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快遞的三個尷尬

2020-12-23 柳葉刀

最近,多家媒體報導了順豐旗下生鮮超市「順豐優選」在上海、武漢、青島、成都等地的線下門店大批關閉的消息。據稱,順豐將退出華東、西南市場,只保留北京、華南市場。

順豐優選回應稱,對部分線下門店的經營區域進行了調整,旨在集中資源聚焦重點城市——實際上承認了在全國範圍內收縮戰線。這撥「關店潮」是順豐布局電商近十年來的又一次重大挫敗。

本文基於順豐控股(002352.SZ)《2018年度報告》分析順豐快遞業務發展態勢、估值及盈利能力,進而闡述順豐為什麼要百折不撓地發展電商業務。

承諾雖兌現,姿勢不「優美」

借殼鼎泰新材時,順豐對2016年~2018年業績作出承諾:2016年、2017年、2018年扣非淨利潤不低於21.85億、28.15億和34.88億,三年累計不低於84.88億。

2016年~2018年,扣非淨利潤累計98.3億,比承諾的總金額高13.4億。2017年扣非淨利潤37億、較承諾高31.5%,2018年扣非淨利潤34.8億、比承諾少0.1%。

儘管兌現了承諾,但姿勢不甚美妙。好比跳高運動員成功越過一個高度,腳後跟卻在橫杆上蹭了一下,給人的感覺是竭盡全力不過如此。

進入2018年,順豐營收同比增速出現斷崖式下跌。Q1營收同比增長65%、Q2增37%、Q3增24%、Q4同比減少3.2%。

值得注意的是,每年第四季度受惠於「雙十一」,許多快遞公司都迎來一年一度的「盛宴」。順豐卻似與盛宴無緣,2018年Q4營收竟然出現環比下降。

利潤增速更加慘不忍睹,2018年有3個季度出現負增長,Q1同比減少17%、Q2同比減少30%、Q4同比減少15%,只有Q3同比增加39%,總算令全年扣非淨利潤只下降了5.9%。

按4月4日收盤價,順豐控股市值1591億,約為2018年扣非淨利潤的46倍。遠遠高於申通、圓通的估值水平。季度營收、淨利潤雙雙負增長,卻「享受」46倍市盈率,真是尷尬。

看在順豐帶引號的「龍頭」份上,給30倍PE,下跌空間不小。

「龍頭」為什麼帶引號,詳見下文。

順豐規模掉隊

根據國家郵政局的數據,2018年全國規模以上快遞企業總業務量為507.1億件,同比增長26.6%。

2018年順豐業務量38.7億件,同比增長26.8%,幾乎與大盤同步。

尷尬的是,業務量原先就比順豐大的幾家,增速比順豐快得多:

2017年中通業務量62.2億件,相當於順豐的204%,2018年增速比順豐高10個百分點,業務量達到順豐的220%;

百世、韻達增速分別為45.1%和48%,2018年業務量分別相當於順豐的141%和181%;

申通、圓通增速只比順豐高几個百分點,但領先優勢繼續擴大,2018年業務量分別相當於順豐的132%和172%。

很明顯,順豐掉隊了!

規模掉隊,但順豐票均單價遠高於行業平均水準,且在全行業價格緩慢下行的背景下保持堅挺。2014年順豐單價23.6元、比行業平均價格高61%,2018年順豐單價23.2元比行業平均價格高95%。

順豐引以為傲的是服務好、投訴率低。2018年月均投訴率為0.49%。但如今體量比更大、增速更快的中通、韻達月均投訴率分別為0.86%、0.77%。大型快遞公司中,只有圓通月均投訴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順豐服務的優勢不可否定,但已經不太明顯。這種情況下,比行業均價高一倍的收費把用戶推向其它快遞公司。

業務量跌出行業前五,還戴著「龍頭」桂冠。連個鐵牌都沒得到,能算奧運冠軍嗎?這是順豐的第二個尷尬。

兌現承諾需動用財技

2018年,順豐快遞業務收入896.8億(佔總營收的98.6%),遠高於另外幾家快遞巨頭。這是因為由於採取直營模式,順豐將每件收取的二十幾元快遞費全額確認為營收,其它快遞公司每件只確認幾毛錢收入。京東因自營業務龐大,財報營收卻大於阿里也是這個道理。

