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校園文學獎」在京設立

2020-12-15 新華網客戶端

  為推動中國校園文學的健康發展,3月23日,中國作家協會下屬的《中國校園文學》雜誌聯合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在京舉辦「中國校園文學高峰論壇暨『首屆中國校園文學獎』啟動儀式」。

  中國作協副主席、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高洪波認為,中國校園文學高峰論壇暨「中國校園文學獎」的啟動,充分體現了新時代的新氣象和新作為。

  人大附中校長、教育家翟小寧論述了閱讀與語文教學甚至青年時期學生成長的關係,提出中小學生需要名著和經典來做自己人生的底色。在他看來,中國校園文學高峰論壇和由此開啟的首屆中國校園文學獎,是一次引領高尚文化、發現文學人才的活動。

  《中國校園文學》雜誌正式創刊於1989年,是一本在全國中小學中影響廣泛的文學期刊。雜誌主編張亞麗表示,論壇和大賽組委會將依靠中國作家協會豐厚的文學資源和專家優勢,打造高規格、持續性的校園文學品牌活動。

  應邀出席活動的著名作家梁曉聲回顧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起,許多領導人、教育家、文藝家和校園文學創作、校園刊物發展的緊密關聯,論述了學生課外閱讀和寫作的不可或缺性,同時對《中國校園文學》2018年的改版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鼓勵,認為不論從裝幀形式還是欄目內容上,都更加具有活力,更加親近學生和校園。著名作家劉慶邦回顧了自己青少年時期條件艱苦下的閱讀與寫作往事,提醒大家在如今條件大大改善、刊物種類豐富的情況下,閱讀面臨的三個挑戰:選擇、熱愛、耐心。怎樣選擇具有高級審美趣味的讀物、如何持續保持閱讀的熱情,碎片化淺閱讀環境裡如何葆有持久的耐心,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注意的。

  據介紹,首屆中國校園文學獎下設文學專家組、教育專家組、新聞專家組。共設置學生組、教師組、校長組、文學社團組和作家組5個組別,其中學生組獎項面向全國中小學生徵文,最終的獲獎作品有望在《中國校園文學》雜誌上刊登並結集出版,特別優秀的獲獎者將被推薦給國內外一流大學。

  附:首屆中國校園文學獎章程

  一、獎項設置及作品要求:

  1、學生組。徵稿對象為全國中小學生(含職業高中、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等),所選作品須為三年內已發表或未發表的原創校園文學作品,題材和體裁不限,鼓勵反應校園生活和青春成長的優秀原創作品。

  2、教師組。徵文對象為全國中小學在職教師(含職業高中、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等),所選作品須為三年內已發表或未發表的原創校園文學作品。

  3、校長組。針對在語文教育實踐過程中創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積極鼓勵和支持校園文學發展的全國中小學校長。徵文為報告,標題自擬,字數不少於2000字。

  4、文學社團組。評選活動面向全國中小學文學社團(含職業高中、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等),充分展現當代學生的青春文採,表彰和宣傳一批有責任心、有進取精神、有突出成就的優秀學生社團。此組分別設置優秀社團獎和指導老師獎。

  5、作家組。徵稿對象為18歲以上且高中畢業的人群,獎掖和扶持在校園文學領域有所建樹和貢獻的作家。所選作品須為三年內已發表或未發表的原創校園文學作品。

  二、參賽方式:

  大賽本著自願參加的原則,不收取任何參賽費。

  1、在校學生和成人作者可自行投稿,紙質稿請寄至北京市朝陽區農展館南裡10號中國校園文學雜誌社編輯部,郵編:100125;電子稿請發至郵箱 zgxywxj@163.com。

  2、學校、教育局或其他文學文化單位可組織學生團體參賽,具體方式請與雜誌社編輯部聯繫,諮詢電話:010-65389951 65389815。

  3、請自留底稿,限於人力,參賽稿件一律不退。

  三、大賽進程:

  1、2018年3月,在北京舉辦新聞發布會,宣布啟動大賽事宜,同時以大賽組委會名義發布大賽徵稿啟事。徵稿截止到2018年5月31日。

  2、2018年6月上旬,大賽組委會組織初評,以1:5的比例評選出各個獎項入圍作品。

  3、2018年6月下旬,大賽組委會組織專家複評,並公布進入決賽的學生組名單;同時組織專家委員會,評選出教師組、校長組、文學社團組、作家組獲獎名單(暫不公布)。

  4、2018年7月下旬,入圍決賽的學生組參賽者赴北京參加現場決賽。決賽採取統一命題現場作文,大賽組委會將組織陣容強大的專家評委團評審。結果公布後,各個獎項將舉行現場頒獎典禮。

