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金融防騙小課堂:小心虛假客服/APP盯上你的錢包!

2020-12-19 東方財富網

疫情穩定後,伴隨著經濟的復甦發展,電信詐騙也開始接連出現。不僅有冒充正規金融平臺炮製的「李鬼」APP,還有以假亂真的「偽造」監管文件,各種虛假客服引發的詐騙案件讓人防不勝防。馬上消費金融(下稱「馬上金融」)提醒大家要增強防範意識,謹防新型詐騙套路!

本以為是知名APP,竟是假的!

深圳寶安的李女士收到一條貸款簡訊,該簡訊內容為「如有貸款需求可通過連結下載『某某』App」。李女士想著其是「知名品牌」,急需用錢的她沒有多想,便按指南下載APP並填寫資料,申請貸款1萬元。之後,李女士發現貸款並未到帳。這時,客服讓李女士添加QQ諮詢,QQ客服告知李女士需要支付5000元解凍費,支付後又讓李女士繳納1.5萬元解凍費。這時,李女士終於意識到不對,質問後客服直接「消失」了。無奈下,李女士只好報警。

本以為是監管的權威文件,竟是偽造的!

北京秦先生收到某平臺小額貸款的客服電話,讓其在發送的簡訊中註冊帳戶即可快速貸款,秦先生註冊後,客服致電稱其提供的信息不實、帳戶有異導致被銀保監會凍結資金,隨後,客服向秦先生發來了蓋章的「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辦公廳文件」「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凍結XX帳戶的通知」的材料,要求其繳納保證金才能解凍帳戶,否則需承擔法律責任。情急之下,秦先生通過網銀轉帳給對方3000元,之後發現被騙。

其實,提高警惕,冷靜分析,就可破解這類詐騙的套路:

1。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不會直接凍結任何單位或個人的銀行帳戶。

2。消費者如果有資金融通需求,應通過正規渠道從金融機構辦理。對於陌生來電、非正規網絡途徑推銷「低息快捷」「免抵押擔保」貸款業務的行為,應提高警惕,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不隨意點擊不明連結,更不能向來歷不明的帳戶或個人匯款。

3。下載軟體一定要從官方渠道下載,切不可輕易相信網上的連結或來歷不明的APP。如今仿冒APP太多,馬上金融在這裡告訴大家一個小貼士,虛假APP在下載時,需要用戶授權【配置文件】,正規APP從應用市場渠道則不需該授權。

4。凡是謊稱信息有誤要重新提交,並巧立名目,在貸前收取工本費、解凍費、保證金、擔保金等各類費用的,都是不法分子的詐騙手段。

5。正規金融機構客服人員不會以個人QQ或微信與用戶聯繫,也不會要求用戶向個人帳戶轉帳。

6。遇到可疑情況,應及時撥打金融機構官方客服電話,或全國統一反詐專線96110進行核實。

作為一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馬上金融在溯源打擊電信詐騙案件方面一直在積極行動,截至目前已協助浙江義烏、河南周口、四川南充多地警方破獲多起假冒APP、繼續冒用身份信息詐騙案件,搗毀多個電信詐騙窩點。未來,馬上金融也將會繼續與警方聯動,一如既往保持對「黑產」的零容忍和嚴厲打擊,努力淨化市場環境。

(文章來源:中華網)

