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長篇小說《軟埋》獲第三屆「路遙文學獎」

2020-12-2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記者白瀛)第三屆「路遙文學獎」23日在京揭曉。湖北省作家協會主席方方的長篇小說《軟埋》獲獎。

  《軟埋》講述了一個女人命運的故事。四五十年之間,主人公從一個鄉紳的兒媳成為一個勤勉慈愛的保姆,從一個失憶的女人變成一個沉溺於往事卻沒有了知覺的植物人。她的故事裡包含了太多的傷痛和寬容,太大的失落和滿足,太詳盡的記憶和太徹底的遺忘。

  「路遙文學獎」評委會給該作品的評語是:「讓批判性與文學性達到了很高程度的融合」。

  方方原名汪芳,生於南京,198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現為湖北省作協主席、專業作家,著有長篇小說《烏泥湖年譜》《水在時間之下》《武昌城》,中短篇小說集《風景》《桃花燦爛》《有愛無愛都銘心刻骨》《萬箭穿心》等。

  除《軟埋》外,本屆「路遙文學獎」入圍作品還有張忌的《出家》、王剛的《喀什噶爾》、楊志鵬的《百年密意》、杜禪的《聖人開花》。

相關焦點

  • 釋疑首屆路遙文學獎
    不過,愛文文學獎好像辦了一次就銷聲匿跡了。2003年21世紀鼎鈞雙年文學獎設立,莫言的《檀香刑》和李洱的《花腔》獲第一屆獎,2005年格非的《人面桃花》、閻連科的《受活》和谷川俊太郎的《谷川俊太郎詩選》獲第二屆獎。這個獎辦了兩屆也告別了文壇。    要說路遙文學獎是第一個有巨大爭議和影響力的民間的年度漢語文學大獎,倒是名副其實。
  • 路遙文學獎再度引發質疑
    原標題:路遙文學獎再度引發質疑  又到了年末盤點時段。回顧2014年中國文壇,可以留下聲名的作品寥寥,紛紛擾擾的文學獎爭議卻幾乎貫穿全年。陷入「跑獎」傳聞的魯迅文學獎、因技術環節差錯險被撤銷的老舍文學獎、遭遇信任危機的路遙文學獎……多個因獎而起的紛爭見諸報端。本該鼓勵作家觸摸生活、探索靈魂的文學獎評選,文學本身的力量在其中起了多大的作用?獲獎作品又有多沉的分量?作家與讀者心中的問號不解,名聲再大的文學獎都難以維繫公信力。
  • 首屆路遙文學獎在爭議中揭曉 閻真得獎後大呼"太意外了"
    閻真獲首屆路遙文學獎 (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12月4日電  (陳苑)12月3日是著名作家路遙誕辰65周年,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以路遙名字命名的民間文學獎「路遙文學獎」終於公布了首屆獲獎名單與我們熟悉的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相比,路遙文學獎自發起就備受爭議,甚至路遙的獨女路茗茗至今未同意設立此獎項。 爭議:作家學者對此獎提出質疑 「路遙文學獎」系由民間發起的純文學公益獎項,於2013年1月8日在京宣布啟動,主要發起人為高玉濤、高為華。獎金全部來源於社會募捐。 在啟動後,該獎引發了諸多爭議。
  • 繼路遙、陳忠實、賈平凹後,又一陝西作家得茅盾文學獎
    茅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是根據茅盾先生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參評作品需為長篇小說,字數在13萬以上的作品。這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每四年才評選一次。
  • 路遙文學獎遭質疑 發起者:不會停下來
    路遙文學獎:未完的爭議  近日,在爭議聲中,由高玉濤、高為華聯合發起的「路遙文學獎」在北京正式宣布開評。兩天後,路遙女兒路茗茗委託律師向高玉濤、高為華發送了律師函,公開表示「不同意目前設立此獎項」。對此,高玉濤對記者表示,路遙文學獎不會因為一封律師函就停下來,「我們還是正常應對,照常進行」。
  • 《平凡的世界》獲得茅盾文學獎,路遙:「日他媽的文學」