  本次大賽獲獎作品將有機會在《中國校園文學》上刊登並結集出版,特別優秀的獲獎者將被推薦給國內外一流大學。

  中國校園文學雜誌社

  2018年3月

相關焦點

  • 首屆「中國校園文學獎」在京頒獎
    8月10日,由中國校園文學雜誌社主辦的首屆「中國校園文學獎」頒獎儀式在京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高洪波,中國作協副主席張抗抗及梁衡、李軍、陳曉明、徐坤、李曉東、梁飛、袁愛俊、滕淑玲、張亞麗等專家學者和主辦方代表與會。
  • 中國校園文學高峰論壇暨「首屆中國校園文學獎」開啟
    [摘要]3月23日,中國作家協會下屬的《中國校園文學》雜誌聯合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舉辦的「中國校園文學高峰論壇暨『首屆中國校園文學獎』啟動儀式」在京隆重召開。為推動中國校園文學的健康發展,3月23日,中國作家協會下屬的《中國校園文學》雜誌聯合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舉辦的「中國校園文學高峰論壇暨『首屆中國校園文學獎』啟動儀式」在京隆重召開。
  • 首屆「中國校園文學獎」啟動 設學生、教師等5個組別
    人民網北京3月27日電(孫競)由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校園文學》雜誌、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聯合舉辦的中國校園文學高峰論壇暨首屆「中國校園文學獎」啟動儀式近日在京舉行。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高洪波表示,獎項的啟動體現了新時代的新氣象和新作為,對助力文科教學改革大有裨益。
  • 首屆中國校園文學獎:讓文學引領成長
    8月10日上午,首屆「中國校園文學」大賽頒獎典禮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大賽以《中國校園文學》雜誌編委顧問團、編輯部為組委會基本班底,下設文學、教育、新聞專家組進行評審,從學生組、教師組、文學社團組、作家組五萬餘份稿件中遴選出一百八十餘份優秀作品。
  • 首屆「青稞文學獎」獲獎篇目出爐 阿來《雲中記》獲得榮譽獎
    據了解,經中國作家協會《民族文學》雜誌社、阿壩州人民政府協商,決定自2020年起連續五年,共同舉辦「民族文學周·阿壩」和「青稞文學獎」評選等系列文學活動。根據雙方籤訂的合作協議要求,《民族文學》雜誌社作為學術支持單位,受州人民政府委託面向全國組織「青稞文學獎」的有獎徵文活動,制定了《「青稞文學獎」評獎條例》,設立長篇小說獎1部、中篇小說獎和影視劇本獎5部;首屆增設榮譽獎,以獎掖徵稿時間範圍內已獲得過重要獎項的優秀作品。
  • 首屆路遙文學獎在爭議中揭曉 閻真得獎後大呼"太意外了"
    閻真獲首屆路遙文學獎 (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12月4日電  (陳苑)12月3日是著名作家路遙誕辰65周年,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以路遙名字命名的民間文學獎「路遙文學獎」終於公布了首屆獲獎名單與我們熟悉的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相比,路遙文學獎自發起就備受爭議,甚至路遙的獨女路茗茗至今未同意設立此獎項。 爭議:作家學者對此獎提出質疑 「路遙文學獎」系由民間發起的純文學公益獎項,於2013年1月8日在京宣布啟動,主要發起人為高玉濤、高為華。獎金全部來源於社會募捐。 在啟動後,該獎引發了諸多爭議。
  • 16位作家喜獲首屆「小十月文學獎」 捧出「直擊內心的童年書寫」
    洪永爭、徐瑾、艾小犀、王倩、趙華、王勇英、小河丁丁、黃文軍、左昡、黃曉豔、王宜振、閆超華、津渡、寶琴、費曉莉、任富亮16位作家的原創新作分別獲得首屆「小十月文學獎」小說組、童話組、詩歌組、散文組等獎項。
  • 釋疑首屆路遙文學獎
    路遙文學獎是一個開放的文學獎,歡迎任何質疑和批判,也不怕任何質疑和批判。路遙文學獎歡迎質疑批判,但對於誤解質疑,對於莫名驚詫,對於批判攻擊,路遙文學獎評委會自然會做出回應。    中國民間文學獎眾多,2013年發起的路遙文學獎絕非中國「首個民間文學獎」。在這之前有多個民間文學獎。1995年張承志獲得首屆「愛文文學獎」,當時中華讀書報給予過報導。
  • 校長專家齊聚「論道」 中國校園文學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首屆中國校園文學獎』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著名作家高洪波,著名作家梁曉聲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重點中學清華附中、杭州學軍中學、北京十一學校等校長名師70餘人參加會議,共同為「首屆中國校園文學獎」大賽啟幕。
  • 12月6日:英文版《鄧小平文集》出版 首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新華網北京12月5日電 歷史上的今天(12月6日)1982年12月6日,中國首屆「茅盾文學獎」評選揭曉。
  • 國際知名品牌文學獎在京揭曉 青年作家黃昱寧獲獎
