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日他媽的文學​

2020-12-23 山西商人網

1992年寒冬,窮了一輩子的路遙死了,年僅42歲,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獲獎無數的他唯一的遺產竟然是10000多元的借條。

路遙死後,潘石屹有一天突然跑去延安大學看路遙的墓地,墓地的簡陋和破爛讓潘石屹含淚沉默了許久。

臨走之前,他給延安大學的校長留下100000元和一句話:「幫我修繕下路遙的墓吧,他那麼偉大,不該如此。」

去世三個月前,因為窮,路遙在病床前無奈地籤下了離婚協議書。去世前兩個月,路遙淚流滿面地感嘆:「我那老婆怎就跑了呀!」「等我出院以後,我先回王家堡老家,讓我媽把我餵上一個月。我媽做的飯好吃,一個月就把我餵胖了。」

病危期間,路遙念念不忘中學時,因為飢餓偷吃西紅柿的事。去世前三四天,路遙對去看望他的人說:「我這十幾年,吃的是豬狗食,幹的是牛馬活。」

去世前一兩天,路遙仍對生命充滿嚮往:「生活太殘酷了,我一定要站起來……」臨去世的那一刻,路遙痛苦地在病床上縮成一團,嘴裡卻是呼喊著:「爸爸媽媽還是離不得,爸媽親著哩……」

路遙出生在陝北農村,他的家是那塊貧瘠土地上的赤貧。為了能混口飯吃,路遙很小就被過繼給了大伯。那天,父親送他去大伯家時,用身上僅有的一毛錢給他買了一碗油茶。

路遙問,您怎麼不喝?父親說,你喝吧,我不喜歡喝。說完便背過去偷偷抹眼淚。

讀書時,好多同學在褲口袋裡裝上幾個鋼鏰,走路時叮噹作響神氣極了。一個子都沒有的路遙,偷偷在兜裡裝上螺絲釘,用螺絲釘的叮噹響維護著自己可憐的自尊。

童年被父母送人,青年時被初戀拋棄,臨死前被迫離婚。路遙的一生,是苦難的一生,開頭、過程和結尾都很慘!

但在苦難中間,路遙靠自己堅強的毅力和才華,抒寫了波瀾壯闊的詩篇,升華了自己的人生,影響了無數人!

為了寫好《平凡的世界》,他翻遍了十年來的《人民日報》,一直翻到指紋都被磨沒了,還用手掌接著翻。為了寫好煤礦工人的世界,他下煤礦體驗生活,用大筐背煤,越累越好,他要求自己必須寫出真情實感。

傾注了路遙全身心血的《平凡的世界》,在1991年斬獲中國文學最高獎——矛盾文學獎。可諷刺的是,他連去領獎的路費都沒有。

借錢給他的四弟勸他不要再中獎了,因為獎金根本就管不住來回的花銷,更別說管住寫書時的煙錢。終於湊齊路費的路遙上京領獎,上火車前,只吐了一句話:「日他媽的文學」!

路遙在生前無數次想放棄寫作,因為碼字沒有辦法養家。

寫完《平凡的世界》3後,他把鋼筆扔出窗外,發誓再不寫作。隔天,又跑出去撿了回來。

在他死後15年,摯友賈平凹,寫文追悼:他是一個優秀的作家,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是一個氣度磅礴的人。但他更是夸父,倒在乾渴的路上。

有人說,路遙如果不是早死,最有可能問鼎諾貝爾文學獎。作家高建群說:一個作家去世20年,人們還在熱烈地懷念他,還在談論他的作品,這是對作家最高的獎勵和榮譽。

《故事裡的中國》說:路遙用生命最後的6年時間,捨身獻上的《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也是一部盪氣迴腸的生命交響曲。

一直到今天,30多年過去了,《平凡的世界》依然是各大高校借閱量最大的圖書。為什麼?因為有太多太多的人,在孫少安、孫少平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路遙給一切卑微的人帶來了希望、勇氣和光亮!

《平凡的世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累計銷量就已近2000萬冊,如今還以每年300萬冊的銷量遞增。馬雲說,在他艱難創業的時候,是《平凡的世界》改變了他,讓他意識到,只要不放棄,就會有希望。

