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潛讀書會(作者:慕汐)
「他又笑又跳又拍手,話都說不連貫,結結巴巴地說:啊——啊——你們聽我說。我們全神貫注地聽著。但是他忘了想說什麼。」第一次讀到這句話,你會想到什麼?是覺得荒謬?是一笑了之?還是仿佛置身當時的場景,或是偶然想起身邊也有一個這樣的朋友,在帶動高潮後,卻草草收場。
讀到這句話,我只是莫名覺得開心,仿佛看到了書中那個因為一個點子興奮到臉紅的人,也一點不會為他什麼也說不出而失落,有的時候,生活僅僅是需要一種情緒,一種態度,不需要表達,不需要別人理解,當那種奇妙的讓人心跳加速的感覺降臨的時候,你便遇到了讓你千百遍熱愛生活的理由。
沒錯,這句話就出自這本書——《在路上》。
這本書在當時哪怕現在依舊褒貶不一,它所講述的,不過是以狄安、瑪麗露為首的一伙人開車橫穿全美,一路上狂野爛飲,放肆流浪的故事。他們不停的穿梭,仿佛只要停下就喪失了靈魂,他們拋棄一切,欲望為上,縱情享樂。
有的人說,這不過是幾個浪蕩子弟的荒唐故事,不但是一本流水帳,而且沒有任何的教育意義。也有的說,這是一本年輕人的書,書中有激情,有夢想,有遠方,有永不停歇的熱血。
我想,正如這本書所講述的一樣,生活中很多事情並沒有意義,但是,正因為你的堅持,你的信仰,賦予了它們意義,而正是這些被賦予的意義,讓你的生活耀耀生輝。
曾經讀過一個故事,王徽之曾經住在山陰,一天晚上雪剛剛停,月色皎潔,舉目看去,天地清朗。他獨自喝酒誦左思的《招隱詩》,忽然想起了戴逵。
當時戴逵住在剡溪,王徽之就連夜乘小船拜訪戴逵,船行了一夜才到戴逵家,他到了戴逵地門前卻沒有進去就回來了。別人問他原因,王徽之說:「我原本是乘著一時的興致前去的,興致盡了就回來了,為什麼一定要見戴逵呢?」這也就是古語所說的乘興而來,盡興而歸。
在我們現代生活中,每個人的目的性都很強,學習是為了應付考試,是為了功名利祿,是為了升職加薪,而沒有幾個人是真正的為所獲取的知識而歡呼雀躍。
人們習慣性的去為了所獲得的回報去付出,自己每一點付出都要計算所獲報酬的量的最大值,甚至會因為付出與回報的稍稍不等而義憤填膺。如果是去千裡迢迢的見某個人,那就一定要見到,否則,這一路的辛苦豈不白費?
沒錯,我們往往過於注重旅途的結果,而忽視了在路上的部分,殊不知在路上,才有最美的風景。
曾經看過一句話說,「當你想成為詩人的時候,你就失去了詩。」所以,當我們不去思考結果,只求萬事盡興的時候,才能看到最美的風景。
我們人生的大部分時候,都是在路上,或是歡笑高歌,或是沉默不語,而我們要知道的是,在路上,不光是一種狀態,還是一種心態。
這本書對我啟迪最大的地方還是他們對待生活的心態。我相信很多人也和我一樣,似乎習慣了上班或上學回家兩點一線的生活方式,對周遭的新鮮事物都處於麻木的狀態,再也不會因為什麼而驚訝,也喪失了感動的能力,本應該是滿腔熱血的青年時代像是久經世事的老年時代,歸根結底,是失去了對待生活的那顆熱情和熱血的心。
我們或許很窮,很落魄,但我們對生活一往情深。書中的狄恩他們惡績斑斑,哪怕只有一分錢也要揮霍到路上去,可是,他們愛著早上升起的絢麗的朝陽,他們愛著風吹打在臉龐的輕柔,他們愛著路邊不知名的小夥子或者姑娘,如果說,他們惡劣的行徑宛如魔鬼,那他們的純粹又毫不保留的愛便閃著天堂般聖潔的光芒。
不懼世俗,不懼旁人的目光,不懼虛無縹緲的遠方,他們只活在當下,他們說:「真正不羈的靈魂不會真正去計較什麼,因為他們深處有國王般的驕傲。」他們大聲的喊著:「……你的道路是什麼,老兄?——乖孩子的路,瘋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蕩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在什麼地方、給什麼人,怎麼走呢?」他們奔跑著,歡呼著,永不知疲倦,他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永遠在路上!
在生活中,我其實是一個挺平凡的姑娘,我相信世界上的大多數人也是如此,我們深陷世俗,一整天兢兢業業或許只為了不多的獎金,一整天忙忙碌碌發現最後留給自己的時間少的可憐,但這些,並不影響我們熱愛我們所熱愛的,追逐我們想追逐的,做自己的光。
我真心希望我們都能成為那樣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人,不管是路上的悲歡喜樂,都願意去品嘗,不管是路上的荊棘還是陽光,都願意去欣賞,最後,祝你成為一個閃閃發光的人,用飽滿的靈魂去熱愛生活,就像熱愛冉冉升起的火紅朝陽,熱愛碧浪般的草原,熱愛忙忙碌碌認真生活的可愛的人一樣,去感受平凡的美好,去擁抱酣暢淋漓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