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誤讀「一月輸液330公斤」

2020-12-23 騰訊網

疑點二:動一個「普通」的手術怎麼就進了重症監護室,最後還死了人?

膽結石在人們看來是一個太普通不過的手術,不少輿論認為,這樣一個手術只需花幾千塊就可以治療痊癒。可是這家人怎麼在花了45萬之後人反倒沒了呢?而且一個普通手術用得著進重症監護室嗎?

解析:膽管結石的確有可能伴有重症肝膽管炎等急性併發症,並且死亡率高。

事實上,膽結石包括許多分類,比如膽囊結石、膽管結石等。而吳喜英得的是膽管結石。廣濟醫院的醫務部主任楊曉軍說,「吳喜英屬於化膿性(重症)膽管炎,在國內死亡率約為20%-30%,在國外高達78%。」而關於急性化膿性膽管炎的許多資料也顯示,這個病症會導致中毒性炎症、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的併發症,中國報導的死亡率為4.5%~43.5%。吳喜英第二次手術前的診斷病情正是膽道術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廣醫一院肝膽外科主任李君也就此接受了記者採訪,他表示,膽結石一般手術費用在兩三萬元左右,但如果術後合併突發感染,處理不當會危及病人生命。所以膽管結石一旦出現急性併發症是非常危險的。而實際上,每一位患者的基本情況(年齡、病史、病症的發展程度等)也都不盡相同,所以有的患者出現嚴重的併發症不無可能。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在首次手術中出現了醫療事故,從而導致了併發症。另外,有媒體報導,在第二次手術之中,患者的診斷裡又出現了「空腸瘻」,這也是手術可能出現的併發症,但是所有的一切,都有待權威而可信的調查和解釋。…[詳細]

