將她和伯父的微信拉黑了。

小敏讀初中時候就開始談戀愛,高中未畢業就不願意讀書了,伯父、伯母勸也沒有用,她不信任他們,自然就聽不進去,其實小敏很聰明,學習成績還不錯。輟學沒多久,就住到男友家中,伯父氣得半死,卻拿這個女兒沒有一點辦法。

堂妹結婚的時候剛滿20歲,一年後就當媽了,終於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她與老公三天兩頭吵架,經常回娘家,伯母大大咧咧,不太會管教孩子,也不懂得安慰女兒,在這裡小敏感受不到父母的疼愛與關懷,充滿了怨氣。

其實這種怨氣由來已久,似乎從她回到這個家就開始了,從小未在父母身邊長大,父母應該多給她一些關愛,可伯父伯母都不太關注這些,姐姐和弟弟在這個家庭裡的地位十分穩固,小敏突然闖入,也引發了姐姐和弟弟對她的排斥,而伯父伯母對此總是充耳不聞,認為這不過是孩子們打打鬧鬧,大一些就好了。

後來發生的一件事,小敏更加怨恨父母了,當年她的姐姐考高中時落榜了,伯父花高費將姐姐送入高中,小敏的弟弟讀初中時,伯父託人找關係花錢將弟弟送到了縣城的學校,這比農村的教學水平要強很多。

小敏很爭氣,考上了高中,她便覺得父母虧欠自己,想方設法地與父母要錢,去理髮店拉頭髮,不停地買新衣服,父母責備她兩句,她回懟道:「我還沒花高費上高中呢,我也沒花錢去縣城裡讀書,這是你們欠我的。「

直到現在,小敏都把自己生活的不如意怪罪到伯父伯母身上,認為伯父伯母虧欠她,有了這種心理,她與父母的關係就非常僵,令人奇怪地是,雖然與父母的關係很不好,但小敏卻經常回娘家(婆家與娘家不過兩裡地),但誰都不愛打理,到了吃飯點就來,吃完飯就走人,有時回一聲不吭地把兩個孩子丟到娘家。

02什麼是中間兒綜合症

堂妹小敏縱然今日有許多錯,但不可否認,這些都與往日她的經歷和父母對待她的態度有關,這就是典型的中間兒綜合症。

中間兒綜合症是指多孩家庭中,出生順序處於中間的孩子由於既沒有像老大那般受關注又沒有像老小那般被寵溺而產生的心理問題,進而演化出其相應的性格和行事方式。

中間兒綜合症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用於描述家庭裡面排行中間的孩子由於孩子多而被忽視的心理後果。一個人在家庭中的出生順序對其性格及未來事業發展的影響雖然不是百分百,但這種因素是不容忽視的。

以小敏為例,她的姐姐雖然是女孩,但因為是家裡第一個孩子,往往能得到父母百分之百的呵護,不會受到太多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

老二是女孩,就不一樣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已經實行計劃生育了,農村頭胎是女孩的,也只允許生二胎,所以,家人往往會非常盼望生的是男孩,一旦生的是女孩,往往會不招人待見,掃了全家人的興,讓人失望。這一點從給二女兒起的名字中就可以判斷出一二,農村有不少排行老二的女孩叫招娣、盼弟,寓意是下一胎一定要生男孩,所以,老二常常扮演的是被忽視的角色。

老三是家中的老么,又是男孩,那絕對是一家人的掌上明珠,寵溺和嬌慣最為常見,這容易導致老三不容易成才。

美國著名心理學教授菲利浦·沙洛維則從進化心理學角度來解釋說,兄弟姐妹之間為取得父母情感上的關注,所進行的競爭和採取的對策是成年後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

一般來說,老大常常被父母賦予更多的責任與重擔,父母常常告訴老大,「你是哥哥(姐姐),要照顧好弟弟妹妹」,所以老大通常責任感比較強,吃苦耐勞。

家中最小的孩子,往往得到父母更多的疼愛,民間有一種說法叫「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由此可見,老么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重的。唯獨老二沒有存在感,一方面他要聽從老大的,服從老大的命令,另一方面他往往要承擔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忍受弟弟妹妹的無理取鬧。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和關注,在這個家庭中獲得價值觀和成就感,由於老二的存在感較低,所以,他常常想辦法討好父母,以獲得父母的垂憐,這會使得老二的性格軟弱,沒有主見,失去自我,長大以後,他在戀愛、結婚方面也會受到影響,往往充當著從屬地位的角色,活得沒有自我,不夠獨立。

