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構建「三元四維」人才培養新體系,培養各行各業領軍拔尖...

2020-12-14 網易教育

2020年高考進入倒計時,為幫助考生及家長更深入全面地了解高校招生政策、優勢學科及特色專業,網易教育「高招訪談」欄目將陸續邀請各地名校做客網易,提供權威實用的招考信息,解答考生及家長的報考難題。

本期,我們邀請到南京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主任助理王來兵老師、南京大學社會學專業18級學長李昊銳,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19級學姐時欣,帶大家走進南京大學。



板塊一:快問快答

一、王來兵老師快問快答

主持人:學校簡介?

王來兵: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主持人:所在城市?

王來兵:南京

主持人:幾個校區

王來兵:2個校區

主持人:學校被納入了哪些國家計劃?

王來兵:211、首批985、雙一流A類

主持人:學校排名?

王來兵:在自然指數國際排名中,2019年最好成績位列全國高校第1、全球第7。

主持人:2020年本科招生計劃?

王來兵: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350人

主持人:有多少條途徑上南京大學?

王來兵:提前批、本科一批、特殊類型批等

主持人:除了統考還有哪些招生方式?

王來兵:強基計劃、國家專項、高校專項、保送生、藝術類、運動類、民族班、港澳臺招生

主持人:優勢學科?

王來兵:人工智慧、匡亞明學院、計算機、天文、物理、化學、中文、歷史、商學院等等

二、李昊銳學長快問快答

主持人:入學時間?

李昊銳:2018年9月

主持人:哪個學院?

李昊銳:社會學院

主持人:什麼專業?

李昊銳:社會學專業

主持人:喜歡當初報考的專業方向嗎?

李昊銳:喜歡。採納社會學的視角,能夠讓我們在平常的社會現象中看到不同尋常。

主持人:什麼時候決定要去南京大學的?

李昊銳:在高考出分的時候確定的。

主持人:選擇南京大學最重要的理由是什麼?

李昊銳:分數到了,當然要選南京大學 。

主持人:用一句話概括,在南京大學讀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李昊銳:在南大讀書是很自由的,大類招生意味著專業的選擇空間大,選課機制也能基本保證選到自己喜歡的課。

三、時欣學姐快問快答

主持人:入學時間?

時欣:2019.9

主持人:哪個學院?

時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持人:什麼專業?

時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持人:喜歡當初報考的專業方向嗎?

時欣:喜歡,計算機是一門很有意思的學科,每完成一個project都讓我很有成就感

主持人:什麼時候決定要去南京大學的?

時欣:在高一來南京玩經過南大的時候確定的

主持人:用一句話概括,在南京大學讀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時欣:有學識淵博而有趣的老師指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努力,有豐富的課內外活動,非常幸福溫暖而有歸屬感。


板塊二:升學最關心

一、了解南京大學

(一)南京大學的歷史和現狀

主持人:首先,請老師簡單介紹一下南京大學的歷史和發展情況。

王來兵:南京大學前身是創建於1902年的三江師範學堂,此後歷經兩江師範學堂、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第四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歷史時期,於1950年更名為南京大學。

(二)院系設置和優勢專業

主持人:南大2020年招生專業如何設置,有哪些變化嗎?

王來兵:我校繼續按照專業和學科大類相結合的招生模式。其中專業招生7個,包括漢語言文學(含強基計劃)、人工智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臨床醫學、口腔醫學、戲劇影視文學(藝術類)。院系類招生4個,包括經濟管理試驗班、外國語言文學類、電子信息類、大理科班。跨院系學科大類招生6個,包括人文科學試驗班(中文、歷史、哲學、新聞、海外教育等院系)、社會科學試驗班(社會、法學、政管、信管等學院)、數理科學類(數學、物理、天文、大氣科學等院系)、化學與生命科學類(化學、生物、環境等學院)、工科試驗班(現代工程、建築、工程管理等學院)、地球科學與資源環境類(地球科學、地理與海洋、大氣科學、環境等學院)。同時,我校恢復漢語言文學專業招生計劃(含強基計劃),在江蘇省提前批次增設考古學專業招生計劃。同時,考生也可以通過報考人文科學試驗班大類,一年後分流到這兩個專業。

主持人:南京大學的優勢學科和特色專業有哪些?未來有哪些發展規劃?

