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祭日成為踐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思政課堂」

2020-12-17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南京12月1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 實習生 左智越)12月13日,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防空警報再次在南京拉響。兩天來,江蘇多所高校舉行了多種形式的公祭日主題紀念活動。

12月12日晚,來自東南大學的師生們分別手捧蠟燭和鮮花來到四牌樓校區大禮堂和九龍湖校區李文正圖書館前。在四牌樓校區,東大學子用 500 多支蠟燭,擺出「1213」字樣和「和平鴿 」 圖案,來自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的同學們通過追述史實、觀看視頻、誦讀詩歌、祭獻鮮花等形式,向遇難同胞表達哀悼。

「南京大屠殺是人類歷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頁,為中華民族帶來了最刻骨的痛感,是我們民族的苦難記憶,作為身在和平年代的青年學生,我們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成為國家未來需要的建設棟梁。」該校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生陸普東說。

鹽城師範學院舉辦的和平燭光祭活動也引起了師生們的廣泛響應。百餘位師生在「和平鴿」「12·13」等字樣的燭光前,奏唱國歌、祈禱默哀、宣講歷史、明志籤名,表達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的無限哀思。該校體育教育專業大一新生張旭亮說:「我們共同緬懷遇難的30萬同胞,銘記中華民族的苦難歲月。我們要從歷史中獲得前行的力量,開創美好的未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博士研究生黃帥參加了公祭日當天相關活動。黃帥認為,走進新時代,青年要銘記歷史的傷痛,更要以身作則、實幹興邦。作為肩負著空天報國使命的南航青年,更要立足獨立自主的創新實踐,堅持「四個自信」,將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

12 月 12 日上午,南京師範大學「勿忘國恥 圓夢中華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在隨園校區舉行, 300 餘名大學生參加紀念活動。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李秀英的女兒陸玲女士為學生們帶來《緬懷 30 萬同胞,緬懷我的母親李秀英》特別思政課。陸玲女士動情講述了她的母親李秀英生前在南京大屠殺期間慘遭日軍凌辱的不幸遭遇。

1937 年 12 月,日軍侵入南京,當時懷有 7 個月身孕的李秀英因不堪受辱與日本兵殊死搏鬥,被刺 37 刀。「搏鬥中,日本兵戳傷了她的臉、眼睛、嘴巴,渾身是血,疼得暈了過去,日本兵以為她已經死了,就沒再管她。後來母親被人送到了鼓樓醫院。」 陸玲說,當時,醫院裡來自美國的威爾遜醫生為母親做了手術,一個星期後,她頑強地醒了過來。直至 2004 年,李秀英老人去世前,還依然在為揭露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真相奔走疾呼。

「特別震撼,尤其聽到日本兵對一個孕婦的暴行,這是無法想像的身心傷痛。」 該校音樂學院大三學生張鈺璟是南京人,她從小就知道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但是今天聽到陸奶奶的講述,那些細節的還原,還是覺得有很深的觸動。「倖存者李秀英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但她依然選擇站出來,揭露這段歷史,非常堅強,值得我們每個人的尊敬。」

據了解,南京師範大學隨園校區是金陵女子文理學院舊址,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作為南京國際安全區難民臨時收容地,最多的時候容納難民 7000 多人。該校師生員工用實際行動保護難民,生動詮釋了 " 厚生 " 的校訓精神。

3年來,每逢公祭日前後,河海大學外國語學院2017級英語專業學生範梓幸都會變得十分忙碌:義務前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進行雙語講解;作為翻譯陪同國際和平城市協會會長亞門特參與公祭活動;前往波蘭奧斯維辛交流學習給當地人講述南京大屠殺歷史……範梓幸運用外語,向不同國家、地區的人民表達對於歷史的緬懷與對和平的期盼。

南京郵電大學進行了別開生面的線上公祭活動,通過找尋所在城市當年抗戰史的遺蹟或母校辦學足跡,數千位高校學子回溯14年的抗戰史,銘記歷史、緬懷先烈。2016年,南京郵電大學等10餘所在寧高校第一次舉行聯合公祭活動,今年該活動已擴展至全國的67所高校。

除了原有的宣誓環節外,今年的線上公祭活動還增加了在線獻蠟燭小程序。學子們可以掃碼進入公祭平臺,點擊蠟燭,進入到中國地圖界面。選擇相關抗戰史的地點後,學生們就可以看到今昔對比圖,以此緬懷歷史。