03每個孩子都值得被愛

父母是孩子的天,父母的愛對孩子而言,就如同陽光、雨露對植物,有了父母的庇護,有了父母愛的滋養,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很喜歡看電影《奇蹟男孩》,主人公是一個27次手術,然而依然不盡人意,走在人群中總會引來無數的關注,甚至譏諷,所以,他常常帶著頭盔來掩飾真實的面容。

為了照顧奧吉,他的母親放棄了自己的夢想,全心全意地照顧兒子,從小學一年級到四年級,他都是在家學習的。馬上要讀五年級了,奧吉決定去學校,雖然他很害怕,但他不想脫離媽媽了,想讓媽媽去完成自己的夢想。

在父母和姐姐的鼓勵下,奧吉摘下了頭盔,他的同學叫他醜八怪,他沒有朋友,同學們都遠離他,儘管他學習很好,他想過退縮和逃避,但他的家人始終陪伴在他身邊,鼓勵他、幫助他,最終他戰勝了心中的恐懼,勇敢地表達自己,贏得了一群好朋友,並獲得了學校的勳章。

奧吉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運的,因為老天給了他一對好父母,比起奧吉的父母,我自嘆不如,撫養一個殘疾的孩子,需要花費多大的心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他第一次上學,父母一定會提心弔膽,擔心他被欺負;放學後,孩子臉上的一絲不悅,都會讓父母膽戰心驚,不知道孩子能不能熬過這個坎兒;當孩子被同學嘲笑諷刺時,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

遇到的難題肯定會比撫養一個健康的孩子要多得多,而我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孩子,若得不到悉心的呵護,也有可能變成心靈上殘疾的孩子,不是嗎?每個孩子都值得被愛,無關他的出生順序,無關他健康與否,這是對生命的敬重與責任。

