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吃醋娃」,媽媽還能誇別人嗎?

2020-09-07 微言鎮江


原創 Birdy 丁香媽媽教育


一位媽媽朋友和我分享,鄰居家的孩子來家裡一起玩拼圖,她禮貌性地表揚了鄰居孩子拼得好。沒想到自己兒子聽到後,急得直接坐在地上哭了起來。弄得特別不好意思,而且還要安慰兒子。


媽媽們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孩子聽到媽媽誇獎其他小夥伴就會吃醋、生氣,給媽媽臉色,甚至哭鬧。


媽媽肯定很困惑:平時沒少誇娃,給的愛也是滿滿的。誇別人的時候,也沒有批評自家娃不好的意思,娃連這都接受不了嗎?嫉妒心會不會太強了?


孩子的嫉妒心理是從哪裡來的呢?家長又應該如何引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



為啥娃見不得媽媽誇別人呢?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1. 娃會嫉妒了?是認知發展到了新階段


嫉妒是人類的一種正常心理。


發展心理學家 Sybil Hart 和 Heather Carrinton 找來了 32 名 6 個月大的嬰兒,對他們進行了有關嬰兒嫉妒心理的實驗。實驗中,研究人員讓嬰兒的媽媽分別對長得像嬰兒的玩偶和一本書展示出關注,並讓嬰兒在旁觀察媽媽。


結果表明,當媽媽對長得像嬰兒的玩偶表示關注時,嬰兒的負面情緒比媽媽關注書本時更加強烈。心理學家稱,玩偶是具有社交意味的物體,媽媽對玩偶的關注,更容易給嬰兒帶來威脅感。


也就是說,人類的嫉妒心理從 6 個月大時就已產生了[1]。相關研究也表明,1~2 歲是大部分孩子嫉妒心理發展最迅速和強烈的時期。


所以,當孩子出現嫉妒行為時,媽媽們不必過於擔心,這是正常的認知發展過程,也代表著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到了新階段。


簡單來說,嫉妒的背後是因為「在乎」。是一份需要被看見和接納的「在乎」。孩子看到媽媽誇別人,會嫉妒是本能守護。家長要做的是教孩子怎麼面對和表達自己的在乎。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2. 安全感不足的孩子更容易嫉妒


幼兒的嫉妒感基於對媽媽的佔有欲。這是希望能夠長久、獨自佔有自己所愛之人的一種情緒。


無論是餵食、睡覺還是心理需求,寶寶在大多數情況下最依賴的就是媽媽。所以,孩子早期的嫉妒經歷,也總是圍繞著和母親的關係展開。


仔細想想,聽見爸爸誇別人時,孩子大多都是無動於衷,但偏偏聽不得媽媽誇別人,就是這個原因。


研究表明,幼兒嫉妒心理的強弱,和 TA 與母親的依戀關係 (attachment) 及安全感有關。


安全感較強的孩子,比沒有安全感的孩子,表現出更少的嫉妒行為。當孩子的安全感增強時,他們的嫉妒行為也相應減少[2]。


如果孩子從媽媽那兒得到的安全感不足,媽媽又對他人表現出喜愛時,孩子自然會覺得受到威脅,進而生氣,甚至出現反抗和阻礙媽媽對別人好的行為。如果孩子從媽媽那得到許多安全感,知道無論如何,媽媽都不會離開他,他便不會那麼容易受影響。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3. 影響嫉妒心理的其他因素


當然,這並不代表安全感強的孩子就不會產生嫉妒的心理。


畢竟孩子對媽媽都有佔有欲,看到媽媽的愛被瓜分、搶走時,孩子產生嫉妒的心理再正常不過啦。除了安全感,其他因素也會影響孩子的嫉妒心理。


(1)孩子本身的氣質(temperament)與正面情緒


發展心理學家普遍認為,嬰兒出生後的情緒因人而異。有的孩子在開心時,表現很興奮,有的就微微一笑。有的孩子在難過時,會大哭大鬧,有的可能就是默不作聲。他們表現出的強度、時長、複雜度等差異,就是嬰幼兒氣質類型(temperament)的不同。


