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動不動就說全職媽媽很閒,當「媽媽」也是一種專業!

2021-02-14 妮妮育兒經驗分享

全職媽媽真的都像外人所認為得「那麼閒」嗎?想想看,每天都待在家,似乎真的很好命...那照顧小孩所有生活起居、全部家務事,這些又是誰要做?媽媽絕對比任何人想像得還要專業!

編按:

當過全職媽媽的人都知道,每天24小時不打烊有多辛苦,比起整天跟孩子待在家,更希望能回公司上班。近日有男網友在網上分享自己與媽媽的對話,他請媽媽在老婆生完後在家幫忙帶小孩,媽媽反問:「妳老婆一個月賺多少?」原PO回應「3萬」,接著媽媽就表示,願意每月給媳婦2萬5,讓他在家裡帶小孩、整理家裡、買菜煮飯。雖然原PO有補充解釋,家裡開銷都是媽媽負責,老婆娘家也很近,不用真的每天整理家裡跟煮飯,大嘆「不是天下的婆婆都跟魔鬼一樣」。但是,也令人不禁想問:「為什麼照顧孩子是媽媽一人的責任?」如果反過來要老公在家全職帶小孩,願意嗎?

思考一下

全職主婦經常被別人指指點點,有人說是好命貴婦、有人說是無業游民。不論怎麼稱呼,感覺都不太好。貴婦與遊民,兩者的共通點是「很閒」,差別只在於「有沒有錢」而已。事實上,全職主婦一點也不閒,她們將時間與精力都放在「經營」家庭!

 

返臺後,闊別多年的誠品書店企劃處曾老闆,邀請老同事們聚餐,地點在北市知名的館子「北平都一處」。

 

店名很有來頭,根據網路上的資料所述,是由乾隆皇帝御賜的。菜色也不錯,當晚我們吃了芝麻燒餅夾醬肉、涼拌白菜心、九轉肥腸、炸肉丸子、酸菜白肉鍋、褡褳火燒(超大型鍋貼)、豆苗蝦仁、超大超厚的特製蔥油餅… …不太鹹也不太油,肉與海鮮都處理得相當滑嫩,讓我在鄉村隱居而荒廢已久的味蕾,當晚真是大大的滿足啊!

 

不過,席間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眼前的老同事多半仍在不同的職場發展,手機一個比一個新潮炫目;還有不少女同事到了適婚年齡也不結婚,繼續在職場上叱吒風雲。

 

以前的直屬老闆L是位才華洋溢、外型亮麗的未婚熟女,她突然打趣地對我說:

「小熊媽,我怎麼也沒想到妳會是在座唯一的貴婦?原本以為妳是最『阿信』的耶!……呵呵呵∼」

 

我愣了一下:阿信變貴婦,我變成了少奶奶?L應該是認為,回歸家庭的全職媽媽就是那種翹著蓮花指、悠閒喝著下午茶的貴婦人吧?說實話,未婚時我的確與幾個同事一起作過「貴婦夢」。每逢深夜加班,我們就以少奶奶的生活彼此鼓勵:早上開心打網球,沒事就去逛街,下午喝喝貴婦茶……

 

在座同事回想起這段往事,有人認為我很好命,有人則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怎麼會有女人放棄事業,在家無所事事呢?我苦笑,不想多說什麼。為什麼眾人都會誤解全職媽媽這麼好當,或如此閒閒沒事呢?

 

晚上九點,店裡準備打烊,大夥覺得聊得不盡興,決定移往附近的小酒館續攤。老闆說要趕高鐵回南部見孩子,我也說不能拋夫棄子太久,於是老闆開玩笑地說:「那麼,有兩個小孩的人,有資格先走!」

 

只有我與老闆符合資格,眼前十幾位同事,有許多仍然未婚,有幾位很晚婚也很晚生,而且多半只生一個小孩。

一個人的時間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眼前同事的成就在事業,我的成就呢?是在「家庭」吧?魚與熊掌,不能兼得。

 

因為有妳,世界變得更好─相信自己不凡的價值!

