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院長文勁宇——

2020-12-1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夜晚10點,華中科技大學西二樓,208辦公室燈光明亮。華中科技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文勁宇,還在伏案工作。

  早上8點,文勁宇來到辦公室,開始一天的工作。匆匆去學校食堂解決兩頓飯,夜晚10點後才回家。這樣的日程,已經持續了十幾年。

  「做科研,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

  如何讓電力系統安全高效運行,是文勁宇科研的主線。

  1988年,18歲的湖南小夥文勁宇被保送到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電力工程系。本科畢業後被保送讀碩,師從著名電力專家程時傑教授,隨後又免試攻讀博士學位。

  做科研,還是去企業?讀博時,文勁宇動過畢業去公司的念頭。在許繼電氣博士後工作站時,也思索過是否留下來。

  「你到底願意做一條池塘裡的魚,還是大海裡的魚?」程時傑的話讓文勁宇銘記至今。「走了這麼多地方之後,我發現最喜歡的還是在高校,教書育人。」文勁宇說。

  回國,還是留國外?1996年、2002年,文勁宇兩次赴英國利物浦大學,期滿後都被盛情挽留。在與導師的交流中,他堅定了回國信念。

  「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對於改變落後的狀態或許起不到什麼作用,但如果全中國的每一個人都能自覺地這樣做,中國的強大指日可待。」留學期間,在文勁宇給程教授的信中,他這樣寫道。

  2003年8月14日,美加大停電,損失巨大。文勁宇意識到,「中國的電網正在高速發展,規模越來越大。如果發生故障,影響可能也會很大。」如何防止類似現象的發生?國家有需求!

  當年8月底,回到華中科技大學,他開始將電力系統安全高效運行作為主要研究目標。我國首條雙極海纜直流輸電微機站控系統、我國首套移動式直接冷卻高溫超導磁儲能系統、大電網低頻振蕩分析與抑制技術、基於儲能的風電併網技術、獲中美兩國發明專利的混合式柔性直流換流閥和直流—直流自耦變壓器……10多年來,文勁宇與團隊完成了一項項突破,獲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獎勵。

  「做科研,最重要的是選擇一個好的研究方向,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文勁宇說。

  「我最愛幹的事兒,就是看課題組和學院的名冊」

  「文老師團隊那麼多人,他記得你們的名字嗎?」

  「當然記得!」文勁宇課題組成員、碩士生蔡普的回答很堅定。

  2010年,文勁宇赴美國訪問。4個多月的時間,他向課題組全體同學發了10多封數千字的郵件。「我最愛幹的事兒,就是看我課題組和學院的名冊。」在文勁宇眼中,「博士生和碩士生不一樣,科研能力強的學生和弱一些的學生不一樣,談戀愛的和沒談戀愛的也不一樣。要找到每一個學生的特點,激發他們的潛質。」

  陳霞是文勁宇第二個博士生,她回憶說,剛讀博時缺乏自信,「文老師放手讓我去寫項目申請書,再一遍遍親自指導我修改了十幾次。」如今,她已是電氣學院的副教授。

  「最近怎麼感覺你沒有以前的活力了?」魯曉軍在博士畢業前,情緒一度低落。「去大城市還是回老家?文老師說,不要讓理想被現實束縛,要走適合自己的路。」聽後,他選擇了做博士後,繼續從事科研。

  楊之翰本科畢業時選擇做兩年輔導員再讀研。他抱著「被拒」的心態找文勁宇,問能否進課題組。「沒想到,文老師很支持我,讓我很意外。文老師很注重多元化,只要你有好的想法、願意做,他會從各方面支持你。」

  「其實每個孩子都很獨特。作為教師,能夠把學生好好培養出來,真的很有成就感。」文勁宇說。

  「我更願意盡力幫助全院老師更好發展」

  電氣學院西九樓四層,一間實驗室門前貼著對聯:「思百態於俯仰間,構萬事處取捨中」,橫批是「敏思篤行」。

  「其實,我更自豪的是『思構』課題組。」智能電網運行與控制課題組,英文簡稱是SGO,文勁宇為它起名「思構」,意思是「思行合一」。

  「文老師的管理模式太厲害了!」每天提交日簡報,每周一提交周報告,每月10號前提交月報告、進行月度匯報……「壓力雖大,但對我們是很好的鞭策。」課題組成員帥航說。

  為了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鍛鍊和培養,文勁宇為「思構」設計了綜合素質拓展平臺。「光科研做得好還不夠,學生需要各方面的鍛鍊和培養。」文勁宇說。