王來兵:從錄取分數和考生關注度來看,人工智慧、計算機、匡亞明學院大理科班,以及文理兼招的經濟管理試驗班一直是南大最熱門的專業。從我校「雙一流」學科分布和報考熱度來看,包括漢語言文學、新聞學的人文科學試驗班,包括法學、社會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的社會科學試驗班,包括數學、物理、天文的數理科學類,以及電子、軟體工程等也是考生與家長非常青睞的熱門專業。報考工科試驗班的同學,很多會瞄準未來分流的金融工程、材料物理、建築學,以及四年制的城鄉規劃等專業。

主持人:接下來我們問一下李昊銳學長,你學的是社會學專業,請你跟大家介紹一下,南京大學的社會學專業怎麼樣?有什麼特點?

李昊銳:南大社會學在國內名列前茅,研究水平高,對於學生的培養也是格外地重視,學院為每位本科生都配備了學業導師,假期還提供國外科考的機會。

主持人:接下來我們問一下時欣學姐,你學的是計算機專業,請你跟大家介紹一下,南京大學的計算機專業怎麼樣?有什麼特點?

時欣:和別的學校的計算機專業畢業發的是工科學位證明不同,我們學校的計算機系是數學系衍生出來的,因此是理學學位。也就是我們對數學基礎更加重視。而學計算機學好數學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的基礎打的很紮實。另外我們計算機系有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連續十五年蟬聯全國第一,可以說是非常優秀的。

(三)轉專業和輔修

主持人:在各個領域,南京大學都有頂尖的名師大家和豐富的課程設置。不過,同學們雖然可以填報很多專業志願,但最終只能被一個專業錄取,這還挺遺憾的。有什麼方法可以彌補這種遺憾嗎?比如轉專業、輔修?

王來兵:在轉轉業上,2009年開始實施的「三三制」本科培養方案建立了以課程為先導的專業選擇機制。每個專業都設定了一定數目的專業準入課程。一年級或者二年級選擇準入課程並達到相關要求後就可以申請轉入另一專業進行學習。

在雙學位上,南京大學「三三制」本科培養方案設置的三條發展路徑之一就是交叉複合發展路徑,並形成了部分交叉培養模塊。南大為部分專業設定規定學分的輔修要求,即在達到主修專業畢業要求,若學生同時完成另一專業的輔修學分條件,畢業時就可以申請輔修學士學位證書。輔修學士學位應與主修學士學位歸屬不同的本科專業類。

以上制度為學生提供了學習自己喜歡專業課程的機會,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結構,也增強了畢業生的適應性和競爭力。

主持人:也請時欣學姐從學生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在轉專業、輔修等方面,自己或者身邊同學的一些切身體會。

時欣:我們進校後可以參加人才培養特色班的二次選拔,新生一入校就可以參加7個拔尖計劃(大理科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天文)的二次選拔,獲得專業調整的機會。拔尖計劃有著整體超過80%,部分達到100%的國內外高校深造率。隨著「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的實施,未來南大新生將有更加多元的選擇。二次選拔中還有4個交叉創新實驗班,即計算機與金融工程實驗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工程管理學院合辦)、地球系統科學與環境實驗班(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大氣科學學院、環境學院合辦)、生物演化與環境國際班(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傳媒實驗班(南京大學、省委宣傳部)。除此之外,全校學生大二還可參加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的駐院項目選拔,成為「青年研修者」。

(四)新生學院和本科生院

主持人:我們知道,南京大學將成立一些新生學院和本科生院,請王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下。

