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疑首屆路遙文學獎

2020-12-25 光明數字報

    「我不認識閻真,通過《當代》社長楊新嵐要了閻真手機,給閻真發簡訊要來《活著之上》足本,未說路遙文學獎事情,也不能說。我是要了兩天才要來。我想他不一定知道我是路遙文學獎評委和秘書長。在評選結果出來,新聞發布會之前,我給閻真發了一個祝賀他的《活著之上》獲得首屆路遙文學獎的簡訊,他回給的我的簡訊是四個字『我不知道』。」

    路遙文學獎去年12月3日揭曉以來,媒體給予了廣泛的報導,其中也有一些質疑和批判。有人質疑評獎方式,有人質疑作品。這都很正常。任何質疑和批判都會讓路遙文學獎評委會戒慎恐懼,深刻反省,激勵我們把路遙文學獎辦得更好。但是,就目前來看,這些質疑和批判實在稱不上真正的質疑和批判,只是外行的驚詫,屬於「莫名驚詫論」。他們未搞清楚什麼是文學獎,什麼是路遙文學獎,官方文學獎和民間的路遙文學獎有何區別。

    2014年12月10日,新民晚報發表記者樂夢融導語「《活著之上》發表僅半月就得獎 單行本尚未出版」、標題《路遙文學獎再度引發質疑》(下簡稱《質疑》)的述評文章,我大吃一驚。這篇文章導語和標題是關於路遙文學獎的,但整篇文章關於路遙文學獎的內容不多。這不多的內容卻錯誤連連。

    路遙文學獎是一個開放的文學獎,歡迎任何質疑和批判,也不怕任何質疑和批判。路遙文學獎歡迎質疑批判,但對於誤解質疑,對於莫名驚詫,對於批判攻擊,路遙文學獎評委會自然會做出回應。

    中國民間文學獎眾多,2013年發起的路遙文學獎絕非中國「首個民間文學獎」。在這之前有多個民間文學獎。1995年張承志獲得首屆「愛文文學獎」,當時中華讀書報給予過報導。不過,愛文文學獎好像辦了一次就銷聲匿跡了。2003年21世紀鼎鈞雙年文學獎設立,莫言的《檀香刑》和李洱的《花腔》獲第一屆獎,2005年格非的《人面桃花》、閻連科的《受活》和谷川俊太郎的《谷川俊太郎詩選》獲第二屆獎。這個獎辦了兩屆也告別了文壇。

    要說路遙文學獎是第一個有巨大爭議和影響力的民間的年度漢語文學大獎,倒是名副其實。

    需要告訴讀者的是,路遙文學獎從來沒有停止過前進的腳步,從未因「路遙家屬反對而一度擱淺」(《質疑》文)。路遙文學獎一開始,獎項繁雜,設置不夠專業,是一項不可能認真完成的任務,外界批評外行,路茗茗反對,都在情理之中。發起人高玉濤先生自己也承認這些問題,一直努力改進。2013年5月,老高邀請我來做路遙文學獎,徹底改革了原來方案,我自認使路遙文學獎成為一個職業化和專業化的年度現實主義長篇小說大獎。

    「《活著之上》發表僅半月,甚至連單行本還未及出版就或了獎,這連作者本人也沒想到,評選結果也自然要人不了解」,是記者樂夢融所謂的「路遙文學獎再度引發質疑」的根本原因。首屆路遙文學獎揭曉以來,就這個問題,新民晚報是第一個質疑者,確切地說,是第一個「莫名驚詫論」者。

    我們必須為樂夢融和新民晚報的讀者解驚釋詫。

    1

    路遙文學獎是一個年度現實主義長篇小說大獎,與發表和出版同步,評選當年長篇小說,每年一屆,每年獎勵一部作品。每年12月3日,路遙誕辰日公布獲獎結果,第二年3月舉行頒獎大會。如果沒有好作品,路遙文學獎寧缺毋濫,行使空缺權力。

