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STEAM在線綜合整理
編輯 | 申晴
近年來,在我國青少年宮、科技館、博物館等場館中不斷湧現的課外STEM教育實踐多以科普項目的性質存在。我國青少年課外STEM項目雖然類型多樣、形式各異,但是缺少成效評估,亟需借鑑他國實踐經驗與優秀案例,構建課外STEM項目質量的評價體系,進一步提高課外STEM項目的質量和效益。
如何評價與測量STEAM教育項目呢?STEAM在線認為首先課程要符合STEAM教育核心理念,其次應該跟蹤STEAM課程應用的影響,制定科學評價步驟。
一、什麼樣的課程能夠稱得上是好的STEAM課程呢
1.必須圍繞核心概念整合內容,有學科的核心概念,有跨學科的核心概念,還有工程實踐,要用核心概念整合內容,這些都很重要。假如在小學開展STEAM教育,那麼最基本的依據就是小學科學課程標準。
2. 基於學習進階,確定年級分布。STEAM教育很重要的是所設計的核心概念,要能夠和孩子們所學的課程聯繫在一起。如果學生根本就沒有學過這些東西,然後是死記硬背背下來的,這樣的STEAM教育對學生的發展有很嚴重的影響。我們培養孩子要一步一步來,第一能夠和他所學的核心概念聯繫起來,第二適合他的認知水平,是有計劃、有步驟的培養人的活動。
課程體系具有層次性,而是需要從學思考、到學探究、再到學創新的層次,孩子在最簡單的情境中思考問題,進一步在探究中實現,最後在創新活動中實現。
3.突出創新素質與STEAM核心素養。科學最核心是科學思維、技術最核心的是計算思維、工程最核心的是工程思維、數學最核心的是數學思維。任何一個學科都是這些思維,如果整個STEAM教育不讓孩子們思考,那麼這個STEAM就很有問題。
4.實施創客與STEAM的有效教學。要發展學生的素養,教學最核心的是思維,STEAM實際上最核心的還是「做」,不是按照程序做,而是讓學生去思考、去設計。如何讓學生思考,STEAM在線覺得以下幾點都是STEAM教育最核心的要求:第一,內在動機的激發;第二,認知衝突,要有矛盾,才能去思考;第三,自主建構。
二、跟蹤課程應用的影響,制定科學評價步驟
聚焦課外STEM項目的應用效果,應支持青少年將STEM技能與現實生活情境聯繫起來;鼓勵他們參與STEM技能的學習服務項目,體會STEM如何與日常生活和現實世界對接。
課外STEM教育評價需要既能呈現情境特徵,又不受限於特定情境。據了解,美國印第安納州STEM項目質量評價相關部門採取折中原則,開發了五級評價量表來量化評價項目中每部分內容的達標程度(見表1)從而更好地推動青少年課外STEM項目的發展。
面對青少年課外STEM項目形式多樣、規模類型不同的狀況,制定科學的評價步驟十分必要。評價步驟可以引導評價工作的有序開展,做到科學評價青少年課外STEM項目的效果、效率與效益。
美國印第安納州項目質量評價藉助強有力的在線評價工具,通過具體的步驟,能夠科學評價課外STEM項目實施的績效。
其具體的實施步驟包括前期選擇匹配之後,首先完成課外項目規範和標準兩項自我評價;然後在家長、青少年、社區夥伴和工作人員等多個利益相關群體中進行調查,收集建議信息;之後評價工具生成《項目情況匯總》《比較報告》等多個報告;並根據報告再制定項目質量改進行動計劃;持續跟蹤項目結果及進度。
這些都能給到我們在做STEAM教育項目評價有益的借鑑和參考。在項目實施前,管理者應儘量全面地考慮工作人員和青少年可能需要的所有資源、設備和用品,且將這些設備和用品存儲於 STEM 空間附近,便於工作人員和青少年使用;同時,保證物資儲備充分,儘量避免在項目進行中參與者需要借用或共享材料的情況。
此外,關注課外 STEM 項目與家庭、學校和社區的融合情況,形成良好的社會支持,與課外 STEM 項目方應與擁有豐富資源的相關支持機構(如博物館、圖書館、科學中心和 STEM 教育機構等)建立緊密的夥伴關係。
從短期教育成效分析,青少年課外 STEM 項目培養青少年的基本知識和素養;從中期教育成效分析,逐漸促成青少年高階思維能力、科學推理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的形成;從長遠的教育成效分析,為青少年職業生涯的規劃和發展提供契機。
參考文章:青少年課外STEM項目質量評價系統的建構與啟示,作者:趙慧臣 張亞林 馬佳雯 張娜鈺
(聲明:除STEAM在線原創文章外,STEAM在線分享和轉載的文章皆為促進STEAM教育在中國的傳播,非商業用途,都會註明來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異議,請聯繫我們快速處理或刪除,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