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為何不愛吃輔食?初哆咪營養師幫你一一分析
「寶寶已經到6個月大,該添加輔食了,但TA還是只喝奶,對任何輔食總是意思一下地吃兩口,長此以往會不會營養不良?」
育兒之路上,不少媽媽都遇到過這個問題:寶寶不愛吃輔食,怎麼辦?今天,初哆咪就為大家分享一下寶寶不愛吃輔食的原因和對策。
一、沒有選對適合寶寶的輔食
輔食的品種有千千萬萬種,品種、口味、原料等等也都不盡相同,輔食做得好不好吃,食材的種類不同,都會影響孩子對輔食的興趣。寶寶不愛吃輔食,可能就是媽媽們沒有選對最適合他們的那一款。
適合寶寶的食物性狀,隨著寶寶的發育,從泥狀過度到碎末狀,再過渡到顆粒狀。有的時候食物加工得過細(孩子喜歡有嚼勁的食物,喜歡咀嚼的過程),這時候適當的增加顆粒感的食物,就能讓孩子接受輔食。與之相反,如果輔食的性狀加工過粗,孩子也會難以接受,這時候就需要把輔食的性狀再恢復到之前的細膩。
在輔食的外形上,我們可以做得更精緻可愛一些,也可以試著變換輔食的搭配,因為輔食之間的搭配直接影響輔食的口感。孩子喜歡五顏六色,所以把食物變得豐富多樣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初哆咪溫馨提示:
對於1歲以內的寶寶,媽媽們不要為了讓寶寶吃輔食就往輔食中加鹽,會給孩子尚未發育成熟的腎臟系統帶來負擔,而且實際上即使在輔食中加鹽,也不能讓輔食的口味變得更好,可以選擇替代使用天然香菇粉等材料為輔食提鮮增味。
改變輔食的口味是解決孩子不吃輔食的基礎方法。如果你各種變換輔食的口味,孩子依然不吃,那麼可以沿著下面的線再繼續分析。
二、寶寶不覺得餓
要培養寶寶吃輔食的習慣,相對的就要做好減少奶量的工作,因為如果只是單純給寶寶添加輔食,沒有慢慢減少奶粉的食用,他們也只會一直延續吃奶粉的這個習慣,提不起吃輔食的興趣。
很多孩子的飲食結構安排都是奶+輔食+點心,不過,如果孩子在日常奶+輔食已經完全足夠滿足日常營養需要,就可以將加點心的安排去掉。另外,進餐頻繁(每日超過7~8次),或夜間進食(夜奶),也會使胃排空不足,影響嬰兒的食慾。
三、心理原因影響
家長從添加輔食開始,吃飯的主動權要逐漸交給寶寶,如果以前有「填鴨式餵養」,就要從現在開始做出改變,具體吃什麼、吃多少,交給孩子自主決定。鼓勵、但不強迫孩子進食,允許孩子在準備好的食物中挑選自己喜愛的食物,對於孩子不喜歡的食物,我們可以反覆提供並鼓勵孩子嘗試。尤其要注意,家長對食物和進食要保持中立態度,不能以食物和進食作為懲罰和獎勵。
另外,餐具的選擇也可以增加孩子的進食興趣,除此以外好的進餐習慣的形成更重要。不要讓孩子養成追著餵的不良習慣。與大人一起進餐會增加孩子進餐的積極性。
初哆咪總結:
其實,想讓寶寶們愛上吃輔食,媽媽們要有充足的耐心,多多鼓勵TA,讓寶寶多去嘗試不同的口味,調整飲食結構,給寶寶自己動手用餐的機會,讓TA愛上吃輔食其實一點也不難哦。
【版權聲明】:本文由「廣州市財媒社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發布,內容僅作為廣告宣傳,與本網站無關。本文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觀點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的內容,並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