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中央教育委員會委員、葉聖陶研究會理事、紐約大學全獎得主、武漢大學博士;
曾就職外交部、教育部、中國國際出版集團,有豐富的外事、出版和國際教育經驗;
文 · 李松
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中國家庭人均收入較以往有了顯著的提高,「新中產」家庭對高考制度質疑較多,對國際教育有著更高的期望。所以呈現出了出國留學人數十年增長了十倍的高速發展。
從各年齡段的留學增長結構中可以看到,低齡留學呈現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態勢。但是為了避免過早出國給孩子們帶來的文化適應問題、安全問題和心理調節問題等,高中國際應運而生。也即是說,在高中階段,學生不用出國,在國內就可以提前選修國外高中同樣的課程,由外教按照國外的授課方式、評價體系、管理模式來開展教學,幫助孩子們提前用英語來學習數理化、文學、歷史等課程,學會英文學術寫作、演講和辯論等。而且國內學習的成本也相對較低。所以近年來,國際高中教育從數量和質量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然而,高速的發展一定會帶來很多的問題。家長對於市面上存在的IB、AP、A-LEVEL、IGCSE、VCE、GAC、COMMON CORE等,無法辨識,無所適從。為了幫助家長和同學們快速地做一些正確決定,本文不想講上面這些東西是什麼,這些東西是什麼,在網絡上可以輕易查到。在此,特別換一個角度,告訴大家高中國際教育之十個「不是」。
一、不是每個學生都適合國際高中教育
適應中國教育和考試制度,且表現優秀的同學不需要過早接受國際教育。歐美同學會的很多精英,也都是中國高考的受益者。大家都是在以優異成績通過高考後,先進入中國的名校完成本科學業,在進入到國外的研究生階段就讀,甚至是拿著高額的獎學金赴海外求學。可以講,本科後留學是性價比最高,能兼得國內校友資源和海外精英教育的最佳選擇。自己不努力,學不好中國的課程,只想走捷徑的人也不適合國際教育。即使是在國內開設的國際高中課程,也是用英文在學習第二門高中階段課程。英文不是我們的母語,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是更加不容易。要做好吃苦努力的準備,才適合接受國際教育。身體或心理上已經有疾病的人也不適合接受國際教育。國際教育最終是會讓孩子們出國求學,如果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出國的風險會更大。可能這個時候大家就會問,什麼樣的人才適合走國際教育這條路呢?按我們國際學校的在校生來進行分析就一目了然了。首先必須家庭經濟條件可以支持海外求學,其次是有一定的英語水平和學術能力,而且做好了用第二門語言學習第二門課程的心理準備。這樣的同學,無論在初中或小學階段是否足夠優秀,都能在國際教育這條路上有很好的表現。 畢竟選擇多了,進名校的機會多了,成功的概率也就大多了。二、不是學了國際高中課程才能出國
全世界主權國家的基礎教育課程都是互相尊重,互相認可的,也就是說,即使高中階段不接受國際教育的學生,依然可以用中國的高中成績、甚至是高考成績來申請海外的大學。那麼學了國際高中課程與沒學國際高中課程的區別在哪裡呢?
如果沒學國際高中課程,那麼標準化英語考試就成為了國外大學衡量咱們學生是否能順利完成國外大學學習的重要的標準了,所以這種情況下託福或雅思等考試成績的高低就會非常重要。但是對於上了國際課程的學生,國外大學就知道同學們在高中階段已經可以用英文學習,也有大量的英語母語的外教在給同學們按國外的授課方式進行教學。這種情況下海外大學對標準化英語考試成績的要求就會相對較低,而是更加看重學生們的GPA,也即是說高中階段所有課程的加權平均成績。
從經驗上看,其實很多在國內高中體系中很優秀的學生,最後還是選擇了不參加高考去國外大學求學,也會有非常優秀的表現。優秀是一種習慣,國內課程優秀的孩子,往往國際教育課程學習上也表現優異。
三、不是某門國際高中課程就一定更好
經常有家長問我們,IB、AP、A-LEVEL、VCE、GAC,到底哪一門課最好?其實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但一定要了解課程和課程的本質。下面可以用一些直白的語言給大家一些建議:
IB課程是一套非常有挑戰性的課程,因為美國藤校青睞IB項目學生而使之廣受歡迎。但很可惜還沒有以中文為基礎的IB課程,因此難度非常大,往往只有在外籍子女學校,他們英文是母語的學校開設得比較成功。最近也有一些國際化程度很高的雙語學校,開得也比較好。那些用「雙語」中文老師教授的IB課程就偏離課程本身的宗旨了。
A-LEVEL和AP本質上也是高級中學中的高級課程,是可以替換大學學分的「大學先修」類課程。如果學生程度本身不高,這樣的課程就不適合。在國外,也不是A-LEVEL和AP的授權學校中所有人都會去選擇這樣的課程。只有在能很好完成高中課程的基礎上學有餘力的學生,才會選擇這樣的課程。
VCE和GAC相較上面三類磕磣,難度較低。他們和美國的核心課程COMMON CORE、加拿大公立高中課程等,都是很好的,作為中國學生進入國際課程的初級階段應該選擇的課程。
這些課程的認可度都很高,因此無論學的是什麼內容,只要學得足夠好,都能進入到世界最頂尖的大學。
四、名牌公立高中國際部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
名牌公立高中的入學門檻高,因此其國際部的生源是最好的。如果只是為了選擇「名牌」,或為了選擇與最優秀的學生為伍,名牌公立高中國際部肯定是正確的一個選擇。但是如果學生本身中考成績達不到,也往往進不去。
