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樹枝若指門,家敗恐妻離」,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2020-12-20 百家號

步入九月,家鄉的玉米收穫了,但是一場疾風驟雨讓人措手不及!我家的玉米不多,兩畝地曬在屋頂上,看著天色不好也就早早的用雨布遮住了!但是,鄰居王大爺家,兒女都在外地,自己和老伴種了3畝地,這玉米也是剛收穫的,還沒有剝去皮就趕上了下雨天,我和父親忙完自己家裡的活!趕去幫忙,將散落一地的玉米規整好,用布蓋上,完成後在他家大門口閒聊!他說村裡有名的「文化人」,喜好沒事看一些地方志,聊著聊著就給我們講起了俗語的故事,其中有兩條很少聽聞,您們知道其中的含義嗎?

一、樹枝若指門,家敗恐妻離

在農村,有些俗語我們無法用科學來衡量,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這些俗語在延續著過去的文化,也有一些改變!對於這句俗語「樹枝若指門,家敗恐妻離」,它其實是老農在建造房屋時,對周圍環境進行的一種「考究」!眾所周知,門前有枯樹對家庭事業不好!門前有橫路,能幫助家庭致富,而門前若有大樹,其中樹尾橫生許多的枝條,這些枝條都按著大門的方向指過來,在老農看來也是不好的!

原因在於,老農認為,樹枝橫生有「橫生枝節」之意,而這些枝條都在指著大門,大門在農村又是象徵財源以及家庭的門面,因此,給人以「多生橫事」之意!家庭難免不發生一些意外,既不利於家庭的聚財,也不利於夫妻關係的穩定,因此才有「家敗恐妻離」之說!不過,這些多是一些心理暗示,但是如果家門口的大樹,枝節錯亂,還是要多加修繕的!

二、白虎穿過堂,家敗人又亡

首先,「堂」為明堂,不是指的「廳堂」,明堂指代的墳墓,而「廳堂」則是住宅!在農村,「白虎穿堂」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在墳墓的選址時,不僅要考慮「背山向水」,對「砂」也有很大的講究!在明堂左右,左為青龍,右為白虎,青龍寓意吉祥,而白虎反之,如果在墳墓選址時,「虎砂」太長橫穿明堂,這就不好了,很容易引起「家敗人亡」的後果!

在農村,俗語產生於農村,是先人通過不斷的探索,對生活的一種看法,這些俗語有些涉及農事,有些關乎人情,還有些很少被人提及,對於以上的二則俗語,您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關注【豬友巴巴】,每天都有新鮮事,冷知識