王來兵:南大即將成立的新生學院以新時代「四個融通」為價值追求的南大新生學院,依託學科優勢、榮譽師資、多元支撐、豐富資源,為2020級新生打造個性化適應性學習模式、內涵式層次化成長模式、融通式全面型育人模式、通達式全方位環境模式。這將進一步強化學生知識的寬厚基礎,增強學生自我和對學科的認知,提高學生多元發展的選擇能力;另外,即將成立的本科生院以「三元四維」人才培養新體系為建院基礎的本科生院,將重點實施「科教融合、學科交叉、要素融合、貫通銜接」的七大支持計劃,即本科生信仰堅定支持計劃、學業進步支持計劃、體質增強支持計劃、心理健康支持計劃、生涯發展支持計劃、國際視野拓展支持計劃、領導力提升支持計劃,是他們成為肩負時代使命、具備全球視野、推動科技創新、引領社會發展的未來各行各業拔尖領軍人才。

(五)選擇南京大學的理由

主持人:同學們對大學生活都有很多期待,你選擇南大的理由是什麼,南京大學的學習和生活是怎樣的?我們請李昊銳學長來回答下。

李昊銳:我喜歡南京大學是因為南大三三制人才培養模式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當時我在選專業時,曾在法學和社會學裡糾結,而南大的社會學科學試驗班二者兼具,在對兩個學科有了更直觀的了解後,或許能夠作出更適合自己的選擇;憑藉這一點,我排除了很多備選院校。

主持人:同學們對大學生活都有很多期待,你選擇南大的理由是什麼,南京大學的學習和生活是怎樣的?我們請時欣學姐來回答下。

時欣:當初選擇南大是因為它真的是底蘊很深厚的一所大學,又是綜合性院校,我可以自由地了解多學科知識。它的計算機系又非常優秀,又擁有全國第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還有譽為「中國人工智慧第一人」的周志華教授,想學計算機的學子應該對它毫無抵抗力吧。而且社團活動也非常豐富。當初返回母校招生的學長就非常優秀,也參與了很多社團活動,所以我覺得進入南大學習一定是很好的一個選擇。

二、強基計劃

主持人:2020年1月,教育部發布《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也稱「強基計劃」,南京大學位列其中。2020年,南京大學強基計劃秉持什麼樣的理念?具體安排如何?

王來兵:招生與培養聯動、本科與研究生銜接是強基計劃的主要特點。我校將編制8個強基班,實行階段考核的動態進出機制、通專融合的優質課程體系、追求卓越的科研訓練體系、精準優質的支持服務體系,建立本碩博銜接培養模式,並給予每生一項目、一導師、一遊學的支持,打造強基計劃學生培養特區。

三、2020年招生政策

(一)招生政策

主持人:2020年,南京大學在招生方面有什麼新的規劃和舉措?亮點是什麼?

王來兵:我校2020年計劃面向全國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350人,總規模較去年增加50人,主要增加在漢語言文學、人工智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優勢熱門專業,並通過強基計劃在各省份各類型原有招生計劃總量的基礎上做增量,讓全國更多優秀考生進入南大接受最好的本科教育。

我校在部分省份設置了少量的提前批招生計劃,主要是臨床醫學、理科試驗班類(地球科學與資源環境類)兩個專業(類)。臨床醫學專業通過「課程貫通、分段培養、擇優轉段」的方式實現本碩博培養銜接。支撐地球科學與資源環境類試驗班人才培養的地球、海洋、大氣、環境四院擁有16位兩院院士和4個一流學科建設點,培養能夠解決地球科學和氣候環境重大問題的高素質科技人才。

主持人:在「3+3」新高考模式下,高校招生錄取會受到哪些影響?考生在填報志願時應該如何參考往年數據?

王來兵:我們知道,今年有四個省市加入新高考模式,北京、天津、海南三省市採用的是上海專業組模式。由於南大採用大類招生培養,在專業組設計上充分考慮了南大學科特色和考生切實利益,只設計了999(不限選科科目)和4(限選物理)兩個科目組,999專業組主要是我們的人文、社科、外語、經管。4專業組主要是數理、化生、計算機、人工智慧、電子、工科試驗班等。這樣相對簡單的專業組設計可以節約考生的志願資源,擴大考生的選擇面。而山東省採用的浙江「院校+專業」模式。為增強新高考省份考生獲得感,在計劃編制上,南大根據近年山東考生與家長關注的熱門專業。最關鍵的是,南大的大類設置非常合理明晰,學科相近,冷熱相近,山東的考生填報南大的大類,不用擔心將來被分流進跟心儀專業差異較大的專業。

