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鍋涼粉,安順人的鄉愁味道

2020-12-20 直播安順

在貴州有這麼一說,貴陽的穿著,安順的吃喝,安順的小吃全省聞名,而在安順小吃中,小鍋涼粉絕對有一席之地,而在安順小鍋涼粉街,位於太和街的丕敏小鍋涼粉絕對是領軍人物,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這家深巷中的安順美味。

穿過深深的巷子,我們找到了這家丕敏小鍋涼粉店,可能說起這個名字大家比較陌生,但是說起他家另外一個名字老六小小鍋涼粉,相信大家就比較熟悉了。

小鍋涼粉店老闆 吳寶琴:

我們家小鍋涼粉從1978年的時候,我媽就開始做的,剛開始是用辣椒搞蘸水,一分錢七顆涼粉。

吳阿姨說,小店經營了幾十年本來沒想過要取名字,直到創始人,自己的母親去世,為了紀念母親,便用母親的名字做了店名。

小鍋涼粉店老闆 吳寶琴:

也是為了紀念我媽,我們就想著起個門頭,我家媽叫劉丕敏,所以就叫丕敏小鍋涼粉。

涼粉、洋芋、粉條、黴豆腐,幾種普通的食材搭配在一起,簡單的大火燉煮,卻做出了不簡單的味道。

小鍋涼粉店老闆 吳寶琴:

我家小鍋涼粉的特色最主要是黴豆腐和湯,湯是龍骨熬的,湯要熬得好味道才到, 我的是拿龍骨在小火上慢慢熬,買食材都要特別的注意,就像你家做飯,隨便買來做的,和精心操作的味道是不一樣的。

正是這份對初心的堅守,讓小鍋涼粉成了安順最具地方特色的小吃,對不少在外的人來說,這鍋涼粉,也是鄉愁的一部分。

市民:

真可以,這是一個地方特色。

市民:

粉條、豆腐皮都很好吃,很符合口味。

市民:

沒在家的時候,都會想到這個小鍋涼粉。

市民:

味道很好的,吃了一次還想來吃第二次。

記 者:王佳 陶梅

編 輯:田祺琪

安順市廣播電視臺

外宣民生中心

相關焦點

  • 安順又一名小吃砂鍋飯,好吃又管飽
    昨天說了砂鍋涼粉,我們來說說砂鍋飯,與砂鍋涼粉略為不同,砂鍋飯算不上是安順的特產,但是一小附近的這家砂鍋飯味道十分正宗,比起我在其他地方吃過的好吃太多了,所以今天打算推薦給你們,如果以後你們有機會去到安順,值得一試。
  • 小鍋涼粉是如何做出來的,它需要哪些佐料,吃過的您還記得嗎?
    小鍋涼粉是一種特色的街頭風味小吃,它需要哪些佐料混搭了一起煮開才有那個特殊的味道,今天小編就帶您去瞧一瞧,對於吃過的您,還記得它的味道嗎?紅油,這個是用辣椒和菜油製作而成,一般情況是油多辣椒少,不然就沒有油了。你製作過沒?
  • 儒林路老街的「安順味道」
    只是隨著時光荏苒,傳人斷代,一些體現「安順味道」的小吃在這條老街消失了,而大部分小吃卻味道如初地流傳下來。 儒林路上,最讓人懷念的「安順味道」是馬卡子飯店的素剪粉。三十多年前,馬卡子飯店供應味道特好的素剪粉。素剪粉大致是一角五分錢加二兩糧票就可要上一碗,雪白纖薄而柔綿的剪粉放上些油辣椒、飛醬、酸菜、蔥花、醬油、酥黃豆等佐料,拌勻吃下,辣酸爽口,至今仍回味無窮。
  • 安順西秀區10多家老店人氣店美食攻略奉上,安順好吃的都在這裡!
    地址:安順市西秀區北街茶城12號後面營業時間:8:00~16:30說起安順小吃,很多人就想到了奪奪粉,而「龍老太奪奪粉」則是安順最正宗的店一個小鍋裡一共有十多種佐料,鍋底的湯也比較濃稠,吃的時候要注意攪拌,不然會糊鍋。
  • 小鍋米線,雲南人的鄉愁
    走~甩碗米線克~ 雲南人元氣滿滿的一天,是從甩一碗米線開始的。在雲南,吃被稱作「甩」。 煮的、燙的、涼的、滷的、炒的;燜肉、炸醬、鮮肉、三鮮、腸旺、鱔魚、牛肉、豆花兒…… 擁有一碗米線,雲南人就擁有了全世界! 戒不掉的米線情節,雲南人胃知的鄉愁。
  • 安順美食傳八方,國慶黃金周小吃街遊客雲集
    作為安順的一大特色,好吃街匯聚了諸多老安順的特色美食,每天吸引著眾多食客慕名而來。十一」黃金周,這裡更是熱鬧非凡。各家美食商鋪門前總會排起長隊。走進安順好吃街,陣陣香味撲鼻而來。烙鍋平底烙鍋放入菜油,然後加入配菜,洋芋粑、炒粉、洋芋絲、小豆腐不必可少。老派吃法中,辣椒麵裡面必須加入特製的豆豉面,它是特製的調味品。
  • 經開區:品特色小吃 感鄉愁文化
    一個人的安順鄉愁文化園是經開區重點打造的全域旅遊示範項目,主要以旅遊文化餐飲為主,融合現代元素,打造文化+旅遊+美食的網紅打卡點和旅遊目的地,在這裡可以品嘗到安順特色的小吃,感受「鄉愁」文化。今年10月,一個人的安順鄉愁文化園開園後,安順本土知名餐飲企業就進駐該園,入園後,企業更注重安順本土特色的美食傳承和推廣,這裡不僅能展現安順特色小吃文化品牌,也成為安順餐飲集散的代表,將特色餐飲文化帶給來賓的同時,滿足美食愛好者的需求
  • 安順經開區:打造美食品牌 喜迎八方來客
    近年來,經開區結合旅遊觀光、餐飲娛樂,圍繞安順文化、特色美食和產業融合等內容,打造建設么鋪民國風情美食街、「一個人的安順鄉愁文化園」、多彩萬象旅遊城、婁湖藝文中心和貴州黃果樹中央廚房等美食薈萃的品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動農旅融合,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 品嘗特色美食 領略安順文化
    初冬的安順,寒意漸濃。但餐飲產業發展大會舉辦的熱潮,卻為這個冬天注入了陣陣「暖流」。「這次真的是來對了,一路下來感覺安順真的是山清水秀風光好,人傑地靈氣象新,而安順的美食更是深深打動了我。」來自貴州省酒店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崗提到安順頻頻點讚,他說,安順是一個讓人來一次還想再來的地方。
  • 眷村味道,兩代人的鄉愁印記
