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與大陸學者互動 蔡英文兩岸政策「動起來」

2020-12-27 中國新聞網

  繼謝長廷、蘇貞昌之後,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在兩岸政策方面也開始「動起來」。

  本周五(7月12日),由蔡英文自任董事長的「小英教育基金會」,將邀請大陸知名學者、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徵就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發表專題演講。據悉,蔡英文當天將會全程參與,並與大陸學者「面對面」談論相關議題。

  這將是蔡英文卸任民進黨主席後第一次公開與大陸學者面對面互動。對此,大陸、臺灣的相關問題專家在接受海峽導報訪問時都解讀稱,蔡英文此舉顯示她正在調整自己的兩岸政策,爭取主導權,而這正是謝長廷的「香港之行」所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也反映了民進黨內大多數意見贊成與大陸交流、接觸。

  蔡將與大陸學者公開互動

  臺媒消息稱,「小英教育基金會」將在12日下午舉辦專題演講,邀請曹遠徵教授就「人民幣國際化的緣起與發展」發表專題演講,身為該基金會董事長的蔡英文將全程聆聽。這是「小英基金會」首度邀請大陸經濟專家面對面座談,蔡英文也開始啟動與大陸的另類接觸。

  除了曹遠徵之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傑教授也將就「中國大陸對外金融政策展望」發表引言報告,丁志傑將與「中央研究院」胡勝正院士、臺灣金融研訓院鄭貞茂院長對談討論,這是一場相當專業的座談。

  「小英基金會」發言人黃重諺受訪表示,人民幣逐漸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不只臺商關心,隨著人民幣與新臺幣的聯動愈來愈強,臺灣的金融業及相關專業人士也都很注意,這正是舉辦這次座談會的原因所在。

  臺灣輿論稱,這是蔡英文卸任民進黨主席後,第一次公開與陸方學者互動。一方面顯示人民幣大餅對臺灣經濟舉足輕重,另一方面顯示蔡英文在兩岸政策上不落人後,志在2016年「總統大選」。

  謝長廷引發綠營多米諾骨牌效應

  蔡英文此舉如何解讀?是純經濟領域議題還是含有政治意義?

  對此,民進黨資深黨員、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吳子嘉在接受海峽導報記者訪問時稱,這是謝長廷近日「香港之行」所取得的多米諾骨牌效應,「現在民進黨內的大陸熱潮已經如野火般燃燒起來了」,謝長廷在民進黨兩岸政策領域已佔據領頭羊地位,蔡英文作為民進黨爭奪2016「大位」的有力競爭者,無論如何都不能缺席。從她邀請大陸學者來講演的舉動來看,顯示她正在調整自己的兩岸政策,爭取主導權。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李非教授和吳子嘉的理解一樣,也認為蔡英文此舉是受謝長廷舉辦「香港論壇」的影響,也由此可以看出,民進黨不得不面對兩岸交流的現狀,不得不做出更多務實的調整。蔡英文在民進黨內具有相當的實力,從2012年「總統」選舉的敗選中,她也很清楚,想要進步就不能再依靠模糊的兩岸政策。「目前看來,蘇貞昌的兩岸政策是中間偏綠,蔡英文是比較中間,謝長廷是中間偏左,蔡英文如果照這樣走下去,可能可以多吸引中間選民。」目前看來,謝和蔡走得比較近,蔡英文如果從經濟入手調整兩岸政策,也是比較務實的舉動,當前臺灣經濟局勢低迷,多與大陸合作,了解大陸經濟狀況,有利於臺灣民眾獲得更多的利益。

  蘇貞昌智囊稱「黨內有共識」

  有媒體分析稱,蔡英文之所以在兩岸政策上「動起來」,在某種程度上是謝長廷、蘇貞昌「逼迫」的結果。

  蔡英文、蘇貞昌、謝長廷仍是民進黨2016年「總統」候選人的競逐人物,誰能出線的關鍵仍在兩岸政策主張。作為民進黨現任黨主席,蘇貞昌對於操控黨內輿論及派系已愈來愈上手,在兩岸政策上也有自己的言論陣地,例如蘇貞昌主導下的「中國事務委員會」已經成軍運作,並即將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而謝長廷繼去年「開展之旅」後,近日又與中國社科院臺研所在香港聯合舉辦論壇,雖距「民共平臺」還有一段距離,但謝取得綠營與大陸對話的窗口,在臺灣政壇的政治地位與分量已不可同日而語。

  反觀蔡英文,在2012敗選之後又失去黨主席戰略位置,媒體曝光度與發言權快速下滑,在蘇、謝都「動起來」後,蔡在兩岸政策上已被排擠。此次蔡英文公開與大陸學者面對面互動,顯示她不會缺席兩岸政策的決心,更不甘心在兩岸議題上被邊緣化。

