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深處的一個小山村,至今仍有11個小腳女人演繹著金蓮絕唱

2020-12-20 百家號

我的奶奶是一個陪伴了爺爺一生的小腳女人。2002年初秋,92歲高齡的她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從此,奶奶的善良、慈祥、勤勞、簡樸,還有她蹣跚行走的一雙小腳,永遠地定格在我的記憶中。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小腳老太太可謂隨處可見。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裹著「三寸金蓮」的小腳女人已經很少能看到了,但每每遇到,我總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這可能源於對奶奶太多難忘的回憶。 (賀德敬文圖)

點擊

地處太行山深處的河北涉縣井店鎮王金莊,是一個風光優美、民風淳樸的小山村。2016年春天,我和幾個喜歡攝影的好友到這裡採風時,竟意外地發現,這個村子至今還生活著12個小腳女人。她們每天拄著拐棍,深一腳淺一腳地行走在這高低不平的石板街上。

她們漸行漸遠的身影,和著她們生活了一輩子的王金莊,一起成為了一個曾經時代的烙印。到了2017年秋天,我們再次到王金莊採風時,12個小腳老太太中的其中一位已經入土為安,只剩下了11個。我們聽到這個消息,禁不住扼腕嘆息:再過幾年之後,這些小腳老太太還能有幾位健在?心中這樣的閃念,促使我們更加急切地用鏡頭記錄這些一輩子沒走出過大山的小腳老人。

「三寸金蓮」其實反映的是封建社會婦女一部血淚史。從北宋到上世紀初,一直流行這麼一種審美習俗——「腳小為美」。因此,女孩出生之後,長到五六歲時就開始纏足。長輩用長布條將女孩腳拇趾以外的四個腳趾連同腳掌折斷彎向腳心,形成"筍"形的"三寸金蓮"。其慘其痛,可想而知。母親或祖母不顧孩子的眼淚與喊叫,以盡到她們的責任,並以此保證孩子未來的婚姻生活。「小腳一雙,眼淚一缸」,一句話就道盡了小腳女人們一生的酸楚。

點擊

時至今日,傳承千年的纏足習俗已離我們漸行漸遠,小腳女人也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漸漸淡出我們的視線。我們在和當地村民攀談中得知,王金莊這些僅存的小腳女人,都已邁入耄耋之年,最大的已經102歲,最小的也已87歲。作為一個時代終結的最後見證者,她們演繹過的那種獨特而又平淡的悲喜人生,伴隨著纏足這一中國獨有的文化現象,慢慢都將會變成塵封的故事,湮滅在歷史的長河裡。正因為如此,這些老人的存在才愈顯彌足珍貴。

王金莊這些小腳老太太老伴大多已經去世,她們有的獨居,有的和子女生活在一起,身板都很硬朗,每個人都有很強的自理能力。

這位劉姓老太太已經89歲了,依然能做針線活。她一直和兒子兒媳生活在一起,四世同堂。她說,孩子們都很孝順,她生活得很幸福。她每天早起早睡,吃過飯就拄著拐杖到門口的青石板小巷遛彎,和村裡其他老太太一起聊天拉呱。農忙時,孩子們都到山上收莊稼去了,她心疼孩子,會主動在家把飯做好。

我們問:「您這麼大年紀眼睛一定花了吧?」老太太不服氣,從針線筐裡拿出一根針、一條線,三下五除二就把手裡的線穿到針孔裡,一邊展示給我們看,一邊笑著反問我們:「瞧瞧,你們認針能這麼快嗎?」我們給她鼓掌,老太太抿著嘴,得意地笑了。兒子在一旁嗔怪她:「你真是越老越像個小孩兒。」她笑得更開心了,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老人們與世無爭,一日三餐粗茶淡飯,在村裡衣食無憂地生活著。個別老人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想接她們去城裡一起住,她們不肯,離不開這片生活了大半輩子的故土,最終選擇一個人日復一日地守著自家的祖宅,過著每天生火做飯,出門拉呱,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的日子。

經過觀察,我們發現,這些與大山相伴了幾十年的老人都很樂觀、豁達,無憂無慮,雖然小腳造成行動不便,但她們從年輕的時候起,就和丈夫、孩子一起翻山越嶺種田,如今依然拄個拐杖,在村裡青石板街道上爬上爬下,如履平地。加上山裡植被茂密、空氣清新、水質甘甜,村民們吃的糧食、蔬菜,包括吃的油,都是自己種的天然綠色食品。這些也許就是這裡的小腳老太太長壽的秘訣吧。

