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斥陳水扁謬論:清代地圖標明臺灣隸屬福建(圖)

2020-12-19 搜狐網
廖文偉先生手持國旗展示自己珍藏多年的《福建全圖》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你看,道光四年的地圖清清楚楚標明它隸屬福建省。陳水扁搞分裂真是千古罪人!」6日,省收藏協會的廖文偉先生氣憤地向記者出示了一本罕見的清代地圖。這是康熙25年我省平江人蔡九霞木刻的《廣輿記》,道光四年的增訂本。這張地圖證明陳水扁8月3日公開聲稱「臺灣跟對岸中國一邊一國」的論調是非常荒謬的。

  在廖先生給我們展示的這本地圖集裡,臺灣的版圖清清楚楚印在福建全圖裡,它的「 北大溪、南大溪」現在叫「大溪」,淡水、鳳山、琉球與現在同名,有趣的是,它把「基隆」叫成了「雞籠」、鹿港叫成了「鹿了港」,彰化從東海岸到了西海岸。但臺灣的山水、河流標得清清楚楚。鐵的證據,康熙年間臺灣就在中國的版圖以內,陳水扁的叫囂只能說明他的分裂野心,再不懸崖勒馬只能貽笑大方。

  廖先生的這本《廣輿記》,共有19幅地圖,長28釐米,寬20釐米。用毛邊紙拓印,裡面的標記有幾十種,不僅是行政區劃,連地形地貌都標得一清二楚,如湖南醴陵的淥江、茶陵的米江等小江河都標記在內。有關專家指出,廖先生所示《廣輿記》是最早的由湖南人木印的詳實的全國地圖,也可能是我國最早的對臺灣版圖如此詳盡標註的木印地圖版本。

  


