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軍讀書會】《天才源自刻意練習》第二期

2021-02-18 領軍讀書會

《天才源自刻意練習:通向成功的高效學習法》,顧名思義,這是一本探討如何取得非凡成就的書。

為什麼只有一小部分人真正能夠取得成就?大部分的回答無外乎這兩條:第一,努力工作。但在我們身邊,很多人數年如一日兢兢業業地工作,結果仍是碌碌無為。第二,少數人具有天賦,所以能在他們的領域裡取得成就。

根據著名記者傑夫·科爾文的研究,無論是努力工作論,還是天賦論,這兩者都是錯誤的,真正將普通人與卓越者拉開距離的是一種特殊的練習:刻意練習。《天才源自刻意練習》揭示了傑出成就者的秘密,總結了刻意練習的6大特徵,以及3種模式:音樂模式、西洋棋模式、體育模式。

該書一經問世,就受到了《時代周刊》等媒體的高度評價。它被認為是沃倫·巴菲特、傑克·韋爾奇等成功人士一直採用的方法。

請跟隨領軍讀書會一起閱讀、一起聆聽、一起品味。本期圖書《天才源自刻意練習》,我們將分兩期、每期二十分鐘的時間來為大家分享。

第一期:我們將從「經驗困境」「對天賦的誤解」「智力與成就的關係」「卓越並非來自簡單重複」「刻意練習是什麼」五個方面,和大家一起了解人們取得非凡成就的原因,並建立對刻意練習的正確認識。

第二期:我們將從「學習最重要的能力」「在生活中實踐」「團隊的傑出法則」「創造力是訓練出來的」「成本效益分析」「激情是真正的動力」六個方面,向大家闡述將刻意練習付諸實踐的科學方法。

在《眨眼之間》這本書中,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描繪了維克·布雷登的超凡能力。在運動員將球擲到空中、擊中球之前,布雷登能預測這是否為一個誤球,而且他幾乎次次都能說對。

高水平職業球手確實擁有極快的反應速度,而反應速度可以通過刻意練習提高。更重要的是,研究者發現,傑出人士跟其他人看到的或許是同樣的事情,但他們卻往往能感悟和理解得更多。

傑出人士比普通人知道得更多,這是再明顯不過的事。研究者認為,偉大成就並不來自淵博的知識,而是來自高超的思維方法和思維能力。

專業心理顧問往往對患者陳述的最相關因素進行分類,進而選擇治療方案,而剛入門的心理顧問只對表面細節進行分類。高成就者的知識是完整的,遵循高層次的原則。

積累和培育知識是刻意練習的目的之一。在一個領域內不斷擴展能力,可以找到知識的關鍵聯繫,使知識派上用場。

數十年的研究表明,一般的短時記憶僅能記住7件事,每個人的短時記憶容量相差無幾。

據報導,高爾夫球手傑克·尼克勞斯能記住每場錦標賽中他擊出的每一桿。成功商人也常常記得很久以前的財務報表中的數字。研究者發現,大多數領域的傑出人士都在本領域內表現出對信息的超常記憶力。這如何解釋呢?

研究者提出了大塊理論。這些人已經形成所謂的記憶技巧,這是一種特別的能力,是以快速、可靠的方式對大容量知識進行長時記憶的技能。

現實世界裡,長時工作記憶的力量在於,它能建立一個與該項活動緊密聯繫的檢索結構——這也是傑出人士的獨到之處。傑出人士對他們所在領域有著深入理解,這形成了一種結構,讓他們能夠處理他們曾學過的大量信息。

一個人選擇培養的能力和技巧是無限多的,但實踐它們的機會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練習的機會,像音樂家在演出前練習某個樂章那樣;第二種是作為工作的一部分去練習。

根據練習在不同領域中所起作用的關鍵程度,我們把它分成三大類:

在傳統的古典音樂中,音樂家偉大與否,在於他們的表演能力。對應在商業活動中,最明顯的就是演示和演講,它們已經成為企業生活中人們經常練習的內容。

想一想能把演示和演講做得更好的方法。一個人可以分析演講稿的文字,確定每個部分向聽眾傳達的最主要意思——激情、邏輯、共鳴、幽默等,然後將每一部分不斷重複練習,努力用更有效的方法來表達那些關鍵理念,在每次重複之後,都給予反饋。在商業活動中,很多重要內容都可以進行類似的訓練。

西洋棋的常規訓練是,研究某個特定的棋局,然後做出自己的選擇,與大師的選擇進行比較,如果結果不同,就找出原因,看看哪種選擇更好。它滿足了設計完善的刻意練習的要求。

在商業培訓中,西洋棋模式已經被廣泛應用了80多年,只不過它被稱為案例分析法。它的精髓是這樣的問題:你會做什麼?油價上漲、蘋果公司推出iPhone手機等,不要停留在讀這些新聞上面,要思考這會對你所在的行業或將要從事的行業造成什麼影響,然後回答這個問題:你將會做什麼?

優秀運動員的訓練分成兩大類。一種是體能訓練,如橄欖球運動員會鍛鍊腿部肌肉,使其產生巨大爆發力;另一種訓練則專注於具體的技能,如擊打棒球、投擲橄欖球等。

在商業中,許多工作都圍繞著信息和服務行業,這意味著你的認知技巧和能力需要加強,例如在金融和會計師的工作中要用到基礎數學能力,在編輯工作中要用到基礎語言能力。很多人以為練習這些東西沒有用,但正如體能訓練一樣,那些優勢不去保持的話就會衰退。

我們去練習的商業技能,通常是在工作中找到的。由於它們大多是在大腦裡進行的,研究者把這樣的行為叫作自我調節

自我調節從制定目標開始,這裡不是指那些巨大的、影響人生的目標,而是確定你今天將會做什麼事情的目標。

表現最傑出的人士在工作中運用的最重要的自我調節技能是自我觀察。例如普通的長跑運動員總是去想跑步之外的事情,因為跑步很痛苦,他們希望不去想這件事情。長跑好手則相反,他們高度專注於自己所做的事情,他們數著自己的呼吸,數著自己的步伐,同時還要做一些其他必要的事情來保持自身的協調統一。

此外,如果缺乏對結果的反饋,練習活動就是毫無意義的。所以,必須自我評估,因為我們是在自己的腦海中練習的,只有我們清楚自己正在做什麼,才能判斷結果。

深厚的專業知識對表現出色非常重要。當你在增加行業知識時需要注意,你的目標並不是收集大量信息,你是在建立一個心智模型——一個你的大腦如何系統運作的畫面。

心智模型的存在價值體現在以下幾點:

· 形成思維框架,讓你放置日益增長的行業知識;

· 幫助你區分相關信息和不相關信息;

· 幫助你預測下一步將要發生什麼。

很少人做得好,大多數人根本不做,你開始得越早越好。

企業認識到建立一個培養人才的好名聲所帶來的優勢,比他們曾經認為的大得多。美國人力資源諮詢公司RBL宣稱,這樣的好名聲使這些公司具備了「首選的優勢」來吸引最優秀的大學生和商學院學生。不斷吸引那些最有潛力的大學畢業生,並繼續培養他們,使這些公司最終變得更加成功,並進一步鞏固他們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這是讓公司長期保持行業龍頭地位的良性循環。

精英企業運用傑出成就原則,主要遵守以下幾個重要準則:

· 明白企業的每個人不僅是在做一份工作,更是為了獲得發展和成長;

· 想方設法在工作崗位中培養領導者;

· 鼓勵領導者積極參與自己的社區工作;

· 懂得老師和反饋的重要作用;

· 及早發現有前途的員工;

· 人才發展最好通過激勵,而不是通過懲罰;