對於新高考改革地區的考生而言,我覺得首先要弄清弄懂志願填報變化,可以諮詢考試院、中學、高校,往年的錄取數據具有參考價值但要做好保底方案。對於心儀專業的往年錄取情況,以及培養方案也要跟高校招生人員了解清楚後再進行填報。多多斟酌,方能勝券在握。

主持人:以往,很多高校會安排老師開展招生演講和諮詢活動,還有一些重要的報名、測試時間節點。受疫情影響,今年的高考招生工作在宏觀方面會受到什麼影響?對此,學校採取了哪些應對措施?

王來兵:疫情確實給今年的招生工作帶了更多的挑戰,但是我們及時把握形勢變化,調整招生宣傳思路,從今年2月開始,我們就通過雲端,為全國考生與家長帶來「教授開講」「學子分享」「伴你高飛」「頭條直播」「等你來詢」「聽校友說」等「愛上南大」系列活動,收到了很好的社會反響。

下一階段,我們的招生工作也會根據國家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要求採用「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確保為全國的考生與家長提供全面優質的招生諮詢服務。

主持人:現階段,考生和家長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和方式精準把握招考政策?

王來兵:可以通過我們南京大學本科招生官網、「南大招生小藍鯨」微信公眾號和同名抖音號、B站號、快手號,網易教育《高招訪談》等關注我們2020最新高招政策。

(二)經驗分享

主持人:作為過來人,在了解招考政策和填報志願方面,李昊銳學長有什麼個人經驗可以為我們分享嗎?

李昊銳:現在網絡資源很豐富,大家可以利用假期時間自己學習一些意向專業的知識,直觀地感受一下自己適不適合這個專業。比如網易公開課、大學mooc都提供了免費的課程資源,還有我們熟悉的b站,除了娛樂其實也能找到很多學習資源。另外,知乎、豆瓣上也很容易找到各學科大佬給大家開出的書單。大家利用好這些資源,幫助自己作出選擇,同時在以後的學習中,還是可以繼續用起來。

時欣:個人經驗的話,我覺得是不要被太多外界的信息幹擾吧,比如家長的願望,還有現在的一些所謂熱門專業。一定要跟著自己的心走。在報之前可以問一下學長學姐,有關這個專業的相關學習情況,看自己能否接受。

四、出路與前景

主持人:經過南京大學的培養,學生畢業後的去向都有哪些呢?就業、深造的比例和具體情況如何?

王來兵:南大本科就業有以下三大特點:

一是就業質量高。2019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在C9高校中位居第二,本科畢業生調查年薪均值為14.62萬,居於公布數據高校的首位。

二是選擇領域廣。超過62%的本科畢業生選擇深造,其中1/3出國深造,赴國際TOP30頂尖大學深造的人數超過1/3,比例緊隨清北。每年進入公務員隊伍的比例位居C9高校第二位。除了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教育之外,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也是南大學子就業的主要領域。

三是發展後勁足。在南大校友中,不僅有「兩彈一星」元勳、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主要作者胡福明、國旗的設計者曾聯松等共和國之子,還有270多位兩院院士、基礎物理學突破獎首位中國科學家王貽芳、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獲得者鮑哲南、香港大學現任校長張翔等科學家。三任聯合國副秘書長沙祖康等、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中國國際電視臺主播劉欣、共和國第一位女艦長韋慧曉、作家張嘉佳等,以及數十家上市企業創始人、董事長等,在各自的崗位上,用「誠樸雄偉」的品行詮釋著什麼叫做「不平凡」。


板塊三:流言終結者

一、闢謠:流言終結者

有人說南大是一個偏文科學校,工科就業競爭優勢相對弱?