相關焦點

  • 12.12小心! 你的錢包可能被盯上了
    你的錢包可能被盯上了 2020-12-12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防寶典】「尾款人」小心! 你的錢包可能被盯上了
    你的錢包可能被盯上了 2020-12-11 2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消費金融產品被騙子盯上! 你還在上當嗎?
    其中金融網絡電信詐騙案件呈高發態勢。近年來,隨著信用卡、銀行線上貸款、消費金融貸款等網際網路貸款類產品日益普及,這一領域也被騙子盯上,成為詐騙重災區。為此,馬上金融為大家總結了幾類典型的詐騙案例,提醒廣大消費者一定要保持警惕、謹防上當受騙。先交錢才能成功申請貸款?
  • 12.12小心!你的錢包可能被盯上了
    12.12小心詐騙2020.12.12 coming soon「雙11」購物節的熱潮還沒有過去「雙12」緊接著就來了各種大促滿減活動馬上開啟「巔峰之戰」提前支付預付款活動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你的購物車填滿了嗎?
  • 招聯金融「防騙」小課堂:所有聲稱需要額外費用的都是騙子
    招聯金融「防騙」小課堂:所有聲稱需要額外費用的都是騙子「你好,我們是招聯金融的客服,請問您是王先生嗎?看到您之前在招聯金融申請過貸款。」「是的,申請通過了嗎?」「是這樣的,因為您申請的是無抵押信用貸款,要先繳納保證金,才能激活帳戶。」人人都有手頭緊、需要急用錢的時候,很多人都會選擇信用貸款來救急。
  • 謹防金融詐騙,馬上消費金融溫馨提示
    隨著國內疫情態勢變好,金融網絡電信詐騙案件也呈高發態勢。隨著信用卡、銀行線上貸款、消費金融貸款等網際網路貸款類產品日益普及,這一領域也被騙子盯上,成為詐騙重災區。為此,馬上消費金融為大家總結了幾類典型的詐騙案例,提醒廣大消費者一定要保持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 「假客服」囂張行騙,馬上金融帶你戳穿詐騙套路!
    原來當日是一位「專員」主動聯繫包先生,推薦其在手機上下載一款貸款APP,並按照APP上提示的申請貸款流程填寫好相關信息,不一會兒申請的貸款就到自己的APP帳戶上,但就在包先生準備提現時,卻收到了提示「銀行卡錯誤」,包先生隨即詢問平臺「客服」並添加對方微信,「客服」分別以「帳戶信息錯誤」和「帳號被凍結」為由,要求包先生轉4000元「解凍資金」和12000元「二次解凍資金」。
  • 寒假將臨騙子盯上大學生群體!社交、遊戲平臺成電詐高發區
    寒假將臨騙子盯上大學生群體!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防範金融詐騙話題,對全國10518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四成大學生表示自己或身邊人曾遇到過金融詐騙,電信詐騙、釣魚網站等系導致被騙的常見類型。
  • 年終歲末警惕「虛假貸款類詐騙」盯上你
    原標題:年終歲末警惕「虛假貸款類詐騙」盯上你   年終歲末是人、財、物大量流動的時候,也是虛假貸款類詐騙高發期。
  • 「防騙」冒充客服購物退款詐騙套路升級!快來領取防騙寶典!
    「您好,我是XX客服,您買的衣服出現質量上的問題,需要給您退款。」「您好,我是XX客服,您購買的XX粉底液有質量上的問題,可以給您退款。」你有沒有接到「客服」給你打來電話,和你說類似上面的一段話?以購買的貨物出現質量問題為由,要給你退款,要求你添加負責退款事項客服的QQ,讓你掃描他發來的二維碼或者點擊連結,填寫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密碼,聯繫方式等信息,隨後將你的錢轉走。這就是典型的冒充客服購物退款詐騙的常見套路但是最近冒充客服購物退款詐騙套路升級了有必要來了解一下!
  • 三成大學生防騙不及格 國慶假期請特別留意這6大騙局
    ;45歲以上市民最易被騙子盯上……長假期間,360、觸寶科技、螞蟻金服等多家機構紛紛發布防騙報告和典型案例,為市民假期安全防騙進行提醒。  觸寶大數據中心數據顯示,從騷擾電話類型上看,廣告推銷已經成為手機用戶最主要的騷擾類型,佔比30.1%。而一直以來手機用戶備受困擾的「響一聲」電話有所下降。同時,詐騙電話、房產中介電話在騷擾電話中的佔比有所增加,在詐騙電話中,金融理財詐騙就佔了近4成。此外,假冒身份的詐騙電話在詐騙電話類型中,也呈上升趨勢,佔比高達26.3%。