    路遙文學獎是自主性文學獎,評委自己尋找作品審讀。路遙文學獎評獎以文學期刊發表作品為主,出版社直接出版的作品為輔。最後一期,少數未來得及閱讀的文學刊物和12月份出版的未來得及閱讀符合路遙文學獎條件的小說進入下一年度的評選。作品先發表後出版,以發表時間為準。

    路遙文學獎沒有作品申報制度,但不拒絕其他文學組織和個人,包括作家個人推薦作品。無論是誰,最後都是靠作品說話。

    中國純文學原創長篇小說的大本營在文學期刊,也是漢語原創精華所在。中國作家寫完長篇小說之後首先要找刊物發表,再說出版的事。中國文壇只有極少數著名作家寫完之後直接交出版社出版。當然,很多作家寫完之後沒有機會發表,很多作品發表後也無法出版。中國所有長篇小說評獎的時間範圍都是以發表時間為準,未發表過的則以出版時間為準。路遙文學獎密切關注直接出版的小說,也購買了不少直接出版的小說。不過,直接出版的小說,好的非常少。除非徵文,中國純文學長篇小說的評選作品幾乎都來自文學期刊發表作品,各種文學獎的獲獎作品、年度排行榜作品幾乎都來自文學刊物。有些作品是發表之後再出版,有時發表和出版同步,有些作品發表後根本沒有出版,甚至獲獎之後才獲得出版機會。這是文學界常識。

    中新社記者採訪我後寫稿,對《活著之上》未申報就獲獎非常驚詫,覺得路遙文學獎好像有什麼貓膩。很顯然,記者是以魯獎、茅獎的申報體制來看路遙文學獎的。

    為了保證文學獎的客觀性、科學性、準確性,路遙文學獎採取了3211的季度評選模式和4+1的年度評選模式。所謂3211模式,就是一審評委每個季度評選出3部作品,客觀寫出正反兩方面評語,提供給路遙文學獎評委會,評委會按排位順序推薦2部作品給二審評委,二審評委寫出兩部作品正反評語,推薦一部季度作品,評委會根據評審票數,評選1部作品作為路遙文學獎季度上榜作品。季度作品是年度路遙文學獎的核心候選作品。每個季度評審完成之後,路遙文學獎對媒體和社會發表一篇長篇小說評審公告。公告包括兩個方面內容,第一,本季度長篇小說發表情況和重要作品出版情況,即路遙文學獎閱讀報告;第二,季度評審報告,包括一審評委每人3部作品評語和二審2部作品評語,一審二審投票情況。

    所謂4+1年度評選模式即是,每個季度評選一次,一年四個季度評選四次,年終由一審二審評委組成的聯合終評委進行總評(終評),開放評選,評出路遙文學獎。一審二審評委獨立評審。除年終總評,評委平時不商議,不溝通,完全是評委個人通過郵箱獨立投票。

    為保證路遙文學獎的客觀公正,評獎不受幹擾,在評獎過程中,在最後獲獎結果出來之前,除非萬不得已(刊物發表作品有刪節,向作家要電子版足本),路遙文學獎評委會不會和所評作家聯繫。評選結果出來後,在向媒體公布之前,評委會以簡訊或者電話通知作家,向作家表達祝賀之意,然後和作家聯繫,商議頒獎事宜。

    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評選的客觀性、科學性、準確性,路遙文學獎評審時間是年度制。評委終年都在閱讀和評選。一審是從前一年十二月(新一年的第一文學期刊物大都在12月出版)開始,到第二年的十一月底結束。為了方便評審,我們把所有發表長篇小說的大型文學期刊直接訂到一審評委家裡。一審選出兩部作品之後,把作品快遞給二審評委和路遙文學獎觀察員。路遙文學獎評委辦公室幾乎訂了所有發表長篇小說的文學刊物,包括公安系統辦的《啄木鳥》,甚至連發表長篇小說的魯迅家鄉紹興的《野草》(所刊載作品基本上都發表和出版過)也沒漏下。2014年偶爾發表長篇小說的《西南軍事文學》、《黃河》、《都市》、《芒種》和《青年文學》,雖未發表像樣的長篇小說,我們都要及時到首都圖書館和國家圖書館查閱,以免有好作品遺漏。