王來兵:錯。南大文理見長,新工科也發展迅速。從我們15個一流學科和21個A類學科的分布就可以看出來,除了天文、物理、化學生物、中文、歷史這樣的文理學科,還有不少優勢學科體現在以信息、材料、環境為基礎的新工科上。南大的傳統強勢的基礎理科為新工科的發展奠定了雄厚的學科基礎。最突出的表現,我們的人工智慧發展於計算機、數學、物理等學科,南大計算機學科是一級國家重點學科,進入ESI前1%,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併入選一流學科建設序列。在平臺上,計算機軟體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已經連續十五年在全國計算機領域評估中位列第一。這樣我們有實力有底氣開設了全國第一家人工智慧學院。

另外,電子、軟體工程、建築等工科專業也是考生與家長非常青睞的熱門專業。報考工科試驗班的同學很多會瞄準了未來分流的金融工程、建築學、四年制的城市規劃等專業。

二、應答:網友互動提問

問題一:進入學校後,在各個領域,學生可以獲得怎樣的科研機會和發展平臺?

王來兵:南大致力於辦最好的本科教育,因此,對於本科生投入了儘可能的資源和平臺,因此,新生進校後,除了教務處、社科處每年的各類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可以申報以外,據我所知,我們幾乎所有學院的實驗室、各類科研平臺都是對本科生開放的,很多學院還實行了「本科生導師制「,讓新生一進校就能受到專屬導師的科研指導。

問題二:本科保研名額多嗎?競爭激烈嗎?

王來兵:通常意義而言,保研比例是教育部依據高校以及專業劃分的,因此,文理基礎學科的保研比例比較高,工科專業保研比例相對低些。具體到南大,特別是拔尖計劃的學生,拔尖計劃有著整體超過80%,部分達到100%的國內外高校深造率,其中保研比例60%。

問題三:現在,用人單位都比較喜歡復合型人才。那麼,進入南京大學,學生可以通過哪些方式提升自己的學科背景呢?

王來兵:南大「三三制」本科培養方案,首創了專業準入和準出機制,其核心是鼓勵學生在南大關聯、交叉、通達的專業體系中自由探索,追求志趣,而實現路徑是課程、專業、發展路徑「百分百可選擇」。所以進入南大後,同學們要充分發揮我校建立了的這套尊重學生興趣、最具開放度的教學體系。因為,南大的專業選擇學習可以說是「無時點、全貫通」的。

南大還通過中國歷史與民族文化、世界歷史與世界文明、價值觀與思維方法、科技進步與生命探索、經濟發展與社會脈動、文學藝術與美感、跨文化溝通與人際交往等七大通識課程模塊,打破學科專業局限,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和科學精神,使其具備國際視野、中國靈魂和現代意識。

對考生而言,大學階段不僅是專業知識的學習,更是塑造獨立人格和全面發展能力的重要時期。選擇南大這樣的綜合性大學可以接受到更全面的知識和文化薰陶,可以領略文理工醫各學科領域的大師風採,有助於提升考生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融合。同時,綜合性大學的學科體系和專業體系,更適於培養寬基礎的交叉複合型人才。


板塊四:送祝福、寫寄語

主持人:在節目的最後,王老師和李昊銳學長、時欣學姐有沒有想對有志報考南京大學的學子們說的話呢?

王來兵:汗水澆灌夢想之花,智慧引領成功之路!祝願2020年高考學子乘風破浪,金榜題名!

李昊銳:收穫成功的喜悅,奔赴美麗的前程!

時欣:祝2020屆新生,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永遠在路上。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 責任編輯:王亞楠_NBJ9832