著名的嫉妒心理研究學者 Hart 和其研究團隊發現,正面情緒越少的孩子,也就是平時更容易情緒崩潰的孩子。他們在媽媽展示對他人喜愛時,會更多地感到不滿和難過,也更容易因嫉妒而產生暴躁、哭鬧等負面的行為[3]。


(2)孩子自尊心強、自我要求高


如果孩子是個自尊心極強,並且十分在乎自己能力的人,更有可能因嫉妒而產生哭鬧行為。


自尊心強的孩子,碰上做不到的事情,會特別容易生氣、難受、痛苦。如果再聽到媽媽表揚其他人,沒表揚自己的話,他們可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難受與嫉妒,都有可能轉化成抗議、大喊、哭鬧的行為。


(3)求關注的心理


媽媽當著自己的面表揚小夥伴時,孩子會想自己也努力了,媽媽卻沒有表示。心理不平衡,便用哭鬧的方式求關注。


孩子還小,很難心平氣和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有的就會用大喊、哭鬧、對抗的方式來引起媽媽的注意。


娃嫉妒起來鬧情緒

家長該怎麼辦呢?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遇到愛發洩嫉妒情緒的寶寶,媽媽們該怎麼辦呢?首先,「嫉妒」現場三步走:


第一步:共情,理解情緒


在孩子表達嫉妒,發洩情緒的時候,家長要做的第一步是「共情」,表達對孩子情緒的理解,你可以說:「寶寶現在感到很生氣、很難過,是嗎?」


第二步:聊天,表達感受


如果可以,引導孩子說出生氣的原因。可以用提問的方法「能告訴媽媽,你生氣的原因是什麼嗎?是因為媽媽剛剛表揚了其他小朋友嗎?」


第三步:與孩子交流、和解


如果知道孩子是因為自己表揚了別人而生氣,向孩子解釋清楚,沒表揚他,不代表自己沒關注到他,也不代表他做得不如別人好。


可以和孩子說:


你很認真,搭得也很好。媽媽卻只表揚了別的小朋友,你一定很難過。如果我是你,也會感到很傷心的。


媽媽有看到你搭積木的,不過別人是客人,所以媽媽就先表揚了其他小夥伴,讓你以為媽媽不愛你了。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當然比起事發現場再補救,我們可以嘗試提前和孩子溝通。


把主動權交到孩子的手上,讓孩子也有一點屬於自己的「小任務」,以小主人翁的心態去面對客人和照顧客人,也將有助於減少孩子對媽媽的誤會以及嫉妒情緒的產生。


明天有小夥伴來家裡做客,作為主人,我們需要照顧好客人。你作為小主人,能和媽媽一起照顧,來家裡玩的小夥伴嗎?


當然,如果實在不知道如何處理,那就儘量少當著自家娃的面誇別的孩子,或者要誇就一起誇。


嫉妒是人類正常的一種自我保護心理,我們不必因為孩子產生嫉妒心理而感到過度的擔憂。


正確地引導孩子,建立和孩子之間緊實的安全感,幫助他們正確地認識自己的能力、培養他們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信孩子能夠慢慢地學會正確認識、表達、管理自己的嫉妒情緒,做情緒的小主人。


更重要的是,寶寶會嫉妒媽媽對別人的誇獎,那是因為寶寶最愛的人就是媽媽呀!