然而,我並不是下午翹著蓮花指喝茶的「貴婦」。家庭是我選擇的事業,也是一種專業。主婦的工作並不輕鬆,要身兼廚師、營養師、採購人員、搬運工人、打掃阿桑、理財精算師、家庭教師、心理諮商師……

 

更重要的是,如此一人多工,身兼數職,卻要無怨無悔地接受沒有真實薪水、更沒有勞保年資的事實!這也是個高風險的工作,如果哪天冒出個二奶或小三扶正,就要自己吃自己了。

 

返臺兩年後,終於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媽媽,相約擔任學校志工,並組了讀書會,定期討論育兒文章。其中有一位M媽媽,學識出眾、為人誠懇。她的丈夫常去對岸出差,爸媽身體不好,必須兼顧兩邊的家庭。她孤軍奮戰地帶一雙兒女,卻總是熱心公益,是個好晨光媽媽、班親會會長,許多朋友都很欣賞她,我也不例外。

 

有一天,讀書會的領導媽媽U(一位鋼琴老師)寫一封信給大家,大意是最近臨時受邀擔任某校音樂代課老師,很不好意思地想把讀書會暫停幾周。

 

M回了一封信給U與所有讀書會成員,信中有一句話讓我感到心中一痛:

「沒關係,妳去吧……能代課表示妳還有工作可做,總比我這無業游民好……」世人對全職母親多所誤解,全職母親對於自身價值也經常缺乏自信。

全職主婦經常被別人指指點點,有人說是好命貴婦、有人說是無業游民,兩者的共通點是「很閒」,差別只在於「有沒有錢」而已。但是,這些皆非主婦的特質。

 

二○一○年英國《Tesco》雜誌進行一項調查,計算一位母親自孩子出生到十八歲所做的一切工作,如果由專業人士來做,總共要付多少錢?專家計算了一番,認為媽媽為子女做飯、打掃、洗衣、當顧問,林林總總各項付出,若以時薪計價,總額約一百四十二萬四千五百零四英鎊(合臺幣約六千七百九十萬元)。換句話說,「母親」這個職務的年薪,價值臺幣三百七十七萬元!

 

《Tesco》雜誌的總編輯萊斯指出,她也身為人母,得知母親的勞務價值時仍非常驚訝。她表示:母親照料子女是出自母愛,不計酬勞,但她希望這項研究能讓媽媽們更覺自豪。

 

我想告訴各位全職主婦:妳不是無業游民,而是一個有才德的母親;許多人需要妳、倚靠妳;因為有妳,世界變得更好;請相信自己不凡的價值!就算別人不了解,也要相信自己:「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全職主婦不必妄自菲薄,不論有沒有獲得三百七十七萬的實質收入,都該自我期許:我們是最認真的私人廚師、採購經理、理財師、家庭教師、營養師、心理諮商師、清潔隊長、啦啦隊與糾察隊長……

 

最重要的是,我們是希望社會更好、也實際讓它變好的人!