· 投入大量時間、金錢和精力發展人才;

· 使領導力培養成為公司文化的一部分。

眾多領域內最偉大的創新者,如商業、科學、繪畫等領域的創新者,他們都至少有一個共同點:在取得任何突破性進展之前,他們都花費了多年時間去做大量準備工作。

蒸汽機在工業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改變了歷史進程。但是,你知道嗎?詹姆斯·瓦特其實並沒有發明蒸汽機。

1763年瓦特開始這方面的研究之前,許多蒸汽機已經被發明出來。託馬斯·紐卡門發明的同類型蒸汽機已經被應用於英國煤礦的抽水工作。紐卡門也不是蒸汽機的發明者,他只是改良了更早的機器。紐卡門的機器效率不高,瓦特的設計則使效率提高了很多。而且瓦特一直從事機器的製造工作,長期歷練使他具備實現這個發明的技能和知識。

哈佛大學的戴維·珀金斯教授針對許多被認為能對創新產生重要作用的因素做過調查。他寫道:「所有最清晰的證據都證實,創新思維是和價值觀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創新是一種目的性很強的行為。」想要精通某個領域,先要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然後想方設法去創新——這就是創新發生的過程。

為什麼諾貝爾獎獲得者得獎的年齡越來越大,而且,獲獎年齡上升的速度非常快?

這個現象說明,如今我們要想在很多領域達到最高水平,比以前更難了。這讓我們不得不檢驗人生中刻意練習的有效性,也使我們考慮那些能夠幫人們取得卓越成就所需要的支持結構。

隨著每個領域對優秀的要求越來越高,一個想要取得成功的人從小成長的環境日益重要。在那些傑出人士的成長曆程中,一個非常鮮明的特點就是他們在關鍵時刻得到了別人非常珍貴的支持。

如果文化位於支持性環境的一端,是無法改變、最廣泛的部分。那麼另一端就是家庭了,到目前為止的大量研究都證明這是最重要的部分。

傳奇教育研究專家班傑明·布魯姆曾調查過120名年輕男女,他們都是美國各個領域裡的傑出人士,這些領域包括鋼琴演奏、雕刻、遊泳等。在與這些家庭成員做了深入面談後,布魯姆團隊發現了這些家庭的一些共同特徵。

儘管這些父母的背景、職業、收入有很大不同,但這些家庭都是以孩子為主導的。在布魯姆的研究報告中,一個被引用最多的發現是「追求卓越、全力以赴、努力工作、合理利用時間」等理念被父母們反覆強調。在一個組織中,這些理念會被稱為文化,即無處不在的標準和期望。

在進行刻意練習的過程中,每個人都在做成本效益分析。隨著時間的推移,付出會增加,收益卻在減少,提高成績將會變得越來越難。這個過程要付出大量時間,甚至有點兒折磨人,有些「精英人士」終於發現這樣的付出並不值得。

然而,關鍵的概念是,在一個人生命的很長一段日子裡,在我們選擇的領域內,成就的衰退不是一個不可控制的過程,這是我們對要投資多少在自己的表現上的選擇。正如NBA有史以來得分第二位的運動員卡爾·馬龍對《洛杉磯時報》評價那些高齡運動員時所說的:「並不是他們的身體停止了,而是他們自己決定不再向前走了。」

2006年,24歲的荒川靜香奪得義大利都靈冬奧會花樣滑冰冠軍。荒川靜香的標誌性動作就是上身後仰,腰下得很深,達到三周跳結合的鮑步。要完美演繹這樣的動作需要經過大量的訓練,訓練中會無數次摔倒,荒川靜香花了19年時間才練好這個動作。按幾下計算器,我們就能得到一個最保守的估計,在通往冠軍的路上,荒川靜香仰面摔在無情冰面上至少兩萬次。

兩萬次的摔倒,帶來完美的表現。這個事實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人願意為多年以後的某個未知回報經受這樣的磨鍊?

