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瓊笛
01
最近幾年有一個詞語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身邊,那就是丁克。
丁克意味著夫妻二人,終其一生都不生育小孩,如今這已經是很多婚姻的常態,也是很多夫妻共同的選擇。
然而對於另外一些愛情觀念相對來說比較保守的人,他們是很難理解丁克的。
曾經有過不止一位朋友向我表達他們的意見,兩個人結婚不生小孩,那麼結婚還有什麼意義?彼此相對著走完這一輩子,不覺得很無聊嗎?
更多的人會把孩子當做是自己愛情的延伸,也是對於家庭來說,更多一種的保障。
有些妻子說,和丈夫的感情並不是很好,但是在他們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就能夠明顯感覺到另一半比從前更加戀家了,有更多的時間陪伴自己和孩子。
也有一些妻子表示,自己和丈夫的感情已經走向了下坡路,她們也不再把真心寄托在另一半的身上,只是希望可以有一個孩子,來陪伴自己走完餘生。
很多時候,子女對於父母而言,更像是一個有著深厚感情的載體,是他們對於未來的期望,也是夫妻兩人愛情的結晶。
但是那些丁克一族,果真就是對人生的不負責任嗎?
02
瓊笛曾經接收過這樣一則案例,案例的女主人叫做文文,她和老公已經結婚有些年頭了。
文文是堅定的丁克一族,在交往的最初,她就和老公明確表示過,自己以後不會要小孩,也不可能要小孩。
老公雖然也有過短暫的猶豫,最終還是支持了文文的決定,他說我喜歡的是你的人,所以我也會尊重你的一切。
文文自然是無比感動的,不出一年兩個人就結了婚,一直到現在,他們的生活也是很多其他夫妻所羨慕的。
沒有了孩子,少了一些牽絆,也少了一些束縛,儘管已經將近40,雯雯和老公還是像年輕情侶一樣,自由且浪漫。
而且經濟壓力相對來說也小了很多,兩個人的工資,養活他們自己綽綽有餘,還能夠常常在節假日出去旅遊。
最重要的是,不用為子女操心,不用品嘗生兒育女的痛苦,文文的精神狀態比其他人要年輕得許多。
但是最近她卻發現老公和自己明顯疏遠了,在文文的再三逼問之下,老公終於吞吞吐吐地承認,和她說自己想要一個孩子。
他說自己馬上就要40歲了,別的男人在這個年紀,孩子都已經長得很高了。
而他每當路過學校門口的時候,看著那些嘰嘰喳喳的小小身影,總是會無比羨慕。
文文很憤怒,也很失望,她說你當初是怎麼答應我的,為什麼現在又變卦反悔呢?
兩個人雖然沒有為此而走到離婚那一步,但是他們的婚姻也已經受到了巨大的衝擊。
文文和我說,她是一個很要強的女人,自己做下的任何決定都不會再反悔,哪怕未來有一天,和他要為此而分開,她也不會後悔自己的選擇。
03
那些選擇丁克的人,在內心深處一定有著自己的原因。
就好像文文,她是因為兒時家庭的不幸福,父母長期的冷暴力,讓自己的身心都受到了嚴重的傷害。
瓊笛認為那些不想要小孩的人,和其他人本質上來說,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只是自己選擇的不同而已。
因此我們也沒有必要去向對方施加太多的偏見,因為那畢竟是他們的人生,是他們的生活,是他們將要走完的道路。
就好像自己腳上的鞋子,究竟舒不舒服,磨不磨腳,也只有自己會知道。
不想要小孩的決定,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能夠得出的,這也正好反映了他們的內心,恰好是極度負責任的。
正是因為把養育後代當成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才會如此謹慎地去對待。如果覺得自己尚未做好準備,就絕對不會草率地去迎接新生命的誕生。
曾經就有一個很晚才結婚生子的女生對我說,她認為婚姻和生養子女都是一件絕對要經過慎重考慮的事情。
結婚是對另一半負責,做媽媽是對自己的孩子負責,如果還不能夠確定去迎接未來動蕩而嶄新的生活,不能夠擔起肩膀上這一份沉重的責任的話,那麼就不要過早地走進婚姻,成為一個母親。
結語
在我們痛斥那些決定丁克的人,說他們太過自私,只為自己考慮的同時,有沒有想過,人的一生意義究竟在於何處。
沒有人會是真正無私的,很多時候的付出和犧牲,說到底也只是為了獲得自己想要的某些好處而已。
我們希望自己可以在有生之年過得快樂,過得幸福,這樣的想法又有什麼錯誤可言呢?
相反,正是那些為了孩子無私到了盡頭的母親,甘願為了他們交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這樣的溺愛到了最後也很難有好的結果。
在我們決定迎接一個新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時,首先要明白,一個母親,一個父親的真正含義是什麼,並不是簡單地將他們養大,更是成為他們人生道路上的指引者和守望者。
如果自己還沒有做好迎接這一切的準備,和面對人生的勇氣,那麼又有什麼能力去成為一個爸爸媽媽?
在這種情況下,丁克的決定恰好是最負責任的做法。正是因為想要給你有準備的足夠多的愛,所以才不會讓你在草率和意外當中,慌慌張張地來到人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