  蘇貞昌兩岸政策智囊之一、民進黨「中國事務部」前主任董立文接受海峽導報記者採訪時評論稱,蘇貞昌恢復民進黨「中國事務部」及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以及謝長廷「登陸」,再加上蔡英文跟進,與大陸學者座談,其實說明了民進黨內在兩岸政策上是「有共識的」,這個共識就是,大家都贊成民進黨與大陸進行接觸交流。蔡英文從經濟議題出發,顯示其「去政治化」意味,即她認為民進黨與大陸接觸先要從經濟議題入手,而不必急著去處理兩岸政治議題。(海峽導報記者 楊思萍吳生林)

相關焦點

  • 謝長廷: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不承認「九二共識」 就看大陸能否接受
    即將5·20就任「總統」大位的蔡英文,儘管一再宣稱要在兩岸政策上維持現狀,但外界好奇的是,這個維持現狀與馬政府有何不同?又如何實現? 日前,蔡英文新政府內定「駐日代表」謝長廷接受日經中文網專訪時透露,比起4年前,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已有重大調整。謝長廷曾擔任過「行政院長」、民進黨主席,與蔡英文關係密切。
  • 用朝韓互動類比兩岸關係,蔡英文終於「現形」了!
    2016年蔡英文上任的就職演講,用一大段話論述兩岸關係,讓大家跟她玩「你猜你猜你猜猜猜」的遊戲,有學者認為她已經接近「九二共識」的表述,有評論認為這是蔡英文「理念臺獨」的最大讓步,有學者認為不談一中就是蔡英文包藏的最大禍心。而國臺辦給出的結論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
  • 臺學者:蔡英文別低估大陸的統一意志 玩文字遊戲無助改善兩岸關係
    臺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李正修8日在「中時電子報」撰文稱,在兩岸關係自蔡英文上任後就處於低蕩冷和狀態的當下,大陸對臺策略的每一步都將牽動臺灣與兩岸關係的發展,蔡當局應當審慎因應,儘早提出對策,不能低估大陸在祖國統一大業問題上的意志。
  • 臺灣學者:美國靠不住 蔡英文有可能調整兩岸政策
    一向「反陸親美」的蔡英文當局到底為何恐慌與憂慮?川普的當選,對未來臺美關係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蔡英文當局的兩岸政策會不會也隨之改變?針對以上議題,導報記者電話採訪了臺灣知名美國問題學者、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湯紹成。
  • 兩岸青年學者: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說模糊
    原標題:兩岸青年學者: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說模糊  視頻: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說」島內遭質疑 來源:央視國際   中新社三亞4月14日電 (記者 石龍洪)多位兩岸青年學者14日在海南三亞指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近日提出的「維持兩岸現狀」的說法模糊,應負責任地說清楚。
  • 蔡英文拋「新南向政策綱領」 提及兩岸善意互動及合作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蔡英文16日在臺灣「總統府」召集「對外經貿戰略會談」,通過「新南向政策綱領」。由於外界擔心「新南向政策」意味著放棄中國大陸市場,該綱領特別提及「兩岸善意互動及合作」。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6日報導,蔡英文在會中裁示「新南向」是現階段臺灣整體對外經貿政策的重要一環,總體與遠程目標有兩個,即促進臺灣與東協、南亞及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等國家的經貿、科技、文化等各層面的連結,共享資源、人才與市場;建立廣泛的對話與協商機制。至於「新南向政策」的行動準則,綱領把臺灣定位為「創新者、分享者及服務者」這三種角色,同時提出「兩岸善意互動及合作」。
  • 美國對蔡英文大陸政策的不放心顯露無疑
    近日,「美國在臺協會」(AIT) 前執行理事施藍旗說,美國正私下向民進黨施壓,要求蔡英文提出一個可以縮小臺海差距,並關照美國和國際關切的大陸政策,同時呼籲臺灣選民先了解民進黨的大陸政策,然後投下神聖一票。     顯然,這些學者對蔡英文的批評讓民進黨高度不滿,民進黨人士遂連續以重炮反擊,不是抨擊學者誇大事實,就是污衊施藍旗已經退休,所有談話是個人意見,不代表美國政府。
  • 臺學者:看蔡英文兩岸政策如何像「擠牙膏」般更新
    原標題:臺學者:看蔡英文兩岸政策如何像「擠牙膏」般更新  將代表民進黨角逐2016「大位」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針對兩岸關係,提出「維持兩岸現狀」的政策。對此,臺灣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陳一新投書臺灣《中國時報》質疑,「維持現狀說」是否就是蔡英文訪美時的最後版本?還是像「擠牙膏」,會有更新的版本出爐?