但事實上,由於體制的限制,公立高中國際部需要考會考才能獲得高中畢業證。也即是說,學生將會花60%以上的時間去學國內課程,往往在畢業升學時,不如私立學校或私校國際部的學生有優勢,也正是因為後者有更多的時間專注於國際課程的學習。
此外,國際教育的內容不僅僅是學習本身,還包括體育、藝術、社團活動、社區服務、科研實習等,這些往往不是公立高中擅長的範疇。
學習國際課程的目的是進入世界名校,因此如果培養模式和培養目標越能接軌,實現目標的可能性就越大。
五、不是高分就能保證高錄
近幾年陸續爆出高分被拒錄的情況。曾經有一位託福和SAT雙滿分的學生被康奈爾大學拒絕,理由是「從學生的整個經歷上看,只能證明她是一個很會考試的人」。
我去年看過一本書《High School Super Star》(《高中裡的超級明星》)。這本書統計了美國高中畢業生中,被排名前30大學錄取並取得高額獎學金的很多學生。結果顯示,他們並不是有更多的時間去發現自己的愛好和特長,並能為之探入研究且有一定造詣,還能在藝術、體育方面有一技之長,有充分的社會參與經歷去證明他們未來將是一個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人 。
六、大學申請不是促銷,中介包裝可能適得其反
這一點已經越來越多的人有了共識。一位非常有名的美國校長告訴我,美國大學的招生官專業大多是學人力資源出身的。也即是說,申請材料是否學生本人撰寫的,申請材料的內容是否真實,他們可以有非常高的敏感度和判斷力。
很多學生還在依賴中介機構寫材料、編故事,甚至偽造成績單等,這都是非常危險的。且不說如果一經查出就會被退學,如果學生並沒有做好充分的留學準備,即使送出去了,也很難按時完成學業。《紐約時報》最近刊登的數據是,到美國留學的中國留學生,有超過25%的人不能按時畢業,這其中包括了退學的和延期畢業的情況。中介的包裝服務可能在短期內為我們爭到了「面子」,感覺申請結果很光鮮,事實上並不能保證學的成功。學業不是通過包裝就可以走捷徑的,實力的打造是重中之重!
七、學校教育不是學生大學申請的全部
上面第五點中也講到了相關的話題,國外大學申請中,學業成績當然是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但體育特長、藝術特長、社會服務、科研實踐等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加分項。其實這是符合教育的本質的。顧明遠先生說,教育的本質是「提高生活質量和生命的品質」。高的分數並不代表生活的質量和生命品質提升,而只有全面發展了自己,保持優秀的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同時積極為人類進步作出貢獻,這樣的生命才是寶貴的,受人尊重的,也是世界名校挑選優秀候選人的標準。
八、專業方向沒確定不是錯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見識的增加,以及社會的發展進步,學生往往對專業的選擇會有調整,這是非常正常的,家長千萬不必擔心或糾結。尤其是大學本科的專業還是「Taught Courses」,也就是仍然是「老師教、學生學」的課程,並不是研究類的學歷。這個階段更多的是去學習一種學習方法,並積累一些基礎的專業知識,到了研究生階段還有調整的機會。
因此在我們教育的過程中,不會去評價學生的專業選擇是否正確,而是去幫他們分析自己的特長,愛好,以及與發展中社會需求的關聯性。在這種交流中幫學生選擇他們有學趣、能好學、對社會有幫助的專業就可以。其中最重要的是,幫學生在專業選擇的過程中,將會引導他們去按相關專業名校錄取的要求去做個方面的準備,並為之持續不斷的努力。
九、國際教育不代表一定是高消費
多年來,大家對國際教育的理解就是「高消費」的代名詞。事實上並不完全是這樣。
有一個家長算了一筆帳,她的孩子為了上名校,他們在北京買了學區房,為了找相關的「關係」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而且為了讓孩子跟上進度,每年的課外培訓費都在20萬以上。這事實上比國際學校還貴很多。
到了國外,如果不迷信私校和地處大城市的名校,即使在美國,也有20萬人民幣就能完成的非常不錯的學習。如果學生成績足夠優秀,拿了全獎甚至可以不讓家裡有任何負擔就可以完成海外學業。
因此,深入研究和廣泛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一定有一款高性價比的國際教育項目適合您。
十、錄取通知書拿到了並不是高中學業的完成
在中國,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取得是在高考之後,而高考是發生在高中學業完成之後。也即是說,如果錄取通知書到手了,學生就什麼都可以不做了,等到學校開學報導即可。
而國外的大學申請是從12年級(相當於國內高三)上學期開始的,往往在高三上學期末或下學期初就可以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了。但學生仍然需要完成高三全學年的學業,且平均成績不明顯低於過往的平均成績才行,否則學校可以取消已經發出的錄取通知書。
國內很多國際學校或國際高中的學生,拿到錄取通知書後就不再返校上課了,這是非常危險的。儘管很多學校為了保護孩子們,仍然幫他們出具不低於過往平均成績的成績單,但這顯然是作假行為。這種行為一旦被查出,不僅是學生的錄取會被吊銷,甚至學校的聲譽也會受損,這將會影響到本校未來畢業的所有學生的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