風吹雨打花落去。歷史的車輪滾滾而過,總會掩埋無數曾經,但總有些人、有些事,總能成為時代揮之不去的印記。一個個小腳老太太步履蹣跚的身影,和她們生活了一輩子的王金莊,一起成為了一個曾經的時代的見證,也演繹著最後時光的金蓮絕唱。您對此有什麼感觸,敬請關注瘦馬視角並在這裡留言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河南輝縣太行山懸崖上,有個猶如人間仙境,世外桃源般的小山村
    人們說,老天爺把太行山最美的一段給了南太行,這句話我信。在河南輝縣南寨鎮太行山深處的懸崖上,有一個群山環抱的小山村叫「兵部站」,就是一處太行秘境、人跡罕至、風景怡人的原始村落。兵部站,還是在戶外、攝影圈知道這個藏匿在大山深處的小山村,在看了那些驢友們的遊記後,有了一定去看看的心願,但卻因緣分未到、未能成行。今天,一次偶然機會,踏上了探尋的路途。
  • 駱駝灣:旅遊扶貧讓小山村成網紅打卡地
    駱駝灣:旅遊扶貧讓小山村成網紅打卡地 2020-11-23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辜鴻銘為了激發創作靈感,竟然把老婆叫來聞她的小腳!
    他通曉多國語言,精通西洋科學,又極力宣揚纏足、納妾等封建思想,他是堅定的保皇派,又怒罵慈禧、袁世凱,他是極有個性的矛盾體,也是學貫中西的第一人。古人飲酒用的金蓮杯裹小腳對足部造成的嚴重傷害無人不知,而就是這種長不及掌的金蓮被辜鴻銘視為國粹。
  • 太行山深處的山西神龍灣村 原生態風情如「世外桃源」
    太行山深處的山西神龍灣村 原生態風情如「世外桃源」 2018-07-12 11:00:2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羅攀
  • 太行山深處的「土豹子」,行蹤神秘莫測,究竟是什麼動物?
    今天我們來說說太行山脈一帶人們口中「土豹子」,傳言它身居太行山深處,行蹤神秘莫測,那麼這又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動物呢?豹子有9個亞種,遠東豹在裡面算是體型較大的了,僅次于波斯豹,排在第二位,而我國則將所有的豹子統稱為金錢豹。我們都知道,我國的遠東豹僅分布在吉林、黑龍江與俄羅斯接壤的小部分地區裡面,而太行山脈位於山西與華北平原交界處,所以這裡的「土豹子」,肯定不可能是遠東豹,那麼這裡人們口中的「土豹子」,究竟是什麼動物呢?小編覺得,最有可能是華北豹。
  • 古代那些美貌女將,身上有個共同點,現代人根本沒法接受!
    在古代通俗小說中,塑造了大量女性將領形象,這無疑是一個帶有特殊性別意味的人物類型群。古代小說中的女將,是帶有鮮明反文化意義的。女人為將,一掃傳統社會女性的卑弱姿態,一定意義上突破了男權社會對女性的禁錮。
  • 河北保定最綠的縣,被稱為太行山深處的香格裡拉,特產大棗
    河北的大城市之一保定市,地處太行山腳下。而在保定的最西邊,太行山腹地,有一個被稱為「京津西花園」、保定最綠的縣、太行山深處的香格裡拉,它就是今天要說的阜平縣。阜平縣是一個山區縣,西與山西省接壤,全縣人口僅約21萬。
  • 紅樓夢裡的女子是大腳還是小腳?這兩個人確定是三寸金蓮!
    一直以來,關於紅樓夢中的女子,不少人在爭論一個問題:這些女子是大腳還是小腳?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女性裹腳的歷史,那真的是懶婆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什麼是小腳?就是過去我們常說的「三寸金蓮」,這點在《金瓶梅》有比較詳細的記載,潘金蓮正是因為有一雙人見人愛的金蓮,故名。
  • 江冬秀和胡適的婚姻生活:一個封建社會小腳女人的勝利
    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胡適結婚了,他娶的不是美麗多情的陸小曼,也不是才貌雙全的曹誠英,而是她,一個小腳女人,江冬秀。提起江冬秀,她就像是一個諧星,是一個讓人發笑的存在。她帶著一身封建社會的鄉土氣息,嫁給了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胡適。
  • 揭秘古代裹腳的女人 三寸金蓮如煙盒般大小
    婦女纏足是「小腳一雙,淚水一缸」。古代婦女很注重頭飾,然後就腳了,成語「品頭論足」、「品頭題足」都有議論婦女的容貌體態的含義,頭和足,成為文化人眼裡女性美的一個重要標準。文化人有很多對小腳的讚美之詞,什麼「金蓮」、「三寸金蓮」、「香鉤」等等,都是文化人賦予小腳的讚美之詞,蘇東坡《菩薩蠻》詠足詞雲「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甚至還制定出了小腳美的七個標準:瘦、小、尖、彎、香、軟、正,又總結出了小腳的「七美」:形、質、資、神、肥、軟、秀,真是博大精深。