相關焦點

  • 不瞞你說:「白虎穿堂,家敗人亡」,白虎指的是什麼,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中「白虎穿堂,家敗人亡」是什麼意思呢?首先我們要知道堂是什麼,在農村很多人認為「堂」就是明堂廳堂,但是其實「堂」指代的就是一個墳墓,而「廳堂」表示的是人住的住宅,所以農村俗語說的「白虎穿堂」就是在墳墓選址的時候要考慮到背山向水,涉及到一些風水和地理的知識,而且對於「砂土」也有特別大的講究,所以在墳墓也就是「堂」青龍為左白虎為的位置是最好的。
  • 農村俗語「前門照後門,家敗財源盡」,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生活在農村,雖無城市裡繁華,但也別有趣味!如今大暑到,城市裡受盡了熱島效應,讓人變得更加的煩躁!而在農村,綠樹成林,花草成蔭,無處不散發著生機!行走在農村大地,雖然大暑天很熱,但微風徐來,遠邊傳來笑語聲!心情無比的舒暢!踏尋著聲音,我們走到村裡老人的「根據地」!這是歡聲笑語,這裡心曠神怡!
  • 農村俗語「房屋衛居中,家敗有病生」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在農村,自古以來流傳著很多的俗語,遍及農民生活的角角落落!有些俗語講述的人情冷暖,有些講述農田管理,而有些則講述了農村的風土人情,在農村,俗語的傳承者莫過於年過半百的老農,在生活閱歷積澱中,對俗語的認知也更加的透徹,其中有三條俗語,老農很是在意,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屋門望見墳,子孫恐擔憂」,什麼意思,有何深意?
    而每次在交談的高潮時,總會聽到一些有趣的短句從老農口中說出,而此時,眾人多如沉思狀,這或許就是俗語的魅力,雖用詞不甚講究,卻引人深思,尤其是以下三則俗語,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一、天空不起屋,地空不葬墳這個俗語,我聽後也不知所云,在深入了解後才知道,老農的意思是,在民間「天空」與「地空」是具體的一個日期,也就是民間的「天空日」與「地空日」,這兩天是諸事不宜,不適合作為挑選的好日子,來「起屋」和「葬墳」的!
  • 農村宅邊種樹有講究,俗語說「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俗語中流傳著許多農諺,指導農事,憑藉的是經驗積累。另外,有許多俗語涉及家庭生活,比如吃穿住行、神態外貌等,還有許多房屋建設的,關於房前屋後種樹的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說的就是農村宅邊栽樹的一句俗語,下面,我們來聊聊它的意思吧。
  • 農村俗語「引水入門,家敗人丁散」是什麼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在農村,建房子和選址是大事中的大事,跟尋龍定穴是一個道理。久而久之就流傳下來了一些風水俗語,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話「引水入門,家敗人丁散」,其實就是一句選址老話。下面就引用廣大網友的話說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沒有科學依據。
  • 農村俗語「屋內添瓦,財走人敗」什麼意思?老祖宗忠告謹記心中
    導讀:農村俗語「屋內添瓦,財走人敗」什麼意思?老祖宗忠告謹記心中可能在很多人眼中,生活在農村的孩子一般比較懂事,這是由於他們經常受到一些老人的薰陶,大人們經常會向他們灌輸一些道理,比如一些農村的俗語,我們知道在農村俗語中關於蓋房建樓的比較多,畢竟對於人的一生中,蓋房娶媳婦算是兩件大事了,而關於蓋房的講究,就不得不提一些農村俗語了,就比如今天我們要了解的「屋內填瓦,財走人敗」,這句話究竟有什麼意思呢?
  • 俗語:「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有啥含義?竟還有這講究!
    俗語:「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有啥含義?竟還有這講究! 有人把歷史扒光了放在網上,結果被封殺了。有人把官宦扒光了放在網上,結果被神經了。有人把衙門扒光了放在網上,結果被跨省了。有人把真相扒光了放在網上,結果被失蹤了。有人把廉恥扒光了放在網上,結果被提升了。
  • 農村俗語「大門高於堂,家敗人丁亡」是什麼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最近這幾年有很多在外務工的年輕人回到家鄉蓋房子,因為房子對人們的重要性,所以人們在蓋房子時的講究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門高於堂,家敗人丁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大門高於堂,家敗人丁亡:從字面上來解釋這句俗語,意思是,如果蓋房子時,院子大門的高度要高於主屋的高度的話,對家庭運勢會有影響。
  • 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老輩人大智慧,有道理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老輩人大智慧,有道理。農村俗話諺語相當多,每一句俗語都是很精簡,字數不多,朗朗上口,便於記憶,又能給後人帶來各種生活上的提示。這些俗語警句也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總結出來的,都是經歷過多少代人生活的經驗獲得的結論,又被一代代人口碑相傳留給了後人。