2018年,順豐快遞業務成本736.8元,毛利潤160億,毛利潤率18%,較2017年低2個百分點。鑑於收費標準比同行高一倍,這個毛利潤率不算高。

順豐營業成本中,金額排在前六位的支出依次為:外包成本、職工薪酬、運營成本、辦公及租賃費、物資及材料費、折舊及攤銷。

2018年順豐外包成本達395.6億,佔快遞收入的44%;薪酬120億,佔快遞收入的13%。兩項合計515億都是人力成本且幾乎全部是快遞業務支出,佔快遞收入的73%。從成本構成看,順豐仍然是勞動密集型企業。

2015年,順豐每票毛利潤4.75元,2018年降至4.14元。

到目前為止,代表毛利潤的藍色折線尚可「淹沒」代表費用的彩色堆疊柱。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順豐將11.7億研發費用中的4.9億資本化,佔比41.71%;2018年又將21.6億研發投入中的11.1億資本化,佔比51.6%。

研發費用資本化可以讓本期報表好看些,但資本化後形成的無形資產要在以後的年度攤銷,正所謂「出來混早晚要還的」。

順豐也是迫不得已。2016年、2017年、2018年,合計將18.9億研發投入資本化,若非如此還真兌現不了借殼上市時關於扣非淨利潤的承諾。

收費比同行高一位,還需動用財技兌現利潤承諾,這是順豐的第三個尷尬。

與京東「蜜月」期間,劉強東恭維說「(順豐)不斷擴張,成本將迅速下降,利潤會進一步增長。」

順豐營收增長乏力,甚至出現單季負增長,不斷擴張「已斷」。

真正無解的問題是:對勞動密集型企業而言,人力成本將與業務量及收入同步增長而不可能「迅速下降」。

假設1位快遞員每天能送100單,送1萬單要100位、送2萬單就要200位,快遞員薪酬成倍增長,「迅速下降」是痴人說夢。#這是所有勞動力密集型企業的共同宿命#

順豐有什麼、缺什麼

1)有三張網

順豐擁有三張網——天網、地網、信息網,第三張網看不見摸不著,此處根據《2018年報》更新一下有關天網和地網的數據。

首先是「天網」。 2018年度,順豐由「66架全貨機+2134條散航及專機線路」構成的「天網」日均4196個班資、發貨量3391噸。其中國內航發貨量佔全國航空貨運總量的23%。2018年,順豐總業務量38.7億票,其中8億票幹線運輸由空運完成,佔比約20.7%,較2017年下降4.2個百分點。

其次是「地網」。 截至2018年末,順豐網點覆蓋全國336個地級以上城市、2775個縣級市。擁有近1.56萬個自營點、收派員29.14萬,其中自有員工4.5萬,其他用工24.6萬。截至2018年末,擁有9個樞紐級中轉場、49個航空/鐵路站點、143個片區中轉場、330個集散點。幹線運輸車輛約3.5萬輛,收派員自備車輛7.6萬輛(不含摩託車、電動車)。全年運送30億票,佔總業務量的77.3%。

最後是倉儲網絡。截至2018年末,順豐擁有170個不同類型的倉庫,面積近177萬平米。順豐天網、地網甩京東幾條街,倉儲網絡則要甘拜下風了。截至2018年末,京東擁有550座倉庫、總面積約1200萬平米。

關於倉儲多說兩句。快遞企業的追求貨物在自己手裡的時間儘可能短、積壓數量越少越好。豐田精益生產的「零庫存」,谷歌「讓用戶停留時間越短越好」也是值得稱讚的境界。假如順豐訂單處理量攀升、倉儲面積卻在減少,應當喝彩。

京東則反其道而行——存貨越多越好。消費者想吃蘋果,順豐要儘快從產地運過來。京東則在距離消費者儘可能近的地方設前置倉庫,消費者下單沒多長時間,配送員就來敲門,順豐的飛機、高鐵都爆弱了。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京東的思路「清奇」卻有很大弊病,此處不開展討論了。

順豐不遺餘力的增強空中、地面的運力,倉儲設施的作用是收派件暫時存放及運輸途中的周轉,夠用就好。京東「以儲代運」,倉庫用來囤貨,多多多多益善。所以,順豐倉儲面積只是京東的零頭。

