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傳奇
本文選自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數學傳奇》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義大利南端西西里島的敘拉古。從輩分講,他是歐幾裡德學生埃拉託塞和卡農的門生,11歲起就
在當時希臘文化中心的亞歷山大城學習。他博覽群書,特別是鑽研了《幾何原本》,雄厚的基礎知識,嚴謹的思維方法和勤勉的創作精神
使他最終成為偉大的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更成為世界無可爭辯的三大數學家之首(其他兩位是牛頓和高斯)。
1.「阿基米德來了,快跑!」
在第二次布匿戰爭中,羅馬人進攻敘拉古,阿基米德用自己的科學知識
保衛祖國,使弱小的敘拉古能夠與強大的羅馬軍隊對抗。在長達 3 年
的保衛戰中,阿基米德留下了太多的神話:
有人說,他根據自己發現的槓桿原理製造的飛石機使趾高氣揚的
羅馬軍隊死傷無數,一看見城頭上出現了類似機械的物品,就嚇得聞風
喪膽,甚至高呼:「阿基米德來了,快跑!」
有人說,他將全城的婦女兒童集中起來,每人拿著一面凹面鏡,利
用太陽的強大反射光集中到一艘艘羅馬戰船上,最終將其全部燒毀。
還有人說,氣急敗壞的羅馬人為了報復阿基米德,驅使大批奴隸推
著他們製造的攻城塔向敘拉古的城門逼近,而阿基米德卻不慌不忙地
指揮守城士兵利用弓箭射出無數帶著油脂的火球,燒得羅馬人鬼哭狼
嚎。
雖然這些傳說帶有神話色彩,到底有多大的真實性,人們無法考
究。但有兩點是無可爭辯的:
其一, 強大的羅馬軍團能夠很快地橫掃歐亞大陸,唯獨在弱小的
敘拉古城受阻,足足花費了 3 年時間。敘古拉雖然最終城破國亡,可是
起決定作用的並不是羅馬軍隊的強大,而是在守城的僱傭軍中出現了
叛徒。
其二,阿基米德的確是數學物理天才,運用他的豐富知識製造的守
城破敵器械起了重大作用。
如果不是因為阿基米德的智慧,敘拉古城別說抗爭 3 年,在強敵面
前,他們一個月也堅持不了。
所以知識就是力量,說「一個阿基米德勝過羅馬人的 5 個軍團」
是毫不為過的。
2.窮盡宇宙亦可數
阿基米德在他的著作《砂粒計算》中,提出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
的觀點:雖然和寬廣的宇宙相比,一粒沙是多麼的渺小。但若將整個宇
宙填滿沙粒,他也能夠計算那些沙粒的多少。
須知,在 2000 多年前,人們的計數方法還非常落後,想表示一個
稍微大些的數都十分困難。以那種能力去統計填滿宇宙的沙粒,無異
是異想天開,乃至於不少人稱他為「瘋子」。在古羅馬,最大的計數單位是「千」, 他們用 M 表示一千。「三千」則寫成「MMM」。這在當時已經是夠大的數了。可是後來比「千」大 得 多 的 數 不 斷 湧 現 . 例 如 為 了 表 示 萬 , 則 需 記 為
「MMMMMMMMMM」,也就是連寫 10 個「M」。那麼要表示 1000
萬,豈不是要連寫 1 萬個 M?如果填滿宇宙的沙粒真能夠計算出來,
用「M」去表述是不可想像的。
阿基米德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從當時已經引用的 「萬」開始,引
進新數「萬萬(億)」作為第二階單位,然後是「億億」(第三階單位),
「億億億」(第四階單位),等等,每階單位都是它前一階單位的 1
億倍。這樣,表示可能發現的一切大數就簡便多了。所以他敢於聲稱,
即使將整個宇宙填滿沙粒,如此巨大到不可想像的大數也能夠用他的
計數方法表示出來。
唯一需要更正的是,在阿基米德所處的時代,人們所知道的數,其
大小都是有限的,還不認識「無窮大」。拿現在的觀點看,宇宙是無限的,
所以不可能用有限大的數字來表示它。儘管如此,這種奇特的想像仍
然使他的同時代人咋舌。自他以後,人們再想表示任意大的數就不再
困難了。
3.一條公理「撬動地球」
阿基米德的一句膾炙人口的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夠撬起
整個地球。」說出這麼出格的豪言壯語,他的底氣何在?依據是什麼?