    路遙文學獎由路遙文學獎國際研究中心主辦,評委會是正規常設機構,辦公室每天都有人值班。我也時常在辦公室上班。路遙文學獎評委會是中國第一個,恐怕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全日制的專職性的文學評獎機構。路遙文學獎按月給一審評委發工資,或者說評審費。一審評委一年的評審費將近5萬元。路遙文學獎一整年都在緊張的評選之中,而不是集中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品讀、評選。

    也許,這一模式是世界上最笨重最辛苦的評選模式。路遙文學獎之所以採取這種方式,就是為了能夠腳踏實地,從容科學,職業、專業,客觀公正地進行評選,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讀作品評獎和審美疲勞評獎。也只有這樣,路遙文學獎才能與眾不同,評出好作品,才會有未來。

    路遙文學獎是民間文學獎,只有文學一個核心利益,只認作品,不認人。路遙文學獎只有這樣評獎,才能逐步建立自己的文學權威。

    路遙文學獎有決心和信心創造漢語文學獎世界性的未來。

    剛剛辦了一屆的路遙文學獎,還很不成熟,還在摸索和探索之中,還需要監督批評。當然,路遙文學獎必須不斷地學習和提高,不斷地完善自己。

    2

    首屆路遙文學獎自2014年開始,凡在2014年發表作品,2014年11月之前出版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都在評選範圍之內。作品只要發表了,就進入路遙文學獎的評獎範圍,至於出版不出版單行本與路遙文學獎無關。刊物發表的是不是全本,路遙文學獎評委評審的是不是足本,路遙文學獎必須關心。路遙文學獎今年四次公告的一審二審作品,公告時作品都沒有出版,第二次公告的劉慶邦的《黃泥地》2015年才出版。作家作品發表別說半個月,即使10天,甚至一個星期,只要嚴格按照路遙文學獎的評獎程序,經過了一審二審客觀公正評選,最後獲獎,其合法性都沒問題。

    《活著之上》是路遙文學獎第四次公告勝選作品,經過了一審二審評委嚴格評選。在2014年第四次評審中,一審4個評委每人推薦三部作品,每人都推薦了《活著之上》,只是排序不一樣,5個二審評委有3人推薦了這部作品。年度總評中,《活著之上》獲得9個終評委5票支持。《活著之上》從發表到獲獎雖然只有半個月,但是她也直接包含了路遙文學獎評委一年的評審工作,她只是路遙文學獎2014年評選範圍內的最後幾部作品。她不是孤立地在半個月內獲獎的,而是在評委一年的評審工作的大海裡獲獎的。這與她發表多長時間沒有關係,更與她出版不出版單行本沒有聯繫。

    《活著之上》發表半月之後獲獎,這是作品實力使然,是作家之幸運,而非其他。

    如果沒有閻真的《活著之上》,路遙文學獎首屆獲獎作品就是劉慶邦的《黃泥地》了。《黃泥地》計劃2015年出版,難道《黃泥地》獲獎就非法了?

    每年《當代》、《當代-長篇小說選刊》、《十月》、《十月-長篇小說》、《收穫》最後一期的長篇小說,是一審評委必看作品。2014年第六期《當代-長篇小說選刊》和《十月-長篇小說》在12月出版。因為時間來不及,在十一月初,我們向兩大刊物主編社長要了電子版。2014年第六期《當代-長篇小說選刊》上面史生榮的《教授之死》獲得兩個一審評委推薦。

