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軍讀書會】《優秀的綿羊》第二期

2021-02-19 領軍教育

大學為我們提供的最優質的資源就是導師,導師的職責是促使學生以最嚴謹的態度對待思考,鍛鍊學生思維的精確度、耐心、責任心以及柔韌性。 

優秀的教師是優質教育的必需品,發展線上教育以及擴充線下課堂裡的講師或者兼職教授似乎是大勢所趨,頗有一種教育全自動化的衝動。大學如果忠誠於自己的教育使命,那麼對教師隊伍的投入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我們說,大學要教會學生思考,而思考是一項複雜浩大的工程,由多種技能組成。比如打球或者製造陶藝,並非僅僅依賴書本或者視頻就能學會,而是需要在一位資深老師的引導下不停地模仿和實踐,並慢慢融入自己的特色和變化。

練習思考的過程嚴謹並有深度:首先,你要接受高質量的教學。另外,你必須經曆書寫觀點清晰的論文,並且要和老師逐條逐點討論邏輯上的含糊,結構上的錯誤,論證證據的不足,駁論的機會以及對反對觀點的成功預見等。老師還會進一步提出疑問,建議你從新角度探究,並肯定你已經掌握的方法。按照這個方式,不論在課內還是課外,你要一堂課接一堂課,孜孜不倦地練習並逐漸練就這一身本領。

遠程教學者認為,講課是一種落後的教學方式,對此我表示同意。因此我們的課堂應該小而精,方便研討。課堂的時間不是用來抄寫筆記的,而是由教授帶領,通過探究和討論,讓學生逐漸熟悉思考技能。

教授開展課堂對話,並引導學生圍繞著某個主題進行討論。他會挑戰觀點,提出新的問題,迫使學生進一步展開解釋自己模糊的回答。他會幫助害羞謙遜的學生發現內在的自信;他接納並鼓勵學生,但同時引導並挑戰學生。教授在課堂上的角色並非回答問題,而是提問,甚至有些問題連教授本人也並不知道答案。

在《教師》這本書裡,馬克·埃德蒙森這樣描述一位在他17歲時,把他從痛苦掙扎的命運中拯救出來的人物。這位老師的教學方式與蘇格拉底的方式如出一轍:他傾聽學生的意見,啟發式地把問題映射回去,或者迫使學生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學生必須先承認自己的觀點本質並為其辯護,在聚光燈之下以嚴謹的角度審視自己的觀點,從而每位學生都能夠剖析自己的想法,以批判式邏輯來檢查自己的思想,這樣學生才開始培養出自己的理智。整個過程就是讓學生在不熟悉、不舒適的環境中得到鍛鍊,通過不斷提出疑問,學會獨立思考。

大學的課堂與其他課堂一樣,是一個緩慢的、艱苦的過程。作為老師,你必須了解每一位學生,了解他們的思想,完全掌握每一位學生的特點。我的教授卡爾·克洛貝一直堅信,一位真正的教師是在教學生,並非教課。


威斯康星州的勞倫斯大學自1945年開始,為學生提供為期兩個學期的大一新生課程,「博雅教育入門」就是值得借鑑的例子。這門課程旨在激發學生的學術冒險精神以及構建學術性社區。在課堂上,學生會討論人生和人性相關的大問題,比如,過上好生活是什麼意思。

課程大綱是基於人文學科的,但是教學內容吸收了各個學科的精髓,涵蓋了愛因斯坦、史蒂芬·古爾德、柏拉圖、維吉尼亞·伍爾夫、史特拉汶斯基等等。幾乎所有的課都是由全職教授任教。其中一位教授欣然說道:「這樣的課程迫使學生拓展自己未來的專業選擇。他們會發現自己原來對歷史、藝術、物理等都具有濃厚的興趣。」

這樣的課程不僅幫助學生發現新事物,而且還會幫助學生變得更有自主性。

當下的美國正在經歷一場波及全國、涉及高校和基礎教育的雙軌性「數學和科學」運動,上自總統,下至幼兒園,人文學科退居二線,「數學和科學」則佔據主流。世界的另一頭,中國、印度和新加坡已經意識到,要達到美國創新文化的高度,依賴於填鴨式的技術類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因此開始模仿美國的人文教育。

