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年可加工10萬噸菊芋、生產菊粉6000噸及飲料、軟糖等終端產品的商州區數位化菊芋製造中心,在秦嶺深處的荊河生態工業園正式投產。據專家介紹和大數據比對,這是國內目前加工規模最大的數位化益生元(菊芋)製造中心。
該項目投資3億多元,佔地65畝,總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由陝西森弗天然製品有限公司和商州城投公司共建,是商州區為脫貧攻堅實施的產業扶貧項目,年產值3.6億元,可提供就業崗位300多個,帶動包括貧困戶在內的3萬農戶戶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項目今年4月動工,經過6個多月的奮戰,建成了數位化菊芋製造核心區、智能冷鏈物流中心、動力加工車間、汙水處理、原材料庫、成品庫、大數據控制中心等功能區。11月13日,記者在生產加工車間看到,一個個鋥亮的不鏽鋼儲存罐、抽取罐與管道相接,從起始菊芋物料投放到產品封袋、裝箱,整個流程全電腦操作閉環生產。
菊芋俗稱洋姜,富含的菊粉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第七大營養素,具有增殖有益菌、預防腸道感染、控制血脂等多種作用,已被FDA批准進入美國市場,在國際上已廣泛應用於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藥品等領域。陝西森弗天然製品有限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12年入駐荊河生態工業園後,依託清華大學、西安交大、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高校的科研優勢,建起博士專家工作站,積極參與中省市各項科技項目,擁有發明專利200多項,開發出9大類500多個生物品種,取得國家藥品GMP、食品SC生產許可認證,通過歐盟EOS有機認證、美國NOP有機認證,產品網銷到歐美、亞太及「一帶一路」沿線的65個國家和地區。商州菊芋生態品質好,2015年以來,森弗設立1億元扶貧專項資金,訂單發展菊芋產業,今年與商州區18個鎮辦234個村、3萬農戶籤訂了種植收購協議,使菊芋種植面積發展到5萬畝。
在製造中心二樓的大數據平臺上,商州區菊芋產業區域分布一目了然,每個種植戶都有二維碼,掃碼便可查看種植收入情況。通過大數據平臺建起了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實現種植、製造、銷售為一體的數位化經營管理。生產廠長郭曉斌說:「生產過程中膜分離、納濾濃縮、雙螺旋擠壓是目前國際上該行業最先進的技術,相應的設備是從美國、日本、韓國、挪威等國家引進的,產品最後由機器人搬運碼垛。應用MES智能管理系統,實現了對生產、供應等過程的實時指導和全程監控,整體實現了智能化、自動化、數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