在南京中醫藥大學,每年的公祭日已成為該校踐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思政課堂」。公祭日當天,該校女子國旗護衛隊舉行降半旗等活動,鋪開千瘡百孔的歷史捲軸,為30萬亡靈沉痛默哀。此外,該校女子國旗護衛隊也在校內執行長達5個小時的站崗任務。「巾幗英雄們」通過實際行動表達當代青年擔起時代重任的決心。

而南京理工大學1000餘名師生共同參與了銘「祭」南京——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紀念儀式。全體師生胸前佩戴著小白花,共同朗誦《和平宣言》:「龍蟠虎踞,彝訓鼎銘,繼往開來,永誌不忘……」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周村區長安幼兒園開展國家公祭日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12月13日是國家公祭日,為了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勿忘國恥,從小樹立正確的愛國意識,做好身邊事,用實際行動來詮釋愛國思想,近日,周村區長安幼兒園以此為主題開展了「熱愛祖國 勿忘國恥」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 無錫商業職院奏響愛國主義教育「立體聲」
    疫情發生以來,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抗擊疫情的典型人物事跡與疫情防控的實際行動轉化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鮮活教材,以雲端思政「返校第一課」、戰「疫」青年在行動、戰「疫」主題雲演講、中柬馬泰友好院校同聲抗疫空中連線活動等系列有深度、有力度、有溫度的育人舉措,構建形成全程貫穿、全員參與,既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的立體化愛國主義教育新格局,在疫情防控戰中譜寫出愛國主義教育「新樂章」,引導師生築牢信仰之基
  • 江蘇安排32項國家公祭系列活動 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12月13日是首個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在此前後,江蘇省及南京市安排了系列宣傳教育和文化活動。12月1日上午,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活動宣傳組向社會通報了活動安排。  記者了解到,在國家公祭日前後,江蘇省和南京市將面向全社會廣泛開展「勿忘國恥、圓夢中華」愛國主義教育,包括五大類21項宣傳教育活動。
  • 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網上重走長徵路』暨推動『四史』學習教育會議」「守土有責『戰疫』有我」「聆聽歷史聲音 弘揚愛國精神」「重走革命舊址、探訪前輩心聲」「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等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大力宣傳民族英雄、時代楷模以及新時代最美奮鬥者,多維度立體式打造「金審模式」思政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弘揚革命精神,厚植家國情懷,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
  • 天長市第三中學:系列活動紀念國家公祭日
    【摘要】 12月13日是中國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了讓隊員們進一步了解抗日戰爭歷史,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內容的偉大民族精神,踐行社會主義...
  • 課程思政教育內容設計要在六個方面下功夫
    [摘  要]本文通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針對「課程思政」的教育內容設計,結合相關文獻、遵循教育規律,提出高校踐行「課程思政」理念重點要在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鬥精神、增強綜合素養六個方面下功夫。
  • 羅援:國家公祭日和常態化愛國教育,為什麼要雙管齊下?
    著名軍事專家羅援將軍在接受人民網強國論壇記者專訪時表示,愛國主義教育應該常態化。每年的國家公祭日是重錘響鼓,衝擊人的靈魂,有肅穆的儀式感;而日常的主題教育則潤物細無聲,洗滌人的心靈,塑造人生觀。這早已成為全中國、全世界的共同記憶。謊言止於智者,事實勝於雄辯。一切企圖淡化、歪曲、抹殺南京大屠殺歷史的言行,都是對人類正義和良知的公然挑釁,必將遭到國際社會的譴責。我們要充分利用傳統和現代的傳媒工具,通過書籍、影視、展覽、實地參觀、公祭等形式披露和傳播這些歷史事實。
  • 重慶高校創新課堂形式進行思政教育
    上課發彈幕,走進田間地頭,看紅色電影……   重慶高校創新課堂形式進行思政教育 9月24日,重慶大學虎溪校區D1314教室,該校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正在上《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本堂課的主題是中國夢。當老師劉倩用微信小程序在講臺前方的大屏幕上亮出主題後,同學們紛紛用手機作答,「好好學習」「努力工作」「為家鄉作貢獻」「成為科學家」……這些回答也成為彈幕雲圖中的關鍵詞。   上思政課發彈幕?沒錯!
  • 定遠縣中小學開展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
    定遠縣中小學開展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 2020-12-14 09:38:49   來源:安青網
  • ...技術學院與園區南開學校舉行共建「大中小學思政教育教學一體化...
    12月8日,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與園區南開學校舉行「大中小思政教育教學一體化建設」籤約儀式,開展共建活動。天津海河教育園區南開學校校長張國發、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領導李子錚、王鵬蒞臨此次籤約活動,參加儀式的還包括兩校思政課及德育工作優秀教師代表和優秀學生代表。籤約伊始,張國發和王鵬致辭。
