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嚴峻的經營形勢,神南產業發展公司在加大對外市場開拓力度的同時,打出「單項目管理」、成本管控「紅綠燈」,「農場」增收等新鮮牌,提升內部管理,巧拔降本增效「算盤」,降低經營成本,舞活效益龍頭,提升企業應對市場變化和抵禦風險能力,護航產業在冰川中持續健康發展。「單項目管理」,降壓瘦身
「採掘車間吊裝運輸費神南內部佔產值比例控制在0.034%;三機車間外委維修費佔產值比例控制在3%內,電器車間耗材費佔配件比例控制在3.5%內……」神南產業公司維修中心的各項費用指標在牆上分外顯眼,這是該公司「單項目管理」量化後的各車間費用比例一覽表。
該公司推行的「單項目管理」即:將整個經營組織層面進行細化,對營銷中的所有項目進行計劃、組織、執行與管理,依據全面預算按業務範圍將各項可控費用分解到各職能部門進行成本核算,量化分支,單項管理。在執行過程中,要求制定材料配件領用定額管理辦法,配件、耗材和外委費用協同推進,及時掌握各項費用發生情況,做好單項目成本分析,有量化有指標,在月度經營例會詳細通報各項費用完成情況。各生產中心、車間在提報配件和耗材計劃時要真實利庫,附估算價格,且分管領導要參與到配件和耗材計劃提報的審核中去,確保提報計劃的準確性。車間及時和物資分公司、生產技術部物資供應科核對庫存材料情況,認真做好庫存材料分析,減少庫存積壓。技術質量科逐月組織車間分析材料配件使用量,入庫驗收時,發現問題配件馬上終止驗收,避免了因配件質量問題造成的成本增加。公司將各中心單項目成本核算和中心績效考核掛鈎,各中心又將生產費用分解到車間進行核算,和車間考核掛鈎,形成一套完整的單項目體系成本管控。在「單項目管理」的驅動下,該公司各生產中心均嚴格按照公司制定的各項生產費用分攤比例執行,按項目建立生產費用發生臺帳,掌握本單位成本發生情況,在努力完成產值的同時,爭取尋找利潤提升點。成本「紅綠燈」,激活「源」頭
為確保公司經營管理工作思路和舉措有力執行,春節收假後,該公司連續一周召開專題會議,從公司層面對全年利潤指標、降耗指標、增收指標及工作措施進行討論研究,對今年的利潤目標進行明確,提出了從源頭上精細管控成本,強化全員成本意識。討論結束後,各生產中心又組織召開了中心內部專題會議,圍繞公司思路,結合中心經營實際,創新出了行之有效的精細成本管控方式----「成本管控紅綠燈」。
「成本管控紅綠燈」類似於成本產生的進度管控條,在每個施工項目開工前,由各中心經營科測算材料的費用定額、維修配件成本、自製自修成本、外委費用等可產生的費用成本,並下發至各生產區隊、車間、班組,現場材料員、監督員每天統計各區隊所消耗的費用,並在早調動會上匯報各區隊、車間、班組截至目前所消耗的各項費用,提醒各單位費用消耗在「進度條」中所處區域:若所消耗的費用在總費用定額的1%-30%,則屬於綠燈區安全階段,調配使用適度,繼續保持;若所消耗的費用在總費用定額的31%-70%,則屬於黃燈區,處於重點管控階段,此階段是重要環節,各單位必須做好預警措施,及時組織討論,調整策略,應對「黃燈」:若所消耗的費用在總費用定額的71%-100%,則屬於紅燈區風險階段,此階段不可逾越。通過推行成本管控「紅綠燈」,真正做到源頭控制,降本增效。「農場」增收,「緊」上添花
「你們的責任田種的是什麼?」小高饒有興致地向小夥伴詢問近日產業公司的熱門話題,「我們種的紅薯和玉米,今晚中心組織去澆地呢,可別看著簡單,這裡頭學問大著呢」,小夥伴小王興奮地回應著小高,這個城市姑娘顯然對公司的責任田種植充滿激情。
今年一季度「合理化建議」討論會上,一條「建議利用公司二期車間空地種植蔬菜」的意見躍入討論組委會的視線,經小組綜合討論、評估可行性後,該合理化建議通過審核。產業公司後勤服務部門將二期車間附近約11300平方米的空地進行了翻耕,設計成種植園,細分成62塊責任田,根據該公司各部門、中心人員數量合理劃分責任田大小,主要種植存活率較高的蘿蔔、菠菜、青菜、香菜等24種蔬菜。並下發了《種植園管理辦法》,規定種植要選取業餘時間,蔬菜成熟後,各種植單位有權自行決處理種植成果,公司職工餐廳願以市場價格購買各單位蔬菜,各單位也可將蔬菜分發至各位員工,「總之種植成果還是『裝』到了我們的口袋裡」,一位員工打趣說道。與種植園相得益彰,該公司開展了「活動、運動、節能」的「兩動一節」活動,即:班前早操活「動」、下班展開運「動」、晚上「停」電節能(一小時),以「停」促「動」,以「停」節能,唱起了運動的調子,吹響了節能的號角。
「開心農場」與「兩動一節」都是該公司在過緊日子時期想出的節能降耗新招數,種植園農場的開播,督促職工利用業餘時間「下地」幹活,舒展筋骨,且種植成果員工共享,這其中的「運動」因素、「節能」理念與「兩動一節」相輔相成,不謀而合。「你們產業公司真是將降本增效玩出了鮮招,真真是『緊』上添花」,神南物資分公司的一位員工稱讚道。
「眾人同心,其利斷金」。該公司在煤炭寒冬中發揮全員力量,凝聚全員智慧,開闢探索發展之道同時,在降耗增效上工作也能打破常規,勇於探索創新出在保障正常生產經營基礎上的降耗新招、鮮招,助力產業在冬泳中逆勢奮起。(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