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楊潔規
近期,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發布2020年第1號預警,謹防新的詐騙手段。4月7日,三湘都市報記者從長沙市反電詐中心獲悉,從3月20日至今,中心共接到12條助學貸款類詐騙的預警信息,騙子還換上了新劇本,一名大學生被騙2000元。
【案例】應屆畢業大學生遭遇助學貸款類詐騙
4月5日,長沙市反電詐中心收到一條預警信息,信息顯示,大學生李傑(化名)可能正在遭遇電信網絡詐騙。民警立馬聯繫李傑,可電話一直處於佔線狀態。半小時後,民警成功聯繫上了李傑,對方這才知道自己被騙,而此時已轉帳2000元給對方。
李傑是長沙的一名大四學生,接到了來自「國家助學中心」的電話,對方稱,因政策發生變化,李傑之前在學校申請的助學貸款將註銷。如果不按照對方說的程序進行操作,會產生不良影響。對方表示,繳納一筆2000元的保證金就可以提高徵信信用,信以為真的李傑立馬按照對方要求轉帳了2000元。
長沙市反電詐中心民警翟安介紹,從3月20日至今,中心共接到12條助學貸款類詐騙預警信息,都是應屆畢業大學生,且在校期間都申請過各類助學貸款,「12人裡面,僅李傑一人進行了轉帳。」
【預警】國家助學貸款沒有政策變化
3月28日,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發布了2020年第1號預警。「近日,有地方反映,個別學校的學生接到詐騙電話,內容是:十九大以來政策發生變化,已申請的貸款帳戶需要註銷,需要按照對方說的程序進行操作,否則會產生不良的影響。以上是新的詐騙手段。目前,國家助學貸款沒有政策變化。」
針對疫情,2月底,助學貸款佔全省95%以上的國家開發銀行湖南省分行與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已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學生資助工作。通知明確,對於已經畢業且處於還款期的國家助學貸款借款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因受疫情影響不能正常還本付息的,按照相關規定合理延後還款期限。對於學生本人或直系親屬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且無力償還的,將根據救助辦法進行代償救助。
連結
公安機關整理了這10個防詐騙錦囊
1.網上刷單就是詐騙;
2.網上投資理財一場空,最終血本無歸;
3.網上貸款前收取包裝費,流水費等,百分百是詐騙;
4.網上購物,客服打電話說要退款的都是詐騙;
5.親朋好友用QQ或微信等通訊軟體發信息要求匯款,一定要電話或者視頻核實;
6.領導用微信、QQ等要求轉帳匯款的,一定要見面核實;
7.老師在家長群裡發交資料費二維碼,或者向您借錢的都是詐騙;
8.非官方網站買賣遊戲裝備或者遊戲幣的都是詐騙;
9.通過社交平臺添加微信、QQ、拉您入群,讓您下載或者點擊連結進行投資、博彩、賭博的都是詐騙;
10.冒充公檢法要求您匯款或者讓您轉入安全帳戶的都是詐騙。
【來源:新湖南】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