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歲末警惕「虛假貸款類詐騙」盯上你

2021-01-11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年終歲末警惕「虛假貸款類詐騙」盯上你

  年終歲末是人、財、物大量流動的時候,也是虛假貸款類詐騙高發期。1月7日,太原反詐騙中心梳理了近期省城發生的一些典型虛假貸款類詐騙案件,總結出一些防範竅門。在此,警方也提醒廣大市民,辦理正規貸款,金融機構必會進行各種手續審查,不會在貸款下來之前收取任何費用。廣大市民切勿輕信電話、網絡聊天工具等形式的貸款廣告,謹防上當受騙。

  「虛假貸款類詐騙是指犯罪分子利用受害人急需資金,甚至本身徵信不良被銀行拒貸等情況,通過網絡媒體、社交工具等方式發布虛假貸款的廣告信息,稱可為資金短缺者提供貸款,利息低,無須擔保。」警方介紹,在此類騙局中,一旦事主信以為真,對方即以交付手續費、保險費、解凍費、服務費、徵信流水衝刷費等名義誘騙受害人轉帳匯款。

  2020年12月21日,太原市萬柏林區新東方培訓學校的圓圓(化名)收到陌生網友發來信息,稱對方可幫忙辦理貸款,手續簡單,下款快速,圓圓很是心動。同意後,對方發給圓圓一個名叫「華泰」的APP連結。下載後,圓圓按照提示註冊帳號並申請貸款。對方以銀行帳號錯誤需繳納認證金、保證金、衝刷不良徵信為由向圓圓提供銀行帳戶並讓其轉帳,最終圓圓被詐騙17萬餘元。同年12月26日,家住太原市小店區大馬村的小石(化名)接到某消費金融專員電話,稱其在上學期間在多個借款平臺註冊過貸款帳號,需對帳號進行註銷,如不註銷將會影響個人徵信。接著對方讓小石依次下載中郵消費金融APP、小米金融APP、支付寶借唄進行借款,小石借款成功後提現至銀行卡帳號。對方稱還需要將錢款轉帳到指定銀行帳戶,即可完成帳號註銷,無需本人去還款。小石通過手機網銀向對方提供銀行帳戶匯款3.6萬餘元。

  那麼在此類騙局中,什麼樣的市民容易被騙子盯上呢?通過統計相關案件數據,警方發現「受害人」大體可分為四類人群。第一類,怕麻煩的人。正規貸款機構往往都會要求客戶提供各種各樣的審核資料,這一類人往往會覺得這又費事又麻煩,因此當有人告訴他只需要一張身份證最低就可以貸到幾萬甚至幾十萬時就會讓人產生興趣。第二類,徵信不好的人。我們都知道徵信不好的人想從正規機構貸到款那是很難的,因此這一類人為了獲得貸款,往往會想盡辦法尋求一些非正規貸款途徑。第三類,愛貪小便宜的人。事實證明,最容易上當受騙的人大多數都是愛貪小便宜的人,由於正規機構都是要收取一定利息的,因此當這類人遇到稱「低利率」甚至「零利率」時,就會著急忙慌的按騙子步驟進行操作。第四類,急需用錢的人。當一個人遇到急需用錢的時候,去銀行貸款時間又來不急時,聽到無抵押、低利率、快速到帳,往往會很輕易相信。

  小貼士

  如何辨別虛假貸款

  從名稱上辨別。為博取貸款人眼球,詐騙團夥通常在網上會將貸款公司的名稱無限誇大。比如,「某集團」「某誠信集團」等,事實上這樣的名稱是不被允許的。

  從聯繫方式辨別。凡是正規的貸款公司都會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而詐騙團夥的操作則不會那麼規範,他們往往會選擇通過私人手機號碼以及QQ、微信等社交軟體主動上門來。

  從貸款程序上辨別。詐騙團夥往往會把貸款的要求條件壓到最低,甚至不做任何要求,在辦理貸款的程序上也極為簡單,只要貸款人提出要求,他們都會一口答應。

  從「先匯款」上辨別。任何銀行貸款和正規網絡貸款機構,從來不會叫先打款的,而詐騙團夥往往會以利息保證金、銀行流水驗資、銀行卡號錯誤凍結、手續費、先交利息等各種理由,要求貸款人把錢轉入指定帳戶。

  只需身份證辦理。抵押貸款都是需要有抵押物的,而無抵押貸款也是需要借款人擁有穩定的工作、銀行工資流水,還有良好的個人信用才能成功申請。完全不存在只用一張身份證就可以獲得貸款的這種情況。如果你在申請網上小額貸款的時候,對方說憑身份證即可獲得貸款,那麼對方肯定是騙子,千萬不要上當。需要重點提醒的是,雖說網上貸款可以在網上提交申請資料,但是最後一般都會選擇面籤合同,所以對方說「無需見面,傳真合同」,你就真得好好思考思考了,千萬別中了圈套。