比如新加坡國立大學與耶魯大學聯盟,創建了博雅教育特色的新式學院;印度理工學院在課程的比重中加大了人文和社會科學;中國長久以來盛產科學家和工程師,並且經常在國際性測試評估上取得優異成績,但是中國的教育界開始越來越關注到,獨立的、批判性思維在教育中的缺失。

我們也應該有更多的人文教育,比如閱讀經典文學作品。維吉尼亞大學教授埃德蒙森把閱讀比喻為「生命的第二次機會」,藝術並不會造就一個完美的你,卻可以成就一個更自由的你。他一針見血地解釋道,「這些作者可能比你更了解你自己」,我們從他人身上看到了自己,他人也在我們身上看到他們自己。

這時,最關鍵的問題不是我是否看明白了,而是該篇文章或該件藝術品是否能引起我的共鳴,從而幫助我更懂得自己,這也應該是大學教育的作用。

新的社會形態必須保證特權不會代代相傳,這個非常重要。教育系統必須能調節整個社會的階層系統,我們可以像20世紀30年代那樣,首先從錄取方式上進行改革。應當根據階層而非種族,來採取一些果斷的行動,應當拋棄對名門之後和運動員的偏愛。

大學招生部門應當限制申請人在簡歷上列舉的課外活動數量,他們應該更加注重孩子們在高中階段參與的志願工作——那些高分學生幾乎從來不做這些。千萬不要太在意申請人憑藉父母財力而得到的經歷或機遇。當然,他們必須立刻停止與《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之間關於大學排名方面的合作。

我們把範圍再擴大一點,學校需要重新思考「美德」一詞的含義。如果學校想要培養出更加優秀的領導者,他們必須要問自己,到底想要培養孩子擁有怎樣的品質以及如何培養。一旦錄取標準改變,整個教育系統都會相應改變。我們希望孩子們更能承受挫折,更自立,更有精神獨立性,對世界充滿好奇,更有創造力,更願意去冒險,更願意去犯錯誤。

一位在波莫納學院招生辦公室工作的學生告訴我,她在面試中最喜歡的申請人是那些在高中階段有過失敗經歷的人,這樣的人很有趣,但遺憾的是,這樣的學生從來不會被錄取。有人建議,在遞交申請資料時,除了列出自己的成績以外,申請者們還應當提交一份「失敗履歷」。

我們的社會不會認可那些「壞脾氣的聰明攪局者」,在我看來,這些人才是我們真正要認可的人。

大學應該記住,如果一味根據履歷來招生,那最終只會吸引那些苦哈哈的拼命三郎,卻招不到真正有創造力的孩子——在審查學生的課外活動時,我們也應當遵循這一原則。

社會的責任

僅僅改變精英學校的錄取流程是遠遠不夠的。改變錄取流程或許能夠解決庸才的問題,但卻無法改變這個社會的不平等。私立學校和大學可以向窮人或中產階級敞開大門,但他們能做的也只有這些。

我們需要的是對整個教育系統來一次大修。不是讓所有孩子都能上常春藤盟校,而是要讓那些沒上常春藤盟校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一流的教育。

公立教育,既然是公眾出錢創辦的,就應該服務於公眾的利益。只要他們足夠努力,足夠有天分,每個人都應該得到自己應得的一切。每個人,只要他有需要,就應該得到人文教育所能提供的那種擴展視野和豐富靈魂的經歷。既然我們都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得到免費的高品質的K-12教育,認可這是一種最基本的人權,那我們就應該承認,其實高等教育也是如此,免費的高質量高等教育也應該成為一種基本人權。

自1989年以來,美國在高等教育上的人均投入——換句話說,社會大眾承擔的那一部分——幾乎下降了一半。幾乎與此同時,學費在公立大學收入中所佔的比重,也就是來自學生及其家庭的那一部分,增加了幾乎一倍。如果這些比例保持不變的話,如今美國大學的學費至少應該減少一半。

但如果我們想創造一個真正公平的社會,僅僅提供一流的免費高等教育是不夠的。要想讓孩子有公平的機會考上大學,就要讓他們在準備申請大學之前就享受公平。所謂公平,並不是要讓每個孩子都一樣,它只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應當擁有足夠的資源。

