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蠣子是龍口人的最愛,
到底哪種吃法更有味道?
▼
今天分享幾種家常海蠣子做法
海蠣子上汽開鍋蒸3分鐘,開蓋就基本熟了,個大的多蒸半分鐘到一分鐘,可不要小瞧這短短的幾十秒鐘,對於海蠣子的口感的影響還是不小的。蒸熟後再用小刀撬開緊閉的外殼,露出白嫩的海蠣子肉,先嘬一口湯汁,再將海蠣子肉吸入口中,鮮美的味道、豐富的口感仿佛在口腔中炸開一般,直擊每一處味蕾。
海蠣子還可以拿來涮火鍋,這樣則免不了扒蠣取肉。生撬是不行的,雖然海蠣子形狀怪異,但一般來說,只要找到內外殼連接的縫隙,然後用刀把筋肉挑斷,就能打開它厚重的外殼了。新鮮海蠣子肉幾乎不怎麼用水洗,用滲出的原湯洗掉海蠣子肉上的雜質,能最好地保留海蠣子的鮮味。
還有外酥裡嫩、鮮香撲鼻的炸蠣黃,是海蠣子的經典做法之一。但海蠣子肉水分大,要想炸得酥脆,除了瀝乾水分還要裹上一層幹澱粉,再拖上蛋糊,放入油鍋中低溫炸熟,再大火復炸上色,蘸著椒鹽吃,口味堪稱一絕。味道龍口,視頻號。
海蠣子燉豆腐也是冬日餐桌上不可缺少的滋補大菜,蔥姜蒜爆鍋,加水燒開,放入豆腐燉煮至湯濃白皙,倒入海蠣子肉開鍋一會兒,調味後淋上香油,撒上香菜即可出鍋。喝上一口,怎一個鮮字了得。
烤海蠣子則充滿香氣四溢的味道。只需將蒜蓉、薑末、豉油、紅椒碎、花生油等佐料調成汁,放入剛剛撬開的海蠣子殼內,再直接放到火上烤熟。既保留了海蠣子的鮮美,又野味十足。同樣是烤制的技法,將蒜蓉、洋蔥、黃油、淡奶油、芝士調製而成的料汁倒入海蠣子中放入烤箱中炙烤,則又賦予了海蠣子西式的風味。
還有「蚵仔煎」這種臺灣美食,說白了就是海蠣子煎蛋,但因地域不同,所用配料有所不同,故口味稍有差別,但鮮、香仍是這道海蠣子煎蛋的主流風味。在海蠣子肉中加入大蔥碎、胡椒粉、料酒拌勻,鍋內放少量油燒熱將海蠣子煎至表面金黃,倒入雞蛋、麵粉混合液繼續煎至兩面定型、金黃即可。
1.兩者形狀不同,生蠔個頭比海蠣子大,生蠔的外殼比海蠣子的光滑。
2.生蠔肉緊緊貼著外殼,有溢出來的架勢,每100g生蠔含鋅量71.2mg,味道鮮美,素有海中牛奶之稱,同時還可以入藥。
3.牡蠣又稱蠣蛤、牡蛤、蠣黃、海蠣子、蠔子等,在不同的海域生活著多個牡蠣品種。
4.生蠔是牡蠣品種中個頭比較大的一種,個頭大的一個帶殼的就能在一斤以上,它一般是生長或者是養殖在江河與大海交融之處,在半鹹半淡的內灣淺海上。由於適合生長條件的限制,它的數量上比其它品種的少,因此它的經濟價位一般比較高。酒店裡個頭很大的牡蠣,遠大於街頭購買的普通海蠣子,可能就是這個生蠔。
5.牡蠣較小,生長在海邊的礁石或其他硬物上,要用小鋤挖開才能取其肉,其肉大多是淡青色;而生蠔一般稱「大蠔」,其肉白色,有野生和人工養殖的,其殼和肉都較大,可煮可炸可烤,常見的燒生蠔就是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