    2014年11月初,一個評委告訴我,《收穫》第六期有閻真的長篇小說,小說名字不知道。閻真創作嚴肅,五年一部小說,之前有《滄浪之水》聞名文壇,我對閻真有所期待。《收穫》到北京報刊亭時間一般是單月17日,訂閱到辦公室時間在20號左右,另一評委訂閱的到手的時間是25號。因時間緊迫,我11月17日就上街買,18號才買到,買到之後還沒看,馬上給幾個一審評委打電話,讓他們到街上去買,他們沒有買到,我馬上到街上又買了3本《收穫》,快遞給評委。我日夜讀完《活著之上》之後,感覺不錯,也明顯感覺不是全文,但《收穫》文末未註明。我上網查,發現這部小說早有報導,有27萬多字,《收穫》刪了差不多10萬字。我不認識閻真,通過《當代》社長楊新嵐要了閻真手機,給閻真發簡訊要來《活著之上》足本。我一一核對刪節章節之後,發給一審二審評委,要求看全本。雖然《收穫》發表的刪節本相對獨立完整,畢竟與全本相差15章,無論作為第四次公告作品,還是有可能獲獎的作品,評委必須讀全本。

    時間是緊張的。大部分評委按正常時間完成了最後一次(9—12月)即第四次的評審。只有一位二審評委,在12月2號午夜才寫完《活著之上》的評語。不過,這不影響第二天的終評。

    《活著之上》不是評審截至日期之前的最後一部作品。在這之後,我還看了第六期《江南》上嵇亦工的《狂犬病》和第六期《紅巖》上馬步升的《亂世兄弟》等長篇小說。2014年文學期刊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則是2014年《芙蓉》第六期寫農會運動的莫美的《楊柳故事》。

    作者閻真對自己獲獎沒想到,這很正常。這顯示了路遙文學獎的獨立和公正。我和閻真簡訊聯繫要電子版全本,未說路遙文學獎事情,也不能說。我是要了兩天才要來。我想他不一定知道我是路遙文學獎評委和秘書長。在評選結果出來,新聞發布會之前,我給閻真發了一個祝賀他的《活著之上》獲得首屆路遙文學獎的簡訊,他回給我的簡訊是四個字「我不知道」。路遙文學獎為了捍衛自己的獨立和公正,時刻與作家保持距離。

    在路遙文學獎2014年第一次公告之前,上海作家程小瑩的《女紅》在《小說界》發表的是刪節本,我們被迫向程小瑩要電子版,他說路遙文學獎沒有官方批准,沒有給我們。事後,還說我們評他的刪節本不專業。在這之前,程小瑩是誰,是男是女,路遙文學獎9個評委沒有一個人知道,連聽說都沒聽說過。我們選擇他,看的是作品。我們選擇她,未等她後來出版,也是路遙文學獎每一次評選時間的限制。當然,我們這樣做也是有問題的。不過,程小瑩的《女紅》的寫作路數一看就知道,看不看全本不是很重要。再加上是初選,最後我們冒險選擇了她。

    3

    法國的龔古爾文學獎,早就不是大家心目中那個偉大的法國文學獎了。很久以來,龔古爾文學獎因為被少數書商、評委和出版社壟斷,輪流坐莊,黑幕重重,影響力銳減,幾乎破產。媒體再拿破敗龔古爾文學獎說權威和公正可要小心了。

    新民晚報對路遙文學獎的莫名驚詫是嚴重的誤解和不了解,是對文學獎,尤其是對路遙文學獎不了解,甚至說是外行。現在,這篇文章被各大網站轉載,其導語和標題不斷被網絡使用,不少文章在網上的標題就直接使用這篇文章的導語做標題了。例如上海財經作家周俊生在去年12月14日南方都市報發表的《路遙文學獎太任性》的文章,在各大網站的標題則成為《路遙文學獎惹爭議獲獎小說單行本未出版》。

    路遙文學獎評的是發表的《活著之上》,評委看的是足本的電子版的《活著之上》,無需看單行本,更與出版不出版單行本無關。希望這麼說完,大家能夠清楚,能夠了解路遙文學獎和首屆路遙文學獎的真相。