  利用網絡搜索辨別。既然已知道貸款公司的名稱,可通過網絡搜索到該貸款公司或查找該貸款公司APP時進去會看到該公司信息,問下客服你的辦理進度和基本信息。警方提醒,近期騙子總是「碰瓷」正規APP,利用名字相似、不容易識別的特點,欺騙大家下載,務必引起重視。

(文章來源:山西晚報)

(責任編輯:DF358)

相關焦點

  • 年終歲末防詐騙,南京警方剖析案例給您提個醒——
    年終歲末,是人、財、物大量流動的時候,也是詐騙案件的高發期。南京警方梳理了近期發生的一些典型詐騙案件,總結出一些防範竅門。民警提醒市民,平時多留個心眼,不給別有用心之人發「年終獎」。民警通過偵查一舉抓獲了在醫院旁佔卜詐騙的犯罪團夥,據他們交代通過類似的手段已經騙了200餘人。民警提醒:這類團夥主要集中流竄在各大醫院附近,因為來醫院的大多數人都是看病,而他們就是抓住受害人到醫院看病的心理,為他們卜卦算命。他們分工明確,通常由5-6人結夥作案,一人扮演大師或尼姑的角色,然後再配上2-3個託來配合表演,蠱惑受害人信以為真。
  • 貸款一分沒拿到反被騙走15萬,年終詐騙高發多留個心眼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寧公宣 記者 顧元森 陳子秋)年終歲末是詐騙案件高發期,南京警方梳理了近期發生的一些典型詐騙案件,總結出一些防範竅門。民警提醒市民,平時多留個心眼,不給別有用心之人發「年終獎」。無獨有偶,外地來寧的胡先生也報警稱自己被騙,民警通過偵查一舉抓獲了在醫院旁佔卜詐騙的犯罪團夥。據他們交代,通過類似的手段已經騙了200多人。民警提醒,這類團夥主要集中在各大醫院附近,因為來醫院的大多數人都是看病的人,騙子們抓住受害人急於看病消災的心理,為他們卜卦算命。
  • 【反電詐宣傳】躲過了虛假貸款,還需警惕「還款」詐騙
    什麼是「虛假貸款詐騙」? 但是隨著人們對虛假貸款詐騙警惕心得提高,騙子又有了「新套路」:冒充貸款平臺業務員,要求受害人提前還款從而實施詐騙。
  • 「無抵押、無擔保、無需證明」……警惕貸款、信用卡詐騙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7月8日訊(記者 張珈瑋)企業融資難,網絡貸款消費,著急用錢從網上找辦法......詐騙犯就盯準了這些人。8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表明了山東省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堅定決心和鮮明態度,並通報了山東打擊治理工作重要舉措和突出成效。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以來,貸款、辦理信用卡類詐騙案件呈現出明顯上升的勢頭。
  • 警惕網絡上幾種常見詐騙套路
    警惕網絡上幾種常見詐騙套路 來源: 南通市公安局 發布時間:2020-12-21 字體:[ 大 中 小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絡需要一片淨土。犯罪分子無孔不入,網絡詐騙已成為詐騙犯罪主戰場。
  • 近期註銷貸款類和兼職類詐騙高發!警惕冒充各大知名企業的詐騙
    其實,此類舉報為貸款類詐騙的升級,獵網平臺分析了所有註銷帳戶的詐騙舉報後,發現了此類變種詐騙的如下特點:1被仿冒的都是知名貸款平臺騙子仿冒的都是360借條、京東金融、小米貸款、支付寶花唄等大企業旗下的貸款App客服,有句話說扯大旗作虎皮
  • 警惕這9類網絡詐騙
    原標題:警惕這9類網絡詐騙   網絡招嫖詐騙、網上辦信用卡詐騙、網上購買個人信息辦網貸詐騙……2020年12月30日,山西省高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全省法院打擊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成果
  • 馬上金融防騙小課堂:小心虛假客服/APP盯上你的錢包!
    疫情穩定後,伴隨著經濟的復甦發展,電信詐騙也開始接連出現。不僅有冒充正規金融平臺炮製的「李鬼」APP,還有以假亂真的「偽造」監管文件,各種虛假客服引發的詐騙案件讓人防不勝防。馬上消費金融(下稱「馬上金融」)提醒大家要增強防範意識,謹防新型詐騙套路!
  • 受騙群眾最多的三類詐騙手法:貸款類、兼職刷單類、冒充客服退款類
    特別是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量宅家網民缺錢的想貸款,沒工作的做刷單,給詐騙分子留下可乘之機,貸款類詐騙、兼職刷單類詐騙、冒充客服退款類詐騙案件高發多發,國家反詐中心民警對此總結出了防範小貼士,並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就要牢記「三不一多」原則(即:未知連結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帳匯款多核實),與警方一起守好錢袋子。