  • 山西井底村掛壁公路,在太行山藏有最後一條能自駕通行的掛壁公路
    影片中郭達牽著驢車走過的一條懸崖峭壁上的公路,一舉帶火了太行山的這個小村莊。每年大批遊客前往體驗在懸崖峭壁上的驚險之旅,拉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可惜當地村民沒有好好規劃該如何發展,反而進行各種名目的亂收費,商業化氣息濃重,如今去河南郭亮村體驗掛壁公路的人也越來越少了,硬生生打爛了一副好牌。
  • 一所太行山鄉村小學的「變與不變」
    新華社記者王皓 攝新華社太原6月11日電(記者王皓)7名學生,4名教職工,幾間紅頂白牆的校舍,組成一所獨特的鄉村學校。這所學校叫馬武寨寄宿制小學,坐落在海拔1300米的太行山深處,隸屬山西省陵川縣馬武寨村,是方圓幾十公裡內唯一的學校。6月初,馬武寨寄宿制小學的全體學生正式開學複課。
  • 【決勝2020】駱駝灣:旅遊扶貧讓小山村成網紅打卡地
    記者魏雨攝  河北新聞網11月20日訊(記者魏雨)青水瓦、木挑梁、石板院、黃泥牆……一排排太行山特色民居正在張開懷抱迎接八方遊客。小吃美食街、茶室、土特產售賣、農家樂、特色民宿,在這裡,你可以盡情放鬆身心給自己放個假。今天,「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河北站媒體採訪團來到阜平縣龍泉關鎮駱駝灣村,如今這裡已經成了有名的網紅打卡地。
  • 梁俊維:太行山深處的木雕非遺傳承人
    山西日報新媒體記者吳曉慶報導:在山西腹地的太行山深處,自古就流傳著古老的木雕技藝,大到亭臺樓閣、村宅民居,小到家具擺設、日常用品,處處可見精雕細鏤、巧奪天工的木雕工藝品。在晉中市榆社縣郝北村就有這樣一位專注木雕的能工巧匠梁俊維。
  • 「纏足」竟有此功效,中國第一個纏足的女人是她?原因讓人費解
    其中又尤以山西小腳為最,並有「從來小腳說山西」 之譽。山西小腳又以大同為第一。清朝統治者本來反對漢族女子纏足,康熙年間曾經詔禁之,違者拿其父母家長問罪。當時有某大員以「奏為臣妻先放大腳事」上 疏,結果傳為全國笑談,可見纏足「魅力」之強大。最後鬧得康熙皇帝在禁止纏足的禁令僅頒布了幾年便自動撤銷。
  • 隱藏在太行山深處的原始森林,是一個避暑勝地,帶給你不一樣的體驗
    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的普遍變暖,北方的夏天變得異常炎熱,此外,山西一直是一個水資源匱乏的省份,所以找一個涼爽的地方享受暑假成了我所關心的問題,但由於時間有限,也不能太遠,位於河北靈壽的五嶽寨便進入了我的行程。
  • 來自太行山深處的美味,補中益氣,養胃健脾,養血美顏!
    俗話說,「一日三個棗,健康活到老」。棗的好處很多,能直接吃,能泡水,還能添加在各種美食裡,是作為秋冬進補的絕佳食材。 來自太行山深處的天然味道 在這雄渾偉岸的太行山脈裡,有著上百年樹齡的黑棗樹
  • 揭秘古代女性纏小腳的這種陋習
    有一種說法是,始於南唐。南唐後主李煜有一個妃子叫做窅(yǎo) 娘,特別擅長跳舞,最為出名的就是金蓮舞。看過的人形容起來說窅娘一跳舞,就好像蓮花凌波一樣,身姿搖曳,優美動人。為了使足部更美,窅娘就用錦帛纏住雙足,使其彎成新月狀。李煜特別喜歡窅娘這樣跳舞。那年頭,婦女們所謂的潮流時裝都是跟著宮裡面走的,宮裡流行什麼,普通百姓也就喜歡什麼。
  • 直擊清末三寸金蓮的小腳女子,怎一個醜字了得?老照片見證玄機
    直擊清末三寸金蓮的小腳女子,怎一個醜字了得?老照片見證玄機三寸金蓮最早出現於宋朝,這是中國古代婦女傳統習俗的極端發展,人們把裹過的腳稱為「蓮」,而不同大小的腳是不同等級的「蓮」,大於四寸的為「鐵蓮」,四寸的為「銀蓮」,而三寸的便為「金蓮」,總之是越小越幸福。圖為清末貴婦人的留影,三寸金蓮看著都疼,毫無美感可言。
  • 憶愛妻金蓮
    報考了龍巖衛校護士專業的金蓮滿以為我考的是文科,因為當時在中學,我的文科顯然比理科更有優勢,經歷文革的我,選擇了科技立身,現在回過頭看,我確實非常不適合從政。非常幸運的是,在文革後高考錄取幾乎是百裡中一的背景下,我先獲得了福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並很快踏上了負笈求學的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