相關焦點

  • 清代地圖標明臺灣隸屬福建 駁斥陳水扁謬論(圖)
    廖文偉先生手持國旗展示自己珍藏多年的《福建全圖》。羅新國 攝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你看,道光四年的地圖清清楚楚標明它隸屬福建省。陳水扁搞分裂真是千古罪人!」6日,省收藏協會的廖文偉先生氣憤地向記者出示了一本罕見的清代地圖。這是康熙25年我省平江人蔡九霞木刻的《廣輿記》,道光四年的增訂本。這張地圖證明陳水扁8月3日公開聲稱「臺灣跟對岸中國一邊一國」的論調是非常荒謬的。
  • 湖南發現臺灣隸屬中國的清代地圖《福建全圖》
    湖南發現臺灣隸屬中國的清代地圖《福建全圖》 2002年8月8日06:5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長沙八月七日電(記者白祖偕)一本十分罕見的清代地圖集近日在湖南被發現。
  • 清代臺灣隸屬於福建
    臺灣位於祖國大陸的東南部,與福建隔海相望。福建平潭縣與臺灣新竹縣最近距離僅86海裡。閩臺長期同屬於一個行政單位,合省同治。圖為清代乾隆年間繪製的福建全圖。南宋時期,臺灣澎湖即隸屬福建晉江縣管轄,元代在澎湖設巡檢司,隸屬晉江縣。清統一臺灣後,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設臺灣府,隸福建省,為福建第九府。
  • 陳水扁親信叫囂既是臺灣人又是中國人說法不通
    中新網香港4月26日消息:臺北訊,陳水扁的大管家,臺灣的「總統府」秘書長陳師孟昨天竟然聲稱,他從一歲多來臺灣,對中國沒有印象,因此政治上百分之百是個臺灣人,所謂既是臺灣人又是中國人的說法是不通,沒有道理的事情。
  • 最大古地圖《福建輿圖》系國寶級古籍 與收復臺灣有關
    ­  現在的地圖均是上北下南,而《福建輿圖》卻是上西下東,現在已查不到該圖是誰繪製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繪圖者絕對是一群人,而不是個體。­  《福建輿圖》­  與收復臺灣有關­  文獻記載,1683年康熙委派福建水師提督施琅收復臺灣,實現了祖國統一。
  • 駁斥「漢服不適合男士論」!
    本文是駁斥詆毀漢服諸謬論的第十五彈,感興趣的朋友歡迎訪問我之前的文章。所謂「漢服不適合男士論」是指有些人認為:「漢服飄逸,和短髮不搭,所以不適合男性穿,男性就適合穿唐裝、西服。」要想駁斥這一謬論必須搞清以下幾個問題:國內外其他民族的男性民族服飾什麼樣,漢服的男性樣式有哪些,該謬論的弦外之音是什麼。一、國內外其他民族的男性服飾什麼樣。如下圖所示。
  • 中國臺灣島和澎湖列島的全景地圖清代《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
    《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描繪了清代光緒8年(1882 年)以後繪製的臺灣島和澎湖列島全景彩色地圖。《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現臧於美國國會圖書館以下為部分截圖《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這幅地圖由福建地方長官李聯琨設計和繪製,作為給該省總督行政管理參考的備忘錄。
  • 渡海巡臺:清代中央政府對臺灣的直接管轄制度
    臺灣海峽,風濤之險,不僅未能阻止兩岸的歷史文化聯繫,而且還孕育出為應對或適應自然阻隔而設計的管轄制度。清代渡海巡臺制度,乃清王朝以「閩臺合治」將臺灣納入福建地方治理之同時,面對臺灣海峽自然阻隔以及臺灣地方官員治理不力,在臺灣建省之前實行的直接管轄制度,前後運行160多年,歷經御史巡臺、福建大員輪值巡臺、閩撫駐臺三個階段。
  • 描繪清代福建省行政區劃及境內河道沿海島嶼等分布地圖《福建全圖》
    《福建全圖》地圖描繪了福建省所轄10府、2直隸州、4廳、62縣所轄行政區劃及境內河道、湖泊、沿海島嶼等分布;另附臺灣島中央山脈以西的半部及澎湖群島;臺灣西半部的行政區劃大致表達了。全圖以計裡畫方的方式(每方百裡)繪製,方位標於圖之四邊。
  • 淺談:清代臺灣南雅廳建置的研究
    清代臺灣地區的行政建置沿革復原,前賢研究十分充分,基本也取得了一致的結論。尤其是清代臺灣府縣的建置問題,因史籍記載清楚、詳細,諸家意見完全一致。唯關於廳的建置的考訂,尚有諸多可討論之處。  南雅廳在以往的研究敘述中,通常被視為光緒二十年(1894)所建,而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隨即被日本人侵佔,是清代臺灣最後一個廳的建置。這種看法在有關臺灣史的論著中極為常見,幾乎成為常識。譚其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八冊1894年臺灣圖中,南雅廳被作為縣級政區標註其上,臺灣中研院開發的臺灣歷史文化地圖系統之光緒二十年(1894)縣(廳)界更是標繪出了南雅廳的治所和廳界。
  • 傳陳水扁將在高雄購置豪宅 裝潢將上億(圖)
