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謝長廷、蘇貞昌之後,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在兩岸政策方面也開始「動起來」。
本周五(7月12日),由蔡英文自任董事長的「小英教育基金會」,將邀請大陸知名學者、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徵就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發表專題演講。據悉,蔡英文當天將會全程參與,並與大陸學者「面對面」談論相關議題。
這將是蔡英文卸任民進黨主席後第一次公開與大陸學者面對面互動。對此,大陸、臺灣的相關問題專家在接受海峽導報訪問時都解讀稱,蔡英文此舉顯示她正在調整自己的兩岸政策,爭取主導權,而這正是謝長廷的「香港之行」所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也反映了民進黨內大多數意見贊成與大陸交流、接觸。
蔡將與大陸學者公開互動
臺媒消息稱,「小英教育基金會」將在12日下午舉辦專題演講,邀請曹遠徵教授就「人民幣國際化的緣起與發展」發表專題演講,身為該基金會董事長的蔡英文將全程聆聽。這是「小英基金會」首度邀請大陸經濟專家面對面座談,蔡英文也開始啟動與大陸的另類接觸。
除了曹遠徵之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傑教授也將就「中國大陸對外金融政策展望」發表引言報告,丁志傑將與「中央研究院」胡勝正院士、臺灣金融研訓院鄭貞茂院長對談討論,這是一場相當專業的座談。
「小英基金會」發言人黃重諺受訪表示,人民幣逐漸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不只臺商關心,隨著人民幣與新臺幣的聯動愈來愈強,臺灣的金融業及相關專業人士也都很注意,這正是舉辦這次座談會的原因所在。
臺灣輿論稱,這是蔡英文卸任民進黨主席後,第一次公開與陸方學者互動。一方面顯示人民幣大餅對臺灣經濟舉足輕重,另一方面顯示蔡英文在兩岸政策上不落人後,志在2016年「總統大選」。
謝長廷引發綠營多米諾骨牌效應
蔡英文此舉如何解讀?是純經濟領域議題還是含有政治意義?
對此,民進黨資深黨員、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吳子嘉在接受海峽導報記者訪問時稱,這是謝長廷近日「香港之行」所取得的多米諾骨牌效應,「現在民進黨內的大陸熱潮已經如野火般燃燒起來了」,謝長廷在民進黨兩岸政策領域已佔據領頭羊地位,蔡英文作為民進黨爭奪2016「大位」的有力競爭者,無論如何都不能缺席。從她邀請大陸學者來講演的舉動來看,顯示她正在調整自己的兩岸政策,爭取主導權。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李非教授和吳子嘉的理解一樣,也認為蔡英文此舉是受謝長廷舉辦「香港論壇」的影響,也由此可以看出,民進黨不得不面對兩岸交流的現狀,不得不做出更多務實的調整。蔡英文在民進黨內具有相當的實力,從2012年「總統」選舉的敗選中,她也很清楚,想要進步就不能再依靠模糊的兩岸政策。「目前看來,蘇貞昌的兩岸政策是中間偏綠,蔡英文是比較中間,謝長廷是中間偏左,蔡英文如果照這樣走下去,可能可以多吸引中間選民。」目前看來,謝和蔡走得比較近,蔡英文如果從經濟入手調整兩岸政策,也是比較務實的舉動,當前臺灣經濟局勢低迷,多與大陸合作,了解大陸經濟狀況,有利於臺灣民眾獲得更多的利益。
蘇貞昌智囊稱「黨內有共識」
有媒體分析稱,蔡英文之所以在兩岸政策上「動起來」,在某種程度上是謝長廷、蘇貞昌「逼迫」的結果。
蔡英文、蘇貞昌、謝長廷仍是民進黨2016年「總統」候選人的競逐人物,誰能出線的關鍵仍在兩岸政策主張。作為民進黨現任黨主席,蘇貞昌對於操控黨內輿論及派系已愈來愈上手,在兩岸政策上也有自己的言論陣地,例如蘇貞昌主導下的「中國事務委員會」已經成軍運作,並即將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而謝長廷繼去年「開展之旅」後,近日又與中國社科院臺研所在香港聯合舉辦論壇,雖距「民共平臺」還有一段距離,但謝取得綠營與大陸對話的窗口,在臺灣政壇的政治地位與分量已不可同日而語。
反觀蔡英文,在2012敗選之後又失去黨主席戰略位置,媒體曝光度與發言權快速下滑,在蘇、謝都「動起來」後,蔡在兩岸政策上已被排擠。此次蔡英文公開與大陸學者面對面互動,顯示她不會缺席兩岸政策的決心,更不甘心在兩岸議題上被邊緣化。
蘇貞昌兩岸政策智囊之一、民進黨「中國事務部」前主任董立文接受海峽導報記者採訪時評論稱,蘇貞昌恢復民進黨「中國事務部」及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以及謝長廷「登陸」,再加上蔡英文跟進,與大陸學者座談,其實說明了民進黨內在兩岸政策上是「有共識的」,這個共識就是,大家都贊成民進黨與大陸進行接觸交流。蔡英文從經濟議題出發,顯示其「去政治化」意味,即她認為民進黨與大陸接觸先要從經濟議題入手,而不必急著去處理兩岸政治議題。(海峽導報記者 楊思萍吳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