相關焦點

  • 家長應該誇孩子嗎?怎麼誇才能對孩子有幫助?
    01|關於對「讚揚」的疑慮在「育兒群」看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引發了我的思考,或許很多家長都有困惑,我決定來聊一聊,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很多寶媽會對表揚或者說誇獎這件事存在疑慮:比如:我們家的小寶寶完成一件事我們都會誇獎「真棒!」
  • 父母要不要經常提「別人家的孩子」?
    你要知道,宇宙都有盡頭,別人家的孩子,沒有。家長但凡拿一個可模仿、可學習的對象出來,孩子死磕這一個人,也不至於自尊心、自信心一潰千裡,長期生活在「你不如別人」的打壓下。可是父母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是個變量,隨著自家孩子的成長,這個別人家的孩子也一路成長,且永遠壓你一頭。孩子面對這樣一個永遠不可能超越且陰魂不散的「標杆」,不留下童年陰影都算孩子心理強大,還奢望孩子感到激勵?過分了啊。
  • 有一種育兒危險,叫「別人家的零食」
    帶娃在小區裡玩,除了磕著碰著、搶人玩具,燕小六還怕一種尷尬:別人遞來的零食。 我知道那是熱情、好心,覺得你家孩子可愛,想給自家孩子做榜樣、鼓勵分享,怕孩子餓著、渴著…… 但,這家奶奶投餵一塊巧克力,那家阿姨塞過一包餅乾,娃主動湊上去吃口薯片。
  • 每個孕媽媽都要查「HCG」和「孕酮」嗎?數值低,是胚胎有問題嗎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讀書寫作,喜歡分享備孕、孕期、育兒知識,喜歡我的文可以關注我哦!導語:在剛懷孕後,孕媽媽比較關心「HCG」和「孕酮」,因為這倆的數值可能關係到胚胎是否健康。
  • 「Know Kids」育兒,鼓勵大於讚揚。
    當了媽媽後,和諸多家長一樣,微信裡就有那麼一兩個育兒群,每天可以看到養育者的各種困惑,深深的感受到他們每天面對的非常細節的焦慮。在「育兒群」看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引發了我的思考,這個問題或許很多家長都有困惑,我決定把它拎出來著聊一聊,希望可以解決養育者的困惑,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
  • 「自然破水」沒感覺,「人工破水」孕媽媽會疼嗎?對胎兒有影響嗎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讀書寫作,喜歡分享備孕、孕期、育兒知識,喜歡我的文可以關注我哦!導語:孕晚期臨近預產期的時候,會出現破水的臨產徵兆,「自然破水」沒有感覺,那麼「人工破水」會不會疼呢?
  • 如何評價芒果綜藝「你怎麼這麼好看」
    節目更新到現在,這些被改造的女性都是:德國留學神經信息專業單身獨居女博士、辛苦帶娃的四胞胎媽媽、事業有成氣質得體的女醫生、忙碌到過勞肥的上班族,而她們被改造的原因都是因為她們「不夠好看」。女博士被認為很土,不化妝不穿高跟鞋不收拾家,被打上了單身大齡厭婚的標籤;節目組還送了一套婚紗給女博士。
  • 活在「曼哈屯—順義」的媽媽們
    最後總結,大家的生活很難再差異化,再難有什麼顯得比別人好了。就連夫妻關係,在差異化體系裡也排不上號,「大家同進同出,表面上來看都挺幸福,都客客氣氣的」。文 |龔菁琦編輯 |楚明「順義媽媽」——專指在北京順義後沙峪別墅區一帶活動的媽媽。
  • 在「動森」裡,你家和別人家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擴建房子,然後為自己的新家添置家具是《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下稱「動森」)裡其中一個最讓人沉迷(也最讓人傾家蕩產)的樂趣。在遊戲推進的過程中,玩家能夠源源不斷地解鎖各式家具、小物件、牆紙、地板和地毯等可供裝飾的物品,這個過程讓人眼花繚亂,但同時也絕對會讓你驚喜連連。「看來你對那件貓便盆感興趣?僅此一件哦!」
  • 《少年說》裡,王紫曄吐槽了她的「毒舌」媽媽