相關焦點

  • 首屆路遙文學獎在爭議中揭曉 閻真得獎後大呼"太意外了"
    閻真獲首屆路遙文學獎 (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12月4日電  (陳苑)12月3日是著名作家路遙誕辰65周年,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以路遙名字命名的民間文學獎「路遙文學獎」終於公布了首屆獲獎名單與我們熟悉的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相比,路遙文學獎自發起就備受爭議,甚至路遙的獨女路茗茗至今未同意設立此獎項。 爭議:作家學者對此獎提出質疑 「路遙文學獎」系由民間發起的純文學公益獎項,於2013年1月8日在京宣布啟動,主要發起人為高玉濤、高為華。獎金全部來源於社會募捐。 在啟動後,該獎引發了諸多爭議。
  • 首屆路遙文學獎面臨難產 許多名家名作"不夠資格"
    原標題:首屆路遙文學獎面臨難產 許多名家名作"不夠資格"   本報訊(記者陳夢溪)今天是著名作家路遙逝世22周年紀念日,以路遙名字命名的民間文學獎「路遙文學獎」將於下月3日路遙生日時公布最終結果,但北京晚報記者了解到,這一文學獎初評並不順利,對於許多名家名作給出的結果竟然是「不夠資格」,路遙文學獎秘書長蕭夏林給出的解釋是今年「缺少像樣的好作品」,路獎首次評獎就將面臨難產。
  • 路遙文學獎獎金或增加到20萬 增加終審評委數量
    昨日上午10點,路遙文學獎獲獎作家閻真到西北大學文學院講座,據悉這也是首屆路遙文學獎文學周陝北行的壓軸活動。從4月4日起路遙文學獎組委會和獲獎作家閻真、著名文學批評家李建軍等一行到延安文匯山為路遙獻花掃墓,參觀路遙文學館,到路遙家鄉清澗參觀路遙故居等。  閻真:我和路遙一樣,寫的小說與生活沒什麼距離  著名作家閻真是首屆路遙文學獎獲獎者、中南大學文學院的副院長,昨天他在西北大學文學院以《活著之上與中國大學》為題發表了演講。
  • 路遙文學獎遭質疑 發起者:不會停下來
    路遙文學獎:未完的爭議  近日,在爭議聲中,由高玉濤、高為華聯合發起的「路遙文學獎」在北京正式宣布開評。兩天後,路遙女兒路茗茗委託律師向高玉濤、高為華發送了律師函,公開表示「不同意目前設立此獎項」。對此,高玉濤對記者表示,路遙文學獎不會因為一封律師函就停下來,「我們還是正常應對,照常進行」。
  • 「路遙文學獎」爭議聲中開評 獎金為99900元
    此前一直呼籲停辦該獎的路遙之女路茗茗,並未出現在昨天的活動現場。據高玉濤介紹,路遙文學獎由路遙文學獎研究中心主辦,評選對象為長篇現實主義作品,由專家評委組成的評委會將每兩個月進行一次小評,年終進行終評,以此推舉出當年的獲獎作品。他強調,「為了保證評獎的公正性,評委獨立寫評語,投票也是無記名進行。」去年1月8日,「路遙文學獎」在京宣告啟動,引起了路遙女兒路茗茗的質疑。
  • 路遙文學獎再度引發質疑
    原標題:路遙文學獎再度引發質疑  又到了年末盤點時段。回顧2014年中國文壇,可以留下聲名的作品寥寥,紛紛擾擾的文學獎爭議卻幾乎貫穿全年。陷入「跑獎」傳聞的魯迅文學獎、因技術環節差錯險被撤銷的老舍文學獎、遭遇信任危機的路遙文學獎……多個因獎而起的紛爭見諸報端。本該鼓勵作家觸摸生活、探索靈魂的文學獎評選,文學本身的力量在其中起了多大的作用?獲獎作品又有多沉的分量?作家與讀者心中的問號不解,名聲再大的文學獎都難以維繫公信力。
  • 路遙文學獎遭批「文壇鬧劇」 回應:評選絕對公正
    中新網北京12月5日電(上官雲) 3日,曾一直飽受質疑的「路遙文學獎」在北京揭曉,作家閻真的《活著之上》獲獎。這一結果一時引得一片譁然,更有消息曝出《活著之上》是該獎秘書長蕭夏林在「最後一刻」(11月18日前後)發現並推薦給其他評委的。曾痛批「路遙文學獎」的著名學者肖鷹則拒絕對記者再談此事,只稱其為「醜態畢露的文壇鬧劇」。