    封面新聞記者 郭可欣10月25日下午,第二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在京揭曉。本屆得主為作家黃昱寧,獲獎作品為2018年8月出版的《八部半》;獎金為30萬元人民幣,以及一枚寶珀Villeret經典系列腕錶。
  • 首屆汨羅江文學獎評獎圓滿收官 結果一周內公示
    首屆汨羅江文學獎現代詩歌終評和文學獎終評結果在北京通報。紅網時刻嶽陽11月21日訊(記者 歐陽林 楊志)11月21日,記者從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組委會獲悉,首屆汨羅江文學獎現代詩歌終評和文學獎終評結果在北京通報,獲獎作品經查重核實後,將在一周內公示。
  • 「路遙文學獎」爭議聲中開評 獎金為99900元
    據高玉濤介紹,路遙文學獎由路遙文學獎研究中心主辦,評選對象為長篇現實主義作品,由專家評委組成的評委會將每兩個月進行一次小評,年終進行終評,以此推舉出當年的獲獎作品。他強調,「為了保證評獎的公正性,評委獨立寫評語,投票也是無記名進行。」去年1月8日,「路遙文學獎」在京宣告啟動,引起了路遙女兒路茗茗的質疑。
  • 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如約而至
    去年6月,汨羅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官宣「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啟航,並啟動「首屆汨羅江文學獎」全球徵文活動,用10萬大獎向世界廣發「英雄帖」,倡導詩文書寫成為一種文化內化、心靈淨化的新的生活方式,推動詩歌和散文創作的興盛。
  • 見證中國文學西部書寫的大美與芬芳首屆青稞文學獎在九寨溝頒出
    12月18日,首屆青稞文學獎頒獎盛典,在「童話世界」九寨溝順利舉行。來自北京、吉林、甘肅、青海、四川等全國多地的作家、翻譯家們,現場見證了這一盛典,也見證了中國文學西部書寫的大美與芬芳。中國作協黨組原副書記、中國散文協會會長王巨才,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阿壩州委副書記、州長楊克寧,四川省作協黨組書記侯志明,《民族文學》雜誌社主編石一寧,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副局長金英鎬,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廣西民族出版社社長石朝雄,阿壩州人大常委會主任谷運龍,《民族文學》雜誌社副主編陳亞軍,阿壩州委常委、九寨溝縣委書記羅智波等,參加了此次活動。
  • 首屆「青稞文學獎」頒獎典禮舉行 7位作家執「青稞」芬芳 書藏地傳奇
    12月18日,在冬日童話世界九寨溝,首屆「青稞文學獎」頒獎典禮以文學的力量,予人以無窮溫暖。7部(篇)獲獎作品展示了深受青稞文化影響的西藏、青海、四川、雲南、甘肅等五省區獨具特色的民族個性,以真誠質樸、奇幻靈動的文字為這片神奇的土地講述了一個個豐滿的故事。
  • 路遙文學獎再度引發質疑
    路遙文學獎的設立曾因路遙家屬的反對而一度擱置,路遙文學獎組委會告訴記者,頒獎前曾向路遙女兒路茗茗等路遙家人發出邀請,但無人願意出席。路遙文學獎的發起人之一高玉濤承認,路遙的家人至今仍舊不接受該文學獎。  今年5月,作家方方在微博上批詩人柳忠秧為魯迅文學獎「跑獎」。
  • 廈門—臺北 「龍少年文學獎」啟動 - 中國在線
    該活動由享譽兩岸出版及文化界的韜奮基金會、夏潮基金會共同主辦,並由廈門大龍樹文化傳媒、臺北龍圖騰文化公司聯合承辦,旨在鼓勵海峽兩岸的青少年寫作者一起共享中文之美,發掘學生創作人才,提倡校園文學風氣,鼓勵青少年閱讀。據了解,本次文學獎將以「我的夢想」為主題展開徵文,徵文將於11月1日正式開始,至2014年2月28日止截稿。參賽者僅限於廈門、臺北兩地的中學生。
  • 首屆「青稞文學獎」 舉行頒獎典禮 王巨才 石一寧 阿來 侯志明...
    本報訊(記者 葉其軍 唐俊鋒)12月18日,由《民族文學》雜誌社擔任學術支持單位,阿壩州人民政府主辦,州委宣傳部、州文聯承辦的首屆「青稞文學獎」頒獎典禮在九寨溝縣舉行。中國作協黨組原副書記、中國散文協會會長王巨才,《民族文學》雜誌社主編石一寧,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四川省作協黨組書記侯志明,《民族文學》雜誌社副主編陳亞軍,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副局長金英鎬,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廣西民族出版社社長石朝雄;州委副書記、州長楊克寧,州人大常委會主任谷運龍,州委常委、九寨溝縣委書記羅智波,州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星,州一級巡視員葛寧,州政府秘書長餘光亞等出席活動。
  • 諾貝爾文學獎簡介
    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在1895年11月27日寫下遺囑,捐獻全部財產3122萬餘瑞典克朗設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為獎金,授予「一年來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