相關焦點

  • 我媽媽是全職家庭主婦,很閒
    小寶回答對方:「有時間,我媽媽是全職家庭主婦,很閒」說完,還把談話記錄拿給我看。我大笑,我真的很閒嗎?美得不要不要的一種職業。在《2017年上半年離婚大數據》出現之後,家庭主婦再一次刷新了大家的三觀:女性出軌最高職業是——全職媽媽,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家庭主婦。同時,家庭主婦,也是最容易被出軌的對象,是最危險的、最容易遭遇背叛的職業。像《我有前半生》裡的羅子君,就被小三凌玲搶走了丈夫。
  • 一個80後寶爸對全職媽媽的看法
    前言:關於高學歷女性做全職媽媽是否浪費的問題,最近在網上引起熱議。微博上「夏天的陳小舒」的觀點我很贊同,她說:女性接受高等教育讓我們有了選擇,退可以相夫教子,進可以養家餬口。說讀書是為社會創造價值,不如說是為自己創造價值。願意帶孩子就帶孩子,想工作就重返職場。
  • 全職媽媽:生活在被偷走的那幾年
    最近,關於全職媽媽的討論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在大部分人眼中,全職媽媽似乎是一個非常不體面的選擇。有些人覺得,那是「放棄自己努力,選擇了更輕鬆的生活方式」;也有人覺得「全職媽媽並不輕鬆,而且和社會脫節,以後老公也會慢慢看不到你的價值」。真實的全職媽媽她們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 全職媽媽請記得愛自己
    準備好當全職媽媽? 婚後約有1/3的女性會選擇育嬰假自己帶小孩,深怕錯過孩子黃金成長時期而煩惱,不知該選擇繼續工作為家庭多份收入,還是當全職媽媽不錯過孩子的成長,真是左右為難!愈來愈多專職媽媽,沒有人一開始就上手,也是需要很多時間磨合,透過挫折發現自己與孩子的相處之道,重質的陪伴才是父母該做的。
  • 全職媽媽怎麼考到幼師資格證?這屆媽媽實在是太優秀了
    我們後臺也收到一些媽媽的留言,諮詢如何考幼師資格證的問題。 今天,就邀請瞿佳立老師來聊一聊,全職媽媽當年考到幼師資格證的心路歷程。 前兩天被一篇「一怒之下考了個小學教師資格證的陪讀媽媽」故事刷了屏。這一屆媽媽,優秀! 也許你是全職媽媽,又或者是職場媽媽但從事著一份不那麼喜歡的工作。
  • 這兩天全職媽媽被罵上熱搜,作為全職媽媽的你們生活的還好嗎?
    這兩天全職媽媽被罵上了熱搜,起因是華坪女高的校長張貴梅老師,對來捐款的全職媽媽說「滾出去,我最反對當全職太太」 。當然評論區的人怎麼評論的都有。作為全職媽媽的選擇我也有我很多的無奈!寶寶出生兩個多月了,這兩個多月自己帶寶寶才知道當媽的不容易,真的是不養兒不知父母恩!每天她醒著的時候陪她玩,她睡了要洗她的衣服準備自己吃的東西,晚上她一有點聲音就會醒來,兩個多月的每個夜晚都是在餵奶換尿布中度過,自從有了寶寶從沒睡過一個好覺!前兩天老公說在要一個和我們寶寶有個伴,我說:「在也不想要孩子了,太累了!」
  • 顧佳的一周日程表,揭秘了100分全職媽媽們的海市蜃樓「爸媽營」
    很多人被劇中童謠飾演的媽媽顧佳圈粉。仿佛她活出了家庭主婦的最高境界,她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她不掩飾滿臉欲望,卻又活得極其自律。但說實話,電視劇追到現在,顧佳的人設,對一般的媽媽們來說真的有點「嚇人」。
  • 活在「曼哈屯—順義」的媽媽們
    正如耶魯人類學博士同時也是母親的馬丁所說,做母親這件事的堅強與脆弱,在每一個核心城市的「教育高地」都會被無限放大。高度競爭的環境、對完美主義的追求,讓每個媽媽們都會陷入一種神經質的狀態:她們幾近刻薄地自律,殫精竭慮地籌謀,朝著不可得也要嘗試的方向努力,再努力。
  • 當全職媽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全職媽媽的出路在哪裡
    當全職媽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全職媽媽就是社會上說的,家庭主婦,別人口中的不就在家打掃打掃個衛生,看看孩子嘛!相信無論是工作的還是不工作的媽媽們都當過一段時間的全職媽媽。她們沒有節假日,24小時隨叫隨到,全年無休,沒有五險一金,幹的不順心,不能跳槽,不能辭職。
  • 微觀點:「三高」女做全職媽媽 值不值?
    現在,更是有「高學歷、高素質、高收入」的「三高」女性心甘情願捨棄令人羨慕的工作,主動回歸到了家庭當中,無怨無悔地做起了全職媽媽,一心一意照顧孩子和家庭。她們的犧牲何嘗不偉大?「三高」女性主動回歸家庭,更成為一種新風尚。她們曾經是事業上的強者,和男性一起並肩廝殺也毫不遜色。
  • 中國95後全職媽媽佔比8成,女高校長回應引爆熱搜:全職太太?滾!