  • 俗語:五樹進陽宅,人窮家也敗,窮講究還是另有深意?
    導語:俗語:五樹進陽宅,人窮家也敗,窮講究還是另有深意?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的追求也發生了一些改變,從追求鱗櫛次比的大都市,變成了追求鄉村田園生活,每天一壺酒,吃著自己種的菜,怡然自得!不過想要在農村建造一個小院,除了家境殷實之外,還有選注意一點,需要了解一下當地風俗習慣,在很多農村收拾自己宅子的時候,經常會按照一句俗語來收拾:五樹進陽宅,人窮家也敗。這是農村的窮講究,還是另有深意,這5種樹又是什麼?這五種樹分別是:松樹、柏樹、桑樹、梨樹、槐樹。
  • 農村俗語「引水入門,家敗人丁散」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其實農村老人們說"引水入門,家敗人丁散"意思就是說,家裡一定要比外面的地勢高,鄰居間門前水渠流水也要通暢,不然引"外水"入家就會影響家中的運勢,惹得家人生病,人丁不興旺。這種說法自然是有些玄乎,雨水又不是紅顏"禍水",怎麼就能惹出這麼些禍事來呢。
  • 農村有句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人財散」,這話是啥意思呢?
    在農村,不少人都喜歡講俗語諺語,大家對俗語諺語也都不陌生。其實平日生活中,我們總能有意無意的說出幾句俗語諺語,或者從別人口中聽到一些俗語諺語,這些俗語往往能夠起到點明說話的中心內容中心思想的作用,使得平常的語言交流有了「起伏」的感覺。
  • 農村俗語「女人惦前夫,男人寵後妻」,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生活休閒愜意的日子總是讓人懷念,歲月如梭,匆匆幾十年已過,每當夜深人靜是,也不免要哼上幾聲「懷念啊我們的青春啊,昨天在記憶裡生根發芽」,不過隨著時光的流逝,也帶走了農村青春時的記憶。而那時吃罷飯,一群人圍坐在大槐樹下暢聊的情景,似乎也不再有!
  • 在農村,俗語「墳後西北凸,家父百歲餘」,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自古以來,在農村喪葬習俗講究多,俗話說「喪不報,孝不掉,不燒紙錢不謝孝」,在很多的地方,農村老人過世是不能說「死」,一般會說「老了」,「故了」以表示對逝者的追思。在農村,老人講究「入土為安」因此對於墳地的選擇也是有講究的,俗話說「墳墓重山,房屋向水」可見一斑。
  • 「女大三抱金磚,女大一不是妻」這句農村俗語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呢
    而且這些農村俗語中有許多的都是關於禮儀方面的故事,在農村有很多老一輩的人也經常談論這個農村俗語的話題,而且小編也挺喜歡聽這些農村老年人講這些有關於農村俗語的小故事,在聽老人們聊這些農村俗語的時候,仿佛就能感覺到我們的祖先當時所經歷的故事與背景。
  • 民間俗語:「家出五項,家敗人散」,「五項」指什麼?有何道理?
    說到如今的農村,可能很多人都會浮現出青山綠水的畫面,農村的環境非常優美,而且空氣清新,城市難以見到的藍天白雲,在農村抬頭可見。如今的農村,大部分的年輕人會外出打工賺錢養家,留在家裡的大都是一些孩子和老人。
  • 農村俗語「宅後有池塘,家敗人丁空」,是何意思?有道理麼?
    農村俗語「宅後有池塘,家敗人丁空」,是何意思?有道理麼?俗語文化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文化。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從自己的長輩口中聽到很多的俗語。其實這些俗語的來源很廣泛,但是她們大多數都是我們的前輩們的智慧的結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樣的一句俗語把。
  • 農村木匠的老講究「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講的什麼?
    在農村裡拉家常的時候,老人會通過一些俗語老話讓人明白其中的道理。經常聽人們說「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最開始並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只當是生活中的某些規矩。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家裡面打造家具才知道了這句話講的是什麼。
  • 農村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是什麼意思?你贊同嗎?
    農村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是什麼意思?你贊同嗎?文/歷史小課俗語是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口口相傳代代相承的瑰寶,雖然不如詩句文章般優雅,引人深思,但其中的哲理確實通俗易懂的。這些俗語,經過慢慢歷史長河的打磨,有些不能被世人認同的,已經在長河中消失殆盡,而留存於現世,依舊被人認可的,才是瑰寶。有這樣一句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雖然古代社會比較封建,以至於現在的風氣都有些封建殘餘,比如女子的婚嫁和交友一直都被人關注和詬病,而男子自由的選擇,也不會有人去多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