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裡,梅雨天慢慢結束,女孩子們挽起髮髻,換上浴衣。
愛看日劇的人都會想到暖色光線下的祭典,蘋果糖、撈金魚,煙火在夜空中綻開,潮溼的空氣裡也隱約帶來火藥的味道。
伊坂幸太郎曾說:「煙火帶來的那種原始的暢快感,洗滌了在場所有人的疲憊與各種無意義的執著,讓每個人都回到了最天真無邪的孩提時代。」
在日本,人們很享受短暫的夏天,在海邊肆意衝浪,玩蒙眼拍西瓜的遊戲。還有煙花,有種對於青春的流連。
《太陽與海的教室》
夏天和煙火
理所當然地承擔了關於夢想的字眼
△《樂與路》
每年,日本會舉辦近5000場煙花盛會,作為夏天的象徵被人們喜愛著。
其實最早,綻放的花火是被認為有驅魔的能力。十六世紀,煙花技術和火藥武器一起傳入日本,而花火表演變得流行是在十八世紀的江戶時代(1603-1868)中期。
人們認為花火大會可以祭奠那些在疾病和饑荒中死去的亡靈。」迎送火,忘川燈「,不久後,點亮夜空的煙花秀便成為夏日裡必不可少的傳統項目。
1733年,日本第一場公開煙花秀在江戶(即現在的東京)的兩國地區舉行,史稱「兩國焰火」。夏天,節日裡第一枚火箭筒的發射也標誌著夏季舟遊(日本盛夏裡的例行遊覽)的開始。
浮世繪裡的煙花
而現在,對很多日本人來說,最好的約會之一,大概就是和在乎的人一起去看花火大會了。
盛大的煙花下會發生各種故事,
《求婚大作戰》裡,禮給老師打電話,透過手機傳達煙火的聲音;巖瀨健望著手中的火星感嘆人生總是不圓滿……
△ 《求婚大作戰》
煙花下七七對矢野元晴說,「你喜歡的人雖然不在了,可是現在這裡有一個人喜歡你喜歡得不得了。這樣能不能正負相抵呢? 所以,不要覺得自己是一個人。「
△ 《我們的存在》
人們為什麼愛煙花?
無盡的色彩變化
endless color variations
江戶時代人們喜歡淺橘色的煙花,源自木炭,這種顏色被認為體現了日本傳統精神中的「詫」,從字面上理解,是一種和諧的境界。
十九世紀後期,氯酸鉀的使用促進了煙花顏色的更新,通過燃燒各種金屬化合物,煙花越來越豐富多彩。
煙花由火藥燃料和炸藥組成,當火焰點燃時,燃料向四周爆炸,呈現星星一樣的效果。把這些燃料和炸藥裝在球型裝置裡需要高超的技巧和藝術才華,這樣他們才不會在裝置裡胡亂移動。
完美的環狀菊花
造型
perfectly circular chrysanthemums
日本煙花圓潤的形狀享譽世界,無論從哪個角度欣賞都是完美的圓形。
綻放後立刻消失於無形,也被人們津津樂道。
△ 半成型煙花 △
這種球型煙花由許多更小的球型煙花組成,它有許多不同的燃放方式,比如所有小球型同時熄滅。
△ 禿菊型煙花 △
這種煙花綻放時緩緩出現層疊的光,因與藝妓發相似而得名,也被稱為垂柳。
欣賞點點星火
admiring fading sparks of light
線香花火是日本最知名的手持煙花,日本人很愛欣賞花火逐漸熄滅時不斷變幻的形態。
線香花火始於江戶時代,當時的人們把火藥放在稻草的末端,將它插在香爐裡觀看燃燒。據說,「線香花火」這個名稱的由來,就是因與香壇中供奉佛祖的香很相似。
線香花火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短而細,由稻草做成;另一種柄很長,由和紙做成。短柄線香是線香花火最原始的形狀,在稻草充足的關西,它是最受歡迎的煙花;而長柄誕生於關東地區,在關東,大量和紙被製造出來代替稻草。
筒井時正玩具花火製造廠是日本三家國產線香花火製造廠之一,考究的素材和柔和的顏色讓它備受喜愛,其包裹火藥的手工日本紙是由天然的植物染料染制而成。
燃燒過程中,線香花火的火光會發生變化,每個階段的形態都被賦予十分詩意的名字,例如牡丹、松葉、柳、散落的菊花。
《海街日記》裡四姐妹也點亮了花火,屏息凝神,光點如流星一般,看著它在有限的此刻綻放光輝,鎌倉的海邊似乎永遠雋永溫柔。
同樣取景於鎌倉的《有喜歡的人》中,桐谷美玲問山崎閒人:「明天,去看煙花嗎?」
在含蓄的日本人眼裡,這可能是和「月亮真美」異曲同工吧。
在日本眾多的花火大會中,開始於1948年的「鎌倉花火大會」是資歷很老的了,且被稱為當地「三大觀光盛世」之一。今年4月,由於資金削減,鎌倉市觀光協會一度發出將終止今年花火大會的通知,之後,不少當地居民表示「不想讓煙花就此消失」,通過企業和眾籌成功募集了超過1000萬的資金,第68屆盛會才得以如期舉行。
櫻花與煙火、楓葉和殘雪,日本人偏愛這些脆弱卻美麗的意象,美好無關生命的長度,見證它的時刻便是「一期一會」。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整理編輯:Elian
Lens 是一個致力於發現創造與美、探求生活價值、傳遞人性溫暖的文化傳播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