在他的數學著作中,有一條由他提出,而被後人命名的「阿基米德
公理」:
對於任何正整數 a、b,如果 a<b,則必有自然數< span=""> n,使 n×a>b。</b,則必有自然數<>
這條公理的含義是:無論你給出一個多麼大的數,我們總能夠找
到一個整數比你說的數還要大。
所以地球再重,其重量也是有限的;我的力量再渺小,我總可以找
到一個充分大的整數 n,使得我力量的 n 倍超過整個地球之重。
宇宙的範圍不是很廣嗎?即使將整個宇宙填滿沙子,我們也能夠
找出比這些沙粒總數大得多的數。
敵人不是非常強大嗎?可是我的力量再弱小,我總有辦法將它 n
倍起來,使之超過敵人的力量。
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敘拉古國王曾經為埃及國王修建成一艘巨
大的船。這船太重了,重到動員敘拉古全城人也無法將其推下水。可
是阿基米德利用槓桿原理和多個滑輪製造出一套奇妙的機械,他將一
根粗繩一頭連接戰船,一頭交到國王手中,這時國王只輕輕將那支粗
繩拉動,戰船就緩緩地滑入水中。這是完全可能的,根據阿基米德公
理,船再重,人的力量再小,總可以設法將人的力量 n 倍的釋放。當 n
足夠大時,人力的 n 倍就可超過船的重量。
所以, 弱小的阿基米德能夠讓敵人聞風喪膽;微不足道的個人力
量,不僅能夠駕馭地球,還可以傲視宇宙。一句話,阿基米德公理能夠無
盡地開發人的智慧與潛力。
物體的重心位置,始終是阿基米德研究的重點。可是誰能想到,阿
基米德正是潛心研究物體的重心才發現了槓桿原理。而一個幾何體的
重心所在,反過來又是通過槓桿原理發現的。
一條質量分布均勻的棍子(看成線段)其重心必定在這條線段的
中點,這就是槓桿原理。
三角形的重心在哪?
如圖 1,將 3 個質量均勻的小球依次
置於△ABC 的 3 個頂點。
由於線段 BC 的重心在其中點 D, 那麼
點 D 處相當置放了 2 個
同質量的小球,於是點 D 與點 A 處小球的質量比為 2:1.於是
線段 AD 的平衡點應該在 AG:GD=2:1 處。這就是說,點 G 將
△ABC 的中線 AD 劃分為 2:1。
同理,點 G 也將△ABC 的其他 2 條中線劃分為 2:1。
這就證明了三角形重心的性質:它將每條中線都分為 2 與 1 之
比。
如果將△ABC 置於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並設其三頂點的坐標依次
為 A x , y ,B x , y ,C x , y ,根據上面的推理, △ABC 重心的坐標一
以上推導三角形重心定理的武器,也是槓桿原理。
如圖 2,將 4 個質量均勻的小球依次置於四面體 ABCD 的 4 個頂
點,△BCD 的重心為 G ,那麼點 G 相當於集中了 3 個質量均勻的小
球。於是點 A, G 處小球的質量比為 1:3,從而點 G 將線段 AG
劃分為 3:1。
我們稱 AG 為四面體 ABCD 的一條重心線,那麼四面體的重心性
1
質是:它將每條重心線都分為 3:1。如
果將四面體 ABCD 置於空間直角坐標
系中, 並設其四個頂點的坐標依次
為 A x , y , z , B x , y , z , C x , y , z ,
根據上面的推理, 四面體
ABCD 重心的坐標一定是
以上推導四面體重心性質的武器,還是槓桿原理。
5.罪惡的屠刀
敘拉古保衛戰堅持了 3 年而終於城破被陷.指揮羅馬軍隊的馬塞
拉斯十分敬佩阿基米德的聰明才智,下令不許傷害他,還派一名士兵
去請他。
不幸的是這位士兵早就對阿基米德耿耿於懷,那是因為阿基米德
曾經給羅馬軍隊帶來巨大創傷.他也理解不了馬塞拉斯所說「請他」
的含義.所以當他找到阿基米德後,立即命令他趕快到他們統帥馬塞拉
斯那裡去。阿基米德並不知道城門已破,也沒有理會到底是誰在命令
他,而是繼續專心致志地研究他的幾何圖形。直到他發現那美麗的圖
形上忽然多了一條罪惡的黑影,回過頭來,才發現了那一群兇神惡煞的
羅馬士兵。終於他明白了,他已經國破家亡,沒有辦法繼續效力他親愛