2)缺一級火箭

「三級火箭說」在網際網路圈流行多年:第一級是高頻頭部流量,如輸入法、播放器、殺毒工具;第二級是可以沉澱用戶的應用場景;第三級是變現賺錢。從淘寶、QQ、360到獵豹、搜狗都被「拆解為三級」,小米、美團也沒逃過「毒手」。

「三級火箭說」本質是「將欲取之,必先予之」,《老子》幾千年前就已經說過。所有生意都是先「予」產品或服務、再「取」收益。

如果消費痛快掏錢,就當場錢貨兩清,省掉許多麻煩。比如茅臺酒廠花100元成本造一瓶53度飛天,代理省趨之若鶩掏1000元提走,消費者掏1500還經常買不到,不必絞盡腦汁設計什麼「三級火箭」!

俗話說「不如意事常八九」,消費者不痛快掏錢或給得太少,就只有另想辦法了。

比如星巴克自營店服務品質、環境不錯,但不賺錢(因為成本高昂)。於是在北美等主要市場搞一半自營一半加盟,用自營店樹立服務標杆、贏得口碑,從加盟商身上賺錢。

京東自營敢不賺錢,於是搞一半自營一半開放平臺吸引第三方賣家,自營樹立服務標杆、贏利口碑,從第三賣家身上賺錢。

目前看來,星巴克比京東成功。但鑑於中國市場的競爭態勢,星巴克被迫在中國採取全自營戰略。

小米、美團經營模式的本質也是如此:先給消費者有誘惑力的產品或服務——美團外賣、小米硬體。消費者太在意性價比,掏錢太少怎麼辦?美團將高頻流量導向其它業務(目前酒旅業務最成功),小米麵向2億手機用戶通過廣告、電商方式取得收益。

順豐快遞服務的口碑好、規模也不少,但投入太大(比如買飛機)、運營成本高(人員薪酬居高不下),消費者已經掏了儘可能高的運費但順豐的利潤還是偏薄。別的快遞公司可以專注本行,成本高企的順豐只好尋求另一級「火箭」——電商。