    1988年,《平凡的世界》橫空出世,獲得茅盾文學獎。讓那些曾經質疑路遙的人,啞口無言!路遙:「日他媽的文學」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獲得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但當時的路遙,已經連去領獎的車費都沒有了。最後,還是他的弟弟想盡一切辦法借到5000塊錢,他把路遙送到火車站的時候說:"今後不要獲什麼獎了,如果拿了諾貝爾獎,我可給你找不到外匯。"
  • 首屆路遙文學獎面臨難產 許多名家名作"不夠資格"
    原標題:首屆路遙文學獎面臨難產 許多名家名作"不夠資格"   本報訊(記者陳夢溪)今天是著名作家路遙逝世22周年紀念日,以路遙名字命名的民間文學獎「路遙文學獎」將於下月3日路遙生日時公布最終結果,但北京晚報記者了解到,這一文學獎初評並不順利,對於許多名家名作給出的結果竟然是「不夠資格」,路遙文學獎秘書長蕭夏林給出的解釋是今年「缺少像樣的好作品」,路獎首次評獎就將面臨難產。
  • 路遙病入膏肓沒錢看病,卻被妻子要求離婚,網友:可以理解
    《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這本小說又一次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很多人都說這本書看過與沒看過的人,對待人生的態度有天壤之別。茅盾文學獎得住沒錢看病,42歲離世但這樣改變了許多人一生的史詩級巨著,卻無法改變作者的一生。相必大家都會想,這樣一個帶著無數獎項和光環的人,一定過著衣食豐足家庭美滿的生活。但是這樣一個寫了一部如此不平凡作品的路遙卻終究沒能走出大山。
  • 路遙稿費360萬,為何連一張車票錢都沒有?他領獎時的話令人淚目
    ——路遙1991年,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行。路遙憑藉《平凡的世界》拿到了茅盾文學獎,他站在臺上就說了一句話:「今天的這個地方不應該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那是他人生中的高光時刻。路遙獲文學獎卻怒罵:「XX的文學」路遙一生窮困潦倒,43歲離開人世,寫《平凡的世界》從開始到正式出版,整整用了13年的時間,這期間他放過羊,下過礦井,在野外過夜,徹底熬壞了身體,也正是因為豐富的經歷,《平凡的世界》才能樸實無華,寫進普通人的心裡。
  • 作家方方爆料魯迅文學獎參評詩作有「貓膩」
    新京報訊 (記者蕭輝 實習生曾慶雪)5月15日,湖北省作協主席、作家方方通過微博爆料稱,湖北省作協向中國作協推薦的魯迅文學獎某個參評作品存在問題,該詩人「詩寫得很差」,推薦前就到處活動,但他卻把所有評委搞定,以全票通過,獲得湖北省作協的推薦入圍魯迅文學獎詩歌類參評目錄。
  • 路遙:人和人不一樣,我小時候沒穿過褲子,這怎麼一樣
    或許是由於在寫長篇小說中練就的寫人的本領,王安憶一些寫人記事的散文寫得頗為傳神。最近,她的散文集《今夜星光燦爛》,讓我讀得興趣盎然。王安憶現為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著有長篇小說《69屆初中生》、《長恨歌》、《桃之夭夭》、《天香》等,其中《長恨歌》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對這些經常謀面或通信的人,王安憶的記憶碎片,肯定不少,那如何選材,如何真實地反應一個人呢?雖是娓娓道來的隨筆,也可見王安憶的獨具匠心。她不著意寫故事,全無引人入勝的噱頭,但是文字同樣吸引讀者讀,因為她撲捉到人物的特別部分,將人物寫得獨一無二並可親可敬。
  • 賈平凹曾因《秦腔》獲茅盾文學獎,為何評論界對此書褒貶「冰火兩重...
    上世紀80年代,賈平凹小說多關涉農村生活,其短篇小說《滿月》於1978年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早陳忠實之《信任》一年;中篇小說《臘月·正月》與路遙的《驚心動魄》同獲第三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其前期小說受孫犁「荷花澱派」影響,多以委婉細膩、疏朗清新的抒情筆墨,描寫充盈著詩情畫意的山民生活與心靈,但少了些孫犁作品流露的憂鬱與激越相融合的韻致。給他帶來聲譽的,是反映家鄉生活謂之「商州系列」的小說。
  • 那些茅盾文學獎作品改編的影視劇,你都曉得幾個?