相關焦點

  • 南京大學新生學院、本科生院成立 四大人才培養特區助力考生放飛夢想
    同時,南大成立新生學院和本科生院,在「三三制」人才培養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構建「三元四維」人才培養新體系,打造四大人才培養特區,推進「厚基礎提能力、重交叉寬口徑、融國際逐卓越」的「二三四」招生培養聯動體系建立,努力培養肩負時代使命、具備全球視野、推動科技創新、引領社會發展的未來各行各業拔尖領軍人才。 創新體制、立足融通,兩大機構聚焦解決本科人才培養難點。
  • 南京大學2020年本科擴招50人 「二三四」招生培養聯動體系再升級
    同時,南大將成立本科生院和新生學院,在「三三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構建「三元四維」人才培養新體系,打造四大人才培養特區,推進以寬口徑厚基礎、注重交叉創新、提升國際融合的「二三四」招生培養聯動體系,努力培養肩負時代使命、具備全球視野、推動科技創新、引領社會發展的未來各行各業拔尖領軍人才。
  • 天津大學積極構建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天津大學積極構建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2020-02-17 來源:教育部 教育部簡報〔2019〕第33期  天津大學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提升研究生的學術創新能力
  • 南京大學化學專業:個性化方案,本研銜接培養
    南京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政策正式出爐!南京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歷史學和哲學等8個專業,將面向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收210名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青年學生進行專門培養。
  • 45所高校榮譽學院齊聚天津大學,聚焦拔尖人才選拔與培養
    如今十年過去,各高校榮譽學院在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與培養機制方面已經有了相當成熟的體系。但隨著新工科、新文科、新醫學、新農科以及「六卓越一拔尖」計劃的提出,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和培養也新迎來了新的課題。
  • 清華大學電機系構建電氣工程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清華大學電機系構建電氣工程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獲2014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清華大學電機系的成果《瞄準國家新需求,適應行業大變革,構建電氣工程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獲得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 培養有人文情懷的卓越農林人才——南京林業大學「十三五」人才...
    高校是「時代新人」培養的搖籃,如何發揮自身優勢,為國家培養更多複合型人才?「十三五」時期,南京林業大學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培養具有科學素養、人文情懷、綠色擔當、創新精神並勇於實踐的「時代新人」為目標,交上了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
  • 構建開放式人才培養體系
    北京師範大學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學校的中心任務,110年來,學校培養了一大批道德高尚、學業精深的人民教師和國家需要的優秀人才30餘萬人,湧現出許多傑出的教育家、革命家、哲學家、科學家和社會活動家等。  近年來,學校以培養具有良好人文與科學素養、寬厚的專業基礎、開闊的國際視野、勇於實踐的創新型高級專門人才為目標,推進「4+X」人才培養體制改革,構建了開放式人才培養體系和多元化教師培養模式,基本形成了高素質教師、學科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的綜合化人才培養格局。
  • 浙江|南京大學浙江招生組「拍了拍」你,並為你送上最全諮詢方式
    弦歌不輟,更向遠方,南京大學的專業招生老師們也將奔赴浙江,到你們身邊,為志願填報保駕護航。2020年南京大學在浙江省普通類第一段招生計劃總數為60人,恢復漢語言文學專業招生,增加了人工智慧專業計劃數。02南大簡介南京大學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紮根中國大地,辦世界一流大學」重要論述時給予厚望的五所高校之一,是一所文理見長、新工科發展迅速的綜合性研究型百年名校。
  • 南京大學:獨創「三三制」人才培養一人一課表
    南京大學:獨創「三三制」人才培養一人一課表 原創 教育面對面RBC 2020-04-21 晨霧 / 轉帖
  • 今年南京大學在吉林省計劃招生36人
    以「三元四維」人才培養新體系為建院基礎的本科生院,將重點實施「科教融合、學科交叉、要素融合、貫通銜接」的七大支持計劃,培養肩負時代使命、具備全球視野、推動科技創新、引領社會發展的未來各行各業拔尖領軍人才。
  • 培養270多位院士、191位傑青、119位優青!南京大學實力強勁