相關焦點

  • 上有姐姐下有弟弟,我像是撿來的孩子,但老二也可以很幸福!
    我是一個南方人,出生在沿海地區,每天我都能看到大海,我喜歡大海,但是我不喜歡我的家,我也不想回家,因為那是一個讓我心寒的地方。在家我排行老二,上面有一個姐姐,我跟我姐差2歲,下面有一個小1歲的弟弟。我爸是做生意的,家庭條件還是比較好的,我還小的時候整個村我們家是最早開始裝空調的,也開始買車子的,房子裝修的也是比較漂亮,所以經常我們家會招賊。
  • 家中老二:最懂事,也最委屈
    因為是老二,所以家裡困難的時候要穿哥哥或者姐姐穿剩下的衣服,玩剩下的玩具,還不可以有怨言,不然就是不懂事。因為是老二,所以要對弟弟或者妹妹謙讓,畢竟他還小,不能打,不能罵,不能跟他一般見識。可是,憑什麼啊?老二天生就該脾氣好,懂謙讓,即便被父母忽略也毫無怨言嗎?如果有的選,誰不想當家裡第一個出生的孩子,被所有的長輩捧在手心裡稀罕?
  • 假如你是一個乘風破浪的姐姐,卻有一個自閉症的弟弟
    最近,知乎上有一個熱議話題:家裡有一個自閉兒,不知道該怎麼辦?類似的話題還有「我有個自閉症弟弟怎麼辦?」「弟弟是自閉症,姐姐怎麼辦?」如果他只是單純的不會說話,會聽話不鬧事,我以後會養他,但是,他不正常,不會自理吃飯,餵也不怎麼吃,不會自己上廁所,智商僅僅兩三歲,叫也叫不聽,一出去就亂跑,不會和人溝通。我不知道他以後怎麼辦,他需要人一生照顧,我作為最大的姐姐真的很無奈。我爸一年前得了腦中風,他本來就無所事事,得病後只能在家煮飯,其他的事都不幹,也沒收入。
  • 姐姐開學後,弟弟「花式」想姐姐,媽媽:好了傷疤忘了疼
    不過這也讓父母輕鬆了不少,畢竟一個孩子再鬧也好過兩個孩子一起鬧。但是事實卻不是家長想的那樣,最近有一位寶媽就分享了自己家老大上學後老二「花式想姐姐」的狀態。平日裡這姐倆沒少讓媽媽操心,因為老二是男孩子的原因,總是調皮的逗姐姐,姐姐沒比弟弟大多少,也是被父母寵著長大的,有時弟弟惹怒姐姐,姐姐也不會慣著弟弟,經常把弟弟教訓哭。不過倆人還是有分寸的,作為家長,也就沒有過多插手姐弟倆之間的矛盾。最近姐姐開學了,家中就剩老二一個人了,沒有姐姐和弟弟搶玩具、搶電視,媽媽覺得這回弟弟這回可以在家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了。
  • 老是教姐姐讓著弟弟會有怎樣的後果?
    無論任何時候,父母要記得他們不光光是姐弟,還是兩個孩子,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要掌握他們各自的特點,進行引導教育,而不是強迫。父母要讓姐姐學會讓弟弟,切入口不在於姐姐,而在於弟弟。從性別上來看,女孩子天生更加敏感,這在任何年齡段都是一樣的,而男孩子反而會天性更為豁達一點。
  • 姐姐給弟弟買果凍,弟弟還欺負姐姐,真是「忘恩負義」
    小穎出生在一個條件優渥的家庭,父母雖然重男卻不輕女,第一胎生了小穎之後也沒有非得要兒子的想法,對待小穎也是傾盡所有。就這樣小穎在父母呵護與寵愛下,一天天長大。出落得亭亭玉立。小穎對弟弟很好,弟弟和小穎也很親,不過終究還是小孩子,一調皮起來是誰都攔不住的,這不,今天又把姐姐氣的鼻子都要歪了。小穎逛街回來,想著幾天前弟弟嚷嚷著要吃果凍,於是特意給他帶了果凍,果然,果凍讓弟弟很是欣喜,高興地手舞足蹈,不過吃了一會兒,調皮的念頭又冒了出來,弄了一手的汁水怎麼辦呢?
  • 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你在家排第幾呢?
    以往,養兒防老,子孫滿堂的觀念在農戶腦中不可動搖,像八零後的長輩那一輩,家中兄弟姐妹都最少三四個,多的乃至有10個。來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家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儘管非常大水平上抵制了鄉村家中多生的局勢,但不缺一些家中悄悄地多生,一家生兩三個的還是捫心自問。
  • 為何老二往往比老大聰明,但老大卻會更孝順?
    該幹啥就幹啥,東西照吃,活也照幹,除了肚子漸漸變大,其他方面和平常沒多大區別。十個月後,小芳成功生下了第二個孩子,也是一個男孩。爺爺奶奶都很開心,並從老家趕來看小孫子。與之前一胎時每周寄土特產給小芳補身子的待遇比起來,當然是有差異的。
  • 「不要和弟弟搶,你是姐姐你要讓著弟弟」,媽媽說完,女兒就哭了
    只有一個孩子的時候,家裡的關注目光都給孩子一個人。當有了二胎之後,孩子感受到自己不在受到關注,會特別失落。那麼,如何處理兩個孩子相處問題都是需要大人來進行引導。  不要和弟弟搶,你是姐姐你要讓著弟弟,媽媽說完這句話,女兒就哭了  苗苗家裡有兩個孩子,姐姐今年已經4歲了,弟弟剛剛2歲。
  • "你養弟弟理所當然",有這樣的父母,姐姐獨自傷心
