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丁克一族一直都飽含爭議,有人說丁克一族都是自私的,只追求當下,卻不為自己的晚年而考慮,也有人說丁克只是一個不能生孩子的藉口罷了,但不管是主動選擇還是無奈,那麼丁克一族最後悔的是什麼呢?
或許沒有親身經歷,永遠都不會理解他們到底怎麼想的,也不會知道他們會為什麼感到後悔,所以我採訪了一位丁克族,他講出了他的故事,真的十分的令人深思。
01
陳先生如今已經60多歲了,身體還算健康,在外人眼裡他沒有什麼特別,但是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後,卻發現真的有太多別人無法理解的經歷。
他和他的愛人相識,在他結婚之前,他的愛人就告訴了他自己可能沒法給你生孩子,陳先生當時認為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只要有一個人相愛便可,陳先生就這樣選擇了丁克。
在年輕的時候他們過得還是挺快樂的,但是看著周圍的朋友都開始有了孩子之後,他們也莫名有了一些孤獨,他們也想有自己的小孩,他們考慮過領養,但是又嫌麻煩,最後在各種原因之下,他們還是放棄了。
年輕時他們因為沒有帶孩子所以過得還算不錯,周圍人也挺羨慕他們的,因為他們並不會有太大的壓力,而且經常也會找時間去旅遊。
02
但隨著年齡的增大,他們丁克帶來的無奈卻也越來越多,不僅僅是孤獨,更是一種對有孩子人的羨慕,在50多歲時,陳先生的愛人因為不幸得了癌症,還未白頭偕老,愛人就先走了一步。
自己的父母也都已經過世,這時候的陳先生感覺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孤獨感,因為自己身邊似乎已經沒有一個真正關心自己的人了。
60歲的時候,陳先生患上了抑鬱症,經常都是一個人坐在那裡發呆,他沒有任何牽掛,也沒有任何真正再牽掛他的人。
他想快快樂樂地度過自己的晚年,卻發現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03
陳先生又講了一次他去醫院看病的經歷,當時因為住院,自己一個人在醫院,身邊沒有一個人照顧,在掛著鹽水上廁所時還不幸跌倒了。而那一次,他說他真的哭了,他是多麼的心酸與無奈。
我問到陳先生:你覺得你選擇丁克最後悔的一件事是什麼?陳先生回答到:我最後悔的無疑就是當年做出來這樣一個幼稚的決定,認為有了愛情就足矣,但現實真的很殘酷,或許當命運稍微捉弄你一下,你會發現自己是多麼的不堪一擊。
也許有些丁克族會過得很快樂,但肯定是極少數,據數據顯示,選擇丁克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因為各種原因患上抑鬱症的概率其實要比一般人高很多,產生後悔的也是絕大多數。
途知說
從人性角度講:每個人其實都是自私的,選擇都會具有一些盲目性與局限性。
正如《人性的弱點》一書中講到:人們總會下意識地去選擇他們認為正確的,但當選擇隨著時間暴露出來的弊端增加,人們又會開始後悔,進而又會去選擇他們認為正確的,如此一直循環往復。
但是你要明白,人生不是演戲,我們的每一個選擇都沒有後悔的機會,我們必須為自己所做出的每一個選擇負責,無論是對是錯,都必須走到底。
陳先生在年輕時選擇了他認為正確的,到了晚年卻後悔了,這其實就是人性,他在這種境遇下可以說晚年註定了是悲哀的,但沒有辦法,他必須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
陳先生的故事真的挺值得深思的,不僅僅是丁克這一個選擇,更可以擴展到我們的人生選擇,他的妻子意外去世,這是無法預知的命運,或許這件事情沒有發生陳先生的晚年或許不會如此。
但要記住,人生本就是未知的,我們不僅僅要考慮現行條件,更要為可能發生的事情做好預算,愛情如此,人生也是如此,你的盲目必將會帶來慘痛的教訓,陳先生的故事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生不生孩子或許只是一個人生中的選擇,並無對錯之分,但請記住:你做出了選擇,就不要後悔,因為沒用,相反只會讓你變得更糟,就像陳先生一樣患上抑鬱症。
了解人性,才能更好的生活,《人性的弱點》作為一本很不錯的心理學書籍,相信書中會給你許多全新的思考與感悟。
與此書配套的還有《墨菲定律》、《鬼谷子》、《狼道》、《羊皮卷》共五本,如果你喜歡閱讀的話,那麼一定不要錯過這幾本書籍。
總之,陳先生的故事真的挺令人深思的,不知道你看完之後,有什麼感悟和思考,評論區一起交流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