那些世界級傑出人士都是被內在動力所推動的,但他們大多數並非一開始就如此。

如果追求卓越的動力是培養出來的,那麼是如何培養的呢?幾位研究者提出了一個機制,使答案逐漸顯現出來。

康奈爾大學的史蒂芬·切奇、蘇珊·巴尼特和金谷友惠將其稱為乘數效應。這個概念很簡單,在某些領域的一個小小優勢就可以引發一系列事件,創造出巨大優勢。例如:人們說,一個人有著比普通人好一點點的手眼協調性、手臂力量和反應能力。開始的時候,這個人可能會因為棒球比他的同學打得好一點點而很得意。這種得意可能會激勵這個人去更多地訓練,尋找更多願意放學後或周末練習和比賽的夥伴,參加其他球隊的選拔,接受專業教練的指導,觀看和討論比賽等。這樣一個人更有可能邁進一個更有利的環境中,進而讓自己的棒球技術不斷提高。所有因素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使之前的弱小因素產生倍增,最終產生巨大的效果。

是什麼促使你付出大量辛苦工作,去期待成為傑出的執行長、爵士樂鋼琴家或者成就任何其他事業呢?答案有賴於你對兩個基本問題的回答:你真正想要什麼?你真正相信什麼?

你真正想要的是最根本的,因為刻意練習是一個巨大的投入。

第二個問題,你真正相信什麼呢?你相信,如果你辛苦工作、精心設計,每天工作數小時,持續多年之後,你的成就必將大放異彩,最終達到最高水平嗎?如果你相信,那你至少有機會去付出努力,獲得偉大成就。但如果你相信自己的成就永遠受限於你缺乏某個特定的天賦,或者缺乏你認為必要的某種能力,你就完全沒有機會去付出努力。

因此,你所真正相信的偉大成就的源泉,就成了你即將獲得的所有成就的基礎。

證據無法給我們做出輕鬆的保證。它表明卓越成就的代價非常高昂,一定有人不願意付出這些代價。但證據也讓我們看到,只要我們弄明白少數人是如何成為非凡人士的,那任何人都能變得更好。總之,這些證據發出的最響亮聲音,是一個令人吃驚、令人解脫的消息,那就是:偉大成就不只屬於上天眷顧的那幾個人,任何人,包括你都能獲得。