的祖國,也沒有辦法給人類留下最後的遺產。於是淡淡地回答:「別慌,
待我證明完圖形中的原理再走。」
充滿仇恨的羅馬士兵一見那些圖形更是來氣。心想,我們吃你的
苦頭已經夠多了,你還想繼續設計對付我們的武器嗎?於是他一步跨
進阿基米德繪圖的沙盤,高高舉起屠刀,再次命令:「快走!」
阿基米德立即撲下身子,用全身護住沙盤,悽厲地高呼:「不要毀壞
我的圖形」。
羅馬士兵的憤怒到了極點:「你這個糟老頭竟敢不聽從我們的命
令?」不由分說,一劍刺透了阿基米德的胸膛,還踩壞了他用生命保衛
的圖形,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巨星就此隕落。
事後, 有人看到沙盤上遺留著不少殘缺的圓。人們不清楚的是,
這些圓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
既然這個人們未知的秘密值得阿基米德用生命去捍衛,那麼這些
圓的價值就非同小可。注意到阿基米德同時是偉大的數學家,物理學
家和天文學家.所以,他通過這些圓所探討的未知領域,大約有 3 種可
能。
如果那些圓象徵著天體運行的規律,那麼哥白尼的日心說就可能
早 1500 年面世;如果那些圓是在繼續研究圓與其內接或外切正多邊
223
71
22
7
形的位置關係的話,他就會把他已經發現的圓周率範圍
再大大向前推進一步;如果他是繼續用他特有的「窮竭法」研究圓形
物體的面積與體積的話,他可能使人類至少提早 1800 年叩開微積分
學的大門。
可是巨人終於一去不返地走了,那個羅馬士兵罪惡的屠刀,不止
是毀掉了阿基米德的生命,也給人類的科學史造成無可估量的損失。
6.阿基米德墓碑
馬塞拉斯得到阿基米德被殺的不幸消息,勃然大怒,他立即以殺人
犯的名義處死了那名士兵。他還撫慰了阿基米德的親屬,主持建造了
阿基米德陵墓並親自為之祭奠。
遵照阿基米德生前的遺願,在他的墓碑上刻
著他生前最得意的研究成果,那是一幅如圖 3 的幾
何圖形:一個圓柱及其內切球。它的含義是什麼?
阿基米德生前的研究成果無數,他為什麼偏偏鍾
愛這副幾何圖形?
發現這個圖形純屬偶然。一次, 阿基米德鄰居的兒子詹利到他家
的小院子玩耍,忽然看見阿基米德有許多做實驗用的各種幾何體模具。
頑皮的詹利對阿基米德說:「叔叔,我可以用你這些模具搭建一座教堂
嗎?」
「當然可以!」阿基米德很喜歡這個小詹利,放下手中的工作,興致
盎然地關注這個小孩的「建築」過程。
「教堂的立柱是圓圓的柱子,上面有一個大一些的球,」詹利馬
上拿起一個
銅球放到一個空心圓柱體上,可是他失望了,因為銅球的大小恰好與
圓柱體的
口徑相當,不僅未能放在「圓圓的柱子」上面,反而一下子落了下去。
那圓柱體的軸截面是正方形的,且盛滿了水,這顆落下去的銅球將一大
部分水擠了出來。更奇妙的是:這時圓柱內的水面恰好與銅球相切。
小詹利還在繼續玩耍,阿基米德卻陷入了沉思:這圓柱與球的體
積之比是多少呢?
阿基米德運用他獨創的「窮竭法」進行了準確的計算後終於發現:
如果在圓柱內有一個直徑與圓柱體等高的內切球,則圓柱的表面積和
3
體積分別等於球的表面積和體積的
2
這個結論太奇妙了,所以它成為阿基米德無數發現中的最愛,它讓
後人在他的墓碑上刻下這個圖形,正是告訴人們:大自然是多麼奇妙,
反映大自然的幾何圖形中隱藏著多少秘密?一切必然的研究成果都
來自偶然的發現。只要留心觀察周圍的世界,誰都有可能開啟尚未開
發的科學秘密之門。
在阿基米德去世 100 多年後,他的墓葬之處已是殘破不堪.蹤跡
難尋。這時,西西里島的另一個偉大的哲學家西塞羅(公元前 106~
前 43 年)遊歷敘拉古時,特地在荒草叢中尋到了半塊象徵著阿基米
德的圖形墓碑,並以此確定那正是阿基米德的墳墓,他懷著對阿基米
德的崇拜心情,重新修復了那座墓。
遺憾的是歷史的長河未能保住阿基米德墓,但是他的名字已是家
喻戶曉, 人們將永遠記住他的豐功偉績。
(本篇作者:陳忠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