  • 馬上消費金融:從正規渠道下載APP,謹防上當受騙
    近日,假客服詐騙案件再為「熱點」。據國家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臺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末,已發現網際網路金融仿冒網站4.81萬個,網際網路金融仿冒App2801個,仿冒App下載量3343.7萬次。最近,馬上消費金融也收到不少用戶反饋,他們也遭遇到了此類仿冒APP詐騙案件。對此,馬上消費金融為大家詳細總結詐騙案件手法,幫助大家戳穿虛假客服、虛假APP詐騙套路!
  • 僑胞、留學生們小心!騙子又盯上了你的錢包,已有人被騙走巨額資金
    但實際上,這種「貨幣」根本就不存在,也沒有任何金融監管部門的批准。  另一種是做虛假交易。「牽頭人」搞一個虛擬的「交易中心」,然後自己倒賣,讓價格在10%至20%之間波動,讓人誤以為投入資金後,很容易就能產生高額回報,等投資人買了以後,「牽頭人」就會裝無辜說網站被黑客侵入了,所有的錢都被偷了。
  • 春節將近騙子"手頭又緊了" 快收好這份防騙指南
    快收下這份防騙指南,再遇到騙子即可見招拆招!航班取消騙術馬上就要過年了,很多人選擇外出度假,買了機票之後,你可能會遇到新問題。李女士立即和簡訊上的改籤服務電話取得了聯繫。李女士提出改籤到當晚的航班,客服說可以,並告知李女士用支付寶點擊轉帳,並給出了自己的銀行帳戶,要求陳某在轉帳金額上填航班號(實際上是轉帳金額),李女士按照對方的要求提交改籤申請成功,但對方稱失敗,李女士按照對方的要求又再次提交一次改籤申請。最終發現兩筆錢轉給了對方。
  • 盯上老人錢包的「收藏品」
    7月27日,北京音樂人夏炎在微博上公開求助,講述母親被專盯老年人的銷售組織掏空家底的經歷,微博中提到「這些日子,我和家人發現,我媽的畢生積蓄大概五六十萬元都已經被專門針對老年人詐騙的騙子騙走。「除了這些私信以外,還有十幾位相熟朋友和我傾訴家中類似的遭遇,我才意識到,這根本算不上是奇特的遭遇,而是有人利用獨居老人心理斂財牟利的普遍社會現象。」夏炎想把母親的經歷作為「防騙樣本」公開,警醒更多家庭。
  • 顧客是上帝,但遇見這樣的假「客服」要小心
    網購方便了你我他 但是還有一群人 盯上了熱愛網購的你 羅女信以為真,按照對方指引 將支付寶備用金、花唄、借唄、 美團APP、京東金融
  • 馬上金融科技助力掃黑除惡 讓假冒APP無處遁形
    馬上消費金融(下稱「馬上金融」)提醒大家,一定要謹防詐騙套路,保護好財產安全。監測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家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臺已發現網際網路金融仿冒網站4.8萬個,受害用戶達12萬人,網際網路金融仿冒APP 2801個,下載量3343.7萬次。一些頭部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及各大銀行信用卡中心,都沒逃過被「模仿」的命運。
  • 過來人的血淚防騙經驗 京東金融教你一眼識破網絡騙術
    近日,小編發現許多網上的理財平臺突然就修改了遊戲規則,有的網友好幾萬元錢不能提現,只能排隊1-2年,太讓人著急上火。網友們到底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如來看看3月19日京東金融和新浪旗下的黑貓投訴平臺合作聯合發布的《防騙寶典》。在此《寶典》中,集結了2018年至今眾多網友受騙的真實血淚教訓,總結出了價值千萬的防騙招數,為廣大網民送來了及時雨。
  • 【上海反詐進行時】年末這種詐騙高發,警察蜀黍送上防騙指南!
    但完成第四次刷單後,對方一改常態,沒有馬上返還本金和佣金,以各種理由扣押本金,要求範某繼續刷單,反覆幾次之後在範某再三討要本金無果後,才意識到被騙。 常見套路
  • 58條防騙攻略請收好!中原消費金融與鄭東公安聯手送上
    當天,20餘名公安幹警、中原消費金融30名志願者共同行動,向市民宣傳防詐騙案例、金融基礎知識和風險防範技能,提升防騙意識和金融風險意識,免受詐騙分子和違法金融活動侵害。「我總覺得自己走南闖北,經歷豐富,騙子騙不到我,不過還是中了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