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喊話臺商:會盡最大努力增進兩岸良性互動
華夏經緯網9月1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傳因部分臺商不信任蔡英文當局兩岸政策,拒絕出席臺灣海基會大陸臺商秋節座談聯誼活動,蔡英文今出席活動時,特別向臺商喊話,除對臺商介紹海基會新任董座田弘茂,指田在國際與兩岸有豐富經驗、了解產業發展需求
-
蔡英文稱兩岸要放下歷史包袱展開良性對話,就是不提「九二共識」
據聯合新聞網報導,臺灣領導人蔡英文9月10日到金門水頭碼頭視察「小三通及港區」時表示,「小三通」是兩岸關係重要裡程碑,它印證了兩岸之間只要能前瞻未來發展,展現善意互動,雙方可以擱置爭議,存異求同,共同為人民謀求福祉,創造兩岸和平新局;她呼籲兩岸應該要放下歷史包袱,展開良性對話,造福兩岸人民。不過,她仍然不提作為兩岸關係基礎的「九二共識」,僅僅談到「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
-
蔡英文拋出"三新" 國臺辦:認同"一中"兩岸才能良性互動
發言人安峰山表示,可以說,當前兩岸關係的問題是民進黨當局自己一手造成的,這個責任民進黨當局是推卸不了的。這也是民進黨當局無論用再多的新辭藻,也轉移不了和掩蓋不了的一個事實。要想改變目前兩岸關係的狀況,只有明確回答兩岸關係的性質這個根本問題,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樣兩岸雙方才談得上良性互動,兩岸關係也才能持續健康發展。
-
蔡英文:維持兩岸和平穩定決心沒有動搖
蔡英文今天表示,臺當局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發展決心沒有絲毫動搖,在維護臺島利益及民眾最大福祉目標下,會盡最大努力增進兩岸良性互動,建立務實穩健、可長可久的兩岸關係。 海峽交流基金會舉辦的「2016大陸臺商秋節座談聯誼活動」今天上午在臺中登場,蔡英文出席餐會並發表致詞。蔡英文首先歡迎臺商回到臺灣,並向在場所有人說中秋節快樂。
-
國臺辦回應蔡英文「三新」說:認同一中方有良性互動
大公網5月10日訊(記者譚笑)「5·20」將近,蔡英文日前拋出了「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的所謂「三新」的兩岸互動主張,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回應,若想要改變當前兩岸關係的狀況,只要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方能有良性互動。 安峰山表示,去年「5.20」以來,島內局勢發生重大變化,對兩岸關係造成衝擊。
-
兩岸重新談判?臺教授:兩岸良好互動的障礙,在於民進黨和蔡英文
除此之外,她還大言不慚地聲稱自己有責任和義務保持臺灣的和平和穩定,未來也將以平等和民主的態度來重啟兩岸的良性互動。這已經不是蔡英文第一次聲稱會重啟和大陸的友好交流,但其實蔡英文所採取的實際行動卻是將「臺獨」當成保持現狀,以此來欺騙廣大的民眾。兩岸重新談判?臺教授:兩岸良好互動的障礙,在於民進黨和蔡英文。
-
蔡英文又想談了?兩岸關係將迎來重大轉折?
導讀:兩岸關係自從蔡英文執政後,變得越發糟糕,兩岸交流幾乎處於停滯狀態。在2021年蔡英文所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就透露出一個重要觀點,那就是臺灣希望與大陸促成有意義的對話。對此國民黨表示,對於蔡英文承諾在疫情有效防控後,開通兩岸對話,表示支持以及期盼。不過希望蔡英文能夠兌現自己的承諾,從「邊境」管制開始不要再有歧視等行為出現。
-
蔡英文:當選後兩岸繼續前進 藍:先承認"九二共識"
華夏經緯網12月2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蔡英文稱,在她主政之下,兩岸關係只會繼續前進,並說當初自己在上任臺「陸委會主委」半年後,就讓小三通正式上路。對此,國民黨「立委」吳育升批評,蔡英文多次強調「九二共識」不存在,但是兩岸關係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九二共識」,所以連深綠民眾都知道,這是蔡英文搶票的手段。
-
兩岸與經濟 蔡英文要面對現實
臺灣《中國時報》29日發表社論指出,蔡英文執政百天,民調滿意度已瀕臨「死亡交叉」,中間選民流失嚴重,本報調查數據更顯示,過半民眾反對「聯美日、抗中」路線,希望蔡當局優先搞好經濟與兩岸關係。蔡英文雖以一句「還好啦」輕鬆應對,但施政滿意度畢竟是人民即時的反應,尤其以蔡英文與前面三任臺當局領導人同期民調相較,她的下降幅度與速度都最大,切不可掉以輕心、自我感覺良好。 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所有民調數據都顯示,民眾高度期待蔡英文處理好兩岸與經濟問題,這兩者又有很高的連動性。
-
跟大陸互動有利臺灣經濟!蔡英文第二任期,兩岸破冰很重要
對蔡英文高票連任,學者認為,這不代表臺灣經濟上不需依賴大陸,蔡如何進行「兩岸破冰」還是很重要。其他部分,像是臺商回流的「五缺」配套、「非核」後的北部缺電能源議題、如何加入CPTPP等區域經貿組織,都是蔡第二任內亟待解決經濟問題。
-
對美關係「重要裡程碑」?小人得志便猖狂,蔡英文又跳出來了
今天(9日)上午10時許,蔡英文也跳出來對克拉夫特來訪表態了。蔡英文在推特上發文稱期待並歡迎克拉夫特下周訪臺,她還聲稱克拉夫特的訪問對"臺美關係"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果然是小人得志便猖狂,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因為臺海局勢的持續緊張,以及大陸軍機的不間斷巡航,蔡英文已經低調很久了,"臺獨"言論也不敢那麼放肆了。