    那些茅盾文學獎作品改編的影視劇,你都曉得幾個?茅盾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根據茅盾先生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其中許多作品被改編為影視劇,下面就來盤點一下吧!
  • 文藝界李雪健李谷一路遙謝晉蔣子龍5人獲改革先鋒稱號
    包括:謳歌改革開放的歌唱家李谷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表演藝術家李雪健、「改革文學」作家的代表蔣子龍、助推思想解放、撥亂反正的電影藝術家謝晉、鼓舞億萬農村青年投身改革開放的優秀作家路遙。在這獲獎的5人中,有國家一級演員、表演藝術家兩位:74歲的李谷一和64歲的李雪健;作家兩位:路遙和蔣子龍;電影導演一位:謝晉老師。
  • 路遙文學獎遭批「文壇鬧劇」 回應:評選絕對公正
    中新網北京12月5日電(上官雲) 3日,曾一直飽受質疑的「路遙文學獎」在北京揭曉,作家閻真的《活著之上》獲獎。這一結果一時引得一片譁然,更有消息曝出《活著之上》是該獎秘書長蕭夏林在「最後一刻」(11月18日前後)發現並推薦給其他評委的。曾痛批「路遙文學獎」的著名學者肖鷹則拒絕對記者再談此事,只稱其為「醜態畢露的文壇鬧劇」。
  • 文化| 第七屆湖北文學獎揭曉,90後作家文壇嶄露頭角
    13日,湖北省作家協會公布了第七屆湖北文學獎獲獎名單。女作家張春瑩作品《開往宜水的火車》獲短篇小說獎,意味著90後作家開始在湖北文壇嶄露頭角。湖北文學獎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扶持的最重要文學獎項。省作協相關負責人介紹,第七屆湖北文學獎終評於今年12月6日結束,評委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最終評出長篇小說2部、中篇小說3篇、短篇小說2篇、詩歌集2部、散文集2部、報告文學1部(篇)、兒童文學1部(篇)、文學評論1部(篇)。
  • 第十六屆百花文學獎獲獎名單新鮮出爐
    往屆百花獎獲獎作品集歷時三個月緊張的評選,第十六屆百花文學獎於近日揭曉。從第一屆到第十五屆,歷經時事歲月的輾轉,《小說月報》和讀者一起見證和傳承了中國嚴肅文學的發展與力量。經過多方的精心策劃,今年6月份舉辦的第16屆百花文學獎全面升級,不但在獎項設置上增加了散文類大獎,更有形式多樣、豐富精彩的文學活動。
  • 茅盾文學獎:當「史詩敘事」遭遇快速刷新的時代
    作者:王彥      獲得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的陳忠實小說《白鹿原》被業界認為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經典著作。圖為根據原著改編的同名電影《白鹿原》劇照。  日前,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啟動了作品評選徵集,這將讀者的目光再次引向該項長篇小說的專屬表彰。
  • 「路遙文學獎」爭議聲中開評 獎金為99900元
    此前一直呼籲停辦該獎的路遙之女路茗茗,並未出現在昨天的活動現場。據高玉濤介紹,路遙文學獎由路遙文學獎研究中心主辦,評選對象為長篇現實主義作品,由專家評委組成的評委會將每兩個月進行一次小評,年終進行終評,以此推舉出當年的獲獎作品。他強調,「為了保證評獎的公正性,評委獨立寫評語,投票也是無記名進行。」去年1月8日,「路遙文學獎」在京宣告啟動,引起了路遙女兒路茗茗的質疑。
  • 《課間十分鐘》回憶作家路遙 還原其小說創作往事
    中新網1月5日電 周日晚,深圳衛視《課間十分鐘》第二季更新,本期節目講述了作家路遙的往事。路遙雕塑 節目組供圖作家路遙出生於陝北農村,他從小就堅信,要改變命運,只有通過努力。一經刊登,小說《人生》便立即引起了讀者的強烈反響和共鳴,並獲得第二屆全國中篇優秀小說獎。路遙也憑著《人生》踏入文壇。在成名的日子裡,路遙收穫了鮮花與掌聲。然而,他卻希望耳邊的喧囂儘快結束,他說:「小說《人生》發表後,我的生活完全亂了套」。他渴望重回安靜的創作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