首先,我們要消除K-12階段的不平等。大家都很清楚該怎麼做:給全美國的中小學都提供同等金額的經費。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美國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只要稍微削減一下當前7000億美元的國防預算,減少一些政府花在監獄上的開支,美國就可以籌集很多資金。

我們不能再人為地讓教育資源處於匱乏狀態,然後讓我們的孩子為有限的空間相互廝殺。

如果我們想要創造一個體面的社會,一個正義的社會,一個明智而繁榮的社會,一個孩子們因為愛學所以學、人們因為愛工作而工作的社會,我們不一定非要去像愛自己一樣愛我們的鄰居,但我們要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鄰居的孩子。我們已經嘗試過貴族統治,嘗試過精英治理,接下來是該試試民主治理的時候了。

此外,改變整個社會的風氣也十分重要。精英階層主張「一切從大眾利益出發」時,這一思想本身就是一種捍衛自身利益的方式,它絕口不提責任和義務,不提性格或領導力,而只是強調個人成功和個人利益。

社會應該重新去思考信念、價值觀、道德標準這些人文的東西。1988年,當時老布希的競選對手麥可·杜卡基斯在一次演講中指出:「這次選舉的重點不是意識形態,而是能力。」而老布希則反駁道:「能力確實能讓火車往前跑,可問題是,它無法給火車找到方向。」他進一步說道,「這次選舉的重點應該是,信念、價值觀和道德標準。」

只有從思想上重建對於教育的認知,正確認識社會以及國家利益,才有可能改變這個愈發走向極端的教育系統。

在這個系統中,我們被桎梏著思想和道路,那麼作為個人來說,我們又能做些什麼,才能通過大學找到真正的人生意義呢?

以上是領軍讀書會本期內容,感謝您的閱讀收聽。領軍讀書會,只推薦經典,誠邀您與領軍6500名員工,20萬家長一起學習、成長。領軍讀書會,堅持公益免費,歡迎您提出意見建議,更感謝您轉發分享。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春季招聘】領軍集團山東分校高薪誠聘!