早在2010年,順豐就開始涉足電商,阿里、京東都還沒上市,距拼多多、雲集成立還有好幾年,算是起了個大早。

借殼前被迫剝離沒有進入上市公司(因為3年虧了16億)是比較大的挫折,最近的「關店潮」又是一次。

細算起來,順豐電商業務遭遇的挫折遠不止2次。6年換了7個CEO,試了7次錯、錯、錯、錯、錯、錯、錯……那級「火箭」還是沒能飛起來。

相關焦點

  • 順豐快遞客服會像順豐快遞小哥一樣令人滿意嗎?
    說起國內的快遞,大家能叫上名字的可能不少,像什麼中國郵政;三通一達也就是申通、中通、圓通、韻達;百世快遞;天天快遞;宅急送;京東快遞;順豐快遞等。在這些快遞當中,相信不少人對順豐快遞的印象不錯。因為順豐快遞的速度確實是沒得說,這點相對某些快遞來說順豐確實是有優勢的。
  • 怎麼樣寄順豐快遞便宜?低價寄順豐快遞攻略
    順豐快遞積累的不過的口碑,尤其是速度方面,秒殺四通一達。不過王衛表示,可能大家認為順豐快是因為其他人慢,但是他不認為順豐有多少快。王衛強調,快遞業真正所要面對競爭的,絕對不是同行的快遞公司或者是物流公司,未來要面對的絕對是科技含量很高的公司。
  • 順豐速遞、德邦快遞、圓通速遞,大件快遞你更傾向哪一家?
    「大件歧視」誰之過今日電商爆料文中提到,雖然目前家電、家具等大件產品在電商市場的增長持續走高,然而在產品配送方面,大件快遞卻依然尷尬頻現。一方面大件快遞普遍郵寄費用較高,用戶選擇電商購物本就想獲取優惠,最終卻需要承擔大件快遞的高昂費用,抱著省錢的想法,最終卻多花錢。
  • 三問順豐代購土特產 快遞與零售是否良配
    公眾號介紹,用戶在豐滋味微信小程序下單後,訂單將分配至順豐區域對應的網點,再由所購門店對應的快遞員進行代買,然後返回網點進行寄出。據客服人員介紹,豐滋味的運力來自順豐網點的快遞員,沒有使用同城急送的運力,快遞員代買加寄送的時效為48小時。「因為會受到門店的經營影響,例如網紅門店需要加上排隊的時長。」他補充道。可以看出,當前豐滋味的系統還未與商家進行銜接。
  • 順豐快遞,使命必達
    您的快遞還好嗎?在剁手之後,大家最關注的就是快遞了而王衛創業18年來,從未接受任何媒體的採訪使順豐成了最神秘的一家公司1970年,王衛出生在上海。,很快順豐便以順德為基地,將業務範圍拓展至廣東全境2000年前後,順豐以合作和加盟代理的方式開始了「快遞王國」的開疆拓土隨後王衛收權成功,順豐順利從加盟制轉為直營制,在深圳設立了自己的企業總部順豐開始訂立國內高端快遞行業的定位。
  • 【順豐快遞】快遞單號查詢
    順豐快遞查詢、順豐快遞單號查詢順豐速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豐)由王衛於1993年成立,總部設在廣東省深圳市,是一家主要經營國內、國際快遞及相關業務的服務性企業。順豐速運擁有38家直屬分公司、5間分撥中心、近200個中轉場、逾7800個基層營業網點,覆蓋所有31個省(包括自治區及直轄市)、近300個中、大城市及逾1900個縣級市或者城鎮。此外,順豐在香港、澳門、臺灣、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及美國都設立網點,或者開通收派業務。
  • 順豐小哥主動申請回漢保障快遞收寄,全市107個順豐營業點寄收業務...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12日訊12日下午2時40分,順豐速運香利國庭營業點內,兩位市民正在辦理寄送物品業務,快遞員秦文才戴著口罩、護目鏡、手套,按流程查驗好快遞後,貼上快遞標籤。據了解,目前全市107個順豐營業點寄收件業務已全面恢復。順豐小哥秦文才準備出發上門送快件 記者付莎 攝秦文才家住黃岡市紅安縣,春節前就已回老家陪父母過年。
  • 順豐不再是快遞首選?這家快遞半年攬件53.7億,順豐不足他的一半
    因為快遞的出現,使我們的購物方式既方便又快捷。其實我們不僅僅是在購物的時候用到快遞,人們也會使用快遞給遠方的親戚朋友寄東西,也會用快遞來處理工作上的加急件。在這個時候,人們會選擇用什麼樣的快遞呢?說到快遞,人們第一時間會想到哪個快遞呢?相信在早幾年的時候,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順豐快遞,但是現在可不一定了。
  • 順豐快遞用微信怎麼寄?
          有東西需要寄給親人朋友,想要選擇順豐快遞,但是沒有快遞公司小哥的手機號碼可怎麼辦,不用著急,現在有新的方式了,您可以用順豐速遞的微信公眾號預約快遞員投遞快遞了。具體怎麼做,下面給您介紹下。
  • [揭秘]順豐快遞員月收入多少?
    順豐的高工資是業界出名的,一般遞送人員月薪都在三四千,但在順豐五六千很平常,有經驗的八千一萬也不算高,月薪1.5萬也不算特別。我們先爆一爆這個1.5萬的料。順豐的快遞員也真是很拼,有人在路上出了車禍,爬起來一看沒事,還是要繼續送快遞。網上有個段子說順豐,一位男士對自己的喜歡網購的老婆說,老婆,看見沒有,人家快遞員多不容易,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 快遞櫃收費,是順豐的妥協?