    而家中姐姐比較大的就更加地無奈了,父母老說自己精力不夠,讓她們多帶帶弟弟,多幫助小的,在這種&34;下,姐姐們只能不求回報地付出。而姐姐呢,已經19歲了,本來學習就一般化,父母直接就讓其下來打工了,幾年下來,姐姐在家不僅要送弟弟上學放學,還要上交70%的工資給家裡,每曰其名給你弟弟攢著。這對於二十幾的她來說,苦不堪言,別的同齡女孩穿著漂亮的衣服,買著心儀的化妝品,有不少的男生來追,而自己卻因為經濟方面,只能過得非常樸素,她對家庭和父母第一次有了&34;的想法。
  • 「天真」的反義詞是啥?弟弟的回答讓姐姐崩潰,網友:這沒毛病
    家裡有兩個孩子,大的總是能罩著小的,不僅在生活上能照顧小的,在學習上兩個人也能互相幫助,家長也能減輕不少負擔。尤其是老大比老二學年高,對老二的學習幫助就更大了。家裡的一大一小坐在一起學習,大的像「小大人」一樣看著小的,這樣的畫面其實是非常有趣的。
  • 二胎弟弟哭著打姐姐,姐姐沒讓直接回擊,網友的評論一邊倒
    因為一般家長都會覺得, 一個小孩子的家庭顯得太孤單了,所以就想著要多一個小孩,這樣兩個小孩子成長也有伴。但是對於很多一胎的孩子來說,她們是非常不喜歡爸爸媽媽給她們生的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因為作為小孩子,習慣了獨自獲得爸爸媽媽的寵愛,生多了一個弟弟或者妹妹的話,那麼她們會覺得是來跟自己爭寵的。而且兩個小孩子在一起,可能還會出現打鬧的情況。
  • 有種尷尬,叫排行老二
    英劇《唐頓莊園》中排行老二的伊迪絲,真的是一個尷尬的綜合體。 和老大比,美貌悄悄遜色一點。和老三比,勇氣總是來得晚了一段時間。在得到男人的矚目這件事情,還是被老大耀眼的光芒壓制著。有老三在,自己也是一個姐姐,又沒法撒嬌。就算做了什麼出格的事也不能和老三一樣得到全家人的目光。
  • 姐姐輔導作業崩潰,向媽媽哭訴:幾-5=4說是1,打弟弟趁早
    生了二胎,父母的壓力會更大,工作可能會變得更忙。老大自然而然就成為了老二的撫養人。網上看到一個視頻,姐姐應該是小學三年級左右,帥氣的弟弟應該剛讀小學一年級。應該是媽媽在忙其他的事情,就讓姐姐輔導弟弟做功課。
  • 「弟弟啥事不幹」喬欣感到卑微:弟弟要寵,可也要有底線
    弟弟怕姐姐寵的,這一看不是那麼個回事啊?」有一個寶媽拍了個視頻,年紀不算太大的姐姐想抱自己的弟弟,弟弟還是一個小寶寶。姐姐想抱,又不知道正確的姿勢,而且有一點點不敢抱的感覺,生怕把弟弟摔著了。最後姐姐試了幾下之後,還是將弟弟輕輕的放在了沙發上,然後輕輕的親了弟弟的臉頰一下……姐姐對弟弟的寵溺寫在臉上。有不少留言說看著就覺得幸福,更有人說得趕緊生二胎了。可也有不少人說:姐姐不要對弟弟太好了,今後有你的苦受的。
  • 二孩自述:爸媽沒告訴我該怎麼做姐姐 和弟弟像陌生人
    再長大一些,張洋洋覺得弟弟爭搶的不只是電視和零食,而是未來。「高一暑假學校組織去省會城市遊學項目,爸爸不讓我去,說浪費錢也浪費時間;高二我感覺學物理吃力,想上輔導班,媽媽也不答應」。 需求屢被父母拒絕,張洋洋對弟弟怨念加深:「雖然弟弟也不是要啥有啥,但我就認定爸媽不公平,重男輕女!」
  • 「老大傻、老二精、老三滑」,出生順序會影響智商?這可不是迷信
    過去有一句話是「老大傻老二尖,家家有個壞老三」,明明同一個爹媽生的,成長環境也一樣,但為什麼養出的孩子卻性格迥異呢?王女士家兩個兒子就是這樣,老大比較穩重踏實,老二卻十分調皮搗蛋,給家裡惹禍不斷。周圍許多家庭也大都是如此,老二都沒有老大踏實,哪怕長相相似的雙胞胎,性格也會相差個十萬八千裡。
  • 床太高,弟弟下不來,姐姐甘心給弟弟當「墊腳石」,媽媽被暖哭
    ,姐姐甘心給弟弟當「墊腳石」對於爸爸媽媽生二胎之間事情,大寶們會有不一樣的表現,有的期盼,有的牴觸。當小寶降生之後,大寶們也會有不一樣的態度,有的欣喜,有的冷漠。今天要說的這個姐姐應該屬於前者,因為在弟弟出生之後,姐姐就對弟弟照顧有加,這一點在生活中就有很好的體現。
  • 13歲姐姐狠抽9個月弟弟耳光:二胎家庭,「偏心」是最大的公平
    「無意中知道了老大虐待老二的事情,作為母親該如何處理?」有一天,媽媽下班回到家時,婆婆正在做飯,老大在房間帶著老二,可隔著門能聽到老二撕心裂肺的哭聲。她打開門一看,不可思議的一幕映入眼帘:姐姐正在使勁抽打著老二的臉,老二在歇斯底裡地哭。任何一個母親看到這一幕,都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可是親弟弟啊!
  • 老二這就2歲了:有多少苦水想倒,就有多少甜蜜滿溢……
    還有姐姐吃飯真的讓我很發愁,特別挑食,但弟弟呢,啥都吃,虎頭虎腦的。、娃娃、看書、畫畫;弟弟到目前為止,更喜歡搭建類的,槍、車……也許在興趣愛好上,這姐弟倆以後,還會有很多不同。也要理解小葉子啊,老大們,都是「被拉下王位的孩子」,有些反常的行為倒退、發脾氣,是不是因為,她也想要享受弟弟擁有的「小寶貝特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