以上是領軍讀書會本期內容,感謝您的閱讀收聽。領軍讀書會,只推薦經典,誠邀您與領軍6500名員工、20萬家長一起學習、成長。領軍讀書會堅持公益免費,歡迎您提出意見建議,更感謝您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領軍讀書會】《優秀的綿羊》第二期
    以上是領軍讀書會本期內容,感謝您的閱讀收聽。領軍讀書會,只推薦經典,誠邀您與領軍6500名員工,20萬家長一起學習、成長。領軍讀書會,堅持公益免費,歡迎您提出意見建議,更感謝您轉發分享。【領軍讀書】優秀的綿羊 第一期【領軍讀書】大野耐一的現場管理 第一期【領軍讀書】大野耐一的現場管理 第二期【領軍讀書】將心注入 第一期
  • 【領軍讀書會】《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第二期
    阿爾·戈爾美國前副總統請跟隨領軍讀書會一起閱讀、一起聆聽、一起品味。本期圖書《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網際網路時代的教育革命》,我們將分兩期,每期二十分鐘的時間來為大家解讀。第一期:我們將從「踏上教學之路」、「傳統教育模式的弊端」兩個方面向大家闡述可汗學院的緣起,並分析當前教育各方面的缺陷與落後之處。
  • 後浪:95後天才少年一天發表2篇重磅論文。如何成為天才?
    兩年前,一個95後天才少年進入大眾視野。這個天才少年在世界頂尖科學學術期刊《自然》上發表了兩篇文章,從此改寫了超導材料石墨烯的歷史。兩天前,也就是5月6日,這個天才少年一天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兩篇重量級論文,震驚了整個學術圈,也吸引了眾多吃瓜群眾。
  • 「領軍讀書會」《有邊界,才自由》第二期
    請跟隨領軍讀書會一起閱讀、一起聆聽、一起品味。本期圖書《有邊界,才自由》,我們將分兩期、每期用二十分鐘的時間來為大家解讀。第二期:我們將從「學步期兒童的行為教導」、「尊重孩子的管教不是被動管教」、「怎樣做一位溫和的引領者」、「孩子的『產後抑鬱』」、「我們的需要同樣重要」五個方面帶您了解引領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警惕的問題和值得參照的方法。
  • 活動回顧 | 「淺語」與「藝術」——靜曉讀書會第二期教師讀書會
    2019年5月26日上午,海峽兒童閱讀研究中心第二期教師讀書會——「靜曉讀書會」在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四樓臺灣童書館舉行,本次讀書會由福州市中山小學的陳崢老師主持。本次「靜曉讀書會」第二期教師讀書會的主題是《言淺意豐:兒童文學語言談》,是主持人陳崢老師及學術指導鄭偉老師反覆推敲後得出的,也由此引發了本次讀書會的四個問題:1.讀懂「淺語」,書寫「淺語」,是一件簡單的事嗎?2.孩子能夠理解「淺語」中的「豐意」嗎?
  • 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讀書會開展第二期活動
    6月23日下午,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海醫二院」)讀書會開展第二期活動。本次活動的主題是:科普宣教共商、共建、共享。  對住院患者進行疾病宣教是臨床護理實踐工作的一項基本技能,以住院患者及其家屬為宣教對象,目的是讓患者及家屬對疾病有正確的認知,能有效配合醫生護士的治療。
  • 【領軍讀書會】《抗壓力》第一期
    主播:王子漢請跟隨領軍讀書會一起閱讀、一起聆聽、一起品味。本期圖書《抗壓力:逆境重生法則》,我們將用三期、三十分鐘的時間為大家分享。第二期,我們將繼續講解,培養抗壓力的七大技能的另兩個技能:科學培養「我能行」的自我效能感、發揮自我優勢。第三期,我們將學習培養抗壓力的七大技能的最後三個技能:建立心靈後盾、常懷感恩之心、從痛苦中汲取智慧。
  • 江西第二期會計領軍人才選拔培養啟動
    原標題:第二期會計領軍人才選拔培養工作全面啟動近日,九江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市財政局聯合印發《九江市第二期會計領軍人才選拔培養實施方案》,在全市範圍內啟動第二期會計領軍人才培養工程
  • 【領軍讀書會】《抗壓力》第三期
    主播:王子漢請跟隨領軍讀書會一起閱讀、一起聆聽、一起品味。本期圖書《抗壓力:逆境重生法則》,我們將用三期、三十分鐘的時間為大家分享。第一期,我們將詳細了解「抗壓力」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培養抗壓力的七大技能的前兩個技能:擺脫消極情緒的惡性循環、馴服無用的「思維定勢犬」。