    快遞櫃的遊戲規則能不能重建?豐巢的生意還能不能做下去?成敗在此一舉。鯨商(ID:bizwhale)原創作者 | 劉愉、範向東上個月底,豐巢在全國啟動會員制服務引起廣泛討論,風波還未息,豐巢一則收購公告又引發了快遞行業的大地震。
  • 上半年快遞業績:順豐拿下「雙冠王」,營收遠超三家之和
    截至8月30日晚間,中國頭部物流企業順豐速遞、圓通速遞、申通快遞、韻達快遞都已經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第一季度期間,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國內快遞業務遭受到了打擊,第二季度就出現了明顯的反彈回升。而此番業績的公開,能夠讓大家清楚的了解上半年快遞行業的變化。
  • 順豐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離聯邦快遞有多遠
    根據第三方盡職調研數據,2012年,順豐集團收入210.18億,3年時間差不多翻了一番。從市場份額看,順豐是民營快遞公司中市場佔有率最高。截至2012年,順豐集團的經營規模僅次於國企中郵速遞,市場佔有率為20%,「三通一達」申通12%、圓通10%、韻達8%、中通6%。但「三通一達」並不是王衛真正的競爭對手。早在幾年前,順豐就把目標定為「中國的聯邦快遞」。
  • 順豐快遞收費標準2018 順豐快遞收費各省價格表
    順豐快遞在全國實行統一的收費標準,寄件同城10元,省內12元,省外20元。 順豐快遞是怎麼收費的 順豐快遞收費計費重量單位:特快專遞行業一般以每0.5KG(0.5公斤)為一個計費重量單位。貨運行業中,特快專遞貨品的寄遞以第一個0.5KG為首重(或起重);每增加一個0.5KG為一個續重,通常起重的運費相對續重運費較高。
  • 被國人「嫌棄」的快遞公司:營收是順豐6倍,「吊打」聯邦快遞!
    在國家郵政局2019年發布的滿意度調查中,順豐快遞以81分的高分碾壓了很多快遞。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郵政服務似乎是最被嫌棄的公司,無數人不喜歡它的「佛系速度」。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快遞行業,郵政可以把順豐快遞甩出幾條街,而且它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快遞之一。 根據順豐控股發布的財務報告,從2019年1月到11月,順豐的收入達到990億元,成為民營快遞領域的老大哥。
  • 全球排名第一的快遞公司原來是它,市值等於4個順豐?卻沒順豐快
    中國消費者的剁手能力真的不是蓋的,電商行業這幾年的發展也是如火如荼,勢頭很猛,所以說相關行業也是趁著這個機會開始了迅猛的發展,就比如說物流行業吧,電商和網購的發展使大家對於快遞的需求也是越來愈多了,所以說這幾年快遞行業的發展也是很好的。行業之間的競爭也是更加激烈了,現在國內最大的快遞公司肯定就是順豐了,不管是速度上還是服務商,都比其他的快遞公司要稍領先一些。
  • 2020過年順豐快遞什麼時候停運?順豐快遞春節收費標準一覽
    順豐集團宣稱,將於春節期間酌情收取資源調節費,最低10元起。隨後,韻達、申通等快遞公司跟進。  順豐發布「關於春節高峰應對預案的公告」表示,在春節期間,為保障快遞業務更好地運行,提供給用戶優質的服務,順豐將對部分客戶僅能提供有限服務,並會酌情收取資源調節費用。
  • 順豐國際快遞單號怎麼查詢?順豐國際快遞單一及批量查詢教程
    2020-02-12 15:20 順豐國際隸屬於順豐集團,主要為、為跨境電商企業及消費者提供國際標快、國際特惠、國際小包、保稅倉儲、海外倉儲、集運、海淘轉運等進出口服務。順豐國際快遞如何查詢?順豐國際快遞查詢教程。
  • 順豐快遞8日起升價
    10月8日起,順豐在京同城快遞城區內漲價,首公斤漲價1元漲至13元,北京到外地的多個線路也漲價。順豐官網公布,2011年10月8日起,對部分線路快件價格進行小幅調整,平均調幅2%-4%。  在此次調整後,大陸部分線路與服務,包括標準快遞、陸運達以及特殊安全快件,在首重部分上調1-2元。其中,北京地區同城快遞城區內首公斤從12元漲到13元,郊區現在報價15元,北京到外地的異地快遞也多有漲價,其中北京到上海首公斤22元。  順豐稱,此次是為應對部分線路人力、操作及運輸成本增長過快的壓力,經過慎重研究決定的。
  • 順豐快遞變慢了嗎?
    問題的起源要從一位消費者在2018年2月4日中午11點40分左右寄了包裹,當時特意問了順丰標快和順豐優惠的區別,網點告知我:標快走航空,優惠走陸運,因為急件,所以付了23元首重的標快,加上包裝箱4元,總共收了我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