    最新一期《少年說》裡,上海尚德學校的王紫曄,在臺上吐槽了她的「毒舌」媽媽。她說:「我覺得我媽媽生活得一定很苦,畢竟她的嘴那麼的毒。」她說完這句話,臺下的同學們一片愕然。到底她的媽媽有多「毒舌」?有一次,紫曄數學考試只考了50多分,三天不敢和媽媽打電話。但最後媽媽還是打來了電話。紫曄神還原了媽媽當時在電話那頭對她的咆哮:「哦吼,你真是一個人才,你怎麼考成這個鬼東西的呢?」「你要是再考成這樣,就不用來學校了,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你看看我的智商,再看看你的,真是半點沒有遺傳。」
  • 別人一誇我,我就感到局促不安
    要是他對店員很傲慢無禮,又或者會激烈地指責他人的失敗,那麼他在跟你結婚之後,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你@michiko去不熟的地方作客很煩   別人的家,其他也不認識的賓客,小心翼翼使用洗手間,猶豫是否去廚房幫忙,感覺沒熟到能脫襪子,無法真的「當自己家」放鬆   這種「作客的心情」隨處可見   無法靠興趣維生而做著不相干的工作  無法展現真實性向而說著違心的話   那種怪怪的心情會一直提醒你
  • 別動不動就說全職媽媽很閒,當「媽媽」也是一種專業!
    全職媽媽真的都像外人所認為得「那麼閒」嗎?想想看,每天都待在家,似乎真的很好命...那照顧小孩所有生活起居、全部家務事,這些又是誰要做?
  • 媽媽,你不是說不讓我撒謊嗎?
    比如他雖然嘴上說「我真的很笨」其實是想聽「你不是笨只是太善良」之類的恭維話。這時候你就不能安慰他你就說:「誒草巧了,我老早就覺得你智商有點兒低了。那就趕緊治唄,還在這兒嗷嗷嗷的瞎、逼、逼啥!」5、有事去朋友家,開門的是他四歲的兒子我問:你爸呢?他:出去了。我又問:你媽也不在?他登登登跑到衛生間一下拉開移門:在拉屎呢。
  • 來自媽媽的提問: 「家有一女,復旦大學研究生,畢業想就職德勤,有前途嗎?」
    最近,看到一位媽媽提問:「家裡有一個女兒,在復旦大學念研究生。
  • 女方家有房有車不要禮金!只要求「孩子跟她姓」他怒:當我入贅的
    婚姻大事除了男女雙方外,更是兩個家庭之間需要溝通合作的,從婚禮、買房、生孩子等牽連甚廣,許多人甚至在討論結婚的環節就撕破臉,然而也有夫妻因為「小孩跟誰姓」,吵得不可開交。男網友提到雙方收入部分,表示自己月入6000,而老婆的收入比他還高几倍,直言「你賺的比我多,你負擔家庭開銷不是很正常,你也沒生氣」,雙方在提親、結婚、禮金、房子等環節都沒發生爭吵,現在問題卻出在小孩的姓氏。男網友怒問「現在女兒出生為什麼一定要跟你姓?你說你姓氏特別然後呢?
  • 「值得每一位家長深思」最好的表揚是肯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能力
    媽媽也認為,要經常這樣誇獎孩子,孩子會更懂事。有次,孩子從學校帶回了手工勞作,媽媽和孩子一起工作製作燈籠,可是沒工作一會孩子就會問她:「媽媽,你看我棒不棒!」如果媽媽沒有及時的回應孩子,沒有誇孩子棒的話,孩子就停下來,不願意再繼續了。
  • 魔人阻止媽媽公車上餵奶,嗆「嬰兒哭鬧是你家的事」慘被網友酸爆
    而在臉書「爆怨公社」有一名母親就碰上類似情況,自己因為寶寶肚子餓開始大哭,她就拿準備後的牛奶要餵食,結果就被人拍肩痛斥,語氣相當不友善。,知道公車上不能吃東西,但是孩子還這麼年幼,突然肚子餓想喝奶,「難道我要放任他哭鬧,然後影響大家坐車嗎?」
  • 別人用英語誇你,你知道怎么正確地道回復嗎?
    我發現我們的粉絲顏值極高平時收穫各種稱讚妥妥的那 怎麼回復人家 你知道嗎?
  • 孕媽媽「乳糖不耐受」,還能喝牛奶嗎?該怎麼補充乳糖?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讀書寫作,喜歡分享備孕、孕期、育兒知識,喜歡我的文可以關注我哦!導語:有的孕媽媽喝了牛奶後會腹痛,到醫院檢查才知道自己「乳糖不耐受」,那該怎麼辦呢?
  • 一張嬰兒發育時間表,對照看你家寶寶「達標」了沒?
    哇,寶寶會叫媽媽了!……每個變化都讓我們欣喜不已。寶寶出生的第一年,也讓我們陷入各種焦慮:「為什麼別人家寶寶都會爬了,咱家孩子都不愛動彈?」「為什麼別人家寶寶都會走了,咱家孩子只能勉強站著?」「寶寶這是不是發育落後來,需要去醫院看看麼?」........丁香媽媽為大家整理了一份「 寶寶的發育指標表」,大家可以對照著不同 1~12 個月,不同月齡的寶寶發育情況,不再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