    而且還是全職媽媽?這就意味著要麼沒有受過高等教育,要麼就是剛出校門就結婚生子,根本沒去過職場一天。而這些稚嫩的、沒有工作經驗的全職媽媽們所謂的「副業夢」,絕大多數無論是工作內容還是收入都不會太理想,重要的是對她們日後重回職場幾乎沒有任何幫助。
  • 焦慮的家長在培養「雞娃」,太拼的背後需要資源,也需要全職媽媽
    」這個詞,我們聽過打雞血,雞娃就是被打雞血的孩子,太拼命了,在孩子拼的背後除了需要資源,同時還需要一位全職媽媽,你贊同嗎?隨後她們又聊到了要給孩子報什麼幼兒園,看哪位媽媽了解過。有媽媽說到時候還是得搖號……有媽媽說自己太過焦慮了,天天緊張的不行,其實她家孩子明年才上幼兒園呢!另一波孩子上幼兒園的北京媽媽們在聊,要給孩子報什麼英語課,市面上的課感覺大同小異。有個媽媽推薦了國外的一個課,另個媽媽搜都沒搜到……真是太高級了。
  • 應該給全職媽媽發工資嗎?24h全年無休 ​全職媽媽是一種職業嗎
    應該給全職媽媽發工資嗎?24h全年無休 ​全職媽媽是一種職業嗎時間:2020-12-22 18:43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應該給全職媽媽發工資嗎?24h全年無休 全職媽媽是一種職業嗎 最近一個問題火了就是應該給全職媽媽發工資嗎?
  • 壓垮全職媽媽的,不是身體上的累...
    這位妻子,和大多數全職媽媽一樣,身兼數職,一天24個小時隨時待命,且全年無休。 便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反而成了家人不屑的理由,仿佛在他們眼裡,全職媽媽就是那個在家裡,閒的沒事,嗑嗑瓜子,看看肥皂劇的「遊手好閒」的沒工作的女人。 在他們眼裡,仿佛只有出去上班才是工作,只有朝九晚五,按時打卡才是上班。
  • 「背奶媽媽」上熱搜:熱依扎們,對不起!
    》討論了一個辯題:「老婆年薪百萬,要不要當全職爸爸?」辯手陳銘說,哪怕是做到了全職爸爸,女人生育、坐月子、哺乳的這些艱辛事,男人也只能是配合,始終無法代勞。他談到了一個詞「背奶媽媽」,很多沒有生育的人感到陌生,是第一次聽說。
  • 《少年說》裡,王紫曄吐槽了她的「毒舌」媽媽
    最新一期《少年說》裡,上海尚德學校的王紫曄,在臺上吐槽了她的「毒舌」媽媽。她說:「我覺得我媽媽生活得一定很苦,畢竟她的嘴那麼的毒。」她說完這句話,臺下的同學們一片愕然。到底她的媽媽有多「毒舌」?有一次,紫曄數學考試只考了50多分,三天不敢和媽媽打電話。但最後媽媽還是打來了電話。紫曄神還原了媽媽當時在電話那頭對她的咆哮:「哦吼,你真是一個人才,你怎麼考成這個鬼東西的呢?」「你要是再考成這樣,就不用來學校了,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你看看我的智商,再看看你的,真是半點沒有遺傳。」
  • 這才是大部分全職媽媽的現狀,全職媽媽除了帶娃還能幹點啥?
    是的,我現在是一個全職媽媽,和全職太太無關,只是一名全職媽媽。每天送完孩子上學以後就開始無所適從,有時候會穿梭在菜市場,各大小超市,和退休後的老年人沒有任何差別,有時候會很喪,很喪,坐在路邊不想回家,每天就家裡那一畝三分地轉過去轉過來,總會面對突如其來的自我厭棄,和對生活的無望,可是孩子一放學,她走在身邊拉著手,蹦蹦跳跳,嘰嘰喳喳的時候一切又都自愈了。
  • 兩個全職媽媽的對話(作為全職媽媽的你,是不是也是這樣?)
    我是農村的,我媽媽每天都告訴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出人頭地。農村人的唯一出路就是上大學。我是一個聽話的孩子,認為媽媽說的都是對的。現在,我發現,媽媽說的並不都是對的,讀書不應該僅僅為了考試成績,還應該為了自己學習到知識,提升自己的認知,提升自己的素養。身體裡的知識與素養,是在任何時候都不過時的。
  • 有家的地方沒有工作,誰來幫助被忽略的全職媽媽?
    可以說,為了孩子,媽媽做出了百分百付出和犧牲。 全職媽媽有可能是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全職媽媽首先是女性,而後才是媽媽。全職媽媽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除了全身心照顧家庭和孩子,也有自己的個性和自我價值追求。在一個長期壓抑自己個性的時期內,女性內心是無奈的,甚至是絕望的,這在育兒的道路上難免會表現出來。
  • 「全職媽媽」,正成為出軌率最高的職業
    早在去年,新京報根據民政部、杜蕾斯全球調查等數據發布的《五成婚姻敗給出軌,全職媽媽易變「晝顏妻」》中就顯示:1. 因為第三者插足導致離婚佔比50.16%2. 全職媽媽出軌率達18.9%3. 出軌女性中的67%,「為尋求激情,不打算和丈夫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