潘石屹讀了7遍,他說:「每一次的人生低谷,覺得這個坎過不去了,我都要拿起來讀一遍,以至於每個細節都記得很清楚。」

生活不易,生命本多磨難。惟有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

相關焦點

  • 《平凡的世界》獲得茅盾文學獎,路遙:「日他媽的文學」
    《路遙傳》作者厚夫說:路遙的人生就是一部不斷奮鬥的傳奇人生,他是眾多草根階層通過個人奮鬥改變自身命運的典範。賈平凹說:"他是一個優秀的作家,他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個氣勢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乾渴的路上。"
  • 路遙的二弟:路遙的乳名叫「wei」,具體啥意思,我至今都不知道
    路遙是家中長子,公元1949年12月2日,新中國成立不久,路遙便出生,在那個時代,醫療衛生條件並不發達,生孩子是女人的鬼門關,尤其是頭一胎。因此,早在幾天前,路遙的爺爺奶奶就從170裡以外的延川縣趕了回來,守在兒媳婦身邊。幸運的是,路遙的母親馬芝蘭身體強壯,平時又有大量的田間勞作,因此生下路遙時並沒有遇到什麼風險。
  • 路遙死前對賈平凹說了一句話,讓賈平凹躲在無人角落裡痛哭不已
    當時路遙已經是肝病晚期,他疼的話都說不出來,但是看到老朋友來探望他,他還是掙扎著對賈平凹說:看我這熊樣,你要引以為戒,多用心啊。換做是我,我也會為痛哭,因為路遙的一生實在是太苦了!!!因為養不活八個子女,7歲那年路遙被過繼給了大伯。
  • 真實的路遙與真實的《平凡的世界》
    其作品展現出奮鬥不息的昂揚鬥志曾經感染了無數讀者心靈,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年走向了自己的人生徵程。可路遙的一生經歷了許多常人難以想像的鬱悶、痛苦和煎熬,以至於他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去完成《平凡的世界》這部長篇小說。讓我們走近路遙,一起去感悟他平凡而又悲壯的人生旅程、透視其鮮為人知而又跌蕩起伏的內心世界。
  • 路遙:如何寫一部失敗的長篇
    1983年,他通過報告文學作家、時任《文藝報》編輯的李炳銀向路遙約稿,與路遙取得聯繫。1986年謝望新到西安組稿,在他住的金花酒店見到路遙,路遙是帶著《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去的。編輯經驗豐富的謝望新感到稿子的分量,埋頭三天將稿子讀完,給予了肯定的評價,並約定下半部交稿時間。
  • 釋疑首屆路遙文學獎
    在評選結果出來,新聞發布會之前,我給閻真發了一個祝賀他的《活著之上》獲得首屆路遙文學獎的簡訊,他回給的我的簡訊是四個字『我不知道』。」    路遙文學獎去年12月3日揭曉以來,媒體給予了廣泛的報導,其中也有一些質疑和批判。有人質疑評獎方式,有人質疑作品。這都很正常。任何質疑和批判都會讓路遙文學獎評委會戒慎恐懼,深刻反省,激勵我們把路遙文學獎辦得更好。
  • 路遙:食堂甲乙丙三等菜,孫少平只敢喝湯,寫到此處,我潸然淚下
    路遙出生於1949年12月3日,新中國成立之初,陝北百廢待興,他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不識字,靠身體和汗水養活全家。但在三間土窯裡,路遙一家卻擠著10個人,三個女兒,五個兒子,再加上他們老兩口。路遙曾回憶說:我的父親只有一米五的身高,他每天辛苦勞作,從來沒有停止過,但我們家的生活一直非常困難,經常揭不開鍋。
  • 作文素材:路遙的人生就是一部不斷奮鬥的傳奇人生
    路遙再次因為「白振基」案,先後被北師大和陝西師大中文系拒絕。在延川縣文教局和縣委的努力下,重新核查此案,證明白振基在4月18日早上已死亡,與路遙無關。1973年秋,路遙得以推遲一周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他個頭不高,看著敦實厚道。
  • 【原創】路遙故裡行
    站在路遙墓地西望,能清清楚楚地看見山下的延安大學、蜿蜒而去的延河和逶迤無盡的山峰,這就是路遙生前無限眷戀的陝北高原。路遙的生、死、愛、憎、迷茫、痛苦、成功、喜悅,路遙筆下的生動鮮活、跌宕起伏、驚心動魄、生離死別,無不和這裡的山山水水息息相關……離開路遙墓地的時間到了。我從背包裡掏出了兩個饅頭和半盒香菸,放在了路遙墓堆前的小小供臺上。路遙生前嗜煙如命。生活極其簡單,常常一個饅頭當飯。
  • 窮困潦倒了一生,《平凡的世界》原作者路遙之謎:田曉霞之死
    時下,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的熱播,讓路遙重回了公眾的視野,也讓很多人再次議論三十多年前路遙留下的命題。毫不誇張地說,路遙影響了一代人。同為陝西作家,當時還是文藝青年的陳忠實,做著簡單而遙遠的文學夢。這並非路遙的話,而是引用自《創業史》,一部足夠「紅色」的經典小說。這可視為路遙有「紅色」基因的佐證。後面,路遙在我的記憶裡消失,直到大學後,在那個還迷戀小說的年紀,我一口氣看完了電子版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直到那時,我才真正進入路遙的世界。
