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在農村喪葬習俗講究多,俗話說「喪不報,孝不掉,不燒紙錢不謝孝」,在很多的地方,農村老人過世是不能說「死」,一般會說「老了」,「故了」以表示對逝者的追思。在農村,老人講究「入土為安」因此對於墳地的選擇也是有講究的,俗話說「墳墓重山,房屋向水」可見一斑。但是,不同的地區風俗也不盡相同,對於以下的三則俗語,您們是如何認為的呢?
一、天空不起屋,地空不藏墳
解釋:此處「天空」和「地空」其實是日期,也就俗話說的「天空日」和「地空日」。在農村我們常聽老人講「四大皆空」,其中不僅包含這二者,還有「截空」與「旬空」,這是紫薇星鬥裡的說法,大概含義都不好,容易得「空」!因此,這兩日是不適合在農村做一些重大儀式的!
二、墳後西北凸,家父百歲餘
在農村,對於墳墓的方位也有很多的講究,比如說,西北為金是父親的象徵!西南為坤是母親的象徵!因此墳墓西北位置有高凸的山丘,不僅符合「墳後有來龍」,而且「墳後有靠」,在考慮西北方位為「父」,因此,才有「家父百歲餘」的說法!
三、凹坑葬一墳,缺少拜孝人
在農村,老人認為「墳墓照向子孫」,墳地選擇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子孫的興衰。此句俗語「凹墳葬一墳」,其中有很多的不妥,首先,墳地的選擇應該前低後高,要有靠;其次,墳後有綿延不斷的山丘,墳前有水聚,也是考究的範圍,墳後有來龍,子孫必定繁盛。而如果,凹坑葬一墳,首先,地勢低洼,容易遭水淹,不利於棺木的保存,也就影響子孫的延續,因此,才會有「缺少拜孝人」之說!
總之,這些農村的俗語,雖然在如今看來,沒有什麼科學依據,大多是老農的唯心之說,但是,存在就尤其合理性,如果將放在特定的環境中,就有它的一定道理!如今,我們不說它的對錯,只是以此來了解,那個舊社會的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