  • 歲末年初,荔城公安帶你盤點2020年那些詐騙分子常用的套路
    2020年,荔城區受理的電信詐騙警情分為仿冒客服類、網絡購物類、金融交易類、網絡貸款類、網絡刷單類及其他類詐騙等6種。其中仿冒客服類、金融交易類、網絡貸款類、網絡刷單類等詐騙案件佔全部電信詐騙案件7成。 反詐小貼士 歲末年初,騙子也在衝業績!這裡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0年典型類電信網絡詐騙手段及防範方式,請注意查收!
  • 【反電信詐騙】請警惕五類常見電信詐騙類型
    網絡電信詐騙高發、易發的態勢明顯,造成的財產損失巨大,社會危害極大,近年來執法、司法機關也在不斷加大打擊力度」。為了有效防範新型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警察蜀黍向您揭穿以下五類常見且多發的電信詐騙手段,提醒廣大群眾保持高度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 警惕網絡購物類詐騙,牢記這幾類詐騙套路!
    警惕網絡購物類詐騙,牢記這幾類詐騙套路!03開設虛假網店詐騙犯罪嫌疑人利用購物網站平臺為依託,虛構低價物品誘使市民購買,從而實施詐騙。警方提醒市民在選擇商家時一定要選擇有信譽且有認證的正規商家,切勿貪圖便宜。
  • 消費金融產品被騙子盯上! 你還在上當嗎?
    其中金融網絡電信詐騙案件呈高發態勢。近年來,隨著信用卡、銀行線上貸款、消費金融貸款等網際網路貸款類產品日益普及,這一領域也被騙子盯上,成為詐騙重災區。為此,馬上金融為大家總結了幾類典型的詐騙案例,提醒廣大消費者一定要保持警惕、謹防上當受騙。先交錢才能成功申請貸款?
  • 警惕「冒充市場監管部門虛假連結」詐騙
    警惕「冒充市場監管部門虛假連結」詐騙 2020-12-11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代辦信用卡、貸款類詐騙案件高發,望城警方緊急預警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經常會看到一些代辦信用卡、貸款的廣告注意了!望城警方發布緊急預警代辦信用卡和貸款多為詐騙你還敢信嗎?目前,貸款類詐騙案件在我區呈高發趨勢。根據望城公安分局反電詐中心最新數據顯示,9月28日至10月12日,望城轄區代辦信用卡、貸款類詐騙警情高達11起。
  • 省公安廳發布網絡詐騙典型案例 提醒公眾提高警惕
    今天,省公安廳發布網絡詐騙典型案例,提醒廣大市民:QQ、微信、抖音等社交工具添加的陌生好友,凡是主動提及「投資理財、賭博、彩票、系統漏洞」等字眼的都是騙子,請時刻提高警惕,以免賠了錢財又賠了感情。如有疑問,可致電96110諮詢。
  • 別再被虛假貸款APP騙了!
    隨著人們對網貸詐騙警惕心提高騙子轉向冒充「大品牌」貸款平臺實施詐騙「360借條」「京東白條」「微粒貸」「平安普惠」等由於這部分被冒充的平臺品牌知名度高讓受害人天然警惕心下降 使得不少人上當受騙2、在受害人下載假的貸款APP後,騙子會先用常規的貸款申請操作騙取受害人信息,隨後配合團隊精心設計的流程話術和可供任意操控的系統後臺,實施詐騙。3、常見的詐騙藉口有「手續費、本金利息、解凍費、保證金、驗證還款能力」等。不難發現,虛假App多是貸款類App。
  • 這4類常見詐騙+本地真實案例,你不可不了解!
    新羅警方在持續高壓打擊電信詐騙犯罪的同時也發現當前詐騙手段的不斷翻新廣大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增強防範意識下面,小編結合4大類本地易發詐騙類型與此同時,電信詐騙分子也打著投資虛擬幣的幌子,實則偽造根本不存在的「虛擬幣」和虛假投資平臺進行詐騙。此類新型詐騙手法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視,並加大對此類詐騙的打擊力度。今年7月,新羅警方果斷出擊,成功搗毀了一個虛擬幣投資詐騙窩點,當場查扣涉案金額30萬元,抓獲6名犯罪嫌疑人。
  • 警惕社交軟體上四種詐騙套路
    面對電信詐騙種類繁多、花樣翻新快等實際情況,市金融消費權益保護聯合會作出以下風險提示。 電信詐騙典型案例及手法特點分析 利用社交軟體進行詐騙 案例:黃先生在某異性交友軟體上認識女子李某,雙方互加微信聊天交流後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