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10個月的有序施工,7月1日,閘北公園東部園區以全新的面貌向公眾免費開放。
修葺一新的閘北公園開門迎客。
閘北公園位於共和新路1555號,面積13.35公頃,1946年建成開放,是靜安區歷史最悠久的公園。
解放後,上海市人民政府將公園更名為閘北公園。
近年來,閘北公園日均服務遊客近萬人次,市民滿意度排名始終保持在全市公園前十位。
2017年底,靜安區綠化部門啟動公園整體改造工程。為了使公園在施工期間繼續為周邊居民提供必需的休憩健身場所,改造工程採取分步閉園、逐步擴大施工範圍的方式,並按照「便民利民、安全有序、平穩施工」的原則,編制相應的施工方案和開放區域運行管理方案,同時加強對遊客的宣傳告知,落實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完善市民投訴應對機制,確保工程穩妥推進。
2018年8月16日,公園西部園區完工,先行向遊客開放,同步封閉東園,實施改造工程,至2019年6月底,全部改造工程完成,具備全面開放條件。
東門口種植超級鳳仙的模紋花壇與環形健身跑道相得益彰。
在清淤基礎上,中心湖底種植了沉水植物,將遊客的目光吸引到水中。
新改建廣場和園路採用透水鋪裝,雨天不積水。按照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因地制宜,優化公園排水系統,靠近湖體區域的雨水排入水體,其他區域排入市政管網,分解市政管網壓力。
鍛鍊修身養性,也不給他人製造噪音。
園內除了設置乾濕垃圾分類箱,在收集轉運過程中也按照分類要求實施。
大雨擋不住市民溜鳥的腳步。
與居民區相鄰的活動廣場,改造前生活噪聲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改造後大型懸鈴木林下種植波斯菊、藍薊等開花地被植物,並穿插園路和小廣場,讓遊客置身於花田中,感受繽紛的色彩和濃綠的樹蔭帶來的自然美。
值得一提的是,兒童遊樂場經過重新布局,增添具有不同趣味的小型無動力兒童遊樂設備。
同時,將原高架腳踏車車站改造為屋頂花園,設置木平臺、座椅,種植芒草和多年生開花植物,成為獨具特色的空中小花園。
遊樂場周邊的地形和綠化經過梳理後,將園內其他區域的植物移栽於此,形成以北美楓香林為主景,搭配櫻花、開花地被、草坪的疏林草地景觀。
園內新添具有不同趣味的小型無動力兒童遊樂設備。同時,將原高架腳踏車車站改造為屋頂花園,設置木平臺、座椅,種植芒草和多年生開花植物,成為獨具特色的空中小花園。
孩子們在兒童遊樂場玩耍。
原高架腳踏車車站改造為屋頂花園。
改造後的閘北公園更加凸顯了歷史文化底蘊和中式園林特色,成為一座兼具生態、休憩、觀賞、文化功能的高品質綜合公園。2018年,閘北公園成功創建為上海市五星級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