-
蔡英文:兩岸須建立全新互動與溝通模式
華夏經緯網11月1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小英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蔡英文今天表示,金融海嘯後全球政經情勢劇烈變化,兩岸互動也須從舊思維和舊模式走向新思維新模式;必須建立全新互動與溝通模式。 據報導,臺灣創業投資公會今天舉辦「2013臺灣投資高峰論壇」,蔡英文應邀專題演講「臺灣經濟發展新思維新模式」。
-
趙春山:如何構建兩岸良性互動關係
」上指出,兩岸關係目前處在關鍵時刻,處理兩岸問題應有輕重緩急之分,只有對世界變局的認知建立共識,才能區分兩岸哪些問題應該「奮發有為」,哪些問題必須「韜光養晦」。對此,趙春山就如何構建兩岸良性互動關係,提出以下五點認識。 第一,認識國際政經體系的變化。在國際政治體系方面,多極化趨勢正受到單邊主義或雙邊主義的挑戰,中美對抗的「長期化」和「常態化」,意味著國際形勢可能已出現「新冷戰」的雛形。傳統聯盟體系不再發揮集體安全的功能,各國為獲取安全保障,紛紛展開軍備競賽,從而增加突發性軍事衝突的風險。
-
公開與大陸學者互動 蔡英文兩岸政策「動起來」
這將是蔡英文卸任民進黨主席後第一次公開與大陸學者面對面互動。對此,大陸、臺灣的相關問題專家在接受海峽導報訪問時都解讀稱,蔡英文此舉顯示她正在調整自己的兩岸政策,爭取主導權,而這正是謝長廷的「香港之行」所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也反映了民進黨內大多數意見贊成與大陸交流、接觸。
-
「兩岸互動新模式」為何被看淡?(看臺絮語)
近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借跟臺商春節聯誼場合,再度提出「擘劃兩岸互動新模式」。或許在民進黨當局眼中,之前兩岸8年良性互動已經陳舊過時,與臺灣發展的方向不符,需要調整更新。 但跟臺商搏感情,跟對岸放「善意」,類似的努力大多泥牛入海。此前,陸委會也提出「兩岸互動新模式」、海基會會長田弘茂邀請海協會會長陳德銘訪金門等,卻沒有迎來臆想當中的點讚和認同。
-
蔡英文會見哈佛大學兩岸事務訪問團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月5日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當日上午接見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兩岸事務訪問團」一行,在會面中她聲稱,臺當局致力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的承諾與善意不變,而她也再次表示,在處理兩岸關係上,「臺灣不會屈服於壓力,也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
-
蔡英文兩岸政策鬼打牆 臺商受害
在馬當局時期,臺商反映的問題,不是透過兩岸協議,就是透過臺當局政策或海基會來協助解決。但蔡當局上臺後,味道全變了,臺商反映問題,蔡當局卻有心無力,甚至於在春節包機上,增加臺商返家過年的困難。兩岸關係的味道也變了。蔡英文在就職典禮的講話,在這一年半多時間中,不斷地出現,蔡英文也不變強調,這是自己釋出最大的善意。
-
用朝韓互動類比兩岸關係,蔡英文終於「現形」了!
2016年蔡英文上任的就職演講,用一大段話論述兩岸關係,讓大家跟她玩「你猜你猜你猜猜猜」的遊戲,有學者認為她已經接近「九二共識」的表述,有評論認為這是蔡英文「理念臺獨」的最大讓步,有學者認為不談一中就是蔡英文包藏的最大禍心。而國臺辦給出的結論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
-
蔡英文拋「新南向政策綱領」 提及兩岸善意互動及合作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蔡英文16日在臺灣「總統府」召集「對外經貿戰略會談」,通過「新南向政策綱領」。由於外界擔心「新南向政策」意味著放棄中國大陸市場,該綱領特別提及「兩岸善意互動及合作」。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6日報導,蔡英文在會中裁示「新南向」是現階段臺灣整體對外經貿政策的重要一環,總體與遠程目標有兩個,即促進臺灣與東協、南亞及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等國家的經貿、科技、文化等各層面的連結,共享資源、人才與市場;建立廣泛的對話與協商機制。至於「新南向政策」的行動準則,綱領把臺灣定位為「創新者、分享者及服務者」這三種角色,同時提出「兩岸善意互動及合作」。
-
蔡英文去臺商聯誼提「兩岸要互釋善意」 被網友打臉
蔡英文。(資料圖)海外網2月22日電 昨日(21日),蔡英文出席大陸臺商春節聯誼活動,致詞時還提到「兩岸關係的未來動向,取決在雙方能否互釋善意,並且能夠良性互動」,並強調稱這是她曾經做出的「承諾」。據臺媒報導,海基會21日舉辦大陸臺商春節聯誼活動,蔡英文談到兩岸關係,稱「始終堅持承諾不變、善意不變,不會走回頭路」。對比日前蔡當局為兩岸民眾交流製造的一系列障礙,蔡英文此番「空口承諾」又遭臺網友打臉。有網友怒批蔡英文說空話特性,稱「口是心非,就一張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