  平臺設有規劃部、文化部、科技部、宣傳部。「有學術大家來訪問,科技部負責接待,宣傳部負責寫稿,我們文化部會策劃活動、管理衛生。」楊之翰展示了同學們制定的衛生方案,整整3頁,時間、項目、負責人,一目了然。「就像電網一樣,安全、高效。我們做事情,也越來越像文老師了。」他笑著說。

  2016年,文勁宇開始擔任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院長。「我們是『雙一流』建設學科,作為院長,我更願意盡力幫助全院每個老師更好地發展,讓每一位老師都能為學院的一流學科建設做出貢獻。」

  這兩年,學院取得了不少科研突破:強電磁工程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評估;連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取得華中科技大學在安全類國家獎上零的突破;首次獲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湖北省科技進步特等獎……

  但他更在意的是學院人才培養。「我們的『班級成長工程』效果非常好,正在推進2.0版;最近一輪教育部學科評估中,我們的畢業生質量和社會服務貢獻指標名列電氣工程學科第一;在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項目資助下,我們正創建有中國特色的本科榮譽學位培養體系,全面重構實踐教學體系。」文勁宇說。

  在學院老師眼中,208辦公室的燈光亮的時間更長了,文老師的白頭髮也更多了。

  「有幾天晚上,我在辦公室待到10點半,發現他辦公室燈還亮著。第二天早上,我到辦公室,發現我也不是到得最早的。」羅珺老師分管學院學生工作,這個場景讓她感到震撼。「文院長辦公室的燈光,就是我們前進的動力。」輔導員程曜於說。

  採訪中,有句話被學生們反覆提及:「以責任心做人,以上進心做事,以事業心規劃人生。」這是文勁宇倡導的行為方式,也是對自己的要求。(本報記者 吳月)

