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中國校園文學的健康發展,3月23日,中國作家協會下屬的《中國校園文學》雜誌聯合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在京舉辦「中國校園文學高峰論壇暨『首屆中國校園文學獎』啟動儀式」。
中國作協副主席、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高洪波認為,中國校園文學高峰論壇暨「中國校園文學獎」的啟動,充分體現了新時代的新氣象和新作為。
人大附中校長、教育家翟小寧論述了閱讀與語文教學甚至青年時期學生成長的關係,提出中小學生需要名著和經典來做自己人生的底色。在他看來,中國校園文學高峰論壇和由此開啟的首屆中國校園文學獎,是一次引領高尚文化、發現文學人才的活動。
《中國校園文學》雜誌正式創刊於1989年,是一本在全國中小學中影響廣泛的文學期刊。雜誌主編張亞麗表示,論壇和大賽組委會將依靠中國作家協會豐厚的文學資源和專家優勢,打造高規格、持續性的校園文學品牌活動。
應邀出席活動的著名作家梁曉聲回顧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起,許多領導人、教育家、文藝家和校園文學創作、校園刊物發展的緊密關聯,論述了學生課外閱讀和寫作的不可或缺性,同時對《中國校園文學》2018年的改版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鼓勵,認為不論從裝幀形式還是欄目內容上,都更加具有活力,更加親近學生和校園。著名作家劉慶邦回顧了自己青少年時期條件艱苦下的閱讀與寫作往事,提醒大家在如今條件大大改善、刊物種類豐富的情況下,閱讀面臨的三個挑戰:選擇、熱愛、耐心。怎樣選擇具有高級審美趣味的讀物、如何持續保持閱讀的熱情,碎片化淺閱讀環境裡如何葆有持久的耐心,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注意的。
據介紹,首屆中國校園文學獎下設文學專家組、教育專家組、新聞專家組。共設置學生組、教師組、校長組、文學社團組和作家組5個組別,其中學生組獎項面向全國中小學生徵文,最終的獲獎作品有望在《中國校園文學》雜誌上刊登並結集出版,特別優秀的獲獎者將被推薦給國內外一流大學。
附:首屆中國校園文學獎章程
一、獎項設置及作品要求:
1、學生組。徵稿對象為全國中小學生(含職業高中、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等),所選作品須為三年內已發表或未發表的原創校園文學作品,題材和體裁不限,鼓勵反應校園生活和青春成長的優秀原創作品。
2、教師組。徵文對象為全國中小學在職教師(含職業高中、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等),所選作品須為三年內已發表或未發表的原創校園文學作品。
3、校長組。針對在語文教育實踐過程中創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積極鼓勵和支持校園文學發展的全國中小學校長。徵文為報告,標題自擬,字數不少於2000字。
4、文學社團組。評選活動面向全國中小學文學社團(含職業高中、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等),充分展現當代學生的青春文採,表彰和宣傳一批有責任心、有進取精神、有突出成就的優秀學生社團。此組分別設置優秀社團獎和指導老師獎。
5、作家組。徵稿對象為18歲以上且高中畢業的人群,獎掖和扶持在校園文學領域有所建樹和貢獻的作家。所選作品須為三年內已發表或未發表的原創校園文學作品。
二、參賽方式:
大賽本著自願參加的原則,不收取任何參賽費。
1、在校學生和成人作者可自行投稿,紙質稿請寄至北京市朝陽區農展館南裡10號中國校園文學雜誌社編輯部,郵編:100125;電子稿請發至郵箱 zgxywxj@163.com。
2、學校、教育局或其他文學文化單位可組織學生團體參賽,具體方式請與雜誌社編輯部聯繫,諮詢電話:010-65389951 65389815。
3、請自留底稿,限於人力,參賽稿件一律不退。
三、大賽進程:
1、2018年3月,在北京舉辦新聞發布會,宣布啟動大賽事宜,同時以大賽組委會名義發布大賽徵稿啟事。徵稿截止到2018年5月31日。
2、2018年6月上旬,大賽組委會組織初評,以1:5的比例評選出各個獎項入圍作品。
3、2018年6月下旬,大賽組委會組織專家複評,並公布進入決賽的學生組名單;同時組織專家委員會,評選出教師組、校長組、文學社團組、作家組獲獎名單(暫不公布)。
4、2018年7月下旬,入圍決賽的學生組參賽者赴北京參加現場決賽。決賽採取統一命題現場作文,大賽組委會將組織陣容強大的專家評委團評審。結果公布後,各個獎項將舉行現場頒獎典禮。
本次大賽獲獎作品將有機會在《中國校園文學》上刊登並結集出版,特別優秀的獲獎者將被推薦給國內外一流大學。
中國校園文學雜誌社
201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