相關焦點

  • 女工住醫院28天花45萬 院方承認月輸液330公斤
    新華社記者 周強 攝據新華社電 「因膽結石住院一月花費45萬元」「一月輸液330公斤、輸血14000多毫升」「病人死後仍在計費」……近日,「廣東東莞一病人死後欠『天價』醫療費」一事經網絡曝光後引發討論。記者6日赴東莞衛生局和廣濟醫院調查核實。
  • 網曝病人1個月輸液330公斤 衛生局稱沒太大問題
    新華社發  「因膽結石住院一月花費45萬元」「一月輸液330公斤、輸血14000多毫升」「病人死後仍在計費」。近日,廣東東莞一病人死後欠「天價」醫療費一事引發網民數萬條跟帖評論。針對網友疑問,昨天,廣東東莞市衛生局和事發醫院進行了回應。
  • 清理垃圾時被廢棄輸液針頭扎傷 環衛工一月未愈
    (原標題:被輸液針頭扎傷 環衛工一月未愈) 今年57歲的楊先生一直在長沙芙蓉區從事環衛工作,近日,他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20多天前,他在芙蓉區人民新村社區清理垃圾時,被一個丟棄在垃圾箱旁的輸液針頭刺傷了手臂。結果,手臂一直紅腫疼痛到現在,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化膿感染了。
  • 女子醫院送命欠45萬醫療費 1個月輸液330公斤
    在廣濟醫院住院輸液8天後,醫生認為吳喜英的炎症已消,做手術時機比較成熟。於3月1日早上9點進行了手術。據手術同意書顯示,吳喜英術前被診斷為:「膽囊炎;膽管結石,膽管炎;梗阻性黃疸;膽總管結石?」進行的手術為膽囊切除術、膽管切口取石探查術、膽腸大口徑吻合術和膽囊切除術。手術的主刀醫生為該院副院長王成友,助手為外一科主任焦萬才等。
  • 一月能狂減5.5公斤?小S曬晚餐菜單,網友:餓瘦的
    一月能狂減5.5公斤?小S曬晚餐菜單,網友:餓瘦的文丨悠悠閒雲如今不少女性為了美為了瘦身,可以說簡直就像是受刑!也是當大S產後身體發福時就遭到不少的嘲諷,不過勵志的大S最近瘦身成功:一月減肥5公斤。可能大S的勵志刺激到了小S,近日小S曾公開減肥菜單,一個月就能減掉5.5公斤,重點是晚上6點全面禁食,酒也要戒掉,早餐固定五穀雜糧麵包,配上一小塊無鹽奶油,及黑咖啡一杯;午餐控制在3道菜以內,少量椰子油炒蔬菜,加上魚、肉、蛋三擇一,2/5碗白稀飯,用餐順序為蛋白質→蔬菜→稀飯,之後就是每天勤拉筋、運動,排便不順時,就把早餐改為地瓜配咖啡
  • 輸液太快會加重心臟負荷 患者最好別私自調速
    核心提示:輸液速度如果過快,易加重心臟負擔,引起心衰或肺水腫等不良反應。所以,患者尤其是有心臟病史的人,千萬別自行調節輸液的速度。在醫院,常常能看到許多家長舉著輸液瓶抱著孩子輸液,還有一些小孩輸液的時候比較好動,家長不得不把輸液瓶舉得老高。
  • 寶寶重度脫水,別等了!趕緊輸液!
    靜脈輸液,也就是常說的打點滴,與吃藥、打針一樣,是治療手段和用藥方式的一種。藥物加入生理鹽水或其他液體後,通過靜脈扎針直接輸入血液中,起效較快。因此,當寶寶出現嚴重脫水或其他急重情況時,醫生可能會選擇通過靜脈輸液的方式來給藥或補水。 最常見的靜脈輸液,就是寶寶腹瀉後因為脫水而補充水分。
  • 抗生素輸液被禁止!53種疾病不需要輸液
    輸液輸液,一生病就輸液,其實這樣對身體健康只是解決了當前問題,卻帶來了久遠的健康問題。一感冒或是身體不舒服,醫生就要你輸液,輸液完確實效果比吃藥好,但是經常這樣的話,對以後的健康會造成影響。  《揚子晚報》的消息說,最近,江蘇省宣布從明年7月1日起,除兒童醫院,全省二級以上醫院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2016年底前,全省二級以上醫院要全面停止對門診患者的靜脈輸液,不僅是抗生素,其他藥品輸液也不行。
  • 輸液時千萬別自調點滴速度 可能威脅生命
    輸液時千萬別自調點滴速度 輕則心慌胸悶,重則威脅生命 尤其老年人,比如說心功能不好的時候,把輸液速度調得很快,至少從這個入液量來講,可能對心臟的負荷會造成很大的負擔,容易導致心衰。小孩也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既然調快輸液速度會對身體造成危害,這是不是就意味著輸液速度越慢越好呢? 劉紅升說:也不是越慢越好。因為針對不同的疾病,應該因個體而異,因疾病的不同而異。
  • 輸液時,不小心把「空氣」輸進血管會怎麼樣?請別忽視!
    現在的醫療條件已經明顯提高了,所以輸液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一種現象了,當有病的時候,如果吃藥打針不過,就會被建議輸液,而住院的現象也是非常的普遍,住院也會被要求輸液,所以日常看液體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工作,要避免輸液的時候將空氣,輸入到血管內哦。
  • 生病時輸液好得快?別傻了,只有這3種情況才可輸液!
    關於輸液,很多家長存在錯誤的認知——我女兒發燒了,趕快給她輸液吧,輸液好得快。新聞上說,輸液等於自殺,必須堅決抵制!多數情況下,寶寶並不需要靜脈輸液。但家長也不要盲目抵制輸液。為什麼?聽科長一一道來。靜脈輸液時,家長應注意的事情1.抗生素皮試陰性,輸液過程中還可能過敏?
  • 門診輸液被叫停,這4種常見病,寶寶無需輸液
    不僅是吉林,到目前為止,安徽、浙江、江蘇、江西、廣西、深圳等多個省、區市已經控制或取消了成人門診輸液治療,明確出臺對門診輸液的限制性措施,直至全面取消。趁這趟風,我們就給大家說說關於輸液方面,家長必須要知道的一些真相。輸液真的是安全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則新聞:江蘇丹陽市一名3歲幼兒,在鎮衛生院輸液後死亡。
  • 「提醒」多地門診輸液被叫停!輸液=慢性自殺?別慌,先看這些
    在我國,各級醫院的輸液大廳經常出現「吊瓶森林」的場景,「治病就要輸液」,「輸液才能好得快」的觀念深植老百姓的骨子裡。但其實,過度輸液的狀況在我國已長達數十載。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輸液量超過100億瓶,相當於13億人口每人每年輸液8瓶,遠高於國際上每人每年2.5到3.3瓶的平均水準。
  • 輸液時,「空氣」輸進血管會怎麼樣?醫生:最好別超過「這個量」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注射大國」,平均每個中國人一年要掛約8個吊瓶,一般我們在輸液快完的時候就會及時叫護士來換藥或者拔針,然而輸液的時候需要時間,很多人會在輸液的時候不小心睡著了,或者是護士沒能及時來更換,可能會把空氣輸入血管中,那麼,輸液時,「空氣」輸進血管會怎麼樣?
  • 8月科學流言榜發布,「輸液可以預防腦中風」上榜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8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布,輸液可以預防腦中風、喝牛奶會引發纖維腺瘤等流言上榜。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
  • 「大姨媽」一月來兩次是為啥
    導語:一個月來兩次月經,女性千萬別大意,月經不調可能是情緒原因或者錯誤服藥所致,也可能暗藏婦科疾病,還需及時就醫治療。   「大姨媽」一月來兩次是為啥   「大姨媽」去而復返,到底是怎麼了?   對於精神因素所致月經不正常,首先需要調整情緒,主動減壓,放鬆心情;對於經期長及經量多造成的不調,除了一般的止血措施外,可酌情選用激素或刮宮止血,或者口服補血藥物或輸液治療。
  • 輸液「好得快」?別讓這種觀念害了孩子
    輸液吧! 孩子咳嗽?輸液吧! 孩子輸液好得快,仍然是很多家長和部分醫生所信奉的「真理」。 殊不知,這樣會給孩子帶來難以預料的風險。 今天,我們請來了梁世佳醫生來說說,靜脈輸液的那些是與非。
  • 輸液的危害 讓你知道輸液的誤區
    很多人對於輸液都是一知半解的,很多人在輸液之前也沒有什麼講究,所以出現了很多嚴重的後果,很多人對輸液存在不少誤區,有的人一大早餓著肚子來掛水,有的人為了趕回家做飯或者接小孩放學,自己調快輸液速度。那麼,下面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好好介紹一下吧。
  • 一感冒發燒就輸液,已經害了很多人!盲目輸液的危害你清楚嗎?
    換句話說,輸液只是緩解了你的症狀,並不能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 例如我們常見的普通流感,一般情況下想要痊癒的話是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的,抵抗力差的人病程還會延長。哪怕是打針吃藥也需要經歷這個過程,至於大家所認為的輸液好得快,其實就是一個表面的現象。