【領軍讀書】優秀的綿羊 第一期

【領軍讀書】大野耐一的現場管理 第一期

【領軍讀書】大野耐一的現場管理 第二期

【領軍讀書】將心注入 第一期

【領軍讀書】將心注入 第二期

【領軍讀書】將心注入 第三期

【領軍讀書】阿米巴經營 第一期

【領軍讀書】阿米巴經營 第二期

【領軍讀書】從來沒有太晚的開始 第一期

【領軍讀書】從來沒有太晚的開始 第二期

【領軍讀書】娛樂至死 第一期

【領軍讀書】娛樂至死 第二期

【領軍讀書】自來水哲學 第一期

【領軍讀書】自來水哲學 第二期


點擊「閱讀原文」,開啟您的領軍之旅~

相關焦點

  • 【領軍讀書會】《天才源自刻意練習》第二期
    請跟隨領軍讀書會一起閱讀、一起聆聽、一起品味。本期圖書《天才源自刻意練習》,我們將分兩期、每期二十分鐘的時間來為大家分享。第一期:我們將從「經驗困境」「對天賦的誤解」「智力與成就的關係」「卓越並非來自簡單重複」「刻意練習是什麼」五個方面,和大家一起了解人們取得非凡成就的原因,並建立對刻意練習的正確認識。
  • 【領軍讀書會】《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第二期
    阿爾·戈爾美國前副總統請跟隨領軍讀書會一起閱讀、一起聆聽、一起品味。本期圖書《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網際網路時代的教育革命》,我們將分兩期,每期二十分鐘的時間來為大家解讀。第一期:我們將從「踏上教學之路」、「傳統教育模式的弊端」兩個方面向大家闡述可汗學院的緣起,並分析當前教育各方面的缺陷與落後之處。
  • 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讀書會開展第二期活動
    6月23日下午,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海醫二院」)讀書會開展第二期活動。本次活動的主題是:科普宣教共商、共建、共享。  對住院患者進行疾病宣教是臨床護理實踐工作的一項基本技能,以住院患者及其家屬為宣教對象,目的是讓患者及家屬對疾病有正確的認知,能有效配合醫生護士的治療。
  • 活動回顧 | 「淺語」與「藝術」——靜曉讀書會第二期教師讀書會
    2019年5月26日上午,海峽兒童閱讀研究中心第二期教師讀書會——「靜曉讀書會」在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四樓臺灣童書館舉行,本次讀書會由福州市中山小學的陳崢老師主持。本次「靜曉讀書會」第二期教師讀書會的主題是《言淺意豐:兒童文學語言談》,是主持人陳崢老師及學術指導鄭偉老師反覆推敲後得出的,也由此引發了本次讀書會的四個問題:1.讀懂「淺語」,書寫「淺語」,是一件簡單的事嗎?2.孩子能夠理解「淺語」中的「豐意」嗎?
  • 【領軍讀書會】《抗壓力》第一期
    主播:王子漢請跟隨領軍讀書會一起閱讀、一起聆聽、一起品味。本期圖書《抗壓力:逆境重生法則》,我們將用三期、三十分鐘的時間為大家分享。第二期,我們將繼續講解,培養抗壓力的七大技能的另兩個技能:科學培養「我能行」的自我效能感、發揮自我優勢。第三期,我們將學習培養抗壓力的七大技能的最後三個技能:建立心靈後盾、常懷感恩之心、從痛苦中汲取智慧。
  • 江西第二期會計領軍人才選拔培養啟動
    原標題:第二期會計領軍人才選拔培養工作全面啟動近日,九江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市財政局聯合印發《九江市第二期會計領軍人才選拔培養實施方案》,在全市範圍內啟動第二期會計領軍人才培養工程
  • 「領軍讀書會」《有邊界,才自由》第二期
    請跟隨領軍讀書會一起閱讀、一起聆聽、一起品味。本期圖書《有邊界,才自由》,我們將分兩期、每期用二十分鐘的時間來為大家解讀。第二期:我們將從「學步期兒童的行為教導」、「尊重孩子的管教不是被動管教」、「怎樣做一位溫和的引領者」、「孩子的『產後抑鬱』」、「我們的需要同樣重要」五個方面帶您了解引領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警惕的問題和值得參照的方法。
  • 【領軍讀書會】《抗壓力》第三期
    主播:王子漢請跟隨領軍讀書會一起閱讀、一起聆聽、一起品味。本期圖書《抗壓力:逆境重生法則》,我們將用三期、三十分鐘的時間為大家分享。第一期,我們將詳細了解「抗壓力」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培養抗壓力的七大技能的前兩個技能:擺脫消極情緒的惡性循環、馴服無用的「思維定勢犬」。
  • 【書香校園】周末讀書會第二期 法學院教師藍藍解讀《社會契約論》