  • 蔡英文拋兩岸「三新」 學者炮轟:「三心二意」
    原標題:蔡英文拋兩岸「三新」 臺學者怒轟:問題在民進黨「三心二意」」等兩岸互動新主張,並呼籲臺灣、大陸「共同維持穩定狀態,發展結構性合作關係」。
  • 蔡英文下半年提新兩岸政策?若真心"破冰"何須等半載
    且大陸的政策具有很強的延續性,並不會因「十九大」有太大改變,在「九二共識」一中原則上,更沒有鬆動可能,關鍵還是要看蔡英文怎麼做。蔡拋「下半年機會說」 陸委會附和 學者質疑臺商究竟是與蔡英文、田弘茂互動熱絡,還是被狂call回來應酬、湊數,當事雙方有些「各說各話」。但有一點十分確定,臺商在席間及其關心兩岸關係如何改善。
  • 跟大陸互動有利臺灣經濟!蔡英文第二任期,兩岸破冰很重要
    對蔡英文高票連任,學者認為,這不代表臺灣經濟上不需依賴大陸,蔡如何進行「兩岸破冰」還是很重要。其他部分,像是臺商回流的「五缺」配套、「非核」後的北部缺電能源議題、如何加入CPTPP等區域經貿組織,都是蔡第二任內亟待解決經濟問題。
  • 蔡英文兩岸政策鬼打牆 臺商受害
    在馬當局時期,臺商反映的問題,不是透過兩岸協議,就是透過臺當局政策或海基會來協助解決。但蔡當局上臺後,味道全變了,臺商反映問題,蔡當局卻有心無力,甚至於在春節包機上,增加臺商返家過年的困難。兩岸關係的味道也變了。蔡英文在就職典禮的講話,在這一年半多時間中,不斷地出現,蔡英文也不變強調,這是自己釋出最大的善意。
  • 學者稱蔡英文「新南向政策綱領」一廂情願,為救民調開錯藥方
    學者稱蔡英文「新南向政策綱領」一廂情願,為救民調開錯藥方 海峽之聲 2016-08-18 18:52 來源:澎湃新聞
  • 蔡英文當局的兩岸政策
    李登輝在卸任前極力向陳水扁推薦蔡英文,蔡得以擔任「陸委會主委」,搖身成為陳水扁兩岸政策的核心幕僚。在4年「陸委會主委」任內,蔡英文拒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否認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不遺餘力地鼓吹「兩國論」及「一邊一國論」,千方百計地阻撓和破壞兩岸關係,為兩岸「三通」設置重重障礙。
  • 港媒:蔡英文若不改兩岸政策 大陸也有「四不」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圖片來源:「中央社」)【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昨日發表「雙十講話」中,香港中評社11日刊登快評文章指,此份文告中有關兩岸關係部分,仍然沒有大陸想要的、能夠打開兩岸僵局的體現「一中」的內容。這是意料中事,兩岸關係未來的走向,主要看大陸怎麼做。
  • 學者推演:看蔡英文兩岸政策如何像"擠牙膏"般更新
    (臺媒圖)  中國臺灣網4月28日訊 將代表民進黨角逐2016「大位」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針對兩岸關係,提出「維持兩岸現狀」的政策。對此,臺灣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陳一新投書臺灣《中國時報》質疑,「維持現狀說」是否就是蔡英文訪美時的最後版本?還是像「擠牙膏」,會有更新的版本出爐?
  • 蔡英文推兩岸交流「高雄模式」 學者稱「功利」
    蔡英文推兩岸交流「高雄模式」 學者稱「功利」 2015-01-23 10:00:15來源:東南網作者:責任編輯:溫雅瓊   蔡英文在綠營執政縣市力推「高雄模式」,臺灣學者告訴你:  什麼是兩岸交流「高雄模式」?
  • 兩岸關係研究學者:大陸對蔡英文有清醒的判斷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中國海洋大學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所所長郭震遠接受訪問時表示,十九大報告涉臺部分中對蔡英文執政有一個高度清醒的判斷,強調了大陸在涉臺問題上的紅線,就是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六個任何」則劃清楚了大陸在「臺獨」問題上底線。
  • 蔡英文樂見兩岸互動來往:會持續與大陸方面開展交流
    華夏經緯網2月2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會見到訪的美國議員訪問團時表示,如果民進黨再「執政」,會有意願分擔「維持區域和平穩定」的責任。同時,民進黨在兩岸關係上,將堅持「謹慎、穩定、負責任」的兩岸政策,並「避免挑釁與奇襲」。
  • 大陸議題不甘缺席 蔡英文邀大陸學者登島談「錢」
    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的「小英教育基金會」將於本周五(12日)舉辦專題會,邀請大陸專家赴臺發表專題演講,身為基金會董事長的蔡英文將全程聆聽。這是「小英基金會」首度邀請大陸人士面對面座談,同時,也開啟了蔡英文與中國大陸的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