    人才培養是一所大學的最初願景和最終目標。在大學培養的各類人才中,學術人才具有獨特的地位,學術人才的培養與大學的學術水平關聯最為密切,培養學術人才是一流大學人才培養工作的中心目標。基於此,軟科發布了"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造就學術人才排名(百強)"榜單,南京大學以培養343名學術人才的成績位居總榜第4,充分彰顯了學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實力。在一個多世紀的辦學歷程中,南京大學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先後培養了270多位"兩院"院士、6位"兩彈一星"元勳、5位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191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生均培養傑青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一。
  • 精英人才特區: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1所大學試驗班
    南京大學:「英才培育計劃」建立在「南京大學大理科人才培養模式」基礎上,但做出很多變革,對學生培養的優惠政策可謂前所未有,進入拔尖人才培養方案的學生會比「匡亞明學院」學生的選擇權更大,教師隊伍的組成也將有變革。藉助這一計劃,新生有機會進入基礎學科理科強化班及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等5個院系英才班享受「英才培育計劃」。
  • 北京大學:立足學科體系建設 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當前,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大學的發展和研究生培養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現在所進行的在線教育深刻改變著高校的辦學模式,教學科研和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已經在快速迭代升級。這些讓我們始料不及的變化,大大加速了大學變革的進程。與此同時,國際形勢的變化,給高校的海外引智和科技交流合作帶來了嚴重影響,迫切需要我們培養能夠實現「從0到1」重大原始創新的拔尖人才。
  • 清華大學發布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從娃娃抓起,培養...
    無須高考、面向全球招生、初三學生也可入學……連日來,清華大學新近發布的「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備受關注。一個個關鍵詞衝撞眼球,計劃被不少人視作「不設任何框框的拔尖人才培養特區」,由此引發了眾多討論:這個特殊的「特區」要培養什麼人?怎麼招怎麼教?指向的又是當前教育的哪塊短板?
  • 清華發布丘成桐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從娃娃抓起,培養頂尖數學家
    光明日報1月10日消息,無須高考、面向全球招生、初三學生也可入學……連日來,清華大學新近發布的「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備受關注。一個個關鍵詞衝撞眼球,計劃被不少人視作「不設任何框框的拔尖人才培養特區」,由此引發了眾多討論:這個特殊的「特區」要培養什麼人?怎麼招怎麼教?指向的又是當前教育的哪塊短板?
  • 直接聘為副教授 優秀拔尖人才分享山東師範大學青年人才培養體系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9日訊今天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第十一屆中國山東海內外高端人才交流會成效。山東師範大學作為山東省「雙高」建設高校,入選學科數量位居山東省屬高校首位。作為優秀拔尖人才,王進今年被山東師範大學引進到化學化工與材料科學學院工作,加入了山東省高峰學科化學學科團隊。發布會上,王進副教授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工作體會和感受。王進本科就讀於北京大學,後赴國外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後做了三年博士後。
  • 促進科教融合 構建人才培養新範式——湖北大學物電學院人才培養的...
    原標題:促進科教融合 構建人才培養新範式——湖北大學物電學院人才培養的創新式探索高等教育的改革關鍵在於人才培養的社會面向性,即高等教育培養的人才能夠快速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直接服務社會發展。在這一要求的驅使下,人才培養效果要實現一種轉換:書齋型學生向社會實踐者的轉換。
  • 立足專業前沿,培養領軍人才,湖南大學新增這些實驗班!
    6個實驗班都立足專業前沿,注重實踐訓練,志在培養專業領軍人才。>強大的軟硬體環境以及湖南大學的多學科優勢,培養具備家國情懷、人文情懷、世界胸懷,能夠勇攀世界科學高峰、引領人類文明進步的優秀計算機人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工智慧班)以湖南大學&34;為平臺,堅持以人工智慧學科為核心,以智能感知和裝備、智能系統與應用、智能科技應用和管理為培養重點,構建政府與產業引導下的多學科交叉、教學融合實踐、學校結合企業、雙創驅動的人才培養新模式,致力於培養掌握&34;核心理論與技術,具備學科交叉融合特點與創新創業能力的人工智慧領域專業技術人才
  • 青年領軍人才培養 | 邢定鈺院士:優秀人才是可以扎堆出現的
    以第一屆「國家實驗班」為例,41名畢業生中有近一半在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慕尼黑大學等國內外一流大學從事教學以及研發工作。基礎學科是國家創新發展的源泉,基礎學科拔尖人才是仰望星空的「領跑者」。南京大學國家實驗室實驗班在十餘年的探索中,不斷積累可推廣的經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