    本站訊(通訊員 劉超)11月19日,周末讀書會第二期在衛津路校區鵬翔公寓4齋學生活動室舉行。讀書會邀請到天津大學法學院藍藍老師為學生解讀《社會契約論》,來自全校各個學院20餘名學生參加了講座。  據悉,本次課程是學校黨委學工部舉辦的周末讀書會的第二場,也是衛津路校區舉辦的第一場周末讀書會。該活動也是在全校範圍內營造良好讀書氛圍的有力抓手,讓學生愛讀書、讀好書。  (編輯 趙習鈞 鄭文婧)
  • 「領軍讀書會」《傾聽孩子》第二期——家庭中的心理調適
    請跟隨領軍讀書會一起閱讀、一起聆聽、一起品味。本期圖書《傾聽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調適》,我們將分兩期、每期二十分鐘的時間為大家分享:第一期:我們將從「孩子哭泣的時候」、「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兩個方面,層層剖析,幫助家長找到正確處理孩子情緒的方法。
  •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尋知讀書會 · 讀一本好書第二期 | 《我愛陽光》
    尋知讀書會 · 廣州、深圳、珠海尋知讀書會 · 讀一本好書第二期 | 通過大數據分析的方法推薦書單尋知讀書會 · 讀一本好書第二期 | 《自控力》尋知讀書會 · 讀一本好書第二期 | 《稀缺》尋知讀書會 · 讀一本好書第二期 | 書單分享尋知讀書會 · 讀一本好書第二期
  • 《優秀的綿羊》
    在作者的眼中,精英院校裡的學生幾乎都成為了「優秀的綿羊」.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他們非常努力地學習,成長為父母及社會各界眼中的精英。然而,他們失去了自我,盲目從眾,為了優秀而優秀,最終成為了沒有靈魂的學習機器。不可否認,那些曾經贏得無數獎項的最成功的學生,也會在某個時刻停住腳步思考這-切是否都值得。
  • 「領軍讀書會」《園丁與木匠》第二期
    第二期,我們將與您一起探索孩子行為背後的學習規律,講述孩子在看的時候、在聽的時候、在玩的時候、在做的時候,都是怎麼學習的,以及在幼兒期、學齡期、青春期不同階段的學習特性。第二套系統涉及控制,這是一種抑制衝動和指導決策的系統,它鼓勵長期規劃和延遲滿足,使掌控成為可能。
  • 第十一期父母讀書會:孩子的天生氣質
    共讀在第十一期泗涇讀書會中二、 寶媽2 今天帶女兒一起過來參加讀書會帶著困惑繼續學習,修煉自己的心態和胸懷,從而更好的協助孩子從學習方面、情商方面、意志力和忍耐力方面、格局、合作能力、愛的能力等方面全面發展,從一般到優秀,從優秀到卓越!
  • 世界名校的學生們為什麼會被稱作為《優秀的綿羊》
    「優秀的綿羊」,是指畢業於哈佛、耶魯這些世界名校的學生,這些名校在今天已經成為「優秀」的代名詞。作者認為,這些外人眼中的天之驕子非常優秀,但他們內心非常脆弱、迷茫,缺乏獨立的思想,往往屈從於父母和外界的意願,一味追求功利,他們就像是一群綿羊,向著人們期望的方向前進,成為一群「優秀的綿羊」。
  • 【讀書會】 第7期
    讀書會  第7期主   題:《Production VS Revenue Efficiency
  • 《總裁讀書會》蟬聯中廣聯「最受歡迎優秀欄目」
    2020年12月2日,由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節目交易委員會主辦的第六屆全國節目交易會開幕大會在海口市觀瀾湖盛大開幕,年度最受歡迎優秀電視欄目、優秀電視劇頒獎儀式現場隆重舉行。由劉世英、李紅根、賴冬陽、張偉、德格瑪雅、林桂江等主創的《總裁讀書會》蟬聯獲獎,該節目在全國最大的節目交易平臺「節目購」上獲得大家的一致好評,榮獲中廣聯「年度最受歡迎優秀欄目」。
  • 齊魯晚報:文憑「綿羊」如何領導學歷「獅子」
    校方表示,該校致力於培養「有德有識有才的領軍人才」,而要培養這樣的領軍人才,首先要有德、才、識兼備的領軍老師,清北畢業生能承擔起基礎教育的重任。基礎教育,也需要這樣的高端人才。多年來,中學各科師資水平一直是家長的一塊心病。全國「211」與「985」的重點師範大學屈指可數,「僧多粥少」之餘,在全國中小學「跑龍套」的大多為二本師範生,即便重點高中也如此。
  • [讀書會第43期]對話朱焱:換個角度「啃」世界
    往期精彩內容[讀書會第42期] 沈旭暉VS陳冠中:國際政治夢工廠[讀書會第41期] 閭丘露薇VS胡泳、金玉米:拒絕「偏見」報導[讀書會第40期] 胡赳赳VS陳丹青、李健、葉蓓:北京的腔調[讀書會第39期] 易立競VS張亦霆:明星訪談「有問題」[讀書會第38期] 李長聲VS止庵:解讀太宰治自殺之謎
  • 洛陽讀書會與王暘「繁簡論」《商戰》定生死
    中國戰略定位領軍人物王暘先生對當月洛陽企業家讀書會智博建築設計集團董事長吳全君被繁簡7期推選為班長。之所以這麼優秀,正是在王暘老師繁簡定位理論的指導下,才能不斷地實現更大的品牌突破……」,周童會長在和王暘接觸之後也開始思考對企業家讀書會的重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