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2020年本科招生章程將於近日發布。南大將繼續按照專業和學科大類相結合的招生模式,面向全國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350人,總計劃較去年增加50人。同時,南大將成立本科生院和新生學院,在「三三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構建「三元四維」人才培養新體系,打造四大人才培養特區,推進以寬口徑厚基礎、注重交叉創新、提升國際融合的「二三四」招生培養聯動體系,努力培養肩負時代使命、具備全球視野、推動科技創新、引領社會發展的未來各行各業拔尖領軍人才。
創新體制、立足融通 成立兩院聚焦解決本科人才培養難點
為全面落實新時代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健全五育並舉的三全育人新格局,南京大學2020年將成立本科生院和新生學院。
以「三元四維」人才培養新體系為建院基礎的本科生院,將重點實施「科教融合、學科交叉、要素融合、貫通銜接」的七大支持計劃,即本科生信仰堅定支持計劃、學業進步支持計劃、體質增強支持計劃、心理健康支持計劃、生涯發展支持計劃、國際視野拓展支持計劃、領導力提升支持計劃。
以新時代「四個融通」為價值追求的新生學院,依託學科優勢、榮譽師資、多元支撐、豐富資源,為2020級新生打造個性化適應性學習模式、內涵式層次化成長模式、融通式全面型育人模式、通達式全方位環境模式。
通識為基、個性為要 「三三制」為南大新生提供無限可能
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改革特等獎的「三三制」人才培養體系首創以課程為先導的專業選擇機制,通過三個「百分百可選擇」(課程、專業、發展路徑),讓每一位本科生都可以擁有一個與眾不同的課表。
「三三制」的實施得益於在文理見長、均衡發展的學科基礎上較早形成的通識教育傳統。南京大學通過中國歷史與民族文化、世界歷史與世界文明、價值觀與思維方法、科技進步與生命探索、經濟發展與社會脈動、文學藝術與美感、跨文化溝通與人際交往等七大通識課程模塊,打破學科專業局限,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和科學精神,使其具備國際視野、中國靈魂和現代意識。
李躍一,從文科生到理科生,從南大經濟學到耶魯生物統計系,看南大「三三制」帶給她的無窮可能!
李浩,從信管到計科,跨越理文《詩意中國》展風採!六年NJUer談南大交叉融合培養
南京大學2017年啟動大類招生培養聯動改革,先後兩屆學生經過一年大類培養後分流到專業的一志願滿足率達到91%左右,前兩志願滿足率超過97%,這在已知的同期開展大類招生的高校中是最高的。相信本科生院與新生學院的建立,將進一步強化新生寬厚的基礎,實現新生更加多元的選擇。
學科加持,資源傾斜 四大人才培養特區助力新生夢想騰飛
今年,南京大學將整合學科優勢、統籌育人資源,藉助強基計劃的實施,打造強基計劃、拔尖計劃、交叉創新實驗班、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組成的四大人才培養特區。
文理綜合性高校開展強基計劃優勢明顯,南京大學招生專業對應學科均為評估A類學科,多數是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和拔尖計劃實施專業,培養基礎紮實。南大將編制8個強基班,實行階段考核的動態進出機制、通專融合的優質課程體系、追求卓越的科研訓練體系、精準優質的支持服務體系,建立本碩博銜接培養模式,並給予每生一項目、一導師、一遊學的支持。
強基計劃招生訪談回放來了!南京大學以優基辦強基,以拔尖促冒尖
新生一入校就可以參加7個拔尖計劃的二次選拔,獲得專業調整的機會,與全國各路學神比拼。南京大學是首批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的高校,建立了大理科、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天文學等人才培養特區,通過大師引領、挑戰性學習、科研訓練、國際交流等方式,整體超過80%,部分達到100%的國內外繼續深造率,讓他們成為未來傑出科研人才。
在剛進校的二次選拔中,還有4個交叉創新實驗班,即計算機與金融工程實驗班(計算機、金融工程)、地球系統科學與環境實驗班(地質學、地理學、大氣科學、環境科學)、生物演化與環境國際班(南京大學、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傳媒實驗班(南京大學、省委宣傳部),為2020級新生提供更多元選擇。
全校學生大二以後還可參加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的駐院項目選拔,成為「青年研修者」。這是一個跨學科研究的文科科研「特區」,擁有諾獎得主、長江學者等國際頂級的師資團隊。跨學科、海外研修、藝術展、不同專業碰撞等是該項目的主要標籤。
商院的學生學古典文學,地海的學生寫詩歌論文...這些跨學科操作就在南大高研院。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黃迪 王堯 通訊員/祁林 齊琦 李浩 編輯/趙夢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