  • 《平凡的世界》獲得茅盾文學獎,路遙:「日他媽的文學」
    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概括路遙的一生,那就是——貧窮。上初中時,他交不起每月四五塊錢的夥食費,有時甚至連五分錢的清水煮蘿蔔也吃不起。他常常餓得發瘋,絕望,飛奔至野外找野雀蛋和能吃的野生果子和植物,這種刻骨銘心的飢餓感和匱乏感,像一個巨大的黑洞,需要餘生用超乎想像的能量去滿足和填補。《路遙傳》的作者厚夫說,"這種飢餓感是尾隨路遙一輩子的老狼。"
  • 方方長篇小說《軟埋》獲第三屆「路遙文學獎」
    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記者白瀛)第三屆「路遙文學獎」23日在京揭曉。湖北省作家協會主席方方的長篇小說《軟埋》獲獎。  《軟埋》講述了一個女人命運的故事。四五十年之間,主人公從一個鄉紳的兒媳成為一個勤勉慈愛的保姆,從一個失憶的女人變成一個沉溺於往事卻沒有了知覺的植物人。
  • 國內文學獎被臭批:黑幕泛濫 沒含金量
    多個文學獎評選都存在獎項太多、缺少好作品、評委缺乏權威性等問題,這不禁讓人發問:「能走點心嗎?」現狀尷尬:文學獎多 含金量卻不高雖然近一年各文學獎遇到各種情況,但文學獎依舊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據了解,中國各項文學獎名目繁多,除了知曉度比較高的國內四大文學獎——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老舍文學獎和曹禺戲劇文學獎,還有各個地方的文學獎多如牛毛。近兩年,冠以名人頭銜的文學獎越來越多,其中報刊、協會、高校、網站設立的獎項更是不勝枚舉。據記者了解,除了最新頒發的茅盾文學獎質疑聲較小,打著名人招牌的文學獎多是飽受質疑。
  • 首屆「中國校園文學獎」在京頒獎
    8月10日,由中國校園文學雜誌社主辦的首屆「中國校園文學獎」頒獎儀式在京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高洪波,中國作協副主席張抗抗及梁衡、李軍、陳曉明、徐坤、李曉東、梁飛、袁愛俊、滕淑玲、張亞麗等專家學者和主辦方代表與會。
  • 「首屆中國校園文學獎」在京設立
    為推動中國校園文學的健康發展,3月23日,中國作家協會下屬的《中國校園文學》雜誌聯合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在京舉辦「中國校園文學高峰論壇暨『首屆中國校園文學獎』啟動儀式」。  中國作協副主席、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高洪波認為,中國校園文學高峰論壇暨「中國校園文學獎」的啟動,充分體現了新時代的新氣象和新作為。  人大附中校長、教育家翟小寧論述了閱讀與語文教學甚至青年時期學生成長的關係,提出中小學生需要名著和經典來做自己人生的底色。在他看來,中國校園文學高峰論壇和由此開啟的首屆中國校園文學獎,是一次引領高尚文化、發現文學人才的活動。
  • 首屆汨羅江文學獎評獎圓滿收官 結果一周內公示
    首屆汨羅江文學獎現代詩歌終評和文學獎終評結果在北京通報。紅網時刻嶽陽11月21日訊(記者 歐陽林 楊志)11月21日,記者從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組委會獲悉,首屆汨羅江文學獎現代詩歌終評和文學獎終評結果在北京通報,獲獎作品經查重核實後,將在一周內公示。