  • 清河六中舉行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
    本網訊(通訊員 劉振瑞 閆法越)2020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3周年祭,也是第七個國家公祭日。為悼念在南京大屠殺中死難的同胞和為祖國犧牲的革命英烈,加強廣大師生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牢記歷史、奮發圖強、堅定信仰、擔負使命,12月13日上午,清河六中師生隆重集會,在操場開展「銘記歷史 勿忘國恥 振興中華 吾輩自強——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本次活動由德育處主任聶子迪主持。通過升旗儀式、國旗下的講話、全體學生宣誓等活動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
  • 國家公祭日 |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我市教育系統開展「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續)
    12月13日是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我市中小學紛紛舉行悼念活動,告慰逝者,惕厲生者。連雲港市蒼梧小學當日上午,蒼梧小學蒼梧小學東西校區全體師生以「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為主題,開展了莊嚴肅穆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主題活動。
  • 北京科技大學: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堂
    北京科技大學: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堂 2019-07-06來源:《光明日報》   「生鐵基礎上的鋼鐵冶金技術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發明創造之一。」
  • 國家公祭日是什麼意思及國家公祭日由來?2017年國家公祭日具體時間
    2017年12月13日將迎來第四個國家公祭日,那麼你可知國家公祭日的由來?國家公祭日是為了祭奠誰?今年的國家公祭日儀式如何舉行?快來了解下具體信息吧!看看國家公祭日到底是什麼意思。
  • 喜訊|天津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思政教育實踐基地在靜海落成
    天津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思政教育實踐基地近日在靜海落成。天津中醫藥大學聯合北京師範大學靜海附屬學校、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靜海區華康街道舉行「花開向陽健康校園行」健康宣講活動暨天津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思政教育實踐基地落成儀式。
  • 陽光學院:構建多維實踐育人體系 提升思政理論教育實效
    近年來,陽光學院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堅持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主動拓展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教學領域,將其延伸到思政課堂實踐、「第二課堂」和大學生社會實踐等活動中,多維度構建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體系,讓思政課「活起來」,使思政教育取得實效。
  • ...開拓未來 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舉辦2020年國家公祭日緬懷活動
    2020年12月13日是第七個國家公祭日,為加強青年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弘揚民族精神、牢記歷史責任,樹立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珍愛和平,自強不息的堅定信念,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開展多種追思紀念活動,追憶民族災難,緬懷為國捐軀的先烈和遇難同胞,表達護衛和平的願景。
  • 國家公祭日 安徽醫科大學學子開展默哀悼念活動
    12月13日,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安徽醫科大學學子在校內多個場所舉行莊嚴的默哀儀式,以實際行動深切緬懷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銘記歷史,珍視和平。此次活動是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是廣大學生將愛國主義情懷內化於心、外化於形的具體體現。
  • 南京600多所中小學開展「2020年國家公祭宣傳教育活動」
    國家公祭日前夕,南京市各個學校舉行「2020年國家公祭宣傳教育活動」,教育部門表示,全市600多所中小學通過電影、繪畫等形式表達對逝者的緬懷和對和平的珍惜。在南京市石鼓路小學報告廳,思政老師王文正在給五年級的學生們上課,她帶領學生們捧讀公祭讀本《血火記憶》,探究民族之殤,引導學生牢記歷史,珍愛和平。在三樓的版畫博物館,教科室主任肖思遠老師帶著學生進行版畫創作。展板上展示著中國版畫大師們的作品,比如有李樺的《怒吼吧!
  • 綦江:把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學校育人全過程
    傳承紅色基因彰顯愛國情懷5月15日,位於綦江區永城鎮的王良紅軍小學校門口,以紅軍第一次反圍剿為主題的文化牆揭幕,成為學校弘揚和傳承紅軍精神,彰顯愛國主義情懷的又一重要載體。1930年12月底,紅軍取得第一次反圍剿勝利,國民黨軍隊前線總指揮張輝瓚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