    只是他們不知道,這一住,很多人竟再也沒能走出來,與故鄉親人的連繫,就此斷絕。在臺灣本省人看來,他們是一群外鄉人,一群封閉、不甚與原住民交流、難以融入的外鄉人。但對這群外鄉人而言,身在漂泊心向故土,彷徨失措的內心與日漸泛濫的鄉愁讓他們根本無力應對村外本省人的世界,時代的洪流造就了他們在臺灣獨立卻又疏離集體個性。
  • 安順經開區:「旅遊+」繪就新美景
    在婁湖生態公園休閒品文,欣賞美麗風景,感受浩浩文脈;在阿歪寨領略1700年藤甲文化,遊覽神秘藤甲谷;在「一個人的安順鄉愁文化園」體驗民國生活,感受文化薰陶;在神駿文旅小鎮觀賞影視文化、民族文化,品嘗特色美食……作為第七屆安順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承辦地,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個個精品景區搖曳生姿,一個個特色旅遊項目、美麗鄉村如花綻放,串聯出錦繡畫卷。
  • 小鍋米線,在異鄉煮一碗鄉愁
    01米線,是一種羈絆對很多雲南人來說,米線,是一種羈絆。而對於在異鄉的雲南人來說,米線則是一種鄉愁。過橋米線、菊花米線、牛肉米線、羊肉米線、兔肉米線、小鍋米線、鱔魚米線、腸旺米線、滷米線、炒米線、涼米線……在雲南的不同地區,不同風味的米線通過不同的烹飪技法和食材搭配,撫慰著雲南人的身心。每年回老家,第一件事就是吃一碗米線。不拘於上述的一種吃法。
  • 教你做「酸辣涼粉」:酸湯肥牛調料版,味道獨特
    教你做「酸辣涼粉」:酸湯肥牛調料版,味道獨特吃涼粉吃的是什麼?答案肯定是調味料,涼粉本身就是澱粉物質做成的,是一種沒有味道的食物,但是它的口感是比較好的,滑滑的感覺吃到嘴裡非常的舒服,而且是能夠起到清熱解暑的功效。
  • 安順經開區:農文旅融合推動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
    打造了以么鋪鎮蓮藕產業為產業樣板,建成「十裡荷廊」生態農業觀光園,和阿歪寨古村落、一個人的安順鄉愁文化園等一批旅遊集結地。 今年,經開區以承辦第七屆安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為契機,通過政府引導、群眾主體、企業參與、社會助力的方式,成功打造了一個人的安順鄉愁文化園、蠟染藝術館、安順旅遊商品集散中心、婁湖藝文中心等重點文旅項目,打造的阿歪寨古村落與周邊黃果樹、龍宮、十裡荷廊等景點形成互動,三產帶二產促一產,帶動餐飲、民宿、生態農業、手工業等聯動發展。
  • 炒涼粉是一道宋朝首都開封很有名的傳統特色小吃
    2、盛出1/2杯的綠豆澱粉到小鍋裡,再用同一個量杯,倒6份涼水到小鍋裡,也就是說,澱粉和水的比例是1:6,用什麼工具來量並不重要,把比例弄好了就行。另外,關於比例,有人喜 歡1:5有人喜歡1:7。3、把澱粉和涼水攪開攪勻,也就是攪成水澱粉的樣子。放到灶上,一邊加熱,一邊不停地攪動,等到鍋裡的混合物全部變得透明,就是好了,關火。
  • 兩種風味碰撞出的貴州盤縣特色小鍋米線!誰吃誰賺到哦~
    幹米線米線的製作工藝其實很繁瑣,要經過大米發酵,磨漿,澄濾,蒸粉,壓制,漂洗等多道工序製作而成。炸醬米線,看到肉小編就滿足啦小鍋米線口味雖眾多,小編還是比較鍾愛原味小鍋米線。 我知道你也餓了,來張嘴嘗一口~吃一口米線,有嚼勁,且非常爽滑,會讓人忍不住連連上口。再舀一勺湯,和著肉沫、酸菜、韭菜一起,肉沫鮮嫩,酸菜韭菜軟爛而不失口感。
  • 沒什麼鄉愁,是一碗潮汕甜湯解決不了的
    原標題:花花食界·沒什麼鄉愁,是一碗甜湯解決不了的   喝多了廣府糖水,你可知在廣東還有另一派糖水也很特別?那就是潮汕的「甜湯」。   小時候常跟著外婆去街上喝甜湯,清心丸、海石花、綠豆爽、「鴨母捻」……這些你聽起來或許會有點陌生的名字,卻承載著我滿滿的快樂回憶。
  • 小鍋米線、破酥包,雲南味道家中做
    詳細菜譜在後頭喔 彩雲之南,除了讓人驚嘆的風景,還有數不盡的美味~ 您可能聽過過橋米線,而這小鍋米線和過橋米線相比,兩者的區別就是:過橋有名,小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