  • 首屆「青稞文學獎」獲獎篇目出爐 阿來《雲中記》獲得榮譽獎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12月10日,首屆「青稞文學獎」獲獎篇目正式出爐!產生獲獎作品7部(篇),其中長篇小說獎1部、中篇小說獎4部、影視劇本獎1部、榮譽獎1部。根據雙方籤訂的合作協議要求,《民族文學》雜誌社作為學術支持單位,受州人民政府委託面向全國組織「青稞文學獎」的有獎徵文活動,制定了《「青稞文學獎」評獎條例》,設立長篇小說獎1部、中篇小說獎和影視劇本獎5部;首屆增設榮譽獎,以獎掖徵稿時間範圍內已獲得過重要獎項的優秀作品。
  • 那些茅盾文學獎作品改編的影視劇,你都曉得幾個?
    那些茅盾文學獎作品改編的影視劇,你都曉得幾個?茅盾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根據茅盾先生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其中許多作品被改編為影視劇,下面就來盤點一下吧!
  • 路遙:日他媽的文學​
    路遙死後,潘石屹有一天突然跑去延安大學看路遙的墓地,墓地的簡陋和破爛讓潘石屹含淚沉默了許久。臨走之前,他給延安大學的校長留下100000元和一句話:「幫我修繕下路遙的墓吧,他那麼偉大,不該如此。」去世三個月前,因為窮,路遙在病床前無奈地籤下了離婚協議書。去世前兩個月,路遙淚流滿面地感嘆:「我那老婆怎就跑了呀!」
  • 路遙的二弟:路遙的乳名叫「wei」,具體啥意思,我至今都不知道
    一、《平凡的世界》和路遙1991年3月,一部百萬字的城鄉題材小說獲得了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在陝北高原乃至全國各地都瞬間引起了轟動。很多人從這本書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很多人從這本書中受到激勵。如今,30多年過去了,這本書仍然是各大高校圖書館借閱榜冠軍,從未被超越。這本書就是《平凡的世界》。
  • 繼路遙、陳忠實、賈平凹後,又一陝西作家得茅盾文學獎
    所以今年茅盾文學獎的5部作品尤為讓人關注!作家陳彥這也是繼:「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的路遙《平凡的世界》;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的陳忠實《白鹿原》;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的賈平凹《秦腔》」後又一次文學陝軍的出現!曾創作《遲開的玫瑰》《大樹西遷》《西京故事》等戲劇作品數十部,三次獲"曹禺戲劇文學獎""文華編劇獎"。
  • 真實的路遙與真實的《平凡的世界》
    「兒子上大學前靠家裡,上大學後靠的是林達,林達是北京人,家裡境況好,在經濟上給了兒子很多接濟,就連背到學校裡去的被子和褥子,都是林達給準備的。」路遙的養母李桂英老人說。路遙的《人生》在全國獲獎了,但他到北京領獎的路費還是給四弟王天樂(當時《陝西日報》記者)借的。路遙曾與朋友說過,《平凡的世界》那點稿費,還不夠他那幾年抽菸的錢。茅盾文學獎的獎金除了應酬文學界的朋友,就是還債。
  • 路遙病入膏肓沒錢看病,卻被妻子要求離婚,網友:可以理解
    《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這本小說又一次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很多人都說這本書看過與沒看過的人,對待人生的態度有天壤之別。茅盾文學獎得住沒錢看病,42歲離世但這樣改變了許多人一生的史詩級巨著,卻無法改變作者的一生。相必大家都會想,這樣一個帶著無數獎項和光環的人,一定過著衣食豐足家庭美滿的生活。但是這樣一個寫了一部如此不平凡作品的路遙卻終究沒能走出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