相關焦點

  • 名校名院巡禮:華中科技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介紹!
    圖為班級在2019年畢業紅毯秀上的合影院系簡介華中科技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是國內電氣工程學科領域實力最雄厚的教學科研單位之一,是國家「985工程」和「雙一流」建設學科,在教育部歷輪一級學科評估中均名列全國前三,上一輪(2016年)評估結果為A(其中畢業生質量、社會服務貢獻等指標名列本學科全國第一
  • 華中科技大學潘垣院士一行來公司交流訪問
    華中科技大學潘垣院士一行來公司交流訪問2019-09-25 | 發布者:王小傑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9月23日,華中科技大學潘垣院士應邀赴公司開展技術交流訪問,華中科技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院長文勁宇、黨委書記陳晉、副院長楊凱、科研科科長杜桂煥一行陪同。
  • 200多位專家共同探討 電氣工程學科發展趨勢
    摘要:10月18日,2020年電氣工程學院院(校)長論壇在溫州舉行。本次論壇邀請了來自全國68所高校電氣工程學院的校長、院長,國內外知名教授、學者以及電氣領域企事業專家兩百餘人參會……
  • 溫商網丨200多位專家共同探討 電氣工程學科發展趨勢
    摘要:10月18日,2020年電氣工程學院院(校)長論壇在溫州舉行。本次論壇邀請了來自全國68所高校電氣工程學院的校長、院長,國內外知名教授、學者以及電氣領域企事業專家兩百餘人參會……溫商網訊(記者 章瑚)10月18日,2020年電氣工程學院院(校)長論壇在溫州舉行。本次論壇邀請了來自全國68所高校電氣工程學院的校長、院長,國內外知名教授、學者以及電氣領域企事業專家兩百餘人參會。
  • 2020電氣工程學院院(校)長論壇在溫州召開 正泰數位化轉型獲專家團...
    10月18日,來自全國67所高校電氣工程學科的200餘名院(校)長、教授、學者以及電氣領域企事業專家在溫州相聚一堂,參加 「2020電氣工程學院院(校)長論壇」。本屆論壇由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主辦,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溫州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溫州市電力工程學會共同承辦,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協辦。
  • 華中科技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舉行揭牌儀式
    選擇字體:大 中 小  艾啟平;黃志明  中國新聞網  發布時間:2008-04-09   4月8日,華中科技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成立暨揭牌儀式在該校舉行,標誌著該校醞釀已久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正式成立。
  • 第三屆電力電子實踐教學改革研討會暨固緯電力電子開發設計與實訓系統師資培訓會在校舉行
    7月31日至8月2日,由湖北省高等學校實驗室工作研究會、武漢電源學會、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和固緯電子(蘇州)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第三屆電力電子實踐教學改革研討會暨固緯電力電子開發設計與實訓系統
  • 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2020年研究生學術論文海報大賽來啦!
    各位同學: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電氣學子停課不停學,保持著較高的學習積極性,充分展現電氣學子的良好精神風貌。為活躍研究生在延期開學期間的學術氛圍,提升廣大研究生的學術科研水平,增進不同專業學科交流,豐富研究生的課餘生活,經華中科技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研究決定,於2020年3月~5月舉辦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2020年研究生學術論文海報大賽。
  • 華中科技大學「最強大腦」的成長秘密!
    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副院長李紅斌教授談到,電氣學院立足科創競賽,以實踐育人、科研育人、網絡育人為抓手,立足科創競賽,落實全員指導,開展雲端科研,逐步構建起內容完備、設施齊全、特色鮮明的創新創業育人體系。在第十六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華中科技大學榮獲一等獎5項,三等獎1項,以學校歷史最高分捧得「優勝杯」。
  • 電氣工程學院 - 南華大學
    電氣工程學院  南華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是在原中南工學院電氣工程系的基礎上於2000年10月組建而成的。學院現有教職工78人,專任教師60餘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及相應職稱30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22人,具有博士學位者9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者6人。
  • 清華大學電機系與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學院舉行「1+1」黨建活動啟動...
    攜手戰「疫」,支部同行清華大學電機系與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學院舉行「1+1」黨建活動啟動儀式暨聯合黨日活動清華新聞網3月16日電 為進一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和學校黨委《關於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紮實做好延期開學期間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黨員教育及發展工作
  • 快訊: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學院蔣棟教授當選IET Fellow!
    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學院蔣棟教授名列其中,當選為IET Fellow。IET是世界著名學術組織,涵蓋以電氣工程為主的工程與技術的各個領域。會士是IET最高層次的會員榮譽,面向全世界各個國家優秀的工程領域的學者和專家。目前我校電氣學院先後有三名教師當選IET Fellow:胡家兵、徐偉、蔣棟。
  • 985名校華中科技大學及王牌專業
    華中科技大學(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華中大,坐落在武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高校,國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
  • 電氣工程學院一行走訪青島電力電子企業
    新聞網訊 為進一步落實學院人才培養計劃、深化校企合作、加強校外實習、就業基地建設,近日,電氣工程學院院長陳道煉帶領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系王春芳教授及六位青年教師走訪了青島整流器製造有限公司、青島航天半導體研究所有限公司和青島華碩高科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並就本科生下廠實習和校企合作等內容展開交流。
  • 2018年國內理工類大學排行榜,華中科技大學位居第2位
    據最新的校友會網公布的2018中國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700強中,清華大學雄居校友會2018中國理工類大學排行榜榜首,理工類大學前10強依次為:華中科技大學、天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 華中科技大學水電與數位化工程學院院系簡介
    水電與數位化工程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水電與數位化工程學院,其前身是華中理工大學水利水電及自動化工程系。其主幹學科——「水利水電工程」是我校建校時前蘇聯援建設立的新中國第一批重點學科,屬國務院批准的首批博士學位授權點和首批博士後流動站,現為國家重點學科。
  • 9月18日,武漢輕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研招直播諮詢會等你
    掃描二維碼進入直播間  為滿足廣大考研同學對研招諮詢的需求,建立多方位的信息溝通渠道,武漢輕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聯合中國教育在線舉辦屆時武漢輕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院長助理徐建副教授將會進入直播間,與各位考生交流,為大家答疑解惑。敬請關注!
  • 華中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哪所實力最強?
    文/獨角獸數學課堂角角老師導讀:華中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三所是國內最頂級的理工類大學,也是近年來最受高三學生的關注的大學,高考錄取分數線都不低,到底該怎麼選擇?哪所大學實力最強?
  • 華中科技大學2021年保研1888人
    華中科技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211工程」、「985工程」建設高校之一,是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現有3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內科學、外科學按三級計),7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 華中科技大學這四個「王牌」專業,堪比金字招牌,考上就是「香餑餑」
    華中科技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和「985工程」建設高校之一,是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入選一流建設學科數 8個。所以這樣一所的頂尖大學,有著很多的王牌專業,小編就此推薦四個"王牌"專業,堪比金字招牌,考上就是"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