  • 【書香校園】周末讀書會第二期 法學院教師藍藍解讀《社會契約論》
    本站訊(通訊員 劉超)11月19日,周末讀書會第二期在衛津路校區鵬翔公寓4齋學生活動室舉行。讀書會邀請到天津大學法學院藍藍老師為學生解讀《社會契約論》,來自全校各個學院20餘名學生參加了講座。  據悉,本次課程是學校黨委學工部舉辦的周末讀書會的第二場,也是衛津路校區舉辦的第一場周末讀書會。該活動也是在全校範圍內營造良好讀書氛圍的有力抓手,讓學生愛讀書、讀好書。  (編輯 趙習鈞 鄭文婧)
  • 「領軍讀書會」《園丁與木匠》第二期
    第二期,我們將與您一起探索孩子行為背後的學習規律,講述孩子在看的時候、在聽的時候、在玩的時候、在做的時候,都是怎麼學習的,以及在幼兒期、學齡期、青春期不同階段的學習特性。第二套系統涉及控制,這是一種抑制衝動和指導決策的系統,它鼓勵長期規劃和延遲滿足,使掌控成為可能。
  •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尋知讀書會 · 讀一本好書第二期 | 《我愛陽光》
    尋知讀書會 · 廣州、深圳、珠海尋知讀書會 · 讀一本好書第二期 | 通過大數據分析的方法推薦書單尋知讀書會 · 讀一本好書第二期 | 《自控力》尋知讀書會 · 讀一本好書第二期 | 《稀缺》尋知讀書會 · 讀一本好書第二期 | 書單分享尋知讀書會 · 讀一本好書第二期
  • 「領軍讀書會」《傾聽孩子》第二期——家庭中的心理調適
    請跟隨領軍讀書會一起閱讀、一起聆聽、一起品味。本期圖書《傾聽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調適》,我們將分兩期、每期二十分鐘的時間為大家分享:第一期:我們將從「孩子哭泣的時候」、「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兩個方面,層層剖析,幫助家長找到正確處理孩子情緒的方法。
  • 刻意練習:正確的養育一個孩子,都可以讓他變成「天才」
    看過《最強大腦》裡的記憶「天才」嗎?你身邊有那種什麼都會,什麼都好的「別人家的孩子」嗎?是不是覺得,他們既有天賦,又很努力。一、什麼是刻意練習 01 一萬小時理論是不存在的 暢銷書《異類》的格拉德維爾提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只要經過一萬小時的錘鍊,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
  • 第十一期父母讀書會:孩子的天生氣質
    共讀在第十一期泗涇讀書會中堅持對孩子進行愛的存款練習6.二、 寶媽2 今天帶女兒一起過來參加讀書會加油的方式有很多種,而我相信我主辦的讀書會是其中的一種!歡迎關注一土心理,如有需要了解更多關於讀書會的信息,或者想參加各個城市的讀書會,歡迎私信!謝謝!
  • 【讀書會】 第7期
    讀書會  第7期主   題:《Production VS Revenue Efficiency
  • 英語六級語法必備練習(第二十期)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六級>六級輔導>詞彙>正文英語六級語法必備練習(第二十期)
  • 道路阻且長,同心共擔當——第二屆性情讀書會聯盟年會
    在讀霍老師的文章《理想事業靠什麼維持》時,我突然發現,老師在文中所說的每句話,都是為我準備讀書會的指導及心得,我也更能體會老師的心意了。晚上,是羅冠聰導師給我們談生命成長的學問:簡言之,學就是行動,行動就是鍛鍊,鍛鍊就是成長,而「就是」也是「通向」,也是「即」之意。生命成長的學問,就在於此,通過學與鍛鍊,有了生命的成長與體會,而這也是我近年來慢慢累積的心得。
  • 揭露「天才」背後的真相,別驚訝,「天才=興趣+刻意練習」
    可以去研究那些所謂的天才,無一例外,都是因為環境的薰陶,加上長時間的刻意練習才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天才。所以天才是可以培養的!最強大腦裡面的速算是不是很厲害,如果你感興趣,再專業訓練一下,你也可以!,持續改進方法持續練習,如此往復,就是刻意練習!
  • [讀書會第43期]對話朱焱:換個角度「啃」世界
    往期精彩內容[讀書會第42期] 沈旭暉VS陳冠中:國際政治夢工廠[讀書會第41期] 閭丘露薇VS胡泳、金玉米:拒絕「偏見」報導[讀書會第40期] 胡赳赳VS陳丹青、李健、葉蓓:北京的腔調[讀書會第39期] 易立競VS張亦霆:明星訪談「有問題」[讀書會第38期] 李長聲VS止庵:解讀太宰治自殺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