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智慧的人—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約公元前469年 --- 約公元前399年。是古希臘時期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教育家,又是一位個性鮮明、從古至今被人毀譽不一的著名歷史人物。出生於伯裡克利統治的雅典黃金時,出身貧寒,父親是一名雕刻師,母親為助產士。40歲左右,他成了雅典的遠近聞名的人物。他在雅典和當時的許多智者辯論哲學問題,主要是關於倫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問題,被認為是當時最有智慧的人。
蘇格拉底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都有一大批狂熱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對者。他一生沒留下任何著作,他的行為和學說,主要是通過他的學生柏拉圖和色諾芬著作中的記載流傳下來。在歐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為追求真理而死的聖人,幾乎與孔子在中國歷史上所佔的地位相同。哲學史家往往把他作為古希臘哲學發展史的分水嶺,將他之前的哲學稱為前蘇格拉底哲學。
歷史之父—希羅多德
希羅多德約公元前484-425年。偉大的古希臘歷史學家,史學名著《歷史》一書的作者,西方文學的奠基人。人文主義的傑出代表。在小亞細亞的西南海濱,有一座古老的城市叫哈利卡納蘇。公元前484年,希羅多德就生在這裡。他的家庭是名門望族,父親是豪富的奴隸主,在當地頗有威望。叔父是著名詩人。公元前443年,希羅多德隨同一些雅典人前往義大利,在一個海灣建立的新城--圖裡奧伊住下來,開始寫他的歷史著作。
《歷史》中首次提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該書也是一部文學作品,全書按內容基本上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分敘述了黑海北岸的西敘利亞人、希臘城邦及波斯帝國的地理、歷史、民族和風俗習慣,並敘述了希波戰爭爆發的原因。後半部分主要記述希波戰爭的經過和結果。後來又有人把全書分成9卷,還根據當時的慣例,用古希臘神話中掌管文學和藝術的9位繆斯女神的名字命名,所以這部書有時又稱《繆斯書》。在古羅馬時代,希羅多德就被譽為"歷史之父"。
阿基米德的智慧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212年,偉大的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出生於西西里島的敘拉古。阿基米德到過亞歷山大亞裡古城,據說他住在亞歷山大裡亞時期發明了阿基米德式螺旋提水器,今天在埃及仍舊使用著。
阿基米德發展了天文學測量用的十字測角器,並製成了一架測算太陽對向地球角度的儀器。他最著名的發現是浮力和相對密度原理,即物體在液體中減輕的視重,等於排去液體的重量,後來以阿基米德原理著稱於世。在幾何學上,他創立了一種求圓周率的方法,即圓周的周長和其直徑的關係。米德有句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撬動地球。第二次布匿戰爭時期,羅馬大軍圍攻敘拉古,最後阿基米德不幸死在羅馬士兵之手。
歐洲醫學的奠基人
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年——370年,是為古希臘伯裡克利時代的醫師,被西方尊為「醫學之父」,西方醫學奠基人。希波克拉底出生於小亞細亞科斯島的一個醫生世家,父親赫拉克萊提斯是醫神阿斯克雷庇亞斯的後代,母親費娜雷蒂是顯貴家族的女兒。他提出液體學說的醫學觀點對以後西方醫學的發展有巨大影響。
公元前430年,雅典發生了可怕的瘟疫,許多人突然發燒、嘔吐、腹瀉、抽筋、身上長滿膿瘡、皮膚嚴重潰爛。患病的人接二連三地死去。沒過幾日,雅典城中便隨處可見來不及掩埋的屍首。對這種索命的疾病,人們避之唯恐不及。但此時在希臘北邊馬其頓王國擔任御醫的希波克拉底卻冒著生命危險前往雅典救治。他一面調查疫情,一面探尋病因及解救方法。不久,他發現全城只有一種人沒有染上瘟疫,那就是每天和火打交道的鐵匠。他由此設想,或許火可以防疫,於是在全城各處燃起火堆來撲滅瘟疫。
希波克拉底題為《箴言》的論文集中,記錄了許多關於醫學和人生方面的至理名言,如「人生短促,技藝長存、機遇誠難得,實驗有風險,決斷更可貴、暴食傷身、無故睏倦是疾病的前兆」等,這些膾炙人口的啟示。
其實古希臘文明有很多,最著名的有:《奧運會的由來》、《馬拉松之戰》、《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亞歷山大大帝》、《雅典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