    任期僅剩一年的陳水扁,為新宅添置要價5000萬元的頂級安全設備,外加其餘裝潢,上億元的消費皆由臺灣民眾買單,但陳水扁卸任後一切卻歸他私人所有。根據最新一期的臺灣《壹周刊》報導,陳水扁將選在元宵節前後舉行籤約儀式,正式向外宣布置屋。
  • 日版地圖力證釣魚島屬中國 位置據福建方言翻譯
    清代延續了和琉球的宗藩關係,直到清末光緒年間日本吞併琉球為止。其間500餘年,中國明清兩代朝廷先後24次向琉球王國派遣冊封使,留下大量《使琉球錄》,不僅記錄了冊封使在琉球的所見所聞,同時記錄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屬於中國版圖的歷史事實。
  • 英國《衛報》刊登臺灣當局有關人員錯誤言論,中使館致函駁斥
    海外網12月22日電 據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消息,12月8日,《衛報》刊登對臺灣當局外事部門負責人採訪相關報導,該負責人就兩岸關係、臺所謂「國際地位」等問題發表一系列錯誤言論。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致函《衛報》,駁斥有關謬論,以正視聽。
  • 臺灣抗議東沙被Google劃歸廣東省管轄(圖)
    Google地圖截圖:廣東省東沙群島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撰稿人周先報導:據臺媒報導,日前有臺灣民眾在搜尋Google地圖時,發現東沙群島被劃歸為「中國廣東省」管轄,竟「神經過敏」痛批臺灣當局「內政部」也將委由「外交部」表明立場,「嚴正抗議」。臺媒稱,東沙群島位於南海北部,距臺灣約438公裡遠,1999年5月,當時的民進黨籍高雄市長謝長廷還登上東沙島,在當地掛上旗津區中興裡31號的門牌,宣稱「東沙島隸屬高雄市」。有臺灣民眾日前使用Google地圖鍵入「東沙群島」搜尋,地圖上顯示「中國廣東省東沙群島」等說明。
  • 他們把大陸機密賣臺灣 卻被李登輝陳水扁「出賣」
    陳水扁「告密」 搬起石頭砸自己腳這種事情,無獨有偶。 2003年11月30日,陳水扁在臺灣高雄縣發表講話。在講話中,陳水扁精確說出了大陸飛彈部署的位置和具體數量,包括沿海600公裡範圍內一共部署有496枚飛彈,其中江西樂平、江西贛縣和廣東梅州各部署96枚,福建永安144枚,福建仙遊64枚。
  • 人民日報:日本漏洞百出的「先佔」謬論可以休矣
    早在明朝,中國已將釣魚島作為臺灣的附屬島嶼納入海防區域。至遲在清代,釣魚島已被納入臺灣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轄。清朝1871年出版官方史書《重纂福建通志》,在「臺灣府葛瑪蘭廳(即今臺灣省宜蘭縣)」下明確記有「釣魚臺」。毫無疑問,在日方「發現」之時,釣魚島早已納入中國版圖。    日本所謂「先佔」實為竊取,日本的官方文件即為佐證。
  • 臺灣「小陳水扁」跪求戶政人員幫忙改名(圖)
    陳帥蘋(小陳水扁)與父親  臺海網8月26日訊 陳水扁家庭爆發洗錢弊案後,臺灣地區有多位曾經改名為「陳水扁」的「超級扁迷」將名字改回原名。昨天下午,臺灣南投縣一名男童在父親的陪同下,到當地戶政事務所辦理改名,結果卻碰了釘子,這個「小陳水扁」難過得當場下跪磕頭,懇求戶政事務所工作人員幫忙,不過最後依然無法如願改名。  據臺媒報導,這位「小陳水扁」即將上小學五年級,是臺灣大道慈悲濟世黨主席王崇任的兒子,母親則是曾代表該黨參選南投縣「立委」的陳翠容,他跟從母姓。
  • 第345期·【史學研究】清代臺灣「南雅廳」建置考
    清代臺灣地區的行政建置沿革復原,前賢研究十分充分,基本也取得了一致的結論。尤其是清代臺灣府縣的建置問題,因史籍記載清楚、詳細,諸家意見完全一致。唯關於廳的建置的考訂,尚有諸多可討論之處。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八冊1894年臺灣圖中,「南雅廳」被作為縣級政區標註其上,臺灣「中研院」開發的「臺灣歷史文化地圖系統」之「光緒二十年(1894)縣(廳)界」更是標繪出了南雅廳的治所和廳界。當然,將南雅廳視作政區並非始自現代,早在臺灣割讓次年,署名思痛子所撰《臺海思慟錄》就稱全臺領府三、州一、廳四、縣十一,其中「廳四」中就包括南雅廳。
  • 清代臺灣地區的行政建置沿革復原,前賢研究十分充分
    清代臺灣地區的行政建置沿革復原,前賢研究十分充分,基本也取得了一致的結論。尤其是清代臺灣府縣的建置問題,因史籍記載清楚、詳細,諸家意見完全一致。唯關於廳的建置的考訂,尚有諸多可討論之處。譚其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八冊1894年臺灣圖中,南雅廳被作為縣級政區標註其上,臺灣中研院開發的臺灣歷史文化地圖系統之光緒二十年(1894)縣(廳)界更是標繪出了南雅廳的治所和廳界。當然,將南雅廳視作政區並非始自現代,早在臺灣割讓次年,署名思痛子所撰《臺海思拗錄》就稱全臺領府三、州一、廳四、縣十一,其中廳四中就包括南雅廳。
  • 【清代地圖】甘肅省地圖1855年-1871年,高清
    【清代地圖】甘肅省地圖1855年-1871年,高清 甘肅省地圖1855年-1871年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