  • 白描:什麼是路遙精神?
    路遙(1949—1992)今年是路遙誕辰70周年,最近連續有幾個會議紀念路遙,好像進入了「路遙年」。路遙是一個說不盡的話題。我們紀念路遙,首先要搞清路遙的精神是什麼,路遙最不平凡的是什麼。這種基因保留在路遙身上,但他不同於一般農民的是,天旱沒雨了,他不會看著禾苗枯死,他一定會一瓢一瓢地澆水,千方百計也要把苗兒澆活,在絕境中也要趟出一條路子來。這就是路遙。現在學界評論界很是肯定路遙的現實主義寫作,把他看作堅持現實主義文學創作道路的典範,也有不少文學理論家研究、闡釋路遙現實主義寫作的方法和特色。
  • 秦腔現代劇《路遙的世界》弘揚奉獻精神
    原標題:秦腔現代劇《路遙的世界》弘揚奉獻精神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記者張漫子)在路遙71周年誕辰之際,陝西省戲曲研究院新編秦腔現代劇《路遙的世界》7日晚亮相北京梅蘭芳大劇院,致敬中國當代現實主義作家路遙,弘揚路遙奮鬥精神。
  • 路遙文學獎遭質疑 發起者:不會停下來
    路遙去世三年後,1995年《女友》雜誌社和一個文化公司做了「路遙青年文學獎」,只搞了三四屆,就因為各種原因停下來了。後來我想辦這個獎,具體提出來是在2012年底。  記者:具體是怎樣的?  高玉濤:2012年12月1日,我們在魯迅文學院舉行了路遙去世20周年紀念活動,以及紀念路遙名家書畫作品展。
  • 秦腔現代劇《路遙的世界》亮相北京梅蘭芳大劇院
    央廣網西安12月8日消息(記者溫超 通訊員蘇淵博)為致敬中國當代現實主義作家路遙,弘揚路遙改革奮鬥精神,在路遙誕辰71周年之際,陝西省戲曲研究院新編秦腔現代劇《路遙的世界》晉京匯報演出,於12月7、8日晚亮相北京梅蘭芳大劇院。當晚,北京文藝界專家及相關領導出席並觀看了演出。
  • 戲劇名家講故事:與柳青、路遙的不解之緣
    原標題:我與柳青、路遙的不解之緣   同樣,1987年的歲末,當我第一次見到路遙時,也沒想到日後會寫一部話劇《路遙》。那段日子,路遙臨時住在陝西省作協大院裡的一間老舊平房裡寫作。我進去時,屋裡光線很暗,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煤煙味,路遙貓著腰背對門口,正在給取暖用的爐子裡添煤,他可能給嗆著了,不停地咳嗽。   雖是初見,但畢竟同行,打過招呼後就像老熟人似的。
  • 路遙病危時刻,髮妻逼他籤下離婚協議書,路遙弟弟卻表示理解
    1992年,路遙因病住院,生病垂危。正當大家都在感嘆天妒英才時,路遙二十年的髮妻林達卻在他病危時刻遞上了離婚協議書。路遙籤上名字後,看著妻子決絕的背影,流下了淚水。林達的確夠決絕,「逼迫」路遙籤下離婚協議後,連13歲的女兒都不管就獨自回到了北京,當時,所有人都在罵林達狠心,但卻沒人想到她已經為路遙付出了十幾年的光陰。19歲那年,路遙失去了一份看似體面的工作,初戀女友也離他而去。
  • 路遙文學獎遭批「文壇鬧劇」 回應:評選絕對公正
    中新網北京12月5日電(上官雲) 3日,曾一直飽受質疑的「路遙文學獎」在北京揭曉,作家閻真的《活著之上》獲獎。這一結果一時引得一片譁然,更有消息曝出《活著之上》是該獎秘書長蕭夏林在「最後一刻」(11月18日前後)發現並推薦給其他評委的。曾痛批「路遙文學獎」的著名學者肖鷹則拒絕對記者再談此事,只稱其為「醜態畢露的文壇鬧劇」。
  • 紀念路遙誕辰71周年 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夏明勤)為致敬中國當代現實主義作家路遙,弘揚路遙改革奮鬥精神,在路遙誕辰71周年之際,陝西省戲曲研究院新編秦腔現代劇《路遙的世界》晉京匯報演出,12月7、8日晚亮相北京梅蘭芳大劇院。北京有關領導、文藝界專家學者及觀眾觀看了演出。
  • 路遙的初戀情人是北京知青 生命最後仍懷念此人
    她說她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寫路遙的紀念文章中能不能不寫她與路遙戀愛這件事情?「我說,這是路遙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須寫到。她說,儘量淡化。我理解她的心情。於是,我在文章中隱去她的真實名字,化名『林瓊』。」曹谷溪說。  曹谷溪笑著對我說:「寫路遙的戀情,有這麼一段,我問:路遙,你和林瓊親口來沒?路遙說:沒。我說:瓷腦!瓷腦,是陝西話,就是對著瓷器說話,沒反應,憨。
  • 「路遙文學獎」爭議聲中開評 獎金為99900元
    此前一直呼籲停辦該獎的路遙之女路茗茗,並未出現在昨天的活動現場。據高玉濤介紹,路遙文學獎由路遙文學獎研究中心主辦,評選對象為長篇現實主義作品,由專家評委組成的評委會將每兩個月進行一次小評,年終進行終評,以此推舉出當年的獲獎作品。他強調,「為了保證評獎的公正性,評委獨立寫評語,投票也是無記名進行。」去年1月8日,「路遙